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屍人傳統規矩「三不撈」是什麼?為何最害怕碰見花季少女的屍體

2020-12-20 二角視界

電視劇《河神》中郭得友那一手"點菸辨冤"的絕技真是令人驚詫,在水中飄蕩起伏的浮屍背後牽扯出的背後牽扯出的一樁樁不為人知的故事,真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不過不知大家在看到"小河神"下水撈屍的時候會不會想起另一個中國的傳統職業"撈屍人"

在中國境內,名川大河數不勝數,豐富的水資源是我國的文明能夠發展得如此之好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另一個問題也就接踵出現了,河水中的垃圾問題,古代倒是沒有現代如此眾多的工業垃圾,但是另一種在夜裡的東西危害也不小,那就是屍體。

"撈屍人"的出現

這有水的界確實是養活了不少靠水吃飯的人,但是死在這水裡的人卻是同樣不少。而按照中國的傳統,活要見人,死了,也要一個完整的屍身,家裡人好仔細收斂了,將人下葬。屍體要是在其他地方都好說,也不過是多找幾個人想法子弄回來就是了,但是這水裡的屍體,只通曉水性還不行,還要膽子大,懂行道,在這樣的需求下,撈屍人就出現了。

撈屍人常年飄在河上,守在船中,與世隔絕,人們如果不是懷疑自己家裡有人在河中遇難的了,是絕不會主動找撈屍人,與之打交道的。畢竟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只和死人打交道的人實在是晦氣。

不過即便如此,"撈屍人"還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畢竟沒有人想讓自己的家人曝屍荒野。撈屍人的想法其實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想讓飄在河中的屍體最後能夠真正的入土為安,這才選擇了天天和死人打交道。

水中的規矩:三不撈

但就和很多中國需要和屍體打交道的行當一樣,這撈屍人也是很有講究的,行內有著"三不撈"的規定。

首當其衝的就是不會打撈在水中還能保持著直立狀態,只露出來一個頭頂的死屍,因為據說這種的已經不能稱之為是屍體了,而是被稱做"煞",是一種會害人的東西,沾上了就是一個禍害,不害死人是不會罷休的。

第二個就是不會在了雷雨天氣出船,這個就很好理解了,畢竟在這種天氣下還要繼續出船打撈屍體的話,是非常沒有安全保證的,風高量浪大的,視野還不好,誰知道會出身,麼事情呢。

第三個就是不會去打撈一具連續三次都打撈不上來的屍體了,因為據說這種屍體生前是有什麼執念的,所以才執意留在水中不肯離去,要是撈屍人清醒將他們撈上來,說不定這鬼很還會纏上自己,給自己帶來黴運。

另外還說幹撈屍這一行的人,一定要命格屬陰,五行屬水,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不會到水中後,輕易被水中的冤魂勾走了性命。

當然了以上的種種,其實都是傳統的撈屍人會遵守的規定,比起實際上的效果,可能更大的作用就是讓撈屍人求個心安。大多數常年與屍體打交道的撈屍人,其實對於鬼神之說是不大相信的,畢竟任誰天天和屍體打交道,都會練出來一身的膽子,不會再去敬畏鬼神之類的了。

儘管這些撈屍人實打實的不信鬼神,但是他們確實是對屍體很是尊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為神鬼之類的比較縹緲,但在河水中漂浮的屍體卻是真切的還有岸上的家人在等著,能幫助那些苦苦尋找屍首的家人幫一點忙那也是好的。

最害怕花季少女

已經年過60的撈屍人陳陽喜在武漢長江的那一帶很有名,據老人自己說,他這一輩子在長江上撈上來的屍體已經超過了400具,老人自己就表示他並不敬鬼神,但是會善待死者,因為活著的人是會記掛著死者的。

老人說,幹這一行的,無論水裡的屍體變成了什麼樣,都得下水撈起來,只是他的師傅告訴他的,求一個心安,畢竟會有家屬前來認領屍體,實在沒人來認領的,也要告訴給公安局。之後他們就會自己拿一張草蓆將屍體裹了,放到棺材裡去,再抬到附近的山上埋掉。不過現在有殯儀館了,基本就是到殯儀館裡火化。

