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將與兩大合作夥伴共同加速新車導入:2021年前,奧迪攜手中國一汽將本土化生產的車型陣容拓展至12款。預計到2022年,奧迪與上汽合作生產的一系列全新車型將逐步引入市場。
文|王鵬宇、楊小林
圖|來源網絡
已經在中國市場深耕了32年的「中國通」奧迪,昨日再度迎來重磅喜訊。12月23日晚上,奧迪聯合一汽、上汽官宣,已就上汽奧迪項目在未來銷售及服務模式上,和兩大合資夥伴中國一汽和上汽集團達成關鍵性共識,未來上汽奧迪投產的新車型,將由現有的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相關服務及售後服務。
這意味著,籌備多時的「上汽奧迪」項目終於掃除最後障礙,即將破繭成蝶。在上汽、一汽、奧迪三方努力下,奧迪與兩大在華合資夥伴就未來銷售模式達成共識:在未來,奧迪在滬合作夥伴上汽大眾奧迪的產品,將由現有的一汽-大眾奧迪投資人網絡進行銷售。
自此開啟一汽-大眾奧迪(簡稱「一汽奧迪」)、上汽大眾奧迪(簡稱「上汽奧迪)的「雙線作戰」模式。這份承載奧迪中國發展前景的厚重檔案,將成為奧迪品牌擴張「體系力」的重要支撐,助力這家豪華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中繼續「開疆拓土」。
「我非常高興我們能就至關重要的商業決策達成共識。強有力的本土合作夥伴是奧迪在華成功的重要基石。憑藉全新的銷售布局,我們為奧迪在其全球最重要市場打造下一個『黃金十年』提供了共贏的解決方案。」對於三方共贏模式的達成,奧迪中國總裁安世豪興奮表示。
對此,中國一汽和上汽集團高層都在奧迪官宣喜訊的第一時間,對「三方共贏」的新合作經營模式進行正面回應和高度評價。在全面升級一汽奧迪戰略合作基礎上,穩健推進「上汽奧迪」項目,是奧迪謀求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取得豪華車領導者地位的戰略性布局。
保證投資人穩健收益,創新經營模式打破僵局
對於成功「駐紮」中國市場30餘年的奧迪而言,進一步擴大合作夥伴範圍,形成「南北奧迪」交相呼應的系統布局,無疑將為奧迪的品牌影響力和長遠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上汽奧迪」項目自從初露端倪以來,就在汽車行業中掀起了巨大波瀾。
而面對三方的全新合作關係,如何實現1+1>2的體系力,如何在現有成就的基礎上,讓合作夥伴實現「三方共贏」的效果,更是這家百年企業思考的重中之重。為此,奧迪中國和合作夥伴經過坦誠溝通和多輪磋商,從銷售管理到經營模式上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創新。
事實終將證明,此舉顯然是促成奧迪及其在華兩大合作夥伴「三方共贏」的最佳方案。對於上汽奧迪而言,既創新了經營模式又獲得了一汽奧迪在華經營30餘年打造的強大的投資人網絡助力,對於一汽奧迪而言則全面升級了合作關係並充分保障了現有投資人網絡的中長期收益。這背後,1+1>2效應中最大的受益者也包括奧迪。
作為中國汽車行業合資合作的典範,奧迪曾在組建並運營一汽-大眾奧迪時,創造了無數個第一和先河,締造了奧迪在中國豪華車市的銷量傳奇,讓奧迪王牌車型從一騎絕塵到全面開花。此次合作夥伴關係的全面升級,將為奧迪在中國的發展打開「全領域合作」大門,對於奧迪品牌知名度和「用戶群拓展」擁有積極的意義。
