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一個大家熟悉又陌生的名詞。
據世衛組織統計,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達5400萬人。
對於這個群體來說,他們情緒有時無法自控,失眠、焦慮、莫名的哀傷甚至導致自殘、自殺,於他們而言,似乎任何一件小事,都能讓自己走向深淵。
01
患者自述
2015年自從和抑鬱症「結緣」,我就從一個興趣大王變成了一個成天無所事事的人。
面對過去喜歡的東西變得越來越不感興趣,記得當時看醫生的時候,他給我寫了一個口訣:將經典的抑鬱症表現總結為「三低三自三不能」。
01
什麼是「三低三自三不能」
三低:情緒的低落、興趣的減退、精力的下降
抑鬱期間,我每天都感覺像溺水一樣,自己越希望好起來,反而越痛苦。而且過去喜歡的東西再也不能讓我產生愉悅感,嚴重的時候竟然出現諸如木僵症狀。
三自:自卑、自責、自殺
當初抑鬱的時候,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而且會因此產生強烈的自責心理,感覺自己要為這些東西背負責任。最嚴重的時候記得是2016年3月,我看著樓下人來人往的車輛,甚至有過想一頭跳下去的念頭,要不是當初會害怕別人笑話自己,說不定自己真做出了讓現在後悔的傻事了。
三不能:不能吃、不能睡、不能專注
當時看著別人面對美食那麼享受的時候,我自己就想哭,特別恨自己為何不能像對方一樣那麼投入吃飯。要知道哪怕一天不吃飯,我都不會感覺餓,吃飯就像吃藥一樣,只是完成一項任務。每天到晚上的時候,就是噩夢的開始,能在抑鬱症期間睡一個好覺簡直是上帝的恩賜了。
0 2
我們為何會變得沒有動力
其實,從人類誕生伊始,自然就給我們預裝了一套 「動力系統」。這套系統,可以確保我們,在強敵環伺的自然界,得以存活下來,並主動去進行探索,適應和改變周圍的環境,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這套系統就是 「獎賞迴路」。
在抑鬱期間,我們整個多巴胺都開始分泌減少,隨著多巴胺分泌過少後,你會好像自己生命動力越來越少,你過去喜歡的東西不再可以持續給你產生刺激,包括過去對你有意義的事情現在也不再給你大腦產生反應,這就阻斷了中間的聯繫,所以我們越抑鬱,越沒有動力,同時越來越不會產生新的多巴胺,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而且在抑鬱中我們做事情的能力也會下降,能力越不好,我們會越發對這個事情喪失信心,這樣你過去的興趣點也不再成為你引以自傲的展現,所以過去喜歡的東西也不再喜歡了。很多人認為:我們是因為喜歡一件事物,然後才擅長它。其實不是的。大多數時候,我們是因為恰好擅長一件事物,得到內在和外在的肯定,才會喜歡上它。
0 3
如何解決抑鬱期間的「無欲無求」
1.去做些什麼
在抑鬱期間,過度思考反而對自己不好,這個時候動手去做些什麼是有意義的,這樣會降低你大腦無意義的思考,對緩解抑鬱是有幫助的。我經常會向有類似困惑的朋友提議,去做一些簡單的手工活動。比如:做飯,烘焙,繪畫,縫紉,拼裝模型,手衝咖啡,做手帳……去產出一些成果,讓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這可以幫助你有效地找回幸福感。
2、多鼓勵自己
抑鬱期間就別再苛責自己非要達到什麼成就了,這個時候簡單的小事情做好了就鼓勵自己,這對你堅持下去非常有幫助。不用追求完美,更無須對自己有太高要求,只要把自己從電子產品前解放出來,用雙手去感知和體驗世界,就是一個明顯的進步。
3、嘗試接觸不同環境,不同事情
我知道抑鬱期間真的不願意做事,這個再正常不過了,可是越是這樣就越要走入不同環境讓自己有更多不同感受。
抑鬱症雖然來得猝不及防,但它總歸有跡可循。
如果被診斷為抑鬱症,請一定向專業的精神心理工作者求助~他們會陪伴你、傾聽你、幫助你一起走過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