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撈屍人:打撈溺水大學生,要價三萬六引眾怒,職業有貴賤?

2020-12-22 趣觀歷史

引言

《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每一個有理想的人都會十分的熱愛自己的工作以及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因為尤其對於男人來說,事業就等於生命。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直有一些與眾不同的職業,如「趕屍人」和「撈屍人」。到目前為止,在長江邊的撈屍職業一直都存在。前些年因為一則新聞,他們引起了大量網民的注意。2009年,長江邊湖北省荊州段發生了10.24事件。3名大學生在救一名溺水兒童時不幸身亡,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的事情。但隨後對事件的處理徹底點燃了人們心中的憤怒。在打撈三名大學生遺體的過程中,打撈隊收了36000元,才成功打撈出了三名大學生的遺體,這是一筆天價打撈費。

▲夕陽下的長江風景

01

據了解,荊州漁業主管部門已規範收費和價格。但是救援隊伍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政府是否應該對此負責,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政府沒有作出具體回應。記者採訪了一名打撈人員,卻發現「天價」打撈背後的隱情。長江一直是中國的母親河,幾乎流經整個中國。長江不僅孕育了生活在它的兩岸的人們,也幾乎變成了漂浮的墓地。從20世紀50年代起,漁民就開始打撈屍體。在這裡的小漁村,家家戶戶都是好漁夫,過去從事這類工作的大多是漁民,但在21世紀之後,很少有年輕一代願意從事這項工作,撈屍體的人也越來越少。

▲長江漁民近照

他們說這對一個整體來說是很高的價格,但是當你考慮到每個人的勞動力成本,以及一艘漁船的消耗成本,這是一個非常有限的利潤空間。一方面,如果幾天內找不到屍體,會徒增人力財力;另一方面,漁民擔心,如果找到屍體,死者的家人不會支付,或過於情緒化。所以,一般都會對找不到屍體的漁民支付一筆提前勞動的費用,這樣他們就不會免費得到屍體,所以基本上漁民願意在團隊的管理下工作。當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政府發布了一道免收費用的命令。參與打撈遺體的漁民們非常無奈,他們一連幾天努力打撈,因為遺體是英雄,他們無法得到錢。

▲長江近照

02

在公眾的心目中,「撈屍體」這個工作有很多負面影響,比如髒、臭、不體面,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好的工作。但漁民們已經做這個工作幾十年了,記者跟隨一個撈屍者來到漁船上了解更多情況。撈屍人自己也被他們撿到的屍體嚇壞了,水中的屍體和陸地上的不一樣,已經浸泡很久腐爛了。淹死人的臉更恐怖,肚子脹得很大,突出的眼球非常恐怖。還必須與屍體有直接接觸,因此許多家庭都非常不願意被挖出來,因為他們覺得很腥,很噁心。

▲撈屍人打撈屍體近照

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接觸屍體,他們經常不得不晝夜打撈,白天黑夜顛倒地工作,這種習慣對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害,很多人因此患上疾病。但大多數人對生活保持積極態度,並努力幫助溺水者家屬。在有些時候,他們還救起落水者,他們是真正的隱形英雄。對於大學生為了救孩子而溺水身亡,漁民們也感到遺憾,沒有一定遊泳水平的人真的不要隨便下水去救人。

▲撈屍人近照

他們也希望政府能夠規範打撈屍體的過程,給予他們一定的補償,那些鍵盤俠在看到有關溺水的新聞時,武斷地把大學生列為英雄,當他們看到撈屍者要價36000元時,也就只看到了價格。他們不知道撈屍人工作背後的努力,所以他們開始批評這些撈屍人,大學生為了救人溺水,還要收取天價打撈費用。

結語

事實上許多事情都有兩面性。人們需要辯證地看待事物,有時從不同的角度,結果可能是另一番風景。行業不分高低貴賤,長江邊上的撈屍人他們的職業操守和貢獻已經是雙目可見,他們的苦勞和艱辛值得每一個人尊重。十年磨一劍的堅持才是一種長久不衰的職業態度。

參考資料:

