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實習生 陳麗金)從10月1日上崗,59歲的「西湖撈哥」周翔軍這個假期便沒有回過家。作為杭州西湖水上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他有個堅持了18年的特殊工作:幫遊客打撈掉落水中的手機,如今漸漸擴大到打撈平板電腦、眼鏡等物品。
十一假期前,周翔軍的愛人不慎摔倒骨折,但因工作繁忙,他只能將妻子送回老家。7天下來,他幫助遊客打撈了6部手機。
今年十一假期,周翔軍在西湖幫助遊客打撈手機。 受訪者供圖
今日(10月9日)上午,杭州西湖水上派出所一名民警告訴新京報記者,「撈哥」這些年打撈的手機加上其他貴重物品,總價值能超過100萬元,「我們都很佩服他,這種打撈技術,是他的絕活兒。」
實際上,自智慧型手機面世以來,周翔軍為遊客打撈手機便成為常態,「節假日平均每天撈起一兩部手機。」
最初的工具只有一塊吸鐵石和一根繩子,最長2小時才能把手機撈上來。後來,周翔軍不斷改進工具,變成了一桿三用的「打撈神器」,將打撈時間縮短至3分鐘。
新京報記者從杭州市公安局西湖風景名勝分局了解到,周翔軍的「打撈神器」已更新至第六代,而前三代還獲得了國家專利。很多刑事案件取證,還會請「撈哥」幫忙培訓技術,協助打撈物證。
明年即將退休的周翔軍如今想培養幾個徒弟來接班,把自己的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關於退休後的打算,周翔軍說,自己退下後,會多陪陪家人。
周翔軍(右)幫助遊客打撈手機,遊客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受訪者供圖
因「撈手機」走紅,共享技術協助破案
新京報:從哪年開始幫遊客打撈手機,有沒有統計過數量?
周翔軍:從有智慧型手機開始就打撈,每逢節假日平均每天會撈一兩部手機。我打撈的手機一般在5000元以上,到現在打撈的加起來值100多萬元了。另外還有無人機6臺、單眼相機2臺、iPad6臺,眼鏡現在也越來越多。今年國慶假期撈起了6部手機。
新京報:你是杭州西湖水上派出所的一名民警。為什麼會幫遊客打撈手機?
周翔軍:我是旅遊景區的民警,跟一般民警不一樣,主要是服務遊客。但打撈手機確實不在我的職責範圍內,起初只是純粹想幫遊客。
新京報:因為幫遊客打撈手機,你現在成為「網紅」民警,在網上受到很多人的關注,自己心態上有什麼變化嗎?
周翔軍:一開始是好心幫忙,媒體報導後,讓我成為網紅,開始有壓力了,這變成了一項工作任務,我不得不做。但之後覺得能幫助到遊客,有成就感,我也因此被評為全國優秀警察、美麗警察。中央的領導還來慰問過我三次,這些榮譽都是「撈」出來的。
新京報:走紅後,來找你幫忙撈手機的遊客增多了嗎?
周翔軍:有很多人來找我。媒體宣傳多了,遊客掉手機自然就想到我了,即使不認識我,也會打114找我。遊客在西湖景區廁所掉了金項鍊要我的杆子撈,單位內部的也找我。甚至還有跨區的,寧波金錢湖的遊客也找我過去,說開車來接我,但我說跨區的不行。也有河南、貴州的私企,但我不向他們提供技術。
新京報:和其他地區的派出所共享過打撈技術嗎?
周翔軍:我向南京、揚州的警方提供過自造的打撈工具,給他們用於打撈物證,還給他們做過培訓協助他們破案。
周翔軍將遊客掉落水中的手機打撈起來。 受訪者供圖
修理兵出身,自製「打撈神器」曾獲專利
新京報:打撈工具是你自己設計的嗎?
周翔軍:是我自己畫圖做的。我當兵之前是汽車修理工,1978年我當兵的時候是修理兵,退伍後又去兵工廠當鉗工。從警後主要負責機械維護方面的工作,所以我的經驗比較足。
新京報:最開始用的是什麼工具打撈?
