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一個人曾一天撈13人,身上要屍臭幾天才能消

2020-12-22 騰訊網

在天下霸唱的作品《河神》中,小說主角的職業就是以神秘和危險著稱的「撈屍人」。事實上,這位作家擅長以實構虛,雖然現實當中不像小說中「玄之又玄」,但「撈屍人」確實是存在於長江沿線的一種職業。

白晝之時,他們開著船行走在江面上,查看和打撈疑似落水屍體的事物,日落之前,回到家中洗淨身上的汙氣,但卻洗不掉屍體附著上的臭氣。他們的工作異常勞苦,但由於這項工作並不是人人都肯做,也並不是人人都能做,他們的薪資也多為可觀。

得益於中國傳統極為重視落葉歸根、死後安生的觀念,「撈屍人」這一職業長久被需要著。

從古至今,這個職業就在大河流域一直延續著。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儘管待遇有所不同,但他們一直都沒有消失。「撈屍人」的存在提醒著我們,大河流域的死亡時時都在上演,死亡的本質並不會因為時代進步而有所不同。

一、收費極其昂貴的「撈屍人」

既然是職業就要談到報酬,「撈屍人」作為一門稀有職業,願意從事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嫌棄觸碰屍體的晦氣。而又因為這門職業不可或缺,在報酬上就有上漲空間。在2009年,我國湖北省曾經發生過一樁落水事件,一名孩童由於不善遊泳在河中溺水,三名大學生前赴後繼下水救護,卻因為不識水性,三個人全數溺死在水裡。

事發之後,自然有警方來插手案件調查,但面對茫茫長江,警力有限,對於屍體也無能為力,只能僱傭當地的「撈屍人」進行屍體打撈。沒想到「撈屍人」對此提出了3.6萬元的高價,如付不起錢,屍體就打撈不上來。

這件事被作為一件新聞報了出去,讀者紛紛表示,「撈屍人」坐地起價,打撈屍體這樣的活動本身已經屬於警方要求,索要錢財已經是不應該還索要如此高價,是不是想要趁機牟取暴利?如果每一個「撈屍人」都這樣,以後遇到貧苦人家的孩子死了,出不起錢,屍體就永遠打撈不出來了嗎?

當時,隨著案件曝光在人們面前的,還有「撈屍人」這個本來屬於半隱秘性質的職業。社會上太多人不知道社會疾苦,已經覺得社會進步到目前的地步,長江流域不會再有河中浮屍,有也只是寥寥的刑事案件,實則這種想法太過天真,否則「撈屍人」不會活動至今。

二、無奈的「撈屍人」

「撈屍人」這個行業自古至今都存在,古時候是一些漁夫將它發展為兼職。漁夫在船上日日勞作,每日趟過江水,有時會救起一些落水的人,有時會幫一些死在水中的人收斂屍體,日子長久了之後,就有家屬去漁夫家裡認的屍體,並作為感恩給他一些報酬。

直到民國時期,國家積弱、社會落後,人民生活過得十分艱難,不時有人投江而死,也有人被城中的黑惡勢力傷害之後投入江水。每日江水裡的屍體都數以百計,「撈屍人」在那個時候確實是十分興盛的職業,只要不怕苦累就能掙到足以吃飽飯的錢。如此,這個職業就代代延續了下來,作為底層人民混個溫飽的保障。

直到後來進入工業時代,國家機械開始發展,而長江流域由於社會發展日漸良好,也不再有那麼多的浮屍,但仍然有一些人因為想不開而投水。剩餘從業的「撈屍人」也幫忙打撈,但此時由於過度的發展工業,致使長江河面的沙子和土大量被打撈,河面拓寬,河床變深,打撈屍體的難度變得越來越大。「撈屍人」的工業成本高了,自然就要求薪資上升,否則幹了一天活兒也養不活自己。

之後,國家的政府為了規範大河流域的「撈屍人」行業亂像,對行業進行了肅清和整改,勒令個體「撈屍人」進行一些團隊的組建,由此賦予他們半合法的職業性質。經過改造之後,「撈屍人」建立起了私人團隊,並且僱傭了更加多方面化的機械器具和人手,由此造成了成本升高,自然也是「撈屍人」工資上漲的一大關鍵原因。

而打撈屍體從漫無目的的打撈,變成了要打撈具體到某個人。假如在河面上尋覓一天而沒有找到,那麼所耗費的成本也就白白浪費了。甚至有一些僱傭客戶在尋找的屍體之後,並沒有給出當初口頭商定好價錢。而「撈屍人」這個行業怎麼說也是處於敏感地帶,挑戰著大眾的視野和心靈觀念,故而沒有勞動合同保障,也就不能夠依法起訴對方。