與此同時,在汽車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時代,藉助兩家合作夥伴的專長,奧迪體系得以在「運動化」、「高端化」、「個性化」之路上展開全面探索,對於鞏固品牌形象,建立品牌護城河也同樣可以產生正向影響。同時,在「用戶思維」日益主導汽車行業的過程中,原有的銷售網絡也能為新項目提供最安心的客戶關懷、運營經驗。
成功加盟「奧迪朋友圈」之際,上汽集團也將攜手「四環品牌」,為中國客戶帶來多款專屬中國市場的豪華車型。在此銷售和運營架構下,上汽奧迪也將利用奧迪在中國最成功的銷售網絡進行高質量銷售和服務。這樣一來,通過盤活現有投資人網絡這一優質存量資源,奧迪在華的兩家合資公司都可以投入更多精力迎戰電動化+數位化轉型。
加快電動產品導入奧迪「雙線出擊」迎戰「新四化」
面對日新月異的汽車環境,敢為人先的奧迪不僅「積極擁抱」中國汽車工業的兩大頂尖夥伴,而且將BBA一線豪華的競爭格局進行了重新洗牌,它們註定將在「新四化」的決勝路口迎來新一輪較量。奧迪將開足馬力,與兩大合作夥伴共同打造下一個「黃金十年」——站在年銷量逼近70萬輛的起點上,繼續擴大豪華車陣營中的領先優勢。
據奧迪中國官方發布的消息,奧迪將與中國一汽繼續深化合作,擴充國產車型陣容,維持進口車型業務與優勢,將合作關係和業績推向新的高度。2021年前,奧迪將攜手中國一汽將本土化生產的車型陣容拓展至12款。2024年,奧迪將攜手中國一汽開始投產首款基於PPE平臺的電動化車型,為中國市場持續打造「專屬中國」的純電動奧迪車型。
同時,上汽集團作為奧迪新的合作夥伴,將以全新的銷售模式,在豪華車細分市場滿足消費者更加個性化的訴求。奧迪也將攜手第二合作夥伴共同加速新車導入,預計到2022年,奧迪與上汽合作生產的一系列全新車型將逐步引入市場。
電氣化戰略方面,在奧迪e-tron、奧迪Q2L e-tron率先卡位,取得優異的市場反響後,奧迪將繼續升級新能源產品導入速度。2020年10月13日,奧迪與中國一汽籤署諒解備忘錄,宣布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在華本土化生產PPE平臺純電動車型。
此外,上汽奧迪的電動化車型將基於MEB平臺打造。利用奧迪領先的電動quattro、嚴謹的工業4.0生產流程,以及奧迪品牌在造車上的積累,為中國用戶呈現覆蓋「小型到中型」的電動車。總而言之,藉助大眾集團的協同優勢,兩大合資板塊將針對MEB、J1、PPE、MLB四大生產平臺進行電動化車型的研發及生產,為不同細分市場「定製」奧迪風格的出行方案。
到2025年,奧迪預計推出30餘款電動化車型,其中20款將是純電動車型。屆時,電動車型銷量將佔總銷售份額的40%。「雙線戰場」的形成,無疑將助力奧迪品牌儘快完成新能源市場的超越。在以中國為「風暴眼」的全球汽車能源變革中,相信奧迪的創新經營模式,將在與奔馳寶馬的全球電動化決戰中「拔得頭籌」。
毫無疑問,在母公司德國大眾集團的引領下,奧迪將成為全集團加快轉型電動化和數位化的「橋頭堡」,而率先在電動車領域崛起的中國市場,無疑也是助力奧迪爭奪全球豪華車領導者的戰略高地。據悉,奧迪計劃在五年內將其「碳足跡」減少約30%,並預計在2050年前全面實現整個公司的碳中和。2030年前,將奧迪在中國生產基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零。
科技公司異軍突起,傳統車企防守反擊,在新四化與汽車行業緊密連接的幾年中,由傳統燃油車奠定的江湖地位或許很快將迎來改變。面對事關「存亡安危」的轉型期,建設強大「體系力」已經成為傳統汽車企業的共識。在此基礎上,奧迪排除萬難攜手中國合作夥伴做出了最明智也是最具前瞻性的戰略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