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原本是文官,孫權的妹妹是間諜,這些三國冷知識您知道幾個?

2020-12-21 半壺老酒半支煙

關羽的兵器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讓很多讀者感到困惑:「關羽的標配是赤兔馬青龍刀,怎麼在有的文章裡變成用長矛了?」

其實不僅僅是關羽不會耍大刀,他也不可能騎著董卓呂布騎過的赤兔馬上陣殺敵,就是我們所尊敬的荀彧荀令君,他確實是尚書令,但也確實不是高級官員,地位是要低於諸曹夏侯,甚至要低於左將軍于禁,看來曹操對荀彧是使用而不重用,也防著一手呢。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關於三國名人的六個冷知識:尚書令荀彧不是高級官員,關羽不會耍大刀,呂布原本是文官,孫權的妹妹是間諜……

NO1 赤兔馬不能相伴關羽到永遠

受《三國演義》影響,武聖人關羽騎赤兔馬、提青龍偃月刀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單面刃長柄大刀直到宋朝才出現,赤兔馬也活不了那麼大年紀。

赤兔馬在三國正史中是確實存在的,而且也真是呂布的坐騎,這一點在《後漢書·卷七十五》中有明確記載:「布常御良馬,號曰赤菟,能馳城飛塹。」

雖然赤兔馬確實存在,董卓可以騎,呂布也可以騎,唯獨關羽不能騎,因為那匹馬應該早就被呂布淘汰了。

我們查一下三國大事年表就會知道,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勒死的時候,赤兔馬至少有十三歲了,關羽投降曹操的時候,赤兔馬已經十五歲了,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赤兔馬已經是三十四歲了,如果呂布對這位無言戰友還有一點感情,那麼赤兔馬墓木已拱。

筆者現住呼和浩特,生長於呼倫貝爾,可以告訴大家一個人馬年齡換算的簡單辦法:馬的年齡乘以五,就相當於人的歲數。

十三歲的戰馬,相當於人類的六十五歲,呂布怎麼會騎著這樣一匹老馬衝鋒陷陣?曹操送給關羽一匹老掉牙的戰馬,莫非是想讓他殺了吃肉?

NO2 關羽用矛不用刀

關羽或許可以騎紅馬,但那匹紅馬,卻絕不是董卓呂布曹操曾經騎過的赤兔,同樣,關羽也不可能耍大刀,因為在後漢三國年間,並沒有長柄大刀。

漢軍威武,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他們靠的是強弓勁弩、槍族武器和環首刀。

所謂槍族武器,是現在的叫法,當時有槍、矛、矟、槊等不同叫法,都是長木桿上裝有金屬槍頭,最長的有六七丈,短的也有一丈二尺。

長柄大刀一直到唐朝才出現,不過那時候的長柄刀是兩面開刃,也就是唐軍大殺器陌刀。

陌刀製造成本高昂,在偃武修文的宋朝,軍費都被琴棋書畫和園林建設擠佔,打造不起陌刀,就只好把刀頭加寬加厚,一面開刃,衍生出了屈刀掉刀眉尖刀偃月刀,還有軍民通用的樸刀。

即使不看長柄大刀發展史,咱們用笨辦法一想,也能知道關羽不可能用八十二斤的長柄青龍偃月刀:漢朝大將被撅斷槍桿的事情,在正史中也有記載(馬超差點被閻行用半截槍桿打斷脖子),這說明當時的槍矛都是木桿,關羽一刀下去,對方的兵器豈不是要一刀兩斷「人馬俱碎」?

