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三國,劉備教您一眼看穿一個人!

2021-02-13 魚羊史記

劉備並不認識諸葛亮(備與亮非舊),沒把這個年輕人放在眼裡,只當作一般士人接待(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座談完了,眾人散去,只有諸葛亮留了下來。劉備也不問他想說什麼,順手拿起一根犛牛尾巴編起工藝品來。諸葛亮便說,將軍的雄心難道就是編犛牛尾巴嗎?劉備知道諸葛亮不是尋常人等了,就說這是什麼話!我不過是「聊以忘憂」罷了。——《品三國(上)》第一百四十九頁

在上面這段話之中,有一句話(劉備知道諸葛亮不是尋常人等了)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要問一句:那時,劉備知道諸葛亮不尋常嗎?


(圖)電視劇《三國》中的諸葛亮,劇照,陸毅(飾) 

我們先來看一看史書記載。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注引《魏略》記載,劉備在樊城屯駐。這時候,曹操剛剛平定河北,諸葛亮知道荊州將是曹操下一個進攻的目標,而劉表性格「緩和」,不懂軍事。諸葛亮於是向北拜見劉備。劉備與諸葛亮不是舊交。劉備因為諸葛亮年輕,便把他當作一般士人來對待。宴會結束後,眾位賓客都離開了,只有諸葛亮留了下來。劉備也不問諸葛亮想說什麼。劉備喜歡用犛牛尾巴編工藝品,便順手編起來。諸葛亮於是對劉備說:「將軍應該有遠大的志向,難道只是喜歡用犛牛尾巴編工藝品嗎?」劉備知道諸葛亮不是一般人(備知亮非常人也),於是放下犛牛尾巴回答說:「這是什麼話!我只不過是用它來忘記憂愁罷了。」諸葛亮問道:「以將軍看來,劉表與曹操相比,那一個更厲害呢?」劉備說:「劉表趕不上曹操。」諸葛亮又問:「將軍您自己與曹操相比,又怎麼樣呢?」劉備又說道:「我不如曹操。」諸葛亮說:「現在兩人(指劉備、劉表)都趕不上曹操,將軍手中只有士兵幾千人。用這些人來抵擋強大的曹操軍隊,是一個好辦法嗎?現在荊州的人很多,但是擁有本地戶籍的人很少。因為如此,政府徵調,他們內心非常怨恨。將軍您可以告訴劉表,去做一件事:給那些流民都上本地戶籍。這樣,荊州才可以富強起來。通過這件事,劉備知道諸葛亮是一個人才,便用上客的禮節來對待他。

上面的譯文只是讓大家了解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為了不影響大家對這件事的看法,我將原文摘在下面。

原文如下: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軍自度何如也?」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

對於上面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稱之為「登門自薦」。

我們回過頭來看一下,在本節開始所提出的問題(那時,劉備知道諸葛亮不尋常嗎?)。在一般人看來,我此舉是無事找事。不論是《魏略》,還是《九州春秋》,這兩本史書之中都有明確記載。其中,我一度懷疑的部分(「備知亮非常人也」)也寫得明明白白。

我想問一問自己:難道我的看法真的錯了嗎?我現在仍然是半信半疑。我懷疑這句話是假,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而是有較為充分的理由。下面,我就詳細的來說一說我的個人看法。我們來看一看我究竟是不是為了滿足人的好奇心。


(圖)《三國》劇照

第一點,盡信書不如無書。書是由人來寫的。犯錯誤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既然這樣,那麼人在寫書過程之中就不可避免的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下面,我們就來舉一個例子論證一下。我們現在是在探討三國,就來說一說與其密切相關的史書《三國志》。《三國志》是晉代人陳壽所著。陳壽出生於蜀漢的巴西安漢。他年少之時,曾經拜譙周(「譙周誤國」說的就是他)為老師。公元280年,晉朝滅掉東吳,全國實現統一。陳壽參考相關史書記載,精心整理,用十年的時間寫成《三國志》。陳壽是一位良士。他治學嚴謹、秉筆直書。雖然是這樣,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史書《三國志》之中出現錯誤也在所難免。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問題。據《三國志·武帝紀傳》記載,曹操是「漢相國參之後(漢代初期相國曹參的後代)。查閱相關史書,我們知道曹操的「祖父」曹騰是西漢初年曹參的後代。這與曹操何幹呢?曹操的父親曹嵩只是曹騰的養子,不是其的親兒子。兩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由此看來,曹操不是「漢相國參之後」。「漢相國參之後」一處記載應為詐語。這是《三國志》中的硬傷!