原本「撈屍人」也就是學歷低,素質低人群從事的吃苦耐勞行業,如今權益受到損害,自然希望能夠多得到金錢保障。打撈屍體從一開始的辦義務工作,發展到現在先收定金才能下水,這不得不說也是社會素質的一大改變。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個行業從零零散散的狀態整合為有大體有小團隊,規範過程勢必也是一次改革與上漲的過程。就像當初地攤的價格無比便宜,而變成實體店之後,有了門店和裝修商品的價格卻上漲了許多,人們必須要為自己受到的服務溢價買單。從這裡看來,「撈屍人」僅僅只是這些行業的其中一個,只是因為他打撈屍體的職業特性而挑戰到人們靈感的心理防線,遭到諸多詬病。

「撈屍人」這個職業,不僅僅與體力有關,更挑戰了人倫和道德。相對於人死之後入土為安的中國傳統觀念,幫忙打撈屍體是一項有功德的行為,也被人們賦予道德感,但一旦收了錢,好像這樣的好事就變了味道。

然而這個行業畢竟沒有多少人願意從事。科技進入現代化之後,有不少人呼籲投入機械打撈,但這裡也有諸多難點,例如機械不能夠清楚的認出人體殘肢,只會誤以為把泡了很久的屍體當做河面漂浮垃圾略過;又例如機械投入成本其實比看似高價的「撈屍人」成本更高,更難維護;同時機械投入打撈屍體過程中如果造成損傷,倫理上就更難以過得去。

諸多難點,使得「撈屍人」職業仍然不可或缺。也許在未來,只要長江流域還有人投水,還有人落水,還有人意外死亡,「撈屍人」就永遠也不會消失。

結語

任何職業在社會上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該存在的職業已經被時代和時間淘汰掉了。「撈屍人」作為一個跨越時間長河默默存在於世間的特殊職業,仍然值得我們的平等與尊重。無論他收的價錢是不是符合他本身的行業規範,這都是承認這個職業對等地位後應該去討論和規整的事實。

在今天我們仍然需要「撈屍人」,就像我們需要法醫、入殮師和殯儀館工作人員一樣。只要職業的存在確實是有利於社會,而這位工作者又在認真工作,那麼有何理由因為屍體的性質而不去尊重工作者本人和行業本身呢?

以鬧事者付出的高強度勞動和高機械投入來看,在2009年的那樁案件中,3.6萬元僱傭一個「撈屍人」團隊,確實不算離譜。而當時的熱度也大多是對於當事人這個行業的爭論本身,並非他們撈打屍體時開出的價格。

在現代社會中,老舊的一些觀念在如今已經不再適用。就像死亡不只代表絕望與痛苦本身,「撈屍人」也不再是一個卑微和辛酸的窮人行業,而是被我們需要的維護長江流域水質環境的正常工種。