關羽不用青龍偃月刀,呂布的兵器也被不是方天畫戟,這倒不是因為三國時期不流行用戟。

在三國正史中,除了典韋之外,曹操、劉備、孫策也都喜歡用戟,只不過典韋用的是一對八十斤的大鐵戟和一捆可以當標槍的小戟,曹操和劉備孫策用的是防身手戟:曹操刺張讓被發覺,「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屬下說趙雲叛逃,劉備「以手戟擿(擲)之」;嚴白虎的弟弟嚴輿跟孫策談判,孫策「以手戟投之,立死」

NO3 呂布用矛不用戟

雖然典韋曹操劉備孫策都會用戟,但是呂布單挑,用的卻不是方天畫戟而是長矛。

古戰場上的大將單挑極其罕見,但也並非一次都沒出現過。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後來當過曹魏侍中的王粲,就曾在長安城頭親眼見過呂布單挑,並把這場單挑寫進了《漢末英雄記》:「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

王粲跟呂布是同時代的人,而且還見過面,他說呂布用長矛單挑,那就一定是長矛: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王粲親眼所見並記載下來,比什麼都可靠。

NO4 呂布原本是文官

呂布用矛不用戟,這就已經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了,但是關於呂布,還有更冷的冷知識——他原本是一位文官!

在宋朝以前,基本是文武不分家的,在三國時期,諸葛亮龐統一開始都是軍師中郎將,法正也被漢中王劉備任命為揚武將軍。

雖然名臣名將文武不分家,但是官員職位是有文武之分的,比如太史令、大鴻臚、太宰令、博士祭酒、主簿這些頭銜,就都是純文職。呂布最開始的工作,就是主簿,也就是幫騎都尉丁原掌管文書的佐吏:「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並非一句虛言,如果呂布長得不夠標準,丁原是不會讓他當大秘的。

我們細看《後漢書》和《三國志》,就會發現呂布是從文官秘書起家,殺了兩任主公之後,才成了佔領徐州為基業的當世梟雄。

呂布的第一份工作是文職,我們熟知的荀彧荀文若,投奔曹操之後,卻擔任了武職:「初平二年,彧去紹從太祖。太祖大悅曰:『吾之子房也。』以為司馬,時年二十九。」

《後漢書·百官志》中對明確記載司馬就是武職:「司馬主兵,又有軍假司馬、假候,皆為副貳。其別營領屬為別部司馬,其兵多少各隨時宜。」

說起荀彧,讀者諸君就會想起此公的另一個稱號:荀令君。

NO5 尚書令只是中層幹部

荀彧之所以被稱為荀令君,是因為在曹操舉薦下,漢獻帝任命他為尚書令,也就是皇帝機要室主任。

可能有人不知道,漢朝的尚書令並不算高級官員,這一點咱們從尚書令的俸祿上就能看出來:不如三公,不如九卿,不如比公將軍,甚至也不如四方將軍和四徵四鎮將軍——前述文武官職,都至少有二千石俸祿,而尚書令只有一千石,在大漢朝廷,也就是個中層幹部。

讀者諸君都知道,五官中郎將一職也不是曹操發明的,在曹丕擔任此職之前,就已經有了:「五官中郎將一人,比二千石,主(管理)五官郎。五官中郎,比六百石。」

在漢朝,五官中郎將跟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平級,都是比二千石。

漢朝實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度而非三省六部制,所以尚書令並不像後來那樣位高權重:「尚書令一人,千石。武帝用宦者,更為中書謁者令,成帝用士人,復故。掌凡選署及奏下尚書曹文書眾事。佩銅印墨綬。」

漢朝官員的品級,一個是看他的俸祿,再一個就是看他的印章材質和綬帶顏色,高級官員都是紫綬金章,中級官員才佩黑綬帶用銅印章。

荀彧成為荀令君,其實是被曹操掛起來了——曹操已經看出荀彧是忠於大漢天子的,如果讓荀彧掌握了軍權,也是有可能誅曹賊清君側的。

呂布不用方天畫戟、呂布原本是文官、關羽不騎赤兔馬、關羽不用青龍偃月刀、荀彧並非大漢高級官員,這五個冷知識,可能還不算太冷,因為熟讀後漢三國史料的讀者諸君都知道,咱們接下來要說的第六個三國冷知識,可能就會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了:孫權的妹妹、劉備的夫人,居然是東吳間諜,而且是一個失敗的間諜。

