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幾毛錢看《廬山戀》1700多個座位場場爆滿
老成都懷念勝利影劇院當年的輝煌,成都數家老牌影院正在陸續重建
勝利影劇院、青年宮電影院、沙河電影院、星橋電影院、紅光電影院……《廬山戀》、《流浪者》、《賣花姑娘》……老成都人花幾毛錢在老影院看電影的記憶,又將回來了
14日上午,成都經華南路1號勝利影劇院。這裡現在是攀成鋼職工活動中心。
幾天前,一則「成都將建全國最大電影城」的消息引發了老成都對老電影院的懷念。那些兩毛錢就可以看一場電影、幾乎場場爆滿的經歷,填滿了他們的青春記憶。勝利影劇院,就是當年大受歡迎的電影院之一。
記者從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了解到,目前成都多數老電影院都已重修或打算重修,重修完成後將恢復放映,兼具多種商業功能。儘管兩毛錢一場的電影不可能重來,但在老電影院裡或許仍能找到過去的感覺。
老電影院的繁華幾毛錢《廬山戀》場場爆滿
14日上午,勝利影劇院旁邊的茶園裡,57歲的陳師傅端著一杯茶,回想著勝利影劇院當年的繁華。
陳師傅說,1976年冬天,勝利影劇院正式開放,整個修建過程因為需不斷募集資金,斷斷續續竟達10多年。影劇院建好後,不僅可以放映電影、紀錄片,還能進行川劇、京劇等表演,是當時成都的電影院中為數不多有舞臺的,其燈光和布景裝置也很齊備。
當年影劇院歸成都文化局管理,陳師傅作為文化系統下屬一個劇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也被安排在影劇院工作,負責「跑片子」,「就是在各大影院拿片子過來播。」
影院座位多,可容納人群多,也讓陳師傅備感自豪。勝利影劇院上下兩層共1722個座位,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成都影院中,規模最大。
「紀錄片5分錢一場,普通銀幕的兩毛錢,遮幅式的2毛5,寬銀幕的3毛……」陳師傅數著手指回憶當年的價格。他記得在勝利影劇院看的第一部片子是紀錄片,但已經想不起片名。
說起這些,坐在他旁邊的攀鋼工作人員肖姐接著說:「我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看《廬山戀》,場場都爆滿,也只要幾毛錢的票價。」她說,改革開放後,還引進了不少國外的片子,包括印度電影《流浪者》、朝鮮電影《賣花姑娘》等,都很受歡迎。
老電影院的沒落10年前變冷清幾塊錢沒人看
「上世紀80年代末人氣最旺,那時已經有了彩色電影,但電視機還沒有普及。」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票價已經漲到一塊多,部分影院漲到10塊。但在陳師傅的記憶裡,勝利影劇院最貴的票價也沒超過3元。
儘管如此,進入新世紀後,勝利影劇院漸漸蕭條下來。伴隨越來越多的影院亮相,勝利影劇院失去了市場。「2001年的時候,幾塊錢一場的電影都沒人來看,所以就關了。」
自2001年起,影劇院就再沒放過電影,舞臺隨後也改成了羽毛球場地,大廳則改成了撞球室。1700多個座位只有退休職工開會的時候偶爾用一下,其餘時間都是空空蕩蕩的。
陳師傅說,2001年勝利影劇院關門後,他就再沒去影院看過電影,但是仍舊念著老電影院的味道。
老電影院的重建陸續改造重新恢復放映功能
除了勝利影劇院,青年宮電影院、沙河電影院、星橋電影院、紅光電影院等成都老牌電影院也是當年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這些老電影院如今命運如何?
華西都市報記者從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了解到,目前成都多數老電影院都已經重修或打算重修,重修完成後將恢復放映,併兼具多種商業功能。
公司辦公室工作人員林丘森介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該公司負責的成都老牌電影院有10多家,再加上一些單位內部的放映廳,共有880多個放映單位。目前,青年宮電影院已快完成重建,預計今年5月能對外開放。西南影都、沙河電影院、和平電影院都已完成重建,已恢復放映。因為市政規劃的原因,個別老電影院已被完全拆除,不會再恢復,「原來東大街的立體電影院就已經徹底拆除了。」
2008年拆除的九眼橋附近的星橋電影院,目前也在重建中。林丘森透露,該片區可能將打造成以文化產業為特色的歷史街區,原址會有新的電影城。位於八寶街的紅光電影院、人民公園附近的四川電影院也將陸續迎來改造,煥發新顏。「百花電影院、東風電影院原址已經租出去,這兩家影院重建還要從長計議。」林丘森說。
華西都市報記者劉春梅見習記者侯婷婷攝影楊濤
(責任編輯:侯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