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之女全公主:玩弄權術殺死親生妹妹,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婦

2020-12-23 阮小六吖

在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出現了很多諸如劉備、孫權的英雄人物,但女性卻多是如甄宓、大小喬等作為英雄的附庸出場,唯有一人例外,她就是孫權的女兒——全公主孫魯班。全公主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婦,她聞名於世是因為心思狹隘惡毒、玩弄權術,為此害死弟弟妹妹。

孫權年輕的時候,娶了淮陰有名的美女步練師作妾室,二人感情深厚,孫權對步練師可謂是千依百順,婚後二人育有兩個女兒。孫權建立吳國正式稱帝的時候,欲立步練師為後,但因為步練師既不是原配又沒生兒子遭到群臣的強烈反對。孫權拗不過滿朝文武,乾脆就不立皇后了。

公元238年,步練師去世,孫權追封其為皇后,內心十分懊悔當初為何不堅持立她為後,這是皇帝追封妃妾為後的最初案例。由於孫權一直以來對步練師情深意重且心懷愧疚,所以對她生的兩個女兒十分嬌寵,尤其是對長女孫魯班更是縱容之至。

孫魯班初嫁周瑜的長子周循,可惜周循英年早逝。孫權心疼女兒寡居,又將她嫁給了全琮,因此,孫魯班在史書上也被稱為全公主。公元241年,太子孫登早逝,按照長次順序該立老三孫和為太子,因孫魯班與孫和的母親王夫人不睦,擔心孫和繼位後自己的日子不好過,先設計害死了王夫人,後設計廢黜了孫和,最後孫和被孫魯班的情夫孫峻賜死。

公元252年,孫權去世,孫魯班扶持的孫亮繼位。早年謀劃廢太子孫和的時候,孫魯班曾向同胞妹妹朱公主孫魯育謀求支持,遭到了朱公主的拒絕。公元255年,孫儀等人密謀暗殺權臣孫峻,因事情洩露遭到孫峻的瘋狂報復。孫魯班趁機污衊妹妹朱公主也是此事的同謀,最終朱公主被孫峻所殺。