NO6 孫夫人是個失敗的間諜

之所以說孫權的妹妹是個失敗的間諜,是因為要是放在現在的諜戰劇裡,她絕對活不到第三集:劉備心知肚明,趙雲心領神會,連局外人諸葛亮也洞若觀火。

多年以後,諸葛亮還心有餘悸:「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

劉備這個人是很有生活情調的,「喜狗馬、音樂、美衣服」的劉備,偏偏不敢喜歡孫權這個正當妙齡的妹妹,其中原因很簡單——劉備知道這位孫夫人就是肩負特殊使命的間諜。

我們不要相信演義小說中寫的劉備與孫夫人琴瑟相和如膠似漆,事實上劉備根本就沒跟孫夫人同居:劉備並沒有去江東迎親(結婚後去了一次,借到了半個南郡),孫夫人一來,劉備就建了一個城堡(夫人城遺址尚在),把她軟禁起來並派趙雲負責看守。

孫夫人找不到挾持劉備的機會,只好抱著劉禪逃往江東,卻又被諸葛亮趙雲抓了現行:「先主入益州,吳遣迎孫夫人。夫人慾將太子歸吳,諸葛亮使趙雲勒兵斷江留太子,乃得止。」

孫夫人嫁給劉備的時候,還是個大姑娘,大姑娘照顧小阿鬥,這事情本身就透著詭異,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所以才讓趙雲留下阿鬥而放走了孫夫人——留下來還得盯著,殺不得睡不得,劉備也鬧心。

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孫夫人回東吳屬於完璧歸趙:劉備正當中年,身強力壯精力充沛,到西川之後還一口氣跟妾侍生了劉永劉理兩個兒子,但是在荊州跟孫夫人呆了三年,卻顆粒無收,這說明了什麼?

其實現在想來,孫夫人能拐帶阿鬥出逃,也是諸葛亮趙雲設下的圈套。以諸葛亮的智謀和趙雲的嚴謹,又怎麼會不知道孫夫人帶著阿鬥偷偷上船?他們不過是在尋找一個適當的時機,不撕破臉皮而又能趕走這個蹩腳的間諜。

這六個三國冷知識,對熟讀三國正史的讀者諸君來說,可能一點都不冷。這就有請讀者諸君來發表高見了:您還知道哪些三國冷知識?比如大戰數十回合是怎麼回事、諸葛連弩是誰發明的、八陣圖是陣法還是道術?