老人最難受的一次,就是去河裡打撈兩個跳江自盡的小姑娘。兩個姑娘才讀初中,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想不開,就決定一起跳江,還用小石子在江邊石頭上寫了"一起跳江"四個字,兩人的鞋還在岸邊整齊地擺著,但是這兩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沒有了。

打撈起來的時候,兩人之間就隔了幾米遠,一個已經漂浮了起來,另一個卻還是在江水底下沉著。

其實很多的撈屍人都害怕會撈到花季少女的屍體,這倒不是因為怨氣之之類的原因,更多的就是於心不忍罷了。畢竟在現代老實的人年紀已經比較大了,看到年輕的生命消逝本身就不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何況等到家屬來尋找的時候,那場面簡直不要太悲涼。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相比較於男屍來說,女屍是比較少的,而大部分女生跳江又總是逃脫不了一個"情"字,撈屍人只負責撈屍,也不會取關和死者伸冤的事情,打撈上過也是看著難受。

最後一個原因可以說是最為樸實的的一個原因了,就是大部分的屍體都不會太好看,年輕女屍更滲人,臉色慘白,雙眼鼓出,黑髮披散。真是誰看誰知道,連經驗豐富的撈屍人都會感到害怕。

另外就是撈屍人一般都是用竹竿來勾住屍體的,女孩又大多數都是長頭髮,稍有不慎主幹就會勾住頭髮,反而將撈屍人拉到水裡去。

小結

存在即是合理,事實證明撈屍人的確是一種不可缺的的職業,做這一行的也有著我們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還是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尊重這一行業的人吧,不求做到恭恭敬敬,但求平等相待。