對於讀書,我們並不要「隨波逐流」、「聽之信之」,而是要具有大膽的懷疑精神。我們在讀書時,應該多問一個為什麼。

第二點,記載未出正史。關於諸葛亮「登門自薦」一說並不是出自《三國志·諸葛亮傳》的正文,而是裴注所引的《魏略》。這一段記載在《魏略》、《九州春秋》之中都有記載。對於史書,我們有相關分類。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屬於正史,而《魏略》、《九州春秋》這兩本書屬於野史。正史與野史是有很大區別的。說白了就是一點:正史所記載的史實可信度較高,而野史的可信度較低。正史好比是市場上的正宗品牌,而野史就是那些「山寨貨」。我們知道陳壽治學是十分嚴謹的。他在整理史書材料,只選用可信度較高的,對於那些「水貨」直接淘汰。在這其中,諸葛亮的「空城計」被淘汰就是一個有力的代表。陳壽喜歡與看好諸葛亮,但不並等於什麼亂七八糟的材料都要用上。在選取時,陳壽是十分謹慎小心的。正因為如此,其所著的《三國志》才會如此精短。

第三點,一句話不能代表什麼。在諸葛亮「登門自薦」一說之中,記載可謂清清楚楚。在諸葛亮登門自薦以前,其與劉備是互不相知的(即「備與亮非舊」)。此時,劉備並不知道諸葛亮的個人才能。在宴會之後,諸葛亮主動留了下來。劉備不問諸葛亮為什麼要留下,便開始編起工藝品。這時,諸葛亮說:「將軍應該有遠大的志向,難道只是喜歡用犛牛尾巴編工藝品嗎?(即『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在這以後,史書上的記載就是「劉備知道諸葛亮不是一般人(即『備知亮非常人也』)」。事情真的是這樣嗎?不可能。大家現在就把自己當作那時的劉備。大家自己想一下,劉備在諸葛亮說完那句話後就知道其不是平凡人嗎?這是不可能的。從這裡看來,這段史書記載之中作者硬生生的將自己的個人理解加入其中了。理解可以加入,但也要符合邏輯。這樣以來,就引出了我的第四個理由。

第四點,史書有文學。首開史書之中有文學的人是大家所熟知的司馬遷。在其所著的《史記》之中,司馬遷用文學筆法寫歷史。正因為如此,史記之中的很多文章被選入高中語文課本之中。司馬遷開創了用文學寫歷史的時代。後代許多人紛紛效仿。記載諸葛亮「登門自薦」的《魏略》(或者說《九州春秋》)都多多少少受到《史記》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備知亮非常人也」這句話就被記載在了史書之中。

劉備在那時不可能知道諸葛亮「非常人」。再說,劉備也不是神,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陳壽說曹操「漢相國參之後」是《三國志》中的硬傷。你只要細讀與揣摩《三國志》,就會發現許多硬傷。這次我就不在這裡提了,以後有時間定會細說。

原標題:《三國志》硬傷和劉備不是神!

*作者:李玉廣,90後歷史作家,已出版圖書《皇帝的微博》、《微信民國》。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

