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不為五鬥米折腰》陶淵明的故事

2021-02-07 米得說故事


一米姐姐:嗯。陶淵明在自傳中說了自己喜歡喝酒,這是有事例的。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來看他,兩人也是大喝一場酒,朋友走時留下二萬錢給陶淵明,陶淵明卻把全部的錢都送給了酒家,以便以後去拿酒方便些,你看他喜歡喝酒吧。無論貧富貴賤的朋友來做客,陶淵明都要請人喝酒,如果他先喝醉了,他就會跟客人說:「呃呃,我-我喝醉了,想去睡覺啦,你-你可以回去了。」這樣唐突地趕人走,要是別人這樣做,客人一定會覺得此人沒有禮貌,可陶淵明如此,大家都習以為常,毫不在意,他是有真率的性情啊。可是人總要吃飯的,陶淵明雖然不喜歡做官,但為了養家餬口,他也當過一些官,做過一些公職,曾經任過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等等,可你想,以陶淵明的性情和脾氣,他如何能忍受官場上的阿諛奉承呢?何況當時的東晉還是中國最黑暗的時代啊。所以陶淵明每次做官,都做不長。我們在「天壤王郎」成語中也提到過陶淵明,29歲的陶淵明當江州祭酒時,遇到的頂頭上司王凝之是一個喜歡煉丹畫符、整天求神拜鬼的五鬥米道教徒。這個書聖王羲之的次子,是個昏庸無能的窩囊廢,他老讓陶淵明這個主管教育的祭酒去做些五鬥米教的事情,陶淵明一氣之下就辭官走了,後來王凝之被叛軍所殺,陶淵明恰好躲過了這一災難。對了,災難用英文怎麼說的呀?


一得:calamity  美 [kəˈlæməti]


一米姐姐:嗯。陶淵明幾進幾出官場,最後一次是他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的時候,彭澤縣的上級單位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督郵就是郡州中專門檢查工作的官職吧。這次來的督郵名字叫劉雲,此人名聲可不太好,走到那吃到那,拿到那,百姓們都稱他為「劉吃拿」,他每年都要到州郡下屬的縣裡來檢查工作,每次毫無例外,都要索要賄賂。這不,今年又來了。劉雲來到彭澤縣,住在了驛館,就差人來縣衙讓縣令去見他。縣裡的縣吏一聽這個「劉吃拿」來了,趕緊來見陶淵明,進了門就很緊張地一施禮:「大人,郡上的劉督郵來了,請您去見他。」「劉督郵,就是那個劉雲劉吃拿嗎?」「嘿嘿,大人,正是,您可要準備些……」說到這,縣吏舉起右手一搓。陶淵明假裝糊塗,問:「奧,準備什麼?你明說就是。」縣吏一看,心想這位新來的縣令怎麼如此不懂規矩呀?他又把手一搓,笑道:「嘿嘿,大人,自然是銀子了。」「銀子,呵呵,我哪裡有銀子給他呀。」「嗨,大人,您可不知道,這個劉督郵可是狠角色,他每年來咱縣裡,不但要吃喝招待好,而且還要給銀子,給禮物,如果不能讓他滿意,大人您就闖了禍了,他回去給太守一打小報告,輕則讓您丟官受罰,重則性命堪憂啊。」陶淵明一聽,眉頭緊皺,問道:「啊,可我就五鬥米的工資俸祿,哪有錢物給他送呀?」縣吏上前一步,諂媚地笑道:「嘿嘿,大人,不怕不怕,沒錢咱們可以從下面撈呀。給這劉督郵多少,咱們就能成倍地撈回來,這可是不賠本的買賣。」陶淵明看著眼前這個縣吏,一揮手站了起來:「哈哈哈,我可沒撈錢的本事,走吧,先去見見這位督郵大人,見見這位『劉吃拿』,讓他等久了也不好。」縣吏一看這位新來的陶縣令不聽自己的,急了。對了,縣令用英文怎麼說的呀?


一得:county magistrate  美 [ˈkaʊnti ˈmædʒɪstreɪt]


一米姐姐:嗯。縣吏趕緊攔住陶淵明,一指陶淵明身上:「大人,大人,別急呀,參見督郵要穿上官服,並且要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的。您又沒給他準備錢,督郵見了,肯定要生氣的呀,您穿著便服就去見他,這不是要給他機會整你嗎?會對大人不利的!」陶淵明指了指縣衙正色道:「督郵來檢查工作,按道理應該來縣衙才對,到了縣衙,我自會穿官府,辦公事,可他如今住在驛館,我也只能便服去拜訪了。」縣吏急得直跺腳:「唉,大人,不能吃眼前虧呀!不然我們這些做下屬的也都要跟著受牽連啊!」陶淵明一聽,轉身坐下了,縣吏心中一喜,以為這位新縣令聽勸了呢。陶淵明坐下後,提起毛筆來,「刷刷刷」地下了一封信,遞給了縣吏讓他交給督郵,說道:「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邪!「意思是說,我不願意為了五鬥米的俸祿而卑躬屈膝,向鄉裡小人彎腰行禮賄賂獻殷勤。縣吏聽了,頓時蒙了,再一看手裡拿的,正是陶淵明寫的一封辭職信。陶淵明說完,大笑著而去,到後面收拾收拾自己的行囊,自動解印離職,拂袖而去,只任了彭澤縣令81天。此後,陶淵明再也不出來做官了,一直躬耕田園,隱居農村,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詩,表達了自己對官場黑暗的憎惡,對親自參加勞動的喜悅以及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意思就是田園詩人的宗師。


