一米姐姐:嗯。陶淵明在自傳中說了自己喜歡喝酒,這是有事例的。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來看他,兩人也是大喝一場酒,朋友走時留下二萬錢給陶淵明,陶淵明卻把全部的錢都送給了酒家,以便以後去拿酒方便些,你看他喜歡喝酒吧。無論貧富貴賤的朋友來做客,陶淵明都要請人喝酒,如果他先喝醉了,他就會跟客人說:「呃呃,我-我喝醉了,想去睡覺啦,你-你可以回去了。」這樣唐突地趕人走,要是別人這樣做,客人一定會覺得此人沒有禮貌,可陶淵明如此,大家都習以為常,毫不在意,他是有真率的性情啊。可是人總要吃飯的,陶淵明雖然不喜歡做官,但為了養家餬口,他也當過一些官,做過一些公職,曾經任過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等等,可你想,以陶淵明的性情和脾氣,他如何能忍受官場上的阿諛奉承呢?何況當時的東晉還是中國最黑暗的時代啊。所以陶淵明每次做官,都做不長。我們在「天壤王郎」成語中也提到過陶淵明,29歲的陶淵明當江州祭酒時,遇到的頂頭上司王凝之是一個喜歡煉丹畫符、整天求神拜鬼的五鬥米道教徒。這個書聖王羲之的次子,是個昏庸無能的窩囊廢,他老讓陶淵明這個主管教育的祭酒去做些五鬥米教的事情,陶淵明一氣之下就辭官走了,後來王凝之被叛軍所殺,陶淵明恰好躲過了這一災難。對了,災難用英文怎麼說的呀?
一得:calamity 美 [kəˈlæməti]
一米姐姐:嗯。陶淵明幾進幾出官場,最後一次是他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的時候,彭澤縣的上級單位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督郵就是郡州中專門檢查工作的官職吧。這次來的督郵名字叫劉雲,此人名聲可不太好,走到那吃到那,拿到那,百姓們都稱他為「劉吃拿」,他每年都要到州郡下屬的縣裡來檢查工作,每次毫無例外,都要索要賄賂。這不,今年又來了。劉雲來到彭澤縣,住在了驛館,就差人來縣衙讓縣令去見他。縣裡的縣吏一聽這個「劉吃拿」來了,趕緊來見陶淵明,進了門就很緊張地一施禮:「大人,郡上的劉督郵來了,請您去見他。」「劉督郵,就是那個劉雲劉吃拿嗎?」「嘿嘿,大人,正是,您可要準備些……」說到這,縣吏舉起右手一搓。陶淵明假裝糊塗,問:「奧,準備什麼?你明說就是。」縣吏一看,心想這位新來的縣令怎麼如此不懂規矩呀?他又把手一搓,笑道:「嘿嘿,大人,自然是銀子了。」「銀子,呵呵,我哪裡有銀子給他呀。」「嗨,大人,您可不知道,這個劉督郵可是狠角色,他每年來咱縣裡,不但要吃喝招待好,而且還要給銀子,給禮物,如果不能讓他滿意,大人您就闖了禍了,他回去給太守一打小報告,輕則讓您丟官受罰,重則性命堪憂啊。」陶淵明一聽,眉頭緊皺,問道:「啊,可我就五鬥米的工資俸祿,哪有錢物給他送呀?」縣吏上前一步,諂媚地笑道:「嘿嘿,大人,不怕不怕,沒錢咱們可以從下面撈呀。給這劉督郵多少,咱們就能成倍地撈回來,這可是不賠本的買賣。」陶淵明看著眼前這個縣吏,一揮手站了起來:「哈哈哈,我可沒撈錢的本事,走吧,先去見見這位督郵大人,見見這位『劉吃拿』,讓他等久了也不好。」縣吏一看這位新來的陶縣令不聽自己的,急了。對了,縣令用英文怎麼說的呀?
一得:county magistrate 美 [ˈkaʊnti ˈmædʒɪstreɪt]
一米姐姐:嗯。縣吏趕緊攔住陶淵明,一指陶淵明身上:「大人,大人,別急呀,參見督郵要穿上官服,並且要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的。您又沒給他準備錢,督郵見了,肯定要生氣的呀,您穿著便服就去見他,這不是要給他機會整你嗎?會對大人不利的!」陶淵明指了指縣衙正色道:「督郵來檢查工作,按道理應該來縣衙才對,到了縣衙,我自會穿官府,辦公事,可他如今住在驛館,我也只能便服去拜訪了。」縣吏急得直跺腳:「唉,大人,不能吃眼前虧呀!不然我們這些做下屬的也都要跟著受牽連啊!」陶淵明一聽,轉身坐下了,縣吏心中一喜,以為這位新縣令聽勸了呢。陶淵明坐下後,提起毛筆來,「刷刷刷」地下了一封信,遞給了縣吏讓他交給督郵,說道:「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邪!「意思是說,我不願意為了五鬥米的俸祿而卑躬屈膝,向鄉裡小人彎腰行禮賄賂獻殷勤。縣吏聽了,頓時蒙了,再一看手裡拿的,正是陶淵明寫的一封辭職信。陶淵明說完,大笑著而去,到後面收拾收拾自己的行囊,自動解印離職,拂袖而去,只任了彭澤縣令81天。此後,陶淵明再也不出來做官了,一直躬耕田園,隱居農村,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詩,表達了自己對官場黑暗的憎惡,對親自參加勞動的喜悅以及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意思就是田園詩人的宗師。
一得:哇,陶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啊。
一米姐姐:是呀,後來不為五鬥米折腰就成了成語,意思是比喻為人不庸俗,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用來讚揚那些有骨氣,不趨炎附勢,品格高尚的人。好了,咱們最後再來溫習一下故事中的英文單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