版權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否則視作侵權。】合作聯繫QQ:2483843068

相關焦點

  • 劉備藏得有多深?整個三國中只有4人看透了,結果他們全鬱悶而死
    整個三國時代,只有4個人看透了劉備,結果他們全鬱悶而死三國時,天下群雄逐鹿,不過後來只剩下了劉備、曹操、孫權這3個大佬三分了天下。
  • 「一個人的三國」,他實現了!演完劉備演曹操,還要演周瑜
    瞭望君(ID:gao-gf)注意到,其實在2010年,在新版電視劇《三國》中,于和偉已演過劉備。有人說,迄今為止,無論是影視圈還是戲劇圈,同時演過劉備和曹操的演員前無古人。還有人戲稱,如果再演個孫權,于和偉就將實現「一個人的三國」。據悉,下一部戲,于和偉將挑戰的三國角色是周瑜。
  • 三國時代找一個同時見過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人,居然這麼難找
    這三個人都是時代精英,是三國「三巨頭」,很多大事都圍繞他們展開,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的風雲人物都在他們或他們繼任者的麾下,不在其列的也是被他們消滅的對手。要弄清三國歷史,就要先弄清他們三個人的歷史。一個有趣的話題是:他們生前互相見過面嗎?
  • 新三國歪傳:不會蹦迪的劉備不是一個好皇叔
    近日,一段劉備蹦迪的短視頻火爆全網,誰能想到平日裡不苟言笑的劉皇叔蹦起迪來也是有模有樣。可他哪裡知道,由此而引發的三國蹦迪大戰正一觸即發。那一日,皇叔正在偏廳跟著孫權的舞姬學習蹦迪,百米開外都能聽見帶感的音樂,強烈的節奏感連帶著馬廄裡的的盧都跟著一起嗨起來。忽聞外門小斯嚷道:「主公,偏將軍趙雲求見。」「什麼,你大點聲,我聽不見!」
  • 呂布原本是文官,孫權的妹妹是間諜,這些三國冷知識您知道幾個?
    武帝用宦者,更為中書謁者令,成帝用士人,復故。掌凡選署及奏下尚書曹文書眾事。佩銅印墨綬。」漢朝官員的品級,一個是看他的俸祿,再一個就是看他的印章材質和綬帶顏色,高級官員都是紫綬金章,中級官員才佩黑綬帶用銅印章。
  • 三國劉備的創業版圖,成也關張,敗也關張!
    而劉備的三國創業版圖,可以說是成天關張,敗也關張一個證據可以證明一切。劉備生前只給法正一個人追封了諡號,關羽、張飛都沒有獲得追封諡號。關羽擅自作戰,丟掉劉備半邊江山劉備在世的時候,諸葛亮的角色更多的是後勤部長的角色,參謀軍事、前敵指揮更多是法正給劉備出主意,法正也最得劉備的寵愛。拿下益州後,法正因為性格的原因,睚眥必報,對很多過去得罪過他的人穿小鞋,秋後算帳。有人向諸葛亮報告,即使如諸葛亮這樣愛憎分明、推崇依法治國的人,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敢去禁止法正。法正作為帶路黨,為劉備取得了益州(西川),又作為軍師幫助劉備拿下了漢中。
  • 三國獵戶為何不打獵物,而是殺妻給劉備吃,劉備那是第二次吃人肉
    三國獵戶為何不去打獵物,而是殺妻給劉備吃,劉備那是第二次吃人肉,卻假裝不知道。三國時期,有牛人,有猛人,有強人,但更多的卻是弱者,無辜者。牛人強人如劉備、曹操、孫權,弱者則是天下間更多的黎民百姓。亂世之中,他們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一夜有睡,無朝可起,無法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
  • 三國劉備八句箴言,口口相傳,句句經典!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稱他為蜀漢先主。1、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一根絲絞不成線。
  • 劉備沒統一三國 ,居然全因這個眉縣人!
    三國時期要想當老大,那可有一個硬指標:帳下謀士過千、良將無數。不然你出門打天下,都不好意思跟別的大佬們打招呼。細看三國,曹操、劉備、孫權、袁紹、劉璋、呂布等大佬們你來我往,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誰的謀士更牛掰一些。說到這裡,劉備可能要哭天搶地捶胸頓足喊冤枉了。要不要這麼誇張?
  • 演過劉備和曹操,于和偉差點承包三國的男人
    去年翻拍的電視劇《封神演義》中,于和偉在裡面飾演一個整天被老婆追著打的姜子牙,因為他在劇中可愛搞笑表現,于和偉被網友稱為「史上最萌姜子牙」。除此之外他在新版《三國》中演過劉備,《軍師聯盟》中演過曹操,三國歷史上的三大梟雄,于和偉一人就演了倆,因此網友戲稱他是差點承包這個三國的男人。
  • 【品論三國】未曾讀過劉備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說出了我多年來看三國的一個疑問:看到一句話:「20歲看三國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看三國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看三國覺得劉備最厲害。」劉備竟然能讓曹操誤以為他是一個可以收服可以為其所用的人,翻開史書,還能找出第二個如此「戲耍」曹操的人嗎?這樣的手段,比慕容垂之於苻堅,不知高出多少。世人知道曹操的強大,卻不知道劉備的強大,豈非失之偏頗?
