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撈屍人:要價3.6萬曾經一天撈13人,身上屍臭幾天才能散

2020-12-24 面若桃粉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話在徐珂的《清稗類鈔·農商類》中也有類似記載:「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這個世界上的職業多種多樣,有光鮮亮麗的,也自然就有暗淡無光的,有萬人敬仰的職業,如教師、醫生,也有萬人唾罵的職業,如盜墓者、撈屍人。無論是哪種職業,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我們都知道,有需要就有市場,無論是什麼職業都是在當時的境況下應運而生的。在我國古代,除了皇親國戚吃喝不愁外,富甲天下的商人也都衣食無憂,而剩下的就只有手藝人了,他們擁有某一種技藝,以此來養家餬口。儘管這些手藝並不能讓人暴富,但至少它們能夠保證一家人的溫飽。

以前的很多職業現在都找不到了,像車夫和挑夫等,而那些真正不可被替代的職業才能傳承至今。我國地處西南的人或許都聽說過「幫幫兒」,這是以重慶話來稱呼的挑夫,這樣的職業如今越來越稀少了,但另一種職業卻始終未能被代替,那就是撈屍人。長江撈屍人的撈屍價十分高昂,高達3.6萬元,他們曾經一天撈13人,但身上的屍臭卻持續了好幾天才能散。聽起來應該是十分暴利的職業,可是只有真正了解的人才知道,這樣的職業卻只能做到養家餬口。

這樣的職業出現也是有原因的,我們都知道長江流域十分廣闊,儘管它養育了無數人,卻也有無數人因它而喪命。每年都有不少人落水,而落水後大多數人都難以活命。我國是一個十分重禮教的國家,對於禮儀最為講究,所以無論發生了什麼,都要儘可能將屍體找回埋葬。釋道原在《景德傳燈錄》中曾提過:「葉落歸根,來時無口」便是如此。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去江裡撈屍的能力,所以撈屍人存在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這樣的職業算不得光彩,不受人待見,可卻也無法代替。就在2009年時,湖北荊州有一處水域曾發生過一起落水事故,因一孩童落水,三位大學生施救,最終幾人無一生還。撈屍人將屍體撈出後,向其家屬索要3.6萬元的打撈費用,這件事受到熱議。不少人都覺得他們胡亂收費,譴責這樣的行為,可這樣的職業並不歸官方管,大家也都對此無可奈何。

其實這樣的職業,儘管要價高,卻並沒有太多人願意去做,因為這個職業並不固定,只能算是一個時有時無的兼職。要價高也是因為撈屍人要承擔的風險太大,畢竟他們也有可能受到生命的威脅,加上撈屍人越來越少,所以價格也就越來越高。

其實大家是錯怪了這些撈屍人,他們的主業是漁業,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唯利是圖,大部分時候我們都能看到他們見義勇為的時刻,他們是真正的無名英雄。我們從未體驗過他們的生活,所以也並不能對此進行客觀的評價。