另外還是希望政府的相關部門能夠加快出臺有關"撈屍"這一行業的法律法規,能夠進一步幫助撈屍人這一邊緣群體洗清身上的汙名。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黃河撈屍人最怕撈到年輕少女?撈屍人:給再多錢也不撈
    在不少人眼中,撈屍是個很賺錢的行當,不過黃河撈屍人最怕撈到年輕少女,給再多錢也不幹,這是為什麼呢? 陳師傅是一名黃河沿岸的撈屍人,據他表示,他這一生見慣了生離死別,他曾從水中撈過上百條屍體。
  • 《河神》中的撈屍人真存在嗎?揭秘黃河撈屍人,為何懼怕女孩屍體
    同時它也是結束生命的兇手,在它波濤駐足之地帶走了一個又一個靈魂,那裡有著一段又一段的故事,而在這片黃河水上出現了一群神秘的人,他們以屍體為生,以撈屍為業。在蒼茫的黃河水上他們被稱為黃河水鬼,這一群人究竟是誰,他們的工作究竟是幹什麼的呢?本期暴走大歷史為您獨家揭秘。
  • 黃河撈屍人:日常和各種屍體打交道,卻為何最怕撈到花季少女?
    黃河的水是壯麗的,也是兇猛的,若是有人不小心葬身於黃河,想找到屍體並不容易。因此,從六十年代起,在黃河邊便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撈屍人。而那些選擇做這份工作的人,通常也是生活艱難的農村人。畢竟,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從事殯葬一類的職業,更不用說整日工作都是與屍體為伴了。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因為一旦選擇了「撈屍人」這個職業,便很難轉行,因為沒有一家單位會應聘簡歷上有著「撈屍」工作經驗的員工。
  • 黃河撈屍人!日常和各種屍體打交道,卻為何最怕撈到年輕少女?
    如果有人不小心跌落在黃河中,則發現屍體並不容易。因此,從1960年代開始,出現了黃河撈屍人這種特殊的職業。 因為一旦選擇了「撈屍人」的職業,就很難改變職業,因為沒有單位會在簡歷中申請具有「撈屍」經驗的員工。
  • 黃河撈屍人被稱「黃河水鬼」,直立在水中的屍體不能撈,禁忌不少
    有自殺投河的,還有很多在河邊失足掉進去的,因此撈屍人這個職業也是有存在的必要。撈上來再認的,家屬需要支付費用,如果是主動找他們撈那就更貴一些。很多人對收費一事有爭議,覺得掙死人的錢不道德,但這年頭誰不需要生活呢?沒人幹這個那家屬不就更難見到自己的親人嗎?但也別因為有金錢上的交易就單純認為這是一筆生意,想要做撈屍人可不是件簡單的事。
  • 從古至今都有「撈屍人」這個行業,可為何一直都不被人們認可?
    圖片:撈屍隊隊員資料截圖二、撈屍的人從古時候就有撈屍這個職業了,大水無情,不管是什麼原因葬身於水底的人,都需要借撈屍人的船和手才能回到親人身邊,入土為安,所以在江邊,撈屍人就顯得特別重要。而打撈屍體絕對不會是一份好工作,特別是在我國古代。古時候,人們對靈魂畏懼,特別是那些不屬於正常死亡的,人們更是害怕,撈屍人長期和屍體接觸,正常人都會覺得這樣的人陰氣重,甚至會有晦氣的感覺,所以撈屍人在古時的社會地位是很低下的,正常人也不願意和撈屍人做朋友。
  • 直擊真實黃河撈屍人:不信鬼神,按家庭條件收費,最怕撈到這種人
    因此在黃河誕生了不少神話和鬼怪的傳說,比如說神秘的黃河撈屍人。黃河撈屍人的誕生和中國的傳統觀念有很大的關係,中國人講究的是「入土為安」也就是說人死後要埋在地下才是最正確的做法,而土葬在原始社會便已經形成了,到了夏朝和商朝直至入境漢族土葬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周禮》寫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
  • 長江的「守護者」撈屍人:不信鬼神,只是敬畏生命
    對於撈屍人陳陽喜來說,他的任務便是將長江裡死去的人撈起來,送他們回家。不信鬼神,有的只是敬畏生命自古以來,人們對鬼神之說總有自己那一套,對於和屍體相關的事情總是會感到害怕、晦氣。而撈屍人這個職業如大眾所想到的那樣,整天跟屍體打交道,不過撈屍人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玄乎,他們很普通,唯一不一樣的,大概是他們比誰都敬畏生命。已經62歲高齡的老伯陳陽喜是武漢長江上最有名的撈屍人,從業到至今50多年,他在這條江裡已經打撈出400多具屍體,說起這些,老人對這些生命的逝去總是流露出無盡的惋惜。
  • 幹了40年撈屍人,他一共打撈上3000多具屍體
    潛入河底,水下地形條件複雜,本來那就是曾「死過人的地方」,撈屍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保險公司對於「撈屍」這一高風險職業是不投保的,這就意味著一旦撈屍的過程中出了問題,撈屍人的生命沒有任何保障。撈屍的價格無法通過物價部門幹預,打撈公司本身承擔僱員和船隻的成本。而且由於審批困難,有不少不正規的打撈公司。在這樣一個「發死人財」的特殊處境中,無論打撈公司開出什麼價格,大家都覺得是在「漫天要價」。
  • 撈屍人為什麼最怕撈到年輕女人?有一種遺體給多少錢都不撈.........
    屍體總得打撈上來吧?但碰死人,是很晦氣,也很髒的事兒,沒人願意義務幫忙,於是就有了職業撈屍人。   也就是水性好,不怕髒不怕邪的人,專門替人撈屍,撈一次收1000、3000、5000不等。   這個價位,是根據屍體的大小、腐爛程度、打撈難度來定價的。
