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母親早就死了,那孫權嫁妹時出現的吳國太,又是誰?

2021-02-13 蟲子天下

文學漫談第五十七期,點評的是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不是歷史人物,不是影視劇人物,不是其他文學小說,請大家予以區別!歡迎大家吐槽,但是吐槽前,請先看下羅貫中的原著好嗎?

上回咱們說到,縱然劉備求賢若渴,做出了三顧茅廬的偉大舉動,使得這個故事到現在都還在傳誦,但是,諸葛亮是出山幫助劉備了,卻一輩子都沒有完成當初制定的宏圖大願。其實,這並不是諸葛亮沒本事,而是諸葛亮沒有得到天時的幫助,這一點,水鏡先生司馬徽,在諸葛亮還沒有出山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所以說,還是司馬徽厲害啊!

三國時期,除了曹操和劉備的故事之外,還有一方勢力也在悄然積聚力量發展,這就是孫堅、孫策、孫權幾代人辛苦創立並堅守的東吳。在北方的曹操東徵西討的時候,在劉備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孫權自從從哥哥孫策手裡接過東吳的執掌大權之後,就在周瑜和張昭的輔佐之下,對內勤修政務,對外強練兵馬,實力是一天比一天厲害。

而劉備自從得到諸葛亮之後,也開始扭轉了之前一直被追著打的局面,也逐漸的開始尋找自己的落腳點和根據地。在劉備與孫權兩大勢力發展的過程中,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那就是所謂的「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也就是所謂的,孫權嫁妹的故事,只是,在這個故事當中,有一個被稱為吳國太的人,不論是孫權還是孫權的妹妹孫尚香,都稱這位吳國太為母親。這一點,在書中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孫權失驚曰:「母親有話明說,何苦如此?」國太曰:「男大須婚,女大須嫁,古今常理。我為你母親,事當稟命於我。你招劉玄德為婿,如何瞞我?女兒須是我的!」

孫權稱吳國太為母親,而吳國太不僅聲稱自己是孫權的母親,更是表示,孫尚香也是她的女兒。從這段話咱們不難看出,這個吳國太,真真切切就是孫權的母親。但是,這裡的這個吳國太,是孫權的母親不假,但並不是孫權的親生母親,而是孫權的繼母和姨母,孫權的親生母親,早就去世了。

按照書中故事情節的推斷,孫權親生母親去世的時間,大約是在劉備得到諸葛亮不久之後的事。相信,許多閱讀過《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的朋友,都知道這個情節吧。對此,在書中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建安十二年,冬十月,權母吳太夫人病危,……又囑權曰:「汝事子布、公瑾以師傅之禮,不可怠慢。吾妹與我共嫁汝父,則亦汝之母也;吾死之後,事吾妹如事我。汝妹亦當恩養,擇佳婿以嫁之。」言訖遂終。孫權哀哭,具喪葬之禮,自不必說。

從這段話咱們不難看出,其實孫權的親生母親,是親姐妹一同嫁給孫權的父親的,孫權嫁妹時出現的那個吳國太,其實就是孫權親生母親的妹妹,也就是孫權的姨母和繼母。而且,從書中對於兩個人的稱呼,也可以看出兩個人在東吳的地位,還是有所區別的。

在書中,孫權的親生母親,被稱為吳太夫人,而孫全家沒事出現的那一位,則被稱為吳國太。何謂太夫人?簡單的說,就是除了一家之主之外的,地位最高的人。何謂國太,大概是和國老、國丈一樣地位的稱呼吧,畢竟,在東吳,除了有一個吳國太之外,還有一個叫喬國老的人,大概就是想要表達這個意思吧!