相關焦點

  • 長江職業撈屍人:要價3.6萬,曾一天救13人,屍臭得花幾天才能洗掉
    後面科學技術慢慢發展起來,很多職業也因此消失在歷史中,唯獨長江的撈屍人依然存在著。曾經就有撈屍人一天救了13人的事情,也發生過撈屍要價3.6萬的事情。根據撈屍人所說,他們每撈屍一次,身上的屍臭得要好幾天才能洗乾淨。
  • 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曾一月撈出上百人,身上屍臭7天才能消
    撈屍人,顧名思義,就是替人從水中打撈屍體。 但不幸的是,救援失敗,三條年輕的生命葬送在江中,家長們別無他法,只得向撈屍人尋求幫助,至少要將孩子們的屍體打撈上來。可是撈屍人將屍體撈上來之後,卻開出了3.6萬的撈屍價,否則就不歸還屍體,這一做法瞬間引發眾人熱議,紛紛斥責撈屍人趁火打劫、挾屍要價。
  • 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一個人曾一天撈13人,身上要屍臭幾天才能消
    在天下霸唱的作品《河神》中,小說主角的職業就是以神秘和危險著稱的「撈屍人」。事實上,這位作家擅長以實構虛,雖然現實當中不像小說中「玄之又玄」,但「撈屍人」確實是存在於長江沿線的一種職業。
  • 長江撈屍人:要價3.6萬,一天曾救13人,臭味要幾天才能去掉
    而在中國,每年大約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當於每一天都將近有150人因為落水沒能得救而失去生命。這是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或許不少人都想不到溺水情況竟如此嚴重,但這就是真實的數據統計。長江撈屍人,是這一職業裡佔百分比最多的。長江,作為亞洲第一大長河,文化歷史悠久且規模龐大,幹流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在世界大河中都位於第三位的位置,可見其流域面積之大。
  • 長江撈屍人:打撈溺水大學生,要價三萬六引眾怒,職業有貴賤?
    每一個有理想的人都會十分的熱愛自己的工作以及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因為尤其對於男人來說,事業就等於生命。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直有一些與眾不同的職業,如「趕屍人」和「撈屍人」。到目前為止,在長江邊的撈屍職業一直都存在。前些年,因為一則新聞,他們引起了大量網民的注意。
  • 長江的「守護者」撈屍人:不信鬼神,只是敬畏生命
    而撈屍人這個職業如大眾所想到的那樣,整天跟屍體打交道,不過撈屍人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玄乎,他們很普通,唯一不一樣的,大概是他們比誰都敬畏生命。已經62歲高齡的老伯陳陽喜是武漢長江上最有名的撈屍人,從業到至今50多年,他在這條江裡已經打撈出400多具屍體,說起這些,老人對這些生命的逝去總是流露出無盡的惋惜。
  • 揭秘長江的''守護者''——撈屍人:不信鬼神,只是敬畏生命
    不管身在何處,人最大的願望就是死後能回家。對撈屍人陳陽喜來說,他的任務就是把死在長江中的人打撈起來,把他們送回家去。不相信鬼神,有些人只是敬畏生命。自古以來,人們對鬼神的說法總是有自己的一整套,對於與屍體有關的事情總是會感到恐懼,迷茫。
  • 長江天價撈屍人:要價3.6萬,一天曾救13人,臭味要花幾天才洗掉
    「挾屍索價」:被口誅筆伐的撈屍人2009年10月24日,湖北省荊州市的一則新聞,引爆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兩名少年在長江邊落水,岸邊露營的十餘名大學生手拉手組成」人鏈「,下河施救。然而,沒有經驗的學生們沒想到,長江水域的情況十分複雜,」人鏈「的形式並不是正確的做法,他們救上了兩名孩子,但施救的人中,有三個人被江水吞沒。
  • 幹了40年撈屍人,他一共打撈上3000多具屍體
    在這幅照片中可以看到中心位置站著一個70歲白襯衫老者王守海,他是這次打撈的撈屍人。在畫面中他的那個手勢似乎是在說:錢到了,屍體才能給你們。沒錢,免談。而在船下一條繩子上綁著一隻手,正是其中一個「救人而溺亡的大學生」。
  • 為什麼黃河撈屍人最怕撈到年輕少女?撈屍人:給再多錢也不撈
    在不少人眼中,撈屍是個很賺錢的行當,不過黃河撈屍人最怕撈到年輕少女,給再多錢也不幹,這是為什麼呢? 陳師傅是一名黃河沿岸的撈屍人,據他表示,他這一生見慣了生離死別,他曾從水中撈過上百條屍體。對於幹他們這行的來說,他們對於死者有著絕對的尊重,但是他們並不懼怕鬼神之說。
  • 從古至今都有「撈屍人」這個行業,可為何一直都不被人們認可?