公元258年,吳國爆發了宮廷政變,孫權第六子孫休稱帝,孫魯班被流放,此後不詳。

相關焦點

  • 被稱為毒婦的孫權之女孫魯班有著怎樣的感情史?
    原本孫權給女兒尋了一門好親事,將其嫁給了周瑜的長子周循。眾所周知,周瑜乃是東吳第一任大都督,位高權重,更是孫權入主江東的最大倚仗,在江東地位奇高。孫魯班嫁到他們家,絕對不算跌份兒。而周循作為周瑜的長子,頗有其父之風,長得帥,有德行,妥妥的江東十佳青年。
  • 孫權之女孫魯班,曾經有過兩段婚姻,為何稱她是歷史上的「毒婦」
    孫權與步練師育有二女,長女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孫魯班,她還有一個妹妹,名為孫魯育。
  • 孫權虎女孫魯班,是東吳幕後掌權者,玩弄權術高手,青史留名
    東吳孫權的孩子可考者有七子四女,在長女孫魯班的幹涉下,孫權的長子孫登被廢太子之位,而七子孫亮和六子孫休先後登基,東吳政權瞬息萬變,唯有孫魯班一手操縱形勢。
  • 三國最毒婦人——孫魯班
    於是我沉浸紛亂的三國史詩尋尋覓覓,你別說,還真找到了一位,她就是孫權長女孫魯班。孫魯班可謂淋漓盡致的展示了什麼是最毒婦人心,寶寶都被毒哭了!孫魯班,何許人也?孫魯班,字大虎,吳郡富春人。孫權長女,母步皇后,朱公主的胞姐,弟弟兼從孫女婿為吳弟孫亮。初嫁周瑜長子周循,周循死後,改嫁右大司馬全琮,故稱為全公主。
  • 孫魯班:三國時期最有權勢最會玩弄陰謀的女人,隱身掌控吳國20年
    兩千年前的三國時期,也曾有過這樣一位女性,身為公主,擁有帝王的無盡寵愛,嫁給了如意郎君,原本可以幸福過一生。卻不曾想,郎君死的早,只好改嫁,她也變得更加特立獨行,把一手好牌打的,最後卻落得個流放的悲慘結局,
  • 三國時最腹黑的公主孫魯班,堪稱宮鬥界鼻祖,私生活也是混亂不堪
    三國時期就有這樣一位公主,堪稱宮鬥界的鼻祖。用她自己的方式攪亂朝局,被稱為三國時最腹黑的公主。 乃是孫權與皇后的長女,備受孫權喜愛,憑藉著父皇的寵愛也是囂張跋扈一時,並且她也曾是周瑜的兒媳婦,但是很不幸周瑜的兒子周循因病離世,於是她改嫁東吳名將全琮,並且生有二子分別叫全吳,全懌,但全琮最終也離世了。由此開始了她的放蕩之舉。她極其善於使用權術,任何擋住他的敵人都會被她打壓下去,而且私生活也是混亂不堪。
  • 三國最放蕩女人,一生都在玩弄男人,先後三位男人死於她石榴裙下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位叫魯班的能工巧匠,被稱為土木建築鼻祖,在三國時期也有一位名叫魯班的人,但她是一位女子,她的名字叫孫魯班,是東吳大帝孫權的長女
  • 二宮之爭,三國時期一場孫權盡滅東吳四大家族精英的宮鬥大戲!
    二宮之爭,三國時期一場孫權盡滅東吳四大家族精英的宮鬥大戲!到了後三國時期,晚年孫權一改早年的英明決斷。步入老年的他開始多疑,開始玩弄權術。為了確保他本人的絕對權力,他扶持魯王孫霸與太子孫和之間產生皇嗣之爭,導致東吳官場大亂,史稱"二宮之爭"。
  • 孫權的母親早就死了,那孫權嫁妹時出現的吳國太,又是誰?
    在劉備與孫權兩大勢力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那就是所謂的「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也就是所謂的,孫權嫁妹的故事,只是,在這個故事當中,有一個被稱為吳國太的人,不論是孫權還是孫權的妹妹孫尚香,都稱這位吳國太為母親。這一點,在書中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孫權失驚曰:「母親有話明說,何苦如此?」國太曰:「男大須婚,女大須嫁,古今常理。
  • 三國時期東吳長公主孫魯班有多彪悍?
    孫魯班是三國時候東吳皇帝孫權的長女,嫵媚多姿,史書沒有明文記載孫權授予了孫魯班多少權力,但從發生的事情來看,孫權很看重這個女兒,孫魯班經常和孫權討論妃子、皇子的情況,孫權也能認真聽取孫魯班的意見。但是全琮也經不住孫魯班的折騰,沒能伺候這個主到老,公元249年,正值壯年的全琮逝世。好在孫魯班給全琮生了倆兒子,所以孫魯班又稱全公主。這時候的孫魯班年紀已經不能同日而語,即使貴族裡有自己的保養之法,說破了天也只能算是個徐娘半老。可孫魯班還是內心蠢蠢欲動,她用自己的聰明和手中的權利「軟捆綁」了自己的遠方侄子孫俊,滿足自己的欲望。
  • 孫氏名人錄(六)吳國孫魯班,權傾一時的全公主
    吳大帝孫權長女,母步皇后,朱公主的胞姐,弟弟兼從孫女婿為吳帝孫亮。初嫁周瑜長子周循,於229年再嫁成為右大司馬全綜之妻,故稱為全公主。(註:據《三國志·吳書》中的記載,孫魯班及其妹孫魯育都被稱作「全公主」與「朱公主「,公主以夫姓而並不以封邑為號,在中國歷史上顯然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 阿雅講歷史:申不害,玩弄權術第一人