相關焦點

  • 三國名人的六個冷知識:尚書令荀彧不是高級官員,關羽不會耍大刀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關於三國名人的六個冷知識:尚書令荀彧不是高級官員,關羽不會耍大刀,呂布原本是文官,孫權的妹妹是間諜……NO1 赤兔馬不能相伴關羽到永遠受《三國演義》影響,武聖人關羽騎赤兔馬、提青龍偃月刀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單面刃長柄大刀直到宋朝才出現,赤兔馬也活不了那麼大年紀。
  • 18個三國歷史冷知識(來自正史)
    于禁可謂在魏蜀吳三國待了個遍。14、」曹衝稱象」裡的大象是孫權送的,這頭大象來自交州,而交州是在劉備西徵兩川時,被東吳趁機納入版圖的,此前交州由軍閥士燮控制,士燮甚至在越南都有很高的威望,越南陳朝曾追贈士燮為善感嘉應靈武大王。
  • 三國冷知識,諸葛亮司馬懿是兒女親家,三國就是一群親戚打架
    由於小說三國演義的出現,讓人們對魏蜀吳三國爭霸的事跡變得盡人皆知,無論是男女老少,都能夠說出一些三國發生的事情。這就是三國普及的程度。眾所周知的是,魏蜀吳三國徵戰不休,從東漢末年開始,天下就大亂了,這時候逐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國時期雖然是盡人皆知的,但是三國中仍然出現了很多冷知識,這些冷知識是人們不熟悉的,也是鮮為人知的。
  • 三國有名的下邳在哪裡?孫權呂布在此一生一死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有個古邳鎮,名氣不大,但三國有兩個著名人物,在這裡一生一死。生在這裡的人,他就是孫權。孫權不是吳人嗎?
  • 三國中呂布並非天下無敵,這三位可以輕易擊敗呂布
    一提起《三國演義》,我們除了想到劉備,曹操,孫權外,更多的就是想到諸葛亮這一些文臣和以呂布為代表的這些武將。
  • 三國時代找一個同時見過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人,居然這麼難找
    西晉東晉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1978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三國,是三個男人的舞臺,曹操、劉備和孫權。劉備分別見過曹操和孫權,劉備和曹操「青梅煮酒」論過英雄,劉備還專程去京口拜見過孫權,後來又娶了孫權的妹妹,這些都記載在史書裡。唯一不好確定的是曹操有沒有見過孫權。曹操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話,這發生在濡須口之戰時。《三國志》記載:「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吳歷》進一步記載:「權行五六裡,回還作鼓吹。
  • 24個三國冷知識,知道6個以上的就算專家了!
    4、沒有「寧教我負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負我」,原話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加了個天下意思大為不同!5、歷史上沒有貂蟬,呂布殺董卓是因為一些小事董卓差點刺死呂布,被王允等人一挑撥便殺了董卓!6、桃園三結義是沒有的,正史說的是情如兄弟!7、溫酒斬華雄是假的,正史上是孫堅殺的華雄!
  •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潘浚篇(下)——備受孫權信任的九卿之首
    孫權也知道潘浚一心為自己好,於是從此以後再也不打獵了。從這件事能看出潘浚為人非常剛正,是個一心為公的正人君子。要知道孫權已經稱帝,膽敢如此不給皇帝面子,這種膽量值得敬佩。也能證明潘浚絕非貪生怕死之輩。回想當年管理荊州時與關羽不睦,可能也是因為雙方性格都很強勢,關羽自不必說,潘浚也是據理力爭的性格,這方面應該佔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 三國猛將如雲,呂布和關羽是其中的佼佼者,究竟誰的能力更強?
    在這些將領中,要挑選出一位最厲害的武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般我們的腦海裡最先浮現出來的武將就是呂布。他胯下赤兔馬,掌中方天畫戟,號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那麼,呂布就是三國中最厲害的武將嗎?一、武勇最強的呂布。呂布的武勇最強是三國時期大家都公認的。在歷史上,呂布作戰一般都所向無敵。他在和張燕的作戰中,就率領少數部下,衝入敵人的陣營中,殺死對方的悍勇之士。
  • 《三國演義》冷知識18則
    可見,劉表並不窩囊,實為三國時一俊才。 呂布確實調戲過董卓的侍妾,但不叫貂蟬。貂蟬實為一個虛構的人物。不僅如此,貂蟬在古代為一官名,且都是由男人擔任的。哇塞,神反轉呀! 16三國之中,東吳孫權稱帝最晚,可其在位時間比誰都長。
  • 歷史上的三國十大猛將,呂布只排第八,趙雲馬超未入選
