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生活沒有動力,總感覺沒有自主性?看看這些心理因素

2020-12-23 生活與心理學

最近後臺有人給我留言說,生活沒有動力,總感覺不是為自己而活。

這個問題也不算罕見,在職場、家庭、情感生活中,總會一不小心就失去自我。很多時候,反覆為一個事情糾結,到頭來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

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大部分人的困惑。

01奴性思維

儘管現在已經打破了剝削,但奴性思維依然潛藏在多數人的潛意識裡。

奴性,源自於奴隸制度下的被剝削者。如今奴性指的是,打破剝削後,留下的心理或生理的被剝削階級的思維或行為模式。

奴性思維便於管理環境不允許特立獨行,保持沉默,逆來順受才能穩妥地生活。社會環境包容不了特立獨行,時間長了你應該擁有的權力都被剝奪,而你甚至會習慣這種狀態,開始自我審查。這種環境下,領導者便於管理。

這在很多公司都很常見,所謂的「狼性」,實際上不是包裝精美的「奴性」嗎?

老闆自己創造了一個「森林」,然後跟你說「叢林法則」,實際上一切的規則都是他制定的,你只是按照他的玩法去做的「奴」。而你樂在其中,以為自己是在拼搏人生,實際上是為他賣命。

奴性思維使人輕鬆腦力勞動其實比體力勞動更耗費元神。

有一種人是不喜歡思考的,喜歡別人告訴他該做什麼,然後自己就按照指令去做事。這樣的好處就是會很輕鬆,不需要想太多,考慮太多。但壞處也有很多,很多時候就會被當「韭菜」。

中國人的奴性思維總是與廉價勞動力掛鈎的。有些人不願意抗爭,潛意識裡總認為自己是比別人弱小的,領導是不可違抗的,但心中又有很多不滿。在領導面前點頭哈腰,背後又說領導壞話。這是不是很像讀書時,學生和老師的關係?

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領導與員工的關係早就不同於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了。

親密關係中的「奴性思維」很多人對自己的愛人、子女,總是一味地付出,甚至到了失去自我的地步。

把自己的自我實現建立在他人的人生上,不僅會導致自己失去自我掌控,而且也會讓他人不堪重負。這是一種奴役,也是一種被奴役。過分的精神寄託會讓孩子感覺崩潰,在家長失去自我的同時,孩子也被迫失去了自我,看似是「為了家長而活」。

這種不健康的親密關係,會導致孩子的個人發展失衡,極端情況下會出現輕生的念頭。

02打破奴性思維

奴性思維的養成其實很簡單。

就是讓你接受不平等,習以為常,慢慢地你就開始讚美這種不平等,然後你就開始享受不平等,最後甚至指責別人反抗不平等。

這些在生活中、職場裡,都很常見。

要打破這種思維習慣,時刻保持警惕,才能免受他人控制。每當你要為一件事奮鬥時,想清楚自己是為什麼而做,確認自我實現的價值,再為之付出努力。這會比悶頭衝讓你感覺更有動力。

作為一個人,連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還談什麼人生呢?

#心理#

精彩推薦:

喜歡的人總是抗拒我,來看看有沒有這些心理

什麼樣的媽媽容易養出「媽寶男」?快來看看這些心理特徵

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什麼心理因素導致孩子變「壞」?