一得:哇,陶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啊。


一米姐姐:是呀,後來不為五鬥米折腰就成了成語,意思是比喻為人不庸俗,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用來讚揚那些有骨氣,不趨炎附勢,品格高尚的人。好了,咱們最後再來溫習一下故事中的英文單詞吧。


相關焦點

  • 怒鞭督郵 不為五鬥米折腰都是千古冤案
    《晉書·隱逸傳·陶潛》:「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到陶淵明這裡又引出「五鬥米」這段公案,還記得張魯在漢中創立的五鬥米道,五鬥米就是指入道上交的公糧。陶淵明所在的晉朝(400年左右)離東漢五鬥米創道(130年左右)也就兩百多年幾代人的時間,所以這裡的五鬥米其實不是俸祿,而是上交的公糧。
  • 一天一個成語:白衣送酒(這個成語和陶淵明有關)
    ✦—關注唐詩宋詞天天讀 頂級傳統文化美刊✦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成語名字】
  • 劉備因他跑路,陶淵明為他丟官|頑史
    這讓「中山靖王之後」劉皇叔老臉往哪裡擱,這下好了,和電視劇裡那怯懦動輒哭鼻子的劉大哥不一樣,這下劉備可算是男人了一把,衝進帳內把那不識好歹又為非作歹的督郵給狠狠揍了一頓。其次是東晉大文人、大隱士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念過中學的都學過《飲酒》,也知道《歸去來兮辭》。
  • 話說成語|這些「酒」字成語,你知道嗎?
    與酒相關的成語數以百計,褒貶不一。有很多「酒」字成語與典故息息相關,這些成語有些是我們家喻戶曉的,但也有一部分與我們的生活相隔稍遠。元代喬吉《揚州夢》第二折:「今日心中悶倦,故來此翠雲樓遊玩。小官只為酒病花愁,何日是好也呵。」於是有了「酒病花愁」這個成語,它指的是因貪戀酒色而引起的煩愁。《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漢灌夫為人剛直不阿,好使酒。
  • 桃花源記描寫詭異,很可能陶淵明給我們說了一個鬼故事
    說起陶淵明這個人物,大家一定都不會覺得陌生。他的種豆南山下更是成為了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當然要說起陶淵明的話,我們都會了解到他不為五鬥米折腰的精神。而今天我們正要說到陶淵明所留下來的著作桃花源記,可以說我們第一次在讀到桃花源記的時候,就會被其中的桃花源給吸引。畢竟像這樣完美的一個理想世界,又怎麼可能會不讓大家喜歡呢?
  • 「為五鬥米折腰」的陸毅,從一夜爆紅到不溫不火,可惜了
    出道即巔峰,卻因一次錯誤判斷,從一夜爆紅到不溫不火。「為五鬥米折腰」的陸毅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真是可惜了。當時有很多觀眾視他為「白馬王子」,甚至有粉絲揚言非他不嫁!為五鬥米折腰出道即巔峰的陸毅,在一夜爆紅之後突然對職業生涯沒有了概念
  • 李誠儒退出《演員2》:不為五鬥米折腰
    《演員請就位》第一季開播的時候,李誠儒就憑如鯁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針氈的犀利點評受到大家的喜愛,被網友戲稱為三如體。他不圓滑,肯說真話,不僅敢對小鮮肉的爛演技痛罵,就是對幾位導演也毫不客氣直言不諱。
  • 李成儒宣布退出《演員2》,直言不為五鬥米折腰,選秀把市場攪亂
    ,更是在採訪中直言不為五鬥米折腰,選秀把市場攪亂,這次採訪還談及了許多感受,信息量非常大,不知道節目中的導演看完會作出什麼回應。還表示這一季的規則有點不公平,自己在節目中不怕別人僱水軍罵自己,自己就這性子
  • 李誠儒退出《演員2》,究竟是不為五鬥米折腰還是鬥不過《無極》
    導語:李誠儒退出《演員請就位2》,道出不為五鬥米折腰。陳凱歌《無極》逆鱗,觸之必爆。李誠儒說自己退出一部分原因是熱愛,一部分是不為五鬥米折腰,不用去看諸位導演的臉色,不需要他們的資源。
  • 浩然正氣,不「奉承」別人的星座,一身傲骨,「不為五鬥米折腰」