  • 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一個人曾一天撈13人,身上要屍臭幾天才能消
    「撈屍人」的存在提醒著我們,大河流域的死亡時時都在上演,死亡的本質並不會因為時代進步而有所不同。 一、收費極其昂貴的「撈屍人」 既然是職業就要談到報酬,「撈屍人」作為一門稀有職業,願意從事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嫌棄觸碰屍體的晦氣。而又因為這門職業不可或缺,在報酬上就有上漲空間。
  • 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曾一月撈出上百人,身上屍臭7天才能消
    凡是與屍體接觸的職業,人們多少都會覺得晦氣,比如趕屍人、殯儀館工作人員以及撈屍人等。現在交通便利,趕屍人這個職業已經不多見了;而殯儀館也形成了一個規範的制度,但是撈屍人這個職業,至今既沒有被替代,也沒有規範化。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曾一月撈出上百人,身上屍臭7天才能消。
  • 黃河撈屍人,不為人知的秘密,絕不會打撈的三類屍體|百家故事
    所以慢慢的,黃河旁邊出現了一群以打撈屍體為生的人,人們稱他們為——黃河撈屍人。因為其職業的特殊性,他們在人前一直保存著一股神秘性。也有很多人曾說這個行業裡有很多的禁忌,最為出名的就是他們絕不打撈三類屍體。一不撈只露上頭的屍體,二不撈有仰面朝上的屍體,三不撈有直立的屍體。
  • 【民間故事】九龍撈屍人
    原本我還以為撈屍人最多考驗人的膽子和胃口,因為膽小的不敢撈,胃淺的容易吐。聽柳河愁說完我才知道這碗飯不好吃,也是個玩命的行當。黃河裡的屍骨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浮屍。人死之後不出三五天屍體就會從水裡浮上來,男屍是俯身朝下,女屍仰面朝上。這是自然鐵律,按照男女生理結構形成的。
  • 揭秘長江的''守護者''——撈屍人:不信鬼神,只是敬畏生命
    不管身在何處,人最大的願望就是死後能回家。對撈屍人陳陽喜來說,他的任務就是把死在長江中的人打撈起來,把他們送回家去。不相信鬼神,有些人只是敬畏生命。自古以來,人們對鬼神的說法總是有自己的一整套,對於與屍體有關的事情總是會感到恐懼,迷茫。
  • 他做了42年撈屍人,每年在長江撈幾十具屍體,讓無數亡者有了歸宿
    一個能發出萬丈光芒的人,必定忍受了無數個黑夜的折磨。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有很多,人人也都愛美好的的東西,愛美、愛理想、愛美食、愛喜歡的偶像。每個人都崇尚一種美好的生活,衣食無憂,做著喜歡做的工作,體面而又收入頗豐。但是這個世界總是會有不美好的角落,有著讓人嫌棄但又必須有人去做的工作。
  • 長江撈屍人:50年打撈400多具屍體,髒、臭、晦氣,難找接班人
    —李大釗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一聽到屍體這個東西,往往感到不寒而慄,更不要說近距離觀察和觸摸了,想到屍體腐爛的表皮和惡臭的氣味就會讓我們退避三舍,何況中國人傳統認識裡面接觸屍體本就是件晦氣的事。而世界上,有一種職業,有一種人,卻克服了恐懼,每天都在這樣與屍體打交道。
  • 長江撈屍人:要價3.6萬曾經一天撈13人,身上屍臭幾天才能散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話在徐珂的《清稗類鈔·農商類》中也有類似記載:「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這個世界上的職業多種多樣,有光鮮亮麗的,也自然就有暗淡無光的,有萬人敬仰的職業,如教師、醫生,也有萬人唾罵的職業,如盜墓者、撈屍人。
  • 長江撈屍人:要價3.6萬,一天曾救13人,臭味要幾天才能去掉
    由於每年有不少溺水者,水域遼闊,屍體不知道居於何處,於是就有了幫忙尋找和打撈的人,這類人被稱為撈屍人。據世界衛生組織顯示,每年每小時就有40多人因為溺水而死亡,每一年因為溺水而失去生命的人數有三十七萬之多,而這部分人中未成年人就有約5.5萬名。而在中國,每年大約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當於每一天都將近有150人因為落水沒能得救而失去生命。
  • 長江撈屍人:打撈溺水大學生,要價三萬六引眾怒,職業有貴賤?
    每一個有理想的人都會十分的熱愛自己的工作以及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因為尤其對於男人來說,事業就等於生命。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直有一些與眾不同的職業,如「趕屍人」和「撈屍人」。到目前為止,在長江邊的撈屍職業一直都存在。前些年,因為一則新聞,他們引起了大量網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