    以前講的歷史故事裡,我曾經講過韓昭侯是喜歡玩弄權術的,而且也很精通玩弄權術,他可以說是戰國時代的君主裡最會玩弄權術的。可是,你知道嗎,他的這套把戲都是和他的老師申不害學的,要說弄權,大概申不害才是鼻祖。        申不害,鄭國京邑(今河南滎陽東南京襄城)人,韓國滅鄭之後,成為韓國的臣民。
  • 安史之亂的爆發,離不開他的推波助瀾,玩弄權術的奸臣李林甫
    當然與忠臣良將對立的就是奸臣,玩弄權術殘害忠良,奸臣與忠臣有史以來都是勢不兩立的死對頭,他們就像事物的兩個對立面,宋朝的嶽飛與秦檜,清朝的和珅與紀曉嵐等等,我們今天說的就是唐朝大奸臣李林甫,他在朝為相的19年,間接促進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 三國十大著名謀士排名,臥龍鳳雛上榜,第一是他
    孫權廢太子,其多次進京相勸,孫權不聽,落得憂憤而死的下場。 六、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人稱臥龍先生,料事如神,過度勞累在五丈原逝去。
  • 煮酒論英雄之三國良將,全琮篇(中)——孫權的駙馬爺
    三國良將系列之全琮(中)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全琮重大事件之四——迎娶孫魯班黃武七年(228),以周魴詐降為導火索,曹魏大司馬曹休親率十萬大軍伐吳,孫權以陸遜、朱桓、全琮各領兵三萬迎戰,石亭之戰爆發。這場戰役此前在曹休、賈逵、朱桓等人篇章裡有介紹,這裡就不重複了,我們重點講一下全琮緊接著的經歷。
  • 呂布原本是文官,孫權的妹妹是間諜,這些三國冷知識您知道幾個?
    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關於三國名人的六個冷知識:尚書令荀彧不是高級官員,關羽不會耍大刀,呂布原本是文官,孫權的妹妹是間諜……NO1 赤兔馬不能相伴關羽到永遠受《三國演義》影響,武聖人關羽騎赤兔馬、提青龍偃月刀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單面刃長柄大刀直到宋朝才出現,赤兔馬也活不了那麼大年紀
  • 公主的名字叫虎 | 吳國宮廷暗戰往事
    孫魯班初嫁周瑜之子周循,作為大帥哥周郎和大美人小喬的兒子,周循自是儀表不凡,有父親的風採,但他別的沒繼承,卻繼承了周瑜的短命,年紀輕輕就讓孫魯班守了寡。後來孫權又將孫魯班改嫁給屢立戰功的衛將軍全琮。孫魯育則先嫁「吳中四姓」之一朱氏子弟、左將軍朱據,後嫁車騎將軍劉纂。東吳不給公主封邑,因此公主稱呼只能冠夫姓,孫魯班被稱為全公主,孫魯育被稱為朱公主。
  • 三國時期最淫豔的兩位女人:孫魯班與貂蟬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但就在這個清一色男人爭霸的世界裡,也總有「好事」的女子出來攪局,「豔福」怎能男人獨享,弱女子也可以用博大的胸襟幹出事業線,三國時代,還真有一位女子,她的風流韻事可在史書裡是有白紙黑字記載的。她的名字,叫孫魯班。孫魯班孫魯班(生卒年不詳),字大虎,吳郡富春人。吳大帝孫權長女,母步皇后,朱公主的胞姐,弟弟兼從孫女婿為吳帝孫亮。
  • 三國時期吳國皇帝孫權怎麼死的?
    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傳說是中國兵法家孫武后裔。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幼年跟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200年孫策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208年,孫權與劉備聯盟,並於赤壁擊敗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孫權自劉備手中奪得荊州,使吳國的領土面積大大增加。222年孫權稱吳王,229年稱帝,正式建立吳國。
  • 三國時期的孫權為什麼偏安東南,沒有統一三國的雄心?
    ID:shuosanguo三國時期的孫權為什麼偏安東南,沒有統一三國的雄心?建安五年,孫權繼承江東基業,在穩定了內部局勢後,孫權立馬把目光投向了江夏,一來是完成父兄遺志,二來更是為了孫吳的發展,故從建安八年到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孫權三次親徵江夏,終大敗黃祖,拿下了江夏郡大部分地區。三徵江夏,鍥而不捨,可見孫權之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