什麼樣的人會虐貓?來看看你有沒有這些心理傾向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學前期兒童的自主性?單志豔談家庭教育
    正確的做法是在給予子女無私的愛的基礎上,讓他們成為一個敢於正視自己的生活和勇於承擔責任的人,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在以後勇敢地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人生,接受生活的種種考驗和挑戰。(2)培養孩子的成就感。成就感是孩子自信心發展的動力。成就感的獲得是個體心理發展的需要。
  • 為什麼總感覺眼睛累?除了放下手機你還可以做這些
    視疲勞是視器官缺陷、體質因素、社會環境、過度用眼及心理情緒等共同的結果。臨床表現:(1)眼部症狀:淚液減少,眼球乾澀、發脹及異物感,有眶周疼痛或酸痛感。眼瞼沉重、痙攣,無法持久地閱讀。(2)視覺障礙:近距離用眼時出現視力模糊,伴有復視,遠視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 沒有動力怎麼辦?1個公式,3種方法,實現人生無限可能
    我們先不討論這位網友的狀態,先看看我們自己,又何嘗沒有這種時候呢?床頭的書放了很久了,可是直播太好玩了。先玩一會兒吧;普通人逆襲大佬好勵志,關注收藏。等以後再看,先把這把遊戲玩完;某博主隨手發個照就能過上白富美的生活。再看看自己,努力又有什麼用?
  • 《影響力》:為什麼你容易被套路?這6個心理因素在作怪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那麼有說服力,為什麼有時上當了自己還無法察覺,我們順從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心理?這些心理是怎麼被不懷好意的人利用,又該怎樣合理運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幫助我們擴大影響力呢?這就是《影響力》這本書要解答的問題。
  • 知乎:為什麼心理陰影會對一個人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
    心理諮詢師:為什麼要及時處理生活中造成的心理陰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已經不再是影響我們生活的關鍵因素:我們不會為了省幾塊錢徒步上下班,更不會為了多掙幾百塊錢而留在一個令自己不喜歡的地方工作。現在人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精神生活:跟誰在一起會開心,在哪裡上班會快樂,對什麼事情更感興趣。可現實生活中,總有那麼一部分人每天都很煩,什麼事情也做不下去,就感覺自己心裡很堵,對生活沒有什麼希望。
  • 為什麼我沒有成為殺人犯?​| 一個心理變態者的自白
    為什麼有人能對自己的枕邊人下毒手?他們為什麼不會害怕、內疚,感受不到他人的痛苦?被《華爾街日報》評為十年來成就最大的神經科學家詹姆斯•法隆沉迷於研究心理變態者的腦部結構。諷刺的是,就當他以為自己找到了破解變態心理的鑰匙時,他意外地發現,自己的腦部結構跟心理變態罪犯的一模一樣。
  • 為什麼總感覺別人比自己過得幸福?
    十堰廣播電臺 遠方 十堰柏和心理中心 曲鷂奇遠方:最近,一位女生朋友說,她在微信朋友圈屏蔽了很多人。她覺得自己很努力,過得也不錯,可與朋友圈所曬得 「美好」 相比,還是覺得別人的生活,都比她過得要幸福,覺得焦慮!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 為什麼很多人沒有遇到貴人,原因在於你沒有做到這些
    為什麼很多人沒有遇到貴人,原因在於你沒有做到這些文/禮運暖天下我們的一生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人,形形色色,各自有各自的性格。還有就是對於我們來說幫助很多的人,也就是貴人。他們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成長與進步,讓我們收穫很多。
  • 《平井信義育兒法》:不疾不徐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與體諒他人之心
    我當時幾乎沒有完整地看過育兒書籍,自然也就接受了這一觀點。我的母親不認可這個觀點,但她講不出太多道理,當然沒法說服我。值得慶幸的是,後來孩子的哭聲還是讓我把這些似是而非的觀點拋擲腦後。一聽到女兒哭,我就近乎本能地跑過去、抱起她,沒讓她遭受太多委屈。
  • 那些沒有社交、沒有朋友、沒有愛好的人,是不是心理有病
    心理是否有問題,不單單靠是否有愛好、是否有足夠多的朋友,以及是否愛出門來決定的。當然,沒有愛好和幾位好友的生活確實會枯燥乏味、單調至極,時間長了會使人喪失活力,出現心理問題的機會肯定會增加。但是,想再強調一遍,它們之間不是必然的聯繫。
