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女朋友曾經單身了好一陣子,後來很嚴肅的問過我,什麼時候結婚好。一個已經在婚姻裡打滾十多年的中年太太給出的答案很玄幻——當你覺得自己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上都做好了一輩子單身的準備就可以走進婚姻了。同理,做媽媽的最好時機就是可以自信而享受的做一個單親媽媽的時候就是做媽媽的最好timing。
好吧,那個太太就是我。
我現在還記得女朋友當時一臉想打死我的表情,嬌嗔我「死鬼,不要拽哲學話題,老娘我要解決方案!解決方案!」。
真的不是哲學話題,很多女人在走進婚姻的時候都對婚姻有無限的嚮往,一如我這樣一直奔跑在想要更純粹的路上的女文青也希望能在某個下雨的夜晚有人給我煮一杯熱茶,聊聊涅槃和卡夫卡和東野圭吾和小時代和門口小賣店的那隻貓。因為害怕孤獨才走進婚姻,卻不知道兩個人在一起時候的孤獨才是真正的孤獨。相愛的人彼此都希望對方讓自己不孤獨,卻不知道面臨激情褪去後剩下的平淡時,一個你深愛的人帶給你的傷害遠遠大於不愛的人,只有做好一輩子單身的準備,安全感可以自我給予的時候才是結婚的好時候——因為不會對另一半有太高太多的要求,所有的得到都是意外驚喜,所有的失去都是理所當然。
單身的時候,寒冷的夜裡感冒了,心裡想的是「老娘吃顆藥趕緊睡一覺,明早還有報表要交」,所以就算是在父母面前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囡囡也會自己掙扎著起床吃藥喝水叫外賣;結婚後,晚餐後的水果沒有切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恨不得嘴巴一扁掉下淚來——「他果然不再像戀愛時候關心我,他竟然沒有想到今天是我們相愛1584天……」,諸如此類,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重燃希望再一次次失望直到有一天發現愛人不能再讓自己有安全感,此時那種刺骨的寒冷和絕望才痛徹心扉,而且,當初愛的越深,此刻痛的越深。
此刻,聰明如你會怎麼辦?失望是難免的,之後呢?憤怒?之後呢?冷靜?之後呢?絕望?之後呢?放棄?
NO!
我想說的是把安全感這種很主觀的感受寄托在別人身上,寄托在自己無法掌控的地方本身就是錯誤的,安全感是自己給予自己的——我擁有美貌事業,我擁有一顆對世界永遠好奇的心,我擁有自給自足的豐裕的精神世界,我這麼完美,我對自己很滿意,你愛上我是理所當然,你不愛我是你沒有欣賞美的能力,SO?不愛又如何?一夜的哭泣之後GO AWAY.不要耽誤我追新番,不懂得欣賞我的人都會下地獄。
每一個女人都是珍珠,是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珍珠,小小的沙粒經過一次次雖痛苦卻珍貴的磨礪都會找到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自我,再回首不是百年身。
今日好物推薦:
一部英劇《布萊切利四人組》,目測已經出到第二季,豆瓣評分8.4,但我覺得分數偏低。講的是四個高智商閨蜜湊在一起運用自己嚴密的邏輯、高超的計算能力幫助警方破案的故事,推薦的原因是在偵探劇的外殼下埋了一個女性自我覺醒並成長的故事——要知道1950年代的社會對整個女性有多麼的不公平。
關注我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