  • 三國故事:「影帝」劉備的一生
    三國時沒有電影行業,不然他不拿個奧斯卡獎、金馬獎什麼的,都空負了一身演繹才華。一生幹過四件大事,但每次都演技爆棚,充分闡述了「人生就是舞臺」、「生活全靠演技」的人生真諦。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認識認識三國的傳奇人物——「影帝」劉備。
  • 中山靖王到劉備時間久遠,為什麼三國時期沒人質疑劉備的出身?
    在《三國志.先主傳》這樣記載: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 而寫史書也自然會往好了寫的,一個人成為了君主,那麼為其寫書立傳的人就會想方設法讓他的身世變得比較輝煌。除非是被人推翻了政權,然後抹黑樹立自己的合法的政權除外。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劉備的祖上能查找到的記載就是他的祖父劉雄。而劉備和中山靖王劉勝之間相隔的時間太久(約270年),而劉勝當時是有100多個子嗣的。
  • 三國被忽略的廣陵豪傑,被劉備評為文武雙全很難有人及其項背!
    本文主要內容就一件事:劉備劉表論英雄!陳登字元龍,在廣陵地區非常有名氣。他因為和曹操合作辦掉了呂布後,被封為伏波將軍,只可惜天不假年,陳登三十九歲就去世了。陳登去世的早,所以後世對他的關注度越來越低,不過稍稍翻查資料,這位陳登還是需要提一提的。
  • 劉備手下亂抓人,睿智的簡雍急中生智,靠一個段子讓劉備放人
    導語:三國歷史大雜燴系列, 是本人原創作品,目前共有四個板塊:三國戰役大盤點,三國人物那些事,三國人物高手猜謎,青梅煮酒品三國。本文為三國人物那些事系列第27期。我勸你還是快投降吧~簡雍機智而不失風趣,僅憑藉一個黃段子就讓劉備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此外,簡雍非常有個性,跟主子劉備聊天的時候,別人都畢恭畢敬,正襟危坐地跟劉備聊天,簡雍就不管這些,除諸葛亮之外,與其他人在一起時,就一個人佔一張坐榻,手枕著脖子躺著與人講話,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宿舍開臥談會呢。
  • 于和偉:一人承包了整個三國,網友說他演的曹操讓人忘了劉備
    最近被一個帥大叔圈粉了,這個人就是于和偉。
  • 品《三國》,聊「識局」:看劉備能給你什麼?
    ,按現在的說話,那曹操就是國企的寡頭,而我們的劉皇叔再怎麼努力,也只是一個股份制公司的CEO。假如把三國比做三個公司,那麼這三個公司的老總:曹操、劉備、孫權,如果你是職員,你願意在到誰家去上班呢?也許可以做個網上投票,但你先不要急著回答。因為問題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試,出來後自言自語:「真吾主也。」因為他覺得曹操有實力,有前途。陳群原來在劉備手下幹活,劉備潰逃,他沒有跟去,最後跟了曹操,最大的可能性是曹操開出的薪水更具吸引力。
  • 超好看的三國故事(火爆全網)——第一章:劉備的簡歷
    這部書用現代人的視野,講述三國時期的歷史,用全新的觀點,全新的寫法,展現出一個不一樣的三國。本書對三國的帝王將相以及其他各形各色的人物展開全景式的描述,既有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也有齷齪奸詐的卑鄙小人,其中對戰爭謀略、政治鬥爭、人物心理等等描述比較多。
  • 三國時期劉備稱帝,關羽如果不死的話,會不會反對
    關羽是三國演義裡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但嚴格說來,關羽並不能算是三國時期的人,因為三國時期應該從曹丕篡漢自立算起,那個時候關羽已經被殺了。只不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是從東漢末年開始寫起,而關羽在那個時代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讓人感覺到關羽似乎是三國裡面的人物。
  • 深度解讀《反三國》,一部讓劉備統一三國的奇書,作者是民國軍閥謀士
    《三國演義》大家都知道,劉備、孫權、曹操誰都沒有幹掉誰,最後三國歸晉。然而有一本《反三國演義》,知道的人並不多,它把三國歷史改了,改成劉備統一了三國,相當於《三國演義》、《三國志》的同人小說。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2014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