《長江天價撈屍人

相關焦點

  • 長江職業撈屍人:要價3.6萬,曾一天救13人,屍臭得花幾天才能洗掉
    在古代的時候,因為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原因,所以古人非常的迷信,認為這個世界上有鬼神的存在。所以就發明出五行八卦之類的東西,還因此誕生了一些職業,比如說趕屍人之類的。後面科學技術慢慢發展起來,很多職業也因此消失在歷史中,唯獨長江的撈屍人依然存在著。曾經就有撈屍人一天救了13人的事情,也發生過撈屍要價3.6萬的事情。
  • 長江撈屍人:要價3.6萬,一天曾救13人,臭味要幾天才能去掉
    由於每年有不少溺水者,水域遼闊,屍體不知道居於何處,於是就有了幫忙尋找和打撈的人,這類人被稱為撈屍人。據世界衛生組織顯示,每年每小時就有40多人因為溺水而死亡,每一年因為溺水而失去生命的人數有三十七萬之多,而這部分人中未成年人就有約5.5萬名。而在中國,每年大約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當於每一天都將近有150人因為落水沒能得救而失去生命。
  • 長江的「守護者」撈屍人:不信鬼神,只是敬畏生命
    職業不分貴賤。"送死者回家"這麼偉大的事為什麼不能多一點理解,少一點偏見呢?以前的小學課本曾經介紹了一位家喻戶曉的淘糞工人——時傳祥。他的"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精神讓無數人稱讚。而如今的撈屍人陳陽喜和他又有什麼區別呢?
  • 長江撈屍人:要價3.6萬曾經一天撈13人,身上屍臭幾天才能散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話在徐珂的《清稗類鈔·農商類》中也有類似記載:「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這個世界上的職業多種多樣,有光鮮亮麗的,也自然就有暗淡無光的,有萬人敬仰的職業,如教師、醫生,也有萬人唾罵的職業,如盜墓者、撈屍人。
  • 揭秘長江的''守護者''——撈屍人:不信鬼神,只是敬畏生命
    不管身在何處,人最大的願望就是死後能回家。對撈屍人陳陽喜來說,他的任務就是把死在長江中的人打撈起來,把他們送回家去。不相信鬼神,有些人只是敬畏生命。自古以來,人們對鬼神的說法總是有自己的一整套,對於與屍體有關的事情總是會感到恐懼,迷茫。
  • 幹了40年撈屍人,他一共打撈上3000多具屍體
    在這幅照片中可以看到中心位置站著一個70歲白襯衫老者王守海,他是這次打撈的撈屍人。在畫面中他的那個手勢似乎是在說:錢到了,屍體才能給你們。沒錢,免談。而在船下一條繩子上綁著一隻手,正是其中一個「救人而溺亡的大學生」。
  • 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曾一月撈出上百人,身上屍臭7天才能消
    凡是與屍體接觸的職業,人們多少都會覺得晦氣,比如趕屍人、殯儀館工作人員以及撈屍人等。現在交通便利,趕屍人這個職業已經不多見了;而殯儀館也形成了一個規範的制度,但是撈屍人這個職業,至今既沒有被替代,也沒有規範化。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曾一月撈出上百人,身上屍臭7天才能消。
  • 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一個人曾一天撈13人,身上要屍臭幾天才能消
    在天下霸唱的作品《河神》中,小說主角的職業就是以神秘和危險著稱的「撈屍人」。事實上,這位作家擅長以實構虛,雖然現實當中不像小說中「玄之又玄」,但「撈屍人」確實是存在於長江沿線的一種職業。
  • 從古至今都有「撈屍人」這個行業,可為何一直都不被人們認可?
    當月,長江大學的幾名大學生在長江荊州區域野餐聯絡感情,可是飯還沒吃完,就聽到旁邊傳來了呼救聲,幾名學生趕緊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兩名小學生結伴來江邊玩耍時不小心掉到了江裡。眼看江水就要把兩個孩子吞沒了,幾名大學生顧不上思考,立馬跳入了江中,想要將兩個孩子撈上來。
  • 長江撈屍人:50年打撈400多具屍體,髒、臭、晦氣,難找接班人
    而世界上,有一種職業,有一種人,卻克服了恐懼,每天都在這樣與屍體打交道。機緣巧合入了行而這種職業,就是撈屍人。我們講述的故事主人公名叫陳陽喜,他便是這個職業群體的一員。他工作的範圍在長江武漢段的陽邏,這裡因為地勢的原因,加上石頭的阻隔,極易形成漩渦,許多長江上遊漂來的屍體便很容易被卷進去,因此,催生出了撈屍人這個行當。而陳陽喜的入行,只是一次意外。那是1971年的時候,當時20歲的他還是陽邏染織廠的一名普通工人,有一回他在江邊閒逛,突然一個老人迎面走來,主動找他搭訕。問他願不願意和他一起撈屍體。
  • 媒體評挾屍要價:苛虐事件頻仍掀公共救助缺失反思