    七、張飛真實的三國歷史上,只有三個被稱作「萬敵人」的猛將,張飛是其中之一。在《三國演義》成書風靡之前,歷史上的人物,往往以關羽、張飛作為猛將的模板,而不談呂布。這裡簡單說什麼叫「萬人敵。」在真實的歷史上,張遼的武勇和戰功,足以用「震古爍今」四個字來形容。建安二十一年,孫權以十萬大軍攻合肥,張遼以八百步卒挺身決戰,手持一雙大鐵戟,在萬馬軍中往來衝殺,如入無人之境,殺得「吳人氣奪。」而後來,他更是抓住機會,在逍遙津突襲,幾乎擒殺孫權,臨陣殲滅吳軍精銳衛隊,殺死大將陳武,重創凌統、甘寧等人。一戰殺得東吳小兒夜不敢啼。
  • 中國歷史上的三國十大猛將,呂布只排第八,趙雲馬超未入選
    七、張飛真實的三國歷史上,只有三個被稱作「萬敵人」的猛將,張飛是其中之一。在《三國演義》成書風靡之前,歷史上的人物,往往以關羽、張飛作為猛將的模板,而不談呂布。這裡簡單說什麼叫「萬人敵。」在真實的歷史上,張遼的武勇和戰功,足以用「震古爍今」四個字來形容。建安二十一年,孫權以十萬大軍攻合肥,張遼以八百步卒挺身決戰,手持一雙大鐵戟,在萬馬軍中往來衝殺,如入無人之境,殺得「吳人氣奪。」而後來,他更是抓住機會,在逍遙津突襲,幾乎擒殺孫權,臨陣殲滅吳軍精銳衛隊,殺死大將陳武,重創凌統、甘寧等人。一戰殺得東吳小兒夜不敢啼。
  • 三國真正的用戟高手--他認第二,呂布也不敢認第一
    一次呂布因小事觸怒他,董卓抄起身邊的戟便擲向呂布,幸而呂布驍勇靈活,急忙閃開,才避免受傷。根據歷史記載,呂布也是用過戟的。面對陳登的時候,他曾經「拔戟斫幾」表達憤怒之意。這裡所說的戟,都指的是手戟。繁盛於春秋戰國的戟發展到三國時代,已經處在淘汰的邊緣,但仍有長短兩型保存下來,手戟是短戟的簡化型。
  • 《三國隨筆》:董卓與呂布
    因為朝臣們都知道董卓是個聲名狼藉的土皇帝,他帶領的西涼軍更是一群土匪,是不能成大事的,他控制洛陽靠的是軟硬兩手策略,也就是大棒加胡蘿蔔!  董卓知道,發了這筆意外的橫財得來的容易,失去的也會容易。為了確保自己控制洛陽朝廷,他需要擴充自己的勢力,招降納叛和拉攏官宦集團。而勇武的呂布和他帶來的強大并州軍,對他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讓他的勢力大增,為他解除了兵源不足的後顧之憂。
  • 呂布臨終前大喊六個字,可惜曹操沒當回事,否則三國歷史將不存在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一聽到這句歌詞人們就會想到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而一談起三國,人們勢必會想到曹操、呂布、劉備、孫權等人。這呂布是三國第一猛將,漢末群雄之一。他的家鄉在五原郡九原縣,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那塊地方。
  • 曹操一時糊塗,呂布被殺前大呼七個字提醒他,但他沒聽懂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74,閱讀約3分鐘曹操對人才的重視是公認的事實,這也是曹魏成為三國之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歷史上,曹操確實只在人才上有所行動。他不拘一格降人才。他甚至發出遠大理想:月稀,黑鵲南飛。
  • 正史中的三國八位勇士,呂布趙雲馬超排不上號,關羽張飛排第幾?
    這是演義小說的排序,而且也沒有得到完全的認可,以至於有人說:按照正史記載評選三國悍將,呂布趙雲馬超連前八名都進不去,能稱得上三國八勇士的,關羽或許能排第六名,至於張飛能排第幾,那就值得商榷了。雖然《三國演義》把趙雲描寫成一身是膽的常勝將軍,但是《三國志》等三國正史,對趙雲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了,少到沒有記載趙雲武力的片言隻字。
  • 孫權之女全公主:玩弄權術殺死親生妹妹,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婦
    在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出現了很多諸如劉備、孫權的英雄人物,但女性卻多是如甄宓、大小喬等作為英雄的附庸出場,唯有一人例外,她就是孫權的女兒——全公主孫魯班。全公主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婦,她聞名於世是因為心思狹隘惡毒、玩弄權術,為此害死弟弟妹妹。
  • 《終極三國2017》到底有多尷尬?老版的這些亮點他們學得來嗎?
    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終極三國》這部劇,雖然打鬥內容中二了些,特效尷尬了些,但也抵不過這部劇的閃光點,是多少人的童年回憶。不過,每次沒有劇可看,重刷老版《終極三國》多少遍,我都沒有提起一點興趣,去看新版的《終極三國2017》。
  • 《終極三國2017》到底有多尷尬?老版的這些亮點他們學得來嗎?
    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終極三國》這部劇,雖然打鬥內容中二了些,特效尷尬了些,但也抵不過這部劇的閃光點,是多少人的童年回憶。 不過,每次沒有劇可看,重刷老版《終極三國》多少遍,我都沒有提起一點興趣,去看新版的《終極三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