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凌晨兩三點,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時候,翻翻手機,不知道可以找誰說話,點開朋友圈,隨便刷幾下就刷到了一小時前,大家都睡了;
或許是幾個朋友一起說笑,發現自己總也插不進話去,只能附和著別人的聊天,尷尬地笑笑,後來他們三三兩兩地散了,大家都沒發現還有你是一個人;
或許是心裡藏著一個愛而不得的人,看到很多東西都會想起她,情緒變得敏感,越來越容易患得患失,連下雨天都會讓你莫名覺得委屈想哭;
或許是獨自一個人在出租的小房子裡看著默默的聽著遠處跨年的鐘聲在一遍遍的敲響,想像著人們在大鐘下相互擁抱,而自己卻只能遠遠的聽著,遠遠的看著,無人陪伴,自己只好不斷地低頭刷手機自我催眠;
……
張懸有一首歌叫作《關於我愛你》,其中有一句歌詞我非常感慨,那句詞是這樣唱:「我擁有的都是僥倖啊,我失去的,都是人生。」太多人,被請進生命裡。若他們走進不了你內心,就只會把你生命攪擾的擁擠不堪。孤單,並非身邊沒有朋友,只是心裡無人做伴。都市裡遍地是熱鬧而孤寂的靈魂,來來往往的行人,不過是命中的遊客,越熱鬧越冷清。
但身處社會,我們不得不接受這浮華下的熱鬧,我們害怕社交,但又害怕孤獨,我們無法和這個社會割裂,也無法真正的融入其中。
擔心無意傷了自己和別人的關係,害怕自己的言行惹得別人不夠開心,努力做到合群,但換來的往往是無人理解和更大的孤獨感。千人千面,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每一種孤獨,也只有你自己才懂得箇中滋味。
周國平在他的《孤獨的價值》中說道:「孤獨之為人生的重要體驗,不僅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自己的靈魂相遇,而且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的靈魂才能與上帝、與神秘、與宇宙的無限之謎相遇。」
我們都是孑然一身來到這世上,最後也要赤手空空離開這人間,孤獨與生俱來,和我們形影不離,有些路,有些時刻,註定只能你一個人度過。
楊瀾說:「孤獨是生命繁華,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而人始終要脫下偽裝,學會享受孤獨,與自己相處。」孤獨時,若偶有思維擱淺,只要靜下心,目光朝向深邃的遠方,順勢尋覓,希望的船槳必將劃入佳境。
有人說:「人總是要在孤獨中積蓄力量,熬過一段不為人知的艱難歲月,然後就像火車駛出隧道,溫柔和光明一下子撲面而來。你發現原來世界可以如此和顏悅色。」
人生,註定是一場孤獨的旅行。既然宿命如此,不如就與它共存,既然無法擺脫,不如就握手言和,慢慢的將自己修煉成生活的強者,不妄自菲薄,不自暴自棄。孤獨的人其實更能清醒地看待這個世界,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文:黃銀善
北京大學2011級MBA
北大縱橫後MBAEMBA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