好在,孫權和孫尚香,都是及其孝順的人,一來,吳國太雖然是他們的繼母,其實也是他們的姨母。在中國,雖然繼母在名聲上整體上不是太好,但是姨母的名聲,是僅次於自己的親生母親的。所以,從始至終,孫權兄弟姊妹幾個,都是把吳國太當做自己的親生母親來對待的,雖然還不知道這個吳國太有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吳國太已經把孫權和孫尚香等人,當做是自己的親生孩子了。

這樣一來,家庭和睦,朝政團結,這樣的東吳,誰都不敢小覷。不僅如此,東吳還趁著上下的一團和氣,正在積極的擴張自己的勢力,緊鄰的黃祖,就是他們首先要消滅的對象。於是乎,三國鼎立的時代,即將到來!

那麼,接下來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當中,還有哪些你沒注意到的有趣的故事呢?咱們下回再說!

歡迎關注蟲子天下,看更多有態度的原創文學點評!

相關焦點

  • 劉備年已半百,為何吳國太卻一眼看中,把妙齡女兒嫁他?
    鬢髮斑白的劉備,通過了「丈母娘」吳國太的「女婿考核」,成功娶到了孫權的妙齡妹妹孫尚香。一、對這個周瑜安排下的美人計,劉備不是沒有顧慮,他對媒人呂範推脫說:「吾年已半百,鬢髮斑白;吳侯之妹,正當妙齡:恐非配偶。」
  • 吳國太這個人物是出自哪裡的?她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吳國太,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她是孫堅的次妻,孫堅的正妻吳太夫人就是吳國太的親姐姐。她也是女中豪傑孫尚香的母親。但這些只限於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的概況。對於吳國太這個人物的真實性還是需要很大的探究的。第一,在歷史記載中,孫堅的正妻吳夫人是被迫嫁給孫堅的,那麼如果她是被迫的,為什麼還會帶著妹妹一起嫁呢?
  • 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倒黴的孫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那朋友不就沒得做了?不要了吧!那也太心疼了!孫權的頭更痛了。孫權聽了也很震驚,我妹妹不至於配給劉備吧?這要是讓我媽知道了我可就活不成了!周瑜按住了孫權,勸道:主公你聽我說完,又不是真嫁,尋這個由頭把劉備騙過來就是了,只消瞞住您母親。話說兩頭,劉備這邊收到消息,也很猶豫:吾年已半百,鬢髮斑白;吳侯之妹,正當妙齡:恐非配偶!
  • 孫權娶了自己的表侄女兒後,連忙擠兌掉吳國太為他欽點的原配
    我們都知道,所謂吳國太的稱呼其實並不是非常嚴謹的,只能說在正史中,小說中的吳國太有一位原型是孫堅的吳夫人。孫堅去世的早,挑選操辦張羅兒子們的婚事,吳夫人自然也會多操心一些。 為孫權的婚事,吳夫人為他安排了謝氏。謝氏是會稽山陰人。她的父親叫謝煚,是漢朝的尚書郎。吳夫人經過衡量,讓孫權娶了謝氏。一開始,孫權對謝夫人寵愛有加,但時間長了,孫權就有了新歡。
  • 關羽看不起孫權的兒子,稱虎女焉嫁犬子,那最後誰娶了關小姐?
    諸葛瑾問關羽的意見,關羽說:「虎女嫣,可嫁權子」這就意味著我的女兒關嫣可以嫁給孫權的兒子。 但諸葛瑾沒有聽清楚,也不分青紅皂白,他聽到「虎女焉可嫁犬子」,於是氣憤地離開,並回去告訴孫權,導致孫權後來攻打荊州,關羽措手不及,小命不保。這個故事看起來很有趣,但它有多少真實性呢?我們繼續分析。
  • 吳女芬芳之一:吳國太
    吳女芬芳之一  :吳國太吳國太,為孫堅的次妻,系孫堅之正妻武烈皇后的親妹妹,孫朗、孫仁(孫尚香)的母親。吳國太年輕時候貌美如花,與姐姐武烈皇后風華絕代,二人形貌出眾,如若並蒂之蓮,出水芙蓉,面容嬌美,肌若凝脂,氣若幽蘭,她們花顏一般的年華傾倒眾人。
  • 《三國演義》吳國太腦子有問題?她看上劉備什麼了?坑兒女又誤國