相關焦點

  • 長江撈屍人:要價3.6萬曾經一天撈13人,身上屍臭幾天才能散
    儘管這些手藝並不能讓人暴富,但至少它們能夠保證一家人的溫飽。以前的很多職業現在都找不到了,像車夫和挑夫等,而那些真正不可被替代的職業才能傳承至今。我國地處西南的人或許都聽說過「幫幫兒」,這是以重慶話來稱呼的挑夫,這樣的職業如今越來越稀少了,但另一種職業卻始終未能被代替,那就是撈屍人。
  • 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曾一月撈出上百人,身上屍臭7天才能消
    撈屍人,顧名思義,就是替人從水中打撈屍體。撈屍人是一群遊走在生死邊緣的人,但是關於撈屍人的評價,多數都帶著負面性。2009年,長江荊州寶塔灣江段發生了一起溺亡事件,9月24日,有兩名兒童在江邊遊玩時不慎落水,當時長江大學的學生陳及時、何東旭和方招等正好在附近野炊,他們三人聽到呼救後立馬下水救人。
  • 長江職業撈屍人:要價3.6萬,曾一天救13人,屍臭得花幾天才能洗掉
    後面科學技術慢慢發展起來,很多職業也因此消失在歷史中,唯獨長江的撈屍人依然存在著。曾經就有撈屍人一天救了13人的事情,也發生過撈屍要價3.6萬的事情。根據撈屍人所說,他們每撈屍一次,身上的屍臭得要好幾天才能洗乾淨。
  • 長江撈屍人:要價3.6萬,一天曾救13人,臭味要幾天才能去掉
    而在中國,每年大約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當於每一天都將近有150人因為落水沒能得救而失去生命。這是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或許不少人都想不到溺水情況竟如此嚴重,但這就是真實的數據統計。長江撈屍人,是這一職業裡佔百分比最多的。長江,作為亞洲第一大長河,文化歷史悠久且規模龐大,幹流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在世界大河中都位於第三位的位置,可見其流域面積之大。
  • 長江的「守護者」撈屍人:不信鬼神,只是敬畏生命
    而撈屍人這個職業如大眾所想到的那樣,整天跟屍體打交道,不過撈屍人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玄乎,他們很普通,唯一不一樣的,大概是他們比誰都敬畏生命。已經62歲高齡的老伯陳陽喜是武漢長江上最有名的撈屍人,從業到至今50多年,他在這條江裡已經打撈出400多具屍體,說起這些,老人對這些生命的逝去總是流露出無盡的惋惜。
  • 長江撈屍人:打撈溺水大學生,要價三萬六引眾怒,職業有貴賤?
    每一個有理想的人都會十分的熱愛自己的工作以及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因為尤其對於男人來說,事業就等於生命。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直有一些與眾不同的職業,如「趕屍人」和「撈屍人」。到目前為止,在長江邊的撈屍職業一直都存在。前些年,因為一則新聞,他們引起了大量網民的注意。
  • 揭秘長江的''守護者''——撈屍人:不信鬼神,只是敬畏生命
    不管身在何處,人最大的願望就是死後能回家。對撈屍人陳陽喜來說,他的任務就是把死在長江中的人打撈起來,把他們送回家去。不相信鬼神,有些人只是敬畏生命。自古以來,人們對鬼神的說法總是有自己的一整套,對於與屍體有關的事情總是會感到恐懼,迷茫。
  • 為什麼黃河撈屍人最怕撈到年輕少女?撈屍人:給再多錢也不撈
    在不少人眼中,撈屍是個很賺錢的行當,不過黃河撈屍人最怕撈到年輕少女,給再多錢也不幹,這是為什麼呢? 陳師傅是一名黃河沿岸的撈屍人,據他表示,他這一生見慣了生離死別,他曾從水中撈過上百條屍體。對於幹他們這行的來說,他們對於死者有著絕對的尊重,但是他們並不懼怕鬼神之說。
  • 【民間故事】九龍撈屍人
    撈屍人本地姑娘是不肯嫁,可要是我真有了錢,隨時撂挑子改行幹別的,還怕找不到女人結婚?柳河愁見我動了心,又給我灌了幾杯黃湯下肚,我借著三分酒意就把這事給定了下來,說等過年就去找他報到。撈屍是禁忌行當,我娘起初不願意,要我爹勸勸我,但是我爹嘴張了半天愣是一句話沒說。
  • 從古至今都有「撈屍人」這個行業,可為何一直都不被人們認可?
    長江每年都要吞噬難以計數的生命,而這3名大學生正是最美好的年華,讓聞訊趕來的人都感到惋惜,他們的同學們也悲痛不已,最後大家希望趕緊將屍體打撈上來,送他們最後一程。圖片:3名大學生資料截圖結果,在長江邊上長期負責打撈的撈屍隊卻不肯作業,他們堅持要收到錢款才肯去撈屍,當時犧牲的學生家屬還在外地沒有趕來,在場的同學們無法拿出那麼多錢,無奈之下紛紛下跪,希望能先打撈上屍體,等到家長們趕來了補齊錢款。
  • 《河神》中的撈屍人真存在嗎?揭秘黃河撈屍人,為何懼怕女孩屍體