  • 識人術:生活中那些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有這些表現
    自卑感比較重的的人,對自己和生活都抱有悲觀態度,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就會認為自己什麼都不好,不如別人。其實,事實往往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你確實不是第一名,但你也肯定不會是全世界墊底的哪一個,再說了,不是有句話叫天生我材必有用嗎?
  • 心理諮詢師:如何療愈一個人生沒有意義、生活沒有陽光的女人
    近日有網友在心理諮詢師公眾號平臺提問:人生沒意義,生活沒陽光,該怎麼辦?晚上失眠睡不著,腦海裡總會想一些事情,覺得自己特別孤單,一想就會痛哭,常常覺得活著沒意義,又沒有勇氣去死,我不知道我怎麼活下去,沒文化,沒工作,沒男朋友,父母也不關心,生活好難,我好煩,該怎麼辦?
  • 得了抑鬱症,為何會變得沒有動力?
    三自:自卑、自責、自殺 當初抑鬱的時候,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而且會因此產生強烈的自責心理,感覺自己要為這些東西背負責任。要知道哪怕一天不吃飯,我都不會感覺餓,吃飯就像吃藥一樣,只是完成一項任務。每天到晚上的時候,就是噩夢的開始,能在抑鬱症期間睡一個好覺簡直是上帝的恩賜了。
  • 為什么女朋友總說沒有安全感?
    安全感很奇妙,看不見摸不著,但對於女人來說,這是一種心安的感覺。「我沒有安全感」這句話我從很多人那裡都聽到過。對於缺乏安全感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也在探尋這個問題,但是似乎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女人天生缺乏安全感,不論她為人妻、為人母、還是單身,從古至今,不管在哪個年代,每個女人都缺乏安全感。
  • 沒有感覺
    明天休息,今天一點兒感覺都沒有,也是因為這幾天下班回來也都是一個人,明天周末也是一個人,區別並不大,唯一的區別,也就是明天可以好好睡一覺,可是,現在的我已經不缺覺了
  • 我好像一個沒有情感的怪物|心理諮詢師請回答
    我一點感覺都沒有。」「沒有興趣,沒有喜歡的人,沒有討厭的人,對身邊的事物都沒有看法也沒有感受」「我笑的適合比周圍人都笑得開心,可是我並不覺得它好笑,只是覺得我應該這樣做而已。」「沒有感情,其實可以換句話說,我對任何人都只是負責而已。」 出現這些情況,有一種可能的解釋是,這是過度理智化導致的「情感隔離」。
  • 現在人比以前要富裕,為什麼卻感覺到沒有以前那樣快樂和幸福?
    而現在很多人沒有以前的快樂和幸福,主要有以下七點原因。【1】生活節奏快,追求多,欲望高,那麼生活壓力山大。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快節奏的生活,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強烈追求物質生活的欲望給人增加了很多無形的壓力。按揭貸款購房購車;孩子各種額外補習開支;追求各種高品質生活保證,如黃金掛飾、品牌服裝;各種開支都是壓力,使人心太浮躁不安。
  • 沒有他們就沒有《沉默的羔羊》、《犯罪心理》和《真探》
    對於該劇的評價,我覺得這些網友說得比較有代表性了。⬇️這種分析稱為Profile——犯罪側寫,指根據罪犯的行為方式推斷出他的心理狀態,從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生活環境、職業、成長背景等。用這種方式,可以縮小嫌疑人範圍。可這種分析方式是怎麼來的?《心靈獵人》說的,就是這樣追根溯源的故事。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出現了工作沒動力,感覺到迷茫危機等現象?
    大家是否發現身邊的很多人,出現了工作沒動力,感覺到迷茫等等這類現象。有些人感覺渾身有力使不上,有些人則是做事沒有動力。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做著相同的事情,從年初就看到年底的自己的情況。沒有目標,找不到希望,雖然內心也恐懼著老於市井,死於平庸,但似乎憑藉自己的努力無法改變現狀。
  • 為什麼總懷疑男朋友不愛我,我心理有問題嗎?
    作者:曼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科院心理所健康指導師。作者是心理學的受益者和踐行者。即使不能日更,也會持續分享心理學知識。專業做諮詢,走心寫文字。可能我不知道你是誰,唯願你的心靈更加地輕鬆和自由。感謝您關注「曼熳心理」。在戀愛關係中,如果懷疑對方不愛自己,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自己的誤解,冤枉了對方;一種是自己的感受是對的,對方真的並沒有那麼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