    這段故事裡有個非常讓人不解的人物,那位吳國太!這個老太太已經貴為國太了,但是幹出的事情都讓人很不解!吳國太是不是腦子有問題?怎麼一點領導覺悟都沒有?孫堅為了保一塊傳國玉璽把命都丟了。孫策霸業未完身先死,孫權為了守住父兄基業操碎了心。
  •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有沒有與劉備和孫權這兩人見過面?
    而這三個政權的開創者則分別是曹操(雖然稱帝的是他兒子曹丕,但這個基業完全是曹操打下來的)、劉備、孫權,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絕對主角。那他們三個互相見過面嗎?其實曹操和劉備很早之前就見過面了,畢竟曾經同在漢獻帝一朝共事。話說當年劉備救陶謙,被表徐州牧,成為一方諸侯。而後卻引狼入室,被三姓家奴呂布鳩佔鵲巢。最終不得已,投奔了曹操。
  • 孫策傳位給弟弟孫權,孫權後來是怎樣對待孫策的子女的?
    許貢一死,他門下那些食客該走的走,該散的散,唯有三名門客決議留下為主人報仇。有一次孫策外出打獵,三門客趁機帶著武器埋伏在野外,一發冷箭射中了孫策的臉頰,隨後三門客拿著兵器一擁而上欲殺了孫策替許貢報仇。許貢三門客捨命報仇,但最後反被殺害,但他們也讓孫策受了重傷,不久之後孫策就死於傷口感染,年僅26歲。
  • 看看孫權的7個老婆,就知道孫權晚年為什麼昏聵無道了
    謝夫人謝夫人先來說說孫權的原配夫人,謝夫人。這謝夫人是當年孫權的母親吳國太親自選中的女子,由吳國太親自為兒子下了聘書。本來郎情妾意甜甜蜜蜜,可惜這謝夫人的肚子一直沒有動靜。步夫人現在很多的三國題材的手遊裡,出現了一個人物叫"步練師",說的就是這個步夫人了。步夫人是丞相步騭的族人,也算是江東大家族出來的女子了。步夫人和孫權屬於自由戀愛,這一點真的非常有意思。
  • 孫權對周瑜的真實態度是什麼?看孫權是怎麼對周瑜的兒子的
    孫策留給孫權的班子是,他父親孫堅時期的一部分老臣,以及他在江東創業期間招攬的文臣武將。而在孫策自己招攬的文臣武將之中,周瑜在孫策還在世的時候,地位就已經非常高了,遠在其他文武臣僚之上。  孫策臨死時,給孫權的遺囑是「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 關羽瞧不上孫權,稱「虎女焉嫁犬子」,那關小姐最後嫁給了誰?
    建安18年(公元213年),曹操率軍攻打濡須口,與孫權相持一月有餘。後來,孫權隔三差五就來挑戰,但曹操就是堅守不出。一天,孫權親自駕船進入曹營,一來是見識一下曹操的軍隊,二來是引誘曹操上鉤。轉了一圈之後,見曹操沒動靜,孫權又一邊奏樂一邊把船開走了,曹操見孫權的軍隊仍嚴明整肅,於是他不禁讚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奇怪的是,孫權在曹操眼裡乃是一個不可小覷之人,但為何到了關羽那,卻不值一提?據《三國志》記載,關羽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分別叫關平、關興、關銀屏。關平一直跟在關羽身邊南徵北戰,最後他和關羽一起被東吳殺害了。
  • 孫策與孫權到底誰更強?
    建安五年,孫策狩獵遇刺,自知不久於人世,他叫來弟弟孫權,對孫權說道:「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意思很簡單:「打仗你不如我,用人我不如你!」但小縱認為,孫策說的這句話更多的是想給孫權貼貼金,畢竟當時的孫權年齡不大,且身無寸功,他怕跟他打天下的那些文臣武將們不服孫權,所以對孫權的能力表個態,樹立個權威印象。
  • 深挖三國殺彩蛋,吳國太技能註定劉備親媽,這波送女兒真香
    本期遊戲日報劉年給各位要聊的也是個歷史典故,那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說到這個典故,估計很多看三國演義的都知道。當時的周瑜為了組織尚在發展中的蜀國,以聯姻的名義將劉備騙了過來。原本準備是把劉備給原地處理掉,誰知道在諸葛亮的暗箱操作下,竟然是又賠了嫁妝又賠了香香,這也直接把周瑜給氣到原地去世。