    長江每年都要吞噬難以計數的生命,而這3名大學生正是最美好的年華,讓聞訊趕來的人都感到惋惜,他們的同學們也悲痛不已,最後大家希望趕緊將屍體打撈上來,送他們最後一程。圖片:3名大學生資料截圖結果,在長江邊上長期負責打撈的撈屍隊卻不肯作業,他們堅持要收到錢款才肯去撈屍,當時犧牲的學生家屬還在外地沒有趕來,在場的同學們無法拿出那麼多錢,無奈之下紛紛下跪,希望能先打撈上屍體,等到家長們趕來了補齊錢款。
  • 《河神》中的撈屍人真存在嗎?揭秘黃河撈屍人,為何懼怕女孩屍體
    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但在雄偉壯麗的波濤中,也處處暗藏洶湧,多少人葬身在無情的黃河水中。洪水無情,但人間有情,在上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職業,撈屍人,他們遊走於生死的邊緣,他們雖不能挽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但是他們竭盡全力將已故之人的屍體一個個撈出讓他們可以落葉歸根。
  • 【民間故事】九龍撈屍人
    我們這塊處於黃河中下遊,又是懸河分水口,水中常有從上遊流下來的浮屍,這柳河愁就是一名傳說中的撈屍人。撈屍能發財那是肯定的,撈一具平頭百姓的起價五千,趕上城裡貴客動輒數萬。雖然現在農村彩禮高,可我要是跟著柳河愁幹上幾年,不愁沒錢娶媳婦,可前提是有人敢嫁啊。好人家的姑娘誰願意往撈屍人懷裡鑽,註定孤獨一生。
  • 長江撈屍人:50年打撈400多具屍體,髒、臭、晦氣,難找接班人
    他工作的範圍在長江武漢段的陽邏,這裡因為地勢的原因,加上石頭的阻隔,極易形成漩渦,許多長江上遊漂來的屍體便很容易被卷進去,因此,催生出了撈屍人這個行當。而陳陽喜的入行,只是一次意外。那是1971年的時候,當時20歲的他還是陽邏染織廠的一名普通工人,有一回他在江邊閒逛,突然一個老人迎面走來,主動找他搭訕。問他願不願意和他一起撈屍體。
  • 撈屍人傳統規矩「三不撈」是什麼?為何最害怕碰見花季少女的屍體
    屍體要是在其他地方都好說,也不過是多找幾個人想法子弄回來就是了,但是這水裡的屍體,只通曉水性還不行,還要膽子大,懂行道,在這樣的需求下,撈屍人就出現了。撈屍人常年飄在河上,守在船中,與世隔絕,人們如果不是懷疑自己家裡有人在河中遇難的了,是絕不會主動找撈屍人,與之打交道的。畢竟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只和死人打交道的人實在是晦氣。
  • 撈屍人為什麼最怕撈到年輕女人?有一種遺體給多少錢都不撈.........
    當然,偶爾,我也兼職『撈屍』。   我家鄉那條大河,是長江的支流,沿河有許多村鎮,我老家『黑水鎮』就是其中之一。   靠水的地方,總是容易發生溺水事件,特別是一到夏天,下河遊泳溺水的人就多,而我們村鎮所處的河道位置,剛好是一個大拐彎口,因此,上遊出事兒,溺死的屍體,往往都會被衝到我們這兒。
  • 黃河撈屍人被稱「黃河水鬼」,直立在水中的屍體不能撈,禁忌不少
    黃河「水鬼」,指在黃河上打撈屍體的撈屍人,由於常年和屍體,或者說亡靈打交道,所以才被起了這麼個名字。雖說現在封建迷信已經被破除,但經常做這些工作的人,還是需要有所忌諱的。其實主要還是為了讓活人心安。任何一條河都吞噬過幾條人命,更不要說黃河。
  • 他做了42年撈屍人,每年在長江撈幾十具屍體,讓無數亡者有了歸宿
    一個能發出萬丈光芒的人,必定忍受了無數個黑夜的折磨。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有很多,人人也都愛美好的的東西,愛美、愛理想、愛美食、愛喜歡的偶像。每個人都崇尚一種美好的生活,衣食無憂,做著喜歡做的工作,體面而又收入頗豐。但是這個世界總是會有不美好的角落,有著讓人嫌棄但又必須有人去做的工作。
  • 黃河撈屍人:日常和各種屍體打交道,卻為何最怕撈到花季少女?
    因此,從六十年代起,在黃河邊便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撈屍人。而那些選擇做這份工作的人,通常也是生活艱難的農村人。畢竟,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從事殯葬一類的職業,更不用說整日工作都是與屍體為伴了。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因為一旦選擇了「撈屍人」這個職業,便很難轉行,因為沒有一家單位會應聘簡歷上有著「撈屍」工作經驗的員工。
  • 直擊真實黃河撈屍人:不信鬼神,按家庭條件收費,最怕撈到這種人
    因此在黃河誕生了不少神話和鬼怪的傳說,比如說神秘的黃河撈屍人。黃河撈屍人的誕生和中國的傳統觀念有很大的關係,中國人講究的是「入土為安」也就是說人死後要埋在地下才是最正確的做法,而土葬在原始社會便已經形成了,到了夏朝和商朝直至入境漢族土葬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周禮》寫到:「眾生必死,死必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