周翔軍:十幾年前最初用到的方法有點笨,主要組件是繩子和磁石,其實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樣跟盲撈差不多,而且經常會吸到硬幣、金屬物等。而且這種方法很耗時間,得碰運氣,最長一次用了2小時撈一部手機。
新京報:工具之後做了哪些升級?
周翔軍:後來我買了一個強烈磁條,用不鏽鋼空心管拴住,這樣打撈就很容易區分金屬物和手機。
新京報:你的「打撈神器」已更新至第六代,它的改進在哪裡?
周翔軍:前面三代工具我申請了專利,後面的沒有。第4代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管子的長度,最長達到16米,改造成兩個人操作。第5代加了一個顯示屏,這樣可以看清水底的情況。第六代我改裝成一桿三用,既能吸、又能夾、還能勾。現在,最快3分鐘我就可以撈一部手機。
新京報:打撈時的難點在哪裡?
周翔軍:最怕遊客誤導了位置,那樣就相當於盲撈了,如果湖底有淤泥也會很難撈。起初我設計的杆子只是用來撈手機的,用的鋼絲和魚線一樣細。之後用來撈無人機很容易斷,所以換成了粗線。
新京報:最開始想發明打撈工具的初衷是什麼?
周翔軍:在用杆子撈之前,我是下水去撈的,經常會扯破皮或者弄傷手腳。後面我就意識到不能下水撈,就想到弄個工具撈,減少傷害。
周翔軍曾經幫助過的一名外國遊客給他送來錦旗。受訪者供圖
曾因打撈失敗被遊客投訴6次
新京報:西湖景點很知名,吸引諸多遊客前來,能分享下給你印象最深的事嗎?
周翔軍:今年8月份的時候我幫一名外國遊客打撈手機,當時遊客說的位置不準確,我很難判斷。後來,我發現外國遊客的翻譯拍到了手機掉進湖裡的視頻,這樣才很快把手機撈上來了。事後,這名遊客送了我一幅寫著英文的錦旗。
另外,去年一對夫妻坐船遊西湖,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手機從衣服口袋掉進水裡了,報警非說是船夫偷的。我跟遊客解釋說,船夫在開船,不可能偷你手機,但遊客就是不信。之後我讓船夫把船開到丟手機的地方,撈了十幾分鐘就把手機撈出來了。因為遊客報警,差點把這件事弄成冤假錯案,我讓他們必須給船夫道歉後能離開。
新京報:你自己有被誤解過嗎?
周翔軍:網上有人說「撈哥」撈完手機收800元,這是沒有任何根據的事,我沒拿過一分錢。我沒跟這些網民理論,但我把這事報告給派出所領導了。
新京報:如果手機沒撈上來,會被遊客投訴嗎?
周翔軍:會,有一次遊客讓我打撈手機,又沒有說具體的地方。我那時的杆子只有6米,深水域沒辦法撈。但遊客不理解,質問我警察不是為人民服務的嗎?讓我自己想辦法,最後我沒給他撈,遊客因此投訴我6次。
新京報:有哪些辛酸是別人不知道的?
周翔軍:在外人看來,撈手機很容易。但撈的時間長了會手累、脖子累,有時還要在高溫下曬很久。有些圍觀遊客還會說一些風涼話,這讓我心裡不好受。
在周翔軍的指點下,他的徒弟正在打撈手機。 受訪者供圖
家人都很支持,退休前會帶徒弟傳授經驗
新京報: 前不久,你妻子摔傷骨折,但你還在崗位上服務遊客,家人會有怨言嗎?
周翔軍:沒有,我老婆也是特警,她很能理解我的工作。另外,我的父親是老黨員,母親也習慣了我的工作狀態。我哥有時也會幫我勸解家裡人。
新京報:明年你就退休了,之後誰來打撈手機?
周翔軍:現在我開始培養幾個徒弟來接我的班,不然我退休後沒人來撈手機,會覺得對不起遊客。
新京報:退休後有什麼打算?
周翔軍:女兒在國外工作,退休後打算去看她,還會外出旅遊。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