  • 左右為難的孫十萬~孫權解析
    因此如何考慮讓孫權陣容穩住前兩回合,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2、依賴普攻觸發      增益buff的獲取是需要通過普攻獲得,一旦無法普攻了,buff的獲取就斷了途徑,戰法就無法生效。因此盛氣凌敵是非常克制孫權陣容的。盛氣鎖了兩回合普攻,不僅使得孫權陣容無法普攻獲取buff,同時還大大的延後了孫權的發力期,使得孫權陣容跟被打斷腿一樣。
  • 周瑜死前告誡孫權:此人是東吳大患!孫權沒信,12年後險被滅國
    孫策把江東交給孫權時曾經說:內政的事不明白就問張昭,軍事上不明白就問周瑜,由此可見周瑜在東吳的地位。後來孫權上位,曹操南徵,周瑜更是作為主戰派聯合劉備一起在赤壁打敗曹操,破滅了曹操一統天下的夢想。但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能,三番五次鬥不過他的情況下吐血身亡,臨死前曾和孫權說此人不除東吳必危!當時孫權不聽。但周瑜死後12年,東吳差點被滅國。那麼周瑜說的這個人是誰呢?
  • 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是孫權賜死的嗎?
    這說明孫權骨子裡跟曹操一樣也是一個政治上的鐵腕人物,只要是為了政治需要他也同樣可以對大臣痛下殺手。孫權手下的大臣非正常死亡的有很多,這其中疑問和爭議最大的莫過於呂蒙。關於這位孫權重臣的死因一直是眾說紛紜。小說演義不足為信很多人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呂蒙之死是其殺害關羽的「業報」,當然這只是喜愛關羽這個歷史人物的一種情緒所導致的。
  • 孫策去世時,妻子大喬只有二十出頭,孫權是如何對待嫂子的?
    孫策死前,由於其長子年齡還過於幼小,所以不得已之下只有傳位給自己的弟弟孫權。對於江東來說,孫策是江東政權的奠基人,在其父孫堅死後,孫策靠著從袁術借來的三千兵馬打江山,最終奠定了江東孫氏的根基,然而其還未來得及治理江東就死了,最終由孫權接手。平心而論,孫策死前並沒有看錯人,他傳位給孫權,孫權在這之後將江東帶向了巔峰,但是對於孫策他卻並沒有給予其應有的待遇。
  • 三國時期吳國皇帝孫權怎麼死的?
    赤壁後,孫權與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須一代對峙,各有勝負。其間孫權聯合劉備,將妹妹嫁入荊州。又從魯肅之計,將荊州暫與劉備。215五月,徵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同年劉備取蜀成功,孫權討還荊州,劉備不從。盛怒下的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亦起兵五萬赴公安,關羽將三萬於益陽與魯肅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 孫策死前,為何不把基業交給兒子,而是弟弟孫權?原因很簡單
    此處的孫仲謀,指的是江東之主孫權。他從十九歲起,便從哥哥孫策手中,接過了江東基業,在群雄角逐中,他不但沒有被吞併,反而脫穎而出,與曹操、劉備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要知道,論年齡曹操和劉備基本上相當於他的父輩,他卻從來沒有慫,反而在保住基業的同時,將江東治理的井井有條。不過說到此處,我們不禁會產生一個疑惑,那就是古人一般講究父子傳承,孫策去世的時候,明明已經有兒子了,為什麼最終卻是孫權接手了江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