    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但在雄偉壯麗的波濤中,也處處暗藏洶湧,多少人葬身在無情的黃河水中。洪水無情,但人間有情,在上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職業,撈屍人,他們遊走於生死的邊緣,他們雖不能挽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但是他們竭盡全力將已故之人的屍體一個個撈出讓他們可以落葉歸根。
  • 幹了40年撈屍人,他一共打撈上3000多具屍體
    2、撈屍是具有極大風險的行業溺亡者死去的地方一般都是河流、海流的湍急處,下水打撈屍體是一個技術活。撈屍不是一般人幹的了的,撈屍需要潛水鏡、服裝,設備動輒要數千甚至萬元。他們經常容易「撲空」,撈上來的無名屍如果很長一段時間沒人領,越來越臭了,他們就要放棄。可能打撈上來的100具屍體,真正能「賺錢」的只有10具。
  • 撈屍人傳統規矩「三不撈」是什麼?為何最害怕碰見花季少女的屍體
    "撈屍人"的出現這有水的界確實是養活了不少靠水吃飯的人,但是死在這水裡的人卻是同樣不少。而按照中國的傳統,活要見人,死了,也要一個完整的屍身,家裡人好仔細收斂了,將人下葬。第三個就是不會去打撈一具連續三次都打撈不上來的屍體了,因為據說這種屍體生前是有什麼執念的,所以才執意留在水中不肯離去,要是撈屍人清醒將他們撈上來,說不定這鬼很還會纏上自己,給自己帶來黴運。另外還說幹撈屍這一行的人,一定要命格屬陰,五行屬水,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不會到水中後,輕易被水中的冤魂勾走了性命。
  • 長江天價撈屍人:要價3.6萬,一天曾救13人,臭味要花幾天才洗掉
    「挾屍索價」:被口誅筆伐的撈屍人2009年10月24日,湖北省荊州市的一則新聞,引爆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兩名少年在長江邊落水,岸邊露營的十餘名大學生手拉手組成」人鏈「,下河施救。然而,沒有經驗的學生們沒想到,長江水域的情況十分複雜,」人鏈「的形式並不是正確的做法,他們救上了兩名孩子,但施救的人中,有三個人被江水吞沒。
  • 長江撈屍人:50年打撈400多具屍體,髒、臭、晦氣,難找接班人
    他工作的範圍在長江武漢段的陽邏,這裡因為地勢的原因,加上石頭的阻隔,極易形成漩渦,許多長江上遊漂來的屍體便很容易被卷進去,因此,催生出了撈屍人這個行當。而陳陽喜的入行,只是一次意外。那是1971年的時候,當時20歲的他還是陽邏染織廠的一名普通工人,有一回他在江邊閒逛,突然一個老人迎面走來,主動找他搭訕。問他願不願意和他一起撈屍體。
  • 撈屍人為什麼最怕撈到年輕女人?有一種遺體給多少錢都不撈.........
    當然,偶爾,我也兼職『撈屍』。   我家鄉那條大河,是長江的支流,沿河有許多村鎮,我老家『黑水鎮』就是其中之一。   靠水的地方,總是容易發生溺水事件,特別是一到夏天,下河遊泳溺水的人就多,而我們村鎮所處的河道位置,剛好是一個大拐彎口,因此,上遊出事兒,溺死的屍體,往往都會被衝到我們這兒。
  • 黃河撈屍人被稱「黃河水鬼」,直立在水中的屍體不能撈,禁忌不少
    黃河「水鬼」,指在黃河上打撈屍體的撈屍人,由於常年和屍體,或者說亡靈打交道,所以才被起了這麼個名字。雖說現在封建迷信已經被破除,但經常做這些工作的人,還是需要有所忌諱的。其實主要還是為了讓活人心安。任何一條河都吞噬過幾條人命,更不要說黃河。
  • 黃河撈屍人:日常和各種屍體打交道,卻為何最怕撈到花季少女?
    因此,從六十年代起,在黃河邊便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撈屍人。而那些選擇做這份工作的人,通常也是生活艱難的農村人。畢竟,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從事殯葬一類的職業,更不用說整日工作都是與屍體為伴了。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因為一旦選擇了「撈屍人」這個職業,便很難轉行,因為沒有一家單位會應聘簡歷上有著「撈屍」工作經驗的員工。
  • 他做了42年撈屍人,每年在長江撈幾十具屍體,讓無數亡者有了歸宿
    一個能發出萬丈光芒的人,必定忍受了無數個黑夜的折磨。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有很多,人人也都愛美好的的東西,愛美、愛理想、愛美食、愛喜歡的偶像。每個人都崇尚一種美好的生活,衣食無憂,做著喜歡做的工作,體面而又收入頗豐。但是這個世界總是會有不美好的角落,有著讓人嫌棄但又必須有人去做的工作。
  • 黃河撈屍人!日常和各種屍體打交道,卻為何最怕撈到年輕少女?
    公眾將「撈屍人」的職業定為「晦澀」和「邪門」。選擇從事這項工作的人通常是生活困難的農村人。畢竟,大多數人都不願從事葬禮和葬禮等職業,更不用說整日與屍體打交道了。 因為一旦選擇了「撈屍人」的職業,就很難改變職業,因為沒有單位會在簡歷中申請具有「撈屍」經驗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