    但有一些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實力才是碾壓一切的資本,只要有實力,在哪都會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不是靠巴結,獲得那可憐的職位和薪資。在他們的世界中,從來都沒有「奉承」這兩個字,他們的一身傲骨也就註定不會低三下四,更不會為五鬥米折腰,而是憑實力實現自己的價值,讓自己走向成功,那種通過走後門獲得的東西,他們寧願不要。
  • 為了維護熱愛,不為五鬥米折腰
    最讓人意外的是,李成儒退出《演員請就位》,三如老師霸氣喊話:既然說真話沒有用,為了維護熱愛,不為五鬥米折腰。李成儒直言不諱:沒什麼可以擔心的,既然敢說真話,敢提出質疑和批評,我就不怕失去資源,很多人認為我「財大氣粗」,確實,我不為五鬥米折腰,如果我窮得叮噹亂響,肯定會求四位導演給我資源,這樣的話,我肯定不敢亂說。
  • 李誠儒退出《演員》:不為五鬥米折腰 我不需要他們的資源
    近日 李誠儒在採訪中坦言自己敢說的一個原因是他不為五鬥米折腰,我不需要他們的資源,我無所謂。另一個原因是對影視的熱愛。這也不歸我管了,我現在已經不去了。沒看《演員請就位》之前,現在電影不好看,都怪制度。
  • 被陳凱歌內涵後,李誠儒退出《演員請就位》,直言不為五鬥米折腰
    但如今李誠儒卻退出了《演員請就位》,並且留下了一句:「我不願為五鬥米折腰」。他不需要指導演員去表演,僅需對所有的表演做出評價即可。如此工作看似輕鬆,卻是節目不可或缺的。因為李誠儒的點評能夠保證節目擁有足夠的話題,保證節目獲得更高的流量。因此《演員請就位》節目組才會不顧及郭敬明的態度,依然主動邀請李誠儒參加第二季《演員》的錄製。
  • 陶淵明:逃離城市之後,如何克服中年危機?
    然而,僅僅81天,陶淵明便不願「為五鬥米與鄉裡小兒為伍」,拂袖而去,從此不再出仕。他明白了,自己「性本愛丘山」,就他這樣,窮極一生,也無法實現曾祖父陶侃那樣的赫赫武功。從此,他不再「心為形役」、「委屈累己」。他希望做一個像外公孟嘉那樣的人,灑脫不羈,自由自在。
  • 李誠儒自曝退出《演員2》,不為五鬥米折腰,正是其說真話的底氣
    透露節目中敢說真話的原因1.不必為五鬥米折腰很多網友們對於李誠儒節目中敢說真話的原因作出了猜想,概括起來就是認為他財大氣粗不怕失資源,採訪中李誠儒也並沒有否認這種說法,他表示如果自己現在窮得叮噹響,可能在節目裡也不敢那樣耿直。
  • 戒色不等於「清心寡欲」
    看破紅塵這個成語解釋也是帶有一半消極韻味的。表面是指一個人在認識到世事無常,人生悲苦後,對世俗生活中的得失喜怒、生老病死都放下了。但從消極方面看,這也不利於對社會、家庭責任的擔當。 比如,以前我和喜歡研究古文的朋友討論過陶淵明這個人,他有個典故叫「不為五鬥米折腰。」
  • 陶淵明與菊花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讚美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也提到了另一種花——富有個性的菊花,文中說,「晉陶淵明獨愛菊」、「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可見,隱逸者已被視為菊花的文化形象之一。
  • 霸氣直言:不為五鬥米折腰
    在眾多的評論中,無一不是同意他的退出和言論,也為李誠儒這一行為感到敬佩。如今的他,也終於看不下去,決心地退出了這個節目,不再為這些事情煩心。在退出後,李誠儒也接受了採訪,說出自己為什麼敢說真話,他表示:「自己這個年齡和資歷,已經不為五鬥米折腰
  • 李成儒退出《演員》,直言不為五鬥米折腰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李成儒根本不缺錢,所以不為五鬥米折腰,而他們的資源,有沒有根本無所謂!【一、李成儒懟郭敬明】當時何昶希與童星出道的張逸傑演繹的《陳情令》雨中決裂的片段,二人表演完後,三位導師包括後臺演員和觀眾對這樣的表演都不認可!尤其是何昶希,公認的差!
  • 不為五鬥米折腰,李成儒退出「演員請就位」
    微博熱搜榜,#李成儒不去演員請就位了#,按照李成儒本人的說法,不能在節目上實話實說,只是為節目效果,他不會為五鬥米而折腰。當然,支持李成儒老師的人,不在少數後來為何又涉足演藝圈,成為一位演員,那其中的原因,不為出名,不為掙錢,只是簡單地出於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