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一條#QQ或推出已讀功能#的新聞衝上了微博熱搜,嚇壞了不少「社恐」網友。
社交軟體要不要設置「已讀」功能,一直都是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
這一功能讓人又愛又恨。對於發送消息的人來說,可以通過已讀功能得知對方有沒有收到信息,是不是故意不回復;而對於接收消息的人來說,看到了消息卻不想回復的時候,會因此陷入尷尬境地。儘管@騰訊QQ很快就刪除了這項投票,並用表情包「鵝不是,鵝沒有,鵝不會」否認三連,但網上關於「已讀功能該不該存在」的爭論愈演愈烈。
01網民揚言「敢出就卸載」,已讀功能何以成社恐噩夢
截至12月17日,「QQ或推出已讀功能」的全網聲量達1.77萬條,其中87.27%集中在微博平臺。#QQ或推出已讀功能# #QQ 怎麼還當真了# #如何評價已讀功能# 等話題的閱讀量均超億次。人們往往期待發出去的消息能夠被「秒回」,但通常也會害怕被打破「已讀不回」的社交潛規則。
曾幾何時,QQ的「隱身」狀態就是被「在嗎」頻頻叨擾的網友的保護色,回復消息即暴露了在線狀態,也就意味著需要投入時間到一段聊天中。對存在社交焦慮、社交恐懼的不少當代網友來說,一些聊天軟體試圖展現的多種語境,如「已讀」「未讀」「正在輸入」「撤回」等,都會增加額外焦慮。
在@新浪科技「如何看待已讀功能」的微博投票中,有4.7萬人次認為這是「社恐的噩耗」,畢竟比起沒有回覆,更糟糕的是已讀不回。
此次QQ試探網民對「已讀」功能的態度,結果已經十分明顯。微博網民在參與相關話題傳播的過程中,「doge」表情符號的出現頻次最高,「允悲」「笑cry」表情的使用次數也較高,網民「似笑非笑」「哭笑不得」「欲哭無淚」的無奈心理凸顯;「拜拜」「攤手」「微笑」等表情的高頻出現,也體現著部分網民對已讀功能難以接受的態度。
且@財經網發起了「你能接受嗎」的微博投票,截至12月17日,共15.6萬人參與投票,其中「不接受,什麼鬼」選項所獲票數達10.2萬票,65.38%的投票網民對這項功能表現出明顯排斥,評論區中更是頗多「敢出就卸載」的言論。另外,也有2萬人認為可以「接受」,還有1.8萬票投給了「或許可針對特定對象」,這部分網民對已讀功能的存在相對支持。
在不少人看來,是否已讀的狀態信息屬於個人隱私範疇,向聊天對象傳送「已讀」狀態,會打破輕鬆自由的溝通環境。也有網友十分期待:消息傳達後渴望實時看到對方的是否閱讀。還有網友稱:微博才應該把已讀功能「搞快點」!
02 六成投票網民期待微博「已讀」回歸,社交場景中該功能或仍不受寵
此前,微博曾上線過私信已讀的功能,但以匆匆下線告終。如今線上社交正在佔領人們的生活,已讀功能早已出現在交友、問答、辦公等應用場景。
人們對這項功能的議論從未停止過。近三個月來,微博、陌陌、百度貼吧、釘釘四款軟體「已讀功能」的全網聲量均有一定起伏。其中又以微博產生的輿論聲量最多,釘釘次之。受「QQ或推出已讀功能」影響,早已下線的微博已讀功能是否有必要回歸再次引起輿論熱議。
微博@新手指南發起投票:你希望微博恢復已讀功能嗎?截至18日下午,共6.7萬人參與投票,其中4.1萬(佔總票數61.19%)的投票網民選擇了「恢復」,並想要「看愛豆有沒有讀私信」。對不少追星族來說,給自己喜歡的明星/愛豆發私信,能夠看到「已讀」二字,已經是莫大的幸福,已讀功能也能拉近與明星之間的距離。另外,有2.5萬投票網民表示「別恢復,維持現狀就不錯」。
儘管大量網民呼籲微博已讀功能能夠重新上線,但需要注意的是,微博本質上更具備媒體特性,是個淺社交平臺,已讀功能在社交場景中是否受寵還不好說,況且QQ和微信這兩款國民級的聊天工具,從來沒有上線過「已讀」功能。
03 已讀功能契合辦公需求,上班族們仍感「厭煩」
事實上,已讀回執最早是出現在郵件中。對於講究溝通效率的辦公場景來說,軟體中的已讀功能十分合適。比如,釘釘、企業微信等辦公軟體,不僅有「已讀」功能,還有其它能夠提升溝通效率、跟蹤溝通流程的功能設計。
近3個月,與「釘釘已讀功能」有關的全網信息中,非敏感信息走勢居高。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網民對釘釘與已讀功能的討論偏向理性,負面言論相對較少。
而另一邊,與企業微信已讀功能有關的全網信息中,「尷尬」「厭煩」「焦慮」等關鍵詞明顯體現出不少上班族的厭煩心理。已讀功能固然讓溝通效率提高,卻也不可避免的讓人們產生被工作「裹挾」的心理。
誠然,諸如「已讀」功能實現了即時通訊,但正因為如此,人們本來在線下才會有的社交恐懼和焦慮,也從線下遷移到了線上。發送一條消息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回復消息也不是一件難事。但不管是在社交、辦公亦或是更多場景,網民介意的或許是「已讀」提示所帶來的壓力與「不自由」。
#QQ回應推出已讀功能#
數據說明:本文由新浪輿情通撰寫製作,數據來源於新浪輿情通、微熱點、鈾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數據產品,部分引用外部公開數據與資料。歡迎引用及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