    與其指責撈屍人的道德,不如反思公共救助的缺失   重慶人劉能和女友雙雙跳進浙江溫嶺的一條河裡。13個小時後,他們的屍體的照片與「又見『挾屍要價』」的新聞一起進入公眾視野。  兩具遺體被當地撈屍隊的人當作「生意」來議價。
  • 《挾屍要價》實地調查:白衣老人堅稱指揮船靠岸
    王守海等人這樣侮辱英雄遺體,目的是調動岸上老師和同學們的憐憫、痛心,以及時拿到他們開出的36000元天價撈屍費。」  據調查,在荊州當地,打撈公司有償打撈屍體幾乎是眾所周知的規則,行情是打撈上來一具屍體12000元,沒有打撈上來的話是6000元。據王守海稱,在10月24日之前的幾天,長江大學也有一個學生遊泳時淹死了,也是他們撈的,打撈的價格正是 12000元。
  • 他做了42年撈屍人,每年在長江撈幾十具屍體,讓無數亡者有了歸宿
    太陽終究會落山,人也終究會逝去,長江撈屍人陳陽喜,就幹著與逝者打交道的工作,他一幹就是50年,如今卻找不到接班人。誤打誤撞,初入師門如果問到陳陽喜為什麼會入這一行,真的可以算是機緣巧合了。1971年的陳陽喜剛剛滿20歲,是一名漂染工人,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
  • 長江天價撈屍人:要價3.6萬,一天曾救13人,臭味要花幾天才洗掉
    「挾屍索價」:被口誅筆伐的撈屍人2009年10月24日,湖北省荊州市的一則新聞,引爆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兩名少年在長江邊落水,岸邊露營的十餘名大學生手拉手組成」人鏈「,下河施救。然而,沒有經驗的學生們沒想到,長江水域的情況十分複雜,」人鏈「的形式並不是正確的做法,他們救上了兩名孩子,但施救的人中,有三個人被江水吞沒。
  • 調查 17歲少女浮屍水面家屬據稱遭「挾屍要價」 真相到底是什麼?
    「挾屍要價」並非首次 水電總站:撈屍費屬勞動報酬據魏家堡水電站副站長楊帆說,因為引渭渠坡度陡,水流急,浮屍順水漂到魏家堡水電站的情況時有發生,一般情況見到屍體會通過尋人啟事對於打撈屍體向家屬索要撈屍費一事,寶雞峽水電總站生產科科長文志強解釋說,這屬於他們雙方當事人協商的約定,1500元應該算勞動報酬。
  • 黃河撈屍人,不為人知的秘密,絕不會打撈的三類屍體|百家故事
    所以慢慢的,黃河旁邊出現了一群以打撈屍體為生的人,人們稱他們為——黃河撈屍人。因為其職業的特殊性,他們在人前一直保存著一股神秘性。也有很多人曾說這個行業裡有很多的禁忌,最為出名的就是他們絕不打撈三類屍體。一不撈只露上頭的屍體,二不撈有仰面朝上的屍體,三不撈有直立的屍體。
  • 撈屍人為什麼最怕撈到年輕女人?有一種遺體給多少錢都不撈.........
    當然,偶爾,我也兼職『撈屍』。   我家鄉那條大河,是長江的支流,沿河有許多村鎮,我老家『黑水鎮』就是其中之一。   靠水的地方,總是容易發生溺水事件,特別是一到夏天,下河遊泳溺水的人就多,而我們村鎮所處的河道位置,剛好是一個大拐彎口,因此,上遊出事兒,溺死的屍體,往往都會被衝到我們這兒。
  • 黃河撈屍人:日常和各種屍體打交道,卻為何最怕撈到花季少女?
    因此,從六十年代起,在黃河邊便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撈屍人。而那些選擇做這份工作的人,通常也是生活艱難的農村人。畢竟,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從事殯葬一類的職業,更不用說整日工作都是與屍體為伴了。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因為一旦選擇了「撈屍人」這個職業,便很難轉行,因為沒有一家單位會應聘簡歷上有著「撈屍」工作經驗的員工。
  • 撈屍人傳統規矩「三不撈」是什麼?為何最害怕碰見花季少女的屍體
    電視劇《河神》中郭得友那一手"點菸辨冤"的絕技真是令人驚詫,在水中飄蕩起伏的浮屍背後牽扯出的背後牽扯出的一樁樁不為人知的故事,真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不過不知大家在看到"小河神"下水撈屍的時候會不會想起另一個中國的傳統職業"撈屍人"。
  • 《河神》中的撈屍人真存在嗎?揭秘黃河撈屍人,為何懼怕女孩屍體
    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但在雄偉壯麗的波濤中,也處處暗藏洶湧,多少人葬身在無情的黃河水中。洪水無情,但人間有情,在上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職業,撈屍人,他們遊走於生死的邊緣,他們雖不能挽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但是他們竭盡全力將已故之人的屍體一個個撈出讓他們可以落葉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