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3900+|閱讀預計需要 10 min
關於抑鬱症,我們曾經有過很多討論。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將關注點聚焦在了患抑鬱症的人群本身,希望可以幫助他們驅逐這條大黑狗,讓陽光照進生命。
然而,作為抑鬱症患者身邊最親近的人,卻常常不知所措。如果家人、愛人、朋友……那些我們最愛的人得了抑鬱症,站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又該怎麼做?
在一部名為《丈夫得了抑鬱症》的電影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這部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記錄了漫畫家小晴(宮崎葵 飾)在丈夫(堺雅人 飾)患抑鬱症之後,陪伴丈夫一同與抑鬱症鬥爭的故事。
另外,簡單心理Uni邀請到了臨床心理科醫生薑超,為大家帶來免費公益直播,講解生活中的常見心理問題症狀,以及實用應對技巧。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直接拉到文末預約哦~
丈夫的抑鬱症狀
宮崎葵飾演的妻子小晴是一名毫不賣座的漫畫家。她性格懶散,毫不上進,每天只是宅在家裡畫漫畫和睡覺,靠丈夫一個人工作的薪水來養家。
夫妻兩人一起養的寵物蜥蜴igu也是片中一大亮點。igu每天在家中面癱地爬來爬去,靜靜地觀察他們平凡的日常生活。
堺雅人飾演的丈夫髙野幹夫是一個謹小慎微、性格內向老實的人。他按照日期挑選領帶的顏色,並且每天早上會給自己做午餐便當。
他在一家網絡公司做售後工作,要應付態度惡劣的客戶,還承受著來自上司的壓力。
影片開始,丈夫一點點出現抑鬱症的症狀:
身體各部位莫名的疼痛。
無精打採、食慾下降,完全吃不下東西。
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倒垃圾時,感嘆自己就像垃圾一樣,都是沒用的東西。
興趣和欲望降低。妻子抱著枕頭鑽進丈夫的被窩,而丈夫把她推開說:「今天沒這個心情。」
雅人叔的演技很好,把抑鬱症患者渾身上下散發出的「厭世感」刻畫得入木三分。古美門的意氣風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瀰漫著的「喪」。
抑鬱是「心靈的感冒」
被痛苦折磨的丈夫去了醫院,被診斷患上了抑鬱症,醫生說,抑鬱症是「心靈的感冒」。
醫生安慰丈夫不要緊張,對待抑鬱症就像對待感冒那樣,先靠藥物控制住症狀,再一點點改善導致抑鬱症的原因。
妻子得知丈夫患病的消息後,要求丈夫立刻辭職回家休息。她查找了許多關於抑鬱症的資料,陪伴丈夫在藥物的調節下暫時把症狀控制住。
吃了藥之後,丈夫意志消沉的情況消失了,漸漸能夠重新體驗到開心,會因為天氣好而高興。
丈夫感覺自己有很大好轉,興高採烈地去複查,結果被醫生告知不能掉以輕心:
結果丈夫的病情果然如醫生所言時好時壞,電影通過很多好笑又難過的情節表現抑鬱症患者發病時的狀態。
當丈夫病情嚴重時,他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毫無價值的,徹底失敗的人。妻子建議他睡個午覺休養精神,結果丈夫只是因為睡不著,便痛哭流涕覺得自己對不起社會。
任何一點小事都會觸發丈夫的消極情緒。他看到寵物蜥蜴igu,覺得自己是一個沒用的主人,很對不起igu,於是縮進被子裡嚎啕大哭:
在丈夫與巨大的痛苦鬥爭時,妻子一直陪伴在丈夫身邊,用自己的方式關心、溫暖他。
比如,妻子教丈夫如何舒服地睡午覺,告訴他要把四肢懶懶散散地攤開,但丈夫只能四肢僵硬地趴在地上。雅人叔趴在地上時,小葵在旁邊滾來滾去,然後翻了上去:
丈夫問,igu會不會寂寞。妻子回答,不會,igu是爬蟲類,爬蟲類是冷血動物。丈夫感嘆說,我也想成為爬蟲類。
妻子把丈夫的手放在自己的胸膛,和他說:「變成爬蟲類就沒有這麼溫暖了哦。」
類似精緻溫暖的對話,在電影中還有很多。
其中很精彩的一段,來自在聽到事業有成的同學離婚之後,嘆息著:「以後要獨自奮鬥了呢,好累,好痛苦」時,妻子對同學說:
她說:「我丈夫得了抑鬱症,但是,我決定不努力。無論多辛苦多難受,都不努力。」
妻子從頭至尾都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即「人不努力也是可以的」。
電影借妻子小晴之口道出的這句人生哲學,實際是面向所有人的。
當我們一味地埋頭向著所謂的成功而「努力」的時候,往往會忽略自己內心的體驗:我們不敢享用食物的美味,小心翼翼地計算卡路裡,艱難地維持體重,因為我們覺得要「努力」變瘦;我們放棄自己本來想做的,去選擇忍受日復一日乏味的工作,因為我們覺得人要「努力」上進。
在無盡的社會比較中,我們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不夠「努力」。長久被壓抑的內心自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痛苦。
但實際上,外表光鮮的人並不一定幸福,我們的個人價值從來都不是由外在的世俗標準來衡量的。
就如電影開頭醫生對丈夫所言,「抑鬱是每個人都會體會到的感受」,幾乎每個人都曾在生活中的某個時刻,認為自己很失敗,覺得「啊,好想死」。在這種時候,記得停下來,問問自己是不是在勉強自己變成他人要求的樣子,並因此感到痛苦。
如果痛苦的話,就不要「努力」了。
不努力,是我們與自身的和解。順其自然,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在太過努力的社會,不努力或許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部電影不單單是關於抑鬱症患者的掙扎。它在更多時候喚醒的是每一個人對人生的思考和體會。
不要去想抑鬱症的原因,而是想它的意義
影片最後,妻子將陪伴丈夫與抑鬱症鬥爭的經歷用漫畫的形式記錄了下來,漫畫的名字就叫《丈夫得了抑鬱症》。
妻子的作品鼓勵了許多正在被抑鬱症折磨的患者和他們的家人,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溫暖與希望。
妻子對丈夫說:「不要去想抑鬱症的原因,而是想它的意義。」
事業失敗,性格懶散的妻子為了照顧丈夫而重返職場,從而尋找到了自己真正想畫的東西。身患疾病的丈夫在妻子的陪伴下一點點康復,重新發現生活的美好。
這種日式救贖或許淡化了現實世界的複雜,但它所傳達出的寬容與理解是適用於還在苦難人間堅持著的每一個人的。
如果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
現實生活中,很多抑鬱症者和家人由於對這個疾病缺乏了解,深陷其中而不知求助。有時候家人可能反而認為「抑鬱症就是不夠堅強」,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會令患有抑鬱症的人備受打擊。
陪伴抑鬱者的前提,是嘗試去懂他。如果家人得了抑鬱症,可以嘗試以下方式陪伴TA:
1、要了解對方的真實情況,你得先學會交談 有可分享的東西才
向對方表達「你對我很重要」,「無論如何我都在你身邊」,「這不意味你脆弱或者有缺陷」,或者問TA「你想聊一聊嗎?」
有時候,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在TA談論困擾時傾聽,讓對方釋放被壓抑的情緒。
做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傾聽者比給出建議重要得多。你不需要試圖「修復」對方,你只需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鼓勵抑鬱者談論他們的感受,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幫助。
不要指望一次談話就能達到目的。抑鬱者傾向於遠離他人,孤立自己。你可能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表達你的關心、溫柔、耐心,而且得堅持。
2、這些話,請不要輕易說
「我理解。」
說這句話之前,請確定你真的理解。
如果你有過抑鬱症經歷,當TA意識到你曾有和TA相同的體驗,也許有助於TA變好。
但要知道,抑鬱症的種類、體驗是很複雜的,即使你經歷過某種抑鬱症,TA的感受也可能與你有很大不同。
如果你所經歷的只是輕微的憂鬱,TA可能會覺得你輕視了TA的痛苦程度。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承認你不清楚對方正在經歷什麼,但你真的關心。
通常,最好的說法是「我不明白,但我真的想知道。」
「你這就是懶/自私/閒的/想太多。」
這些話是重災區,不要評判他們。抑鬱症的成因常常不是單方面因素,遺傳、急性應激事件、早期童年經歷…… 先後天因素的共同作用。你不是他們,不知道他們正經歷怎樣的痛苦。
「堅強一些。」
廢話也不要說,誰不知道要堅強啊,這不是堅強不起來嗎?這種時候,這句話像是指責對方「你不夠堅強。」
實在不知道說什麼,那就不要說,默默地陪伴也是一種支持。
3、注意危險信號
當一個人抑鬱時,自殺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無論你說什麼或做什麼來幫助對方,TA可能仍然會有自殺的想法和感覺。一定要注意自殺的警告信號,知道什麼時候尋求幫助。了解預警信號很重要,這些信號可能包括:
對死亡的關注,談論自殺、死亡或傷害自己
表達絕望的感受或自我憎恨的想法
以危險或自毀的方式行事
把事情安排好,交給其他人,和大家道別
尋找藥片、武器或其他致命物品
抑鬱過後突然的平靜
如果你相信TA有自殺的風險,首先要陪在他身邊。然後,儘快告訴對方你的擔憂。很多人不願意談論死亡這件事,或者認為談論死亡會增加對方自殺的可能,但事實並不會這樣。開誠布公地和對方談論他自殺的想法和感覺,拯救對方生命的可能性更高。
如果你在陪護一個想要自殺的患者時,感到自己很難做到扭轉對方的想法,或者情況危急,請立即尋求專業的幫助,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你可以撥打報警電話讓當事人強制住院治療。這聽起來很讓人害怕,但有時不得已為之。
4、藏好自己的焦慮
有些陪護者在陪伴時,可能是由於太關心或者太擔心,焦慮、擔憂、煩躁會很明顯。抑鬱症的治療是個長期的事,變好很慢。你和TA都需要接受這個事實。
5、溫柔地督促他們治療
可以主動問對方,要不要一起去醫院或者去看心理諮詢師。
但有些抑鬱者不想去醫院,不想吃藥,不想見諮詢師。可能是因為生病導致的消沉疲憊,可能是因為病恥感,也可能是因為害怕治不好。
向TA保證,就像任何其他的醫學疾病一樣,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通過藥物治療,有很大的機率會恢復正常。
如果對方拒絕去看精神科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也可以帶TA去看普通科醫生,他們可能不會那麼排斥。與醫生商量進行身體的全面檢查,這可以排除由身體原因導致的抑鬱。如果不是身體方面的原因,普通科的醫生可以給TA介紹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有時候,醫生說的話會讓人們更願意接受。
幫TA預約精神科醫生或治療師。找到合適的醫生或者心理治療師可能很困難,而且通常是一個反覆試驗的過程。但對一個已經能量不足的抑鬱者來說,幫助他們打電話進行諮詢或者預約掛號也是巨大的幫助。
我們可以告訴家人:你不是孤單一人,有我們在這兒,告訴我們,我們能做什麼來幫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