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皆談的虛擬偶像,究竟是誰的機會?

2020-12-22 娛樂硬糖

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盤點2020年的娛樂產業關鍵詞,「虛擬偶像」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存在。繼2019年直播、短視頻平臺對虛擬偶像的一波力推,今年,長視頻成為虛擬偶像更大、也更出圈的舞臺。選秀節目裡的虛擬偶像,已成為被熱議的文化現象。

但平心而論,像初音未來那樣的日式虛擬偶像,可能並不是最適合國內土壤的虛擬偶像形式。讓一個全新的虛擬形象深入人心有多難?

缺乏足夠故事附著和情感加持的虛擬偶像,算不得偶像,只是美麗的人偶。真正能被粉絲瘋狂PICK的,還是「有故事的人」。因此硬糖君一直認為:比起推「新人」,虛擬偶像更適合盤活「老人」。而這要算起來,資源池可太大了。

現實也一再印證硬糖君的判斷。12月5日是《鬥羅大陸》動畫三周年,線下慶生、線上直播、關鍵劇情片段釋出,所有頂流動畫的排面統統安排。但最被粉絲和業內關注的,是一支MV。

這支全長39秒的MV片段,表演者並非真人,而是由《鬥羅大陸》人氣角色小舞、寧榮榮、朱竹清組成的偶像女團。「啊啊啊舞舞子好可愛!」「有那味了!!!求完整版!」「出道吧!!!!衝鴨!!」粉絲的熱情反饋勝過一切。

雖然《鬥羅大陸》動畫熱播三年,B站上已經有無數粉絲自製的MMD同人,跳遍各種勁歌熱曲。但由官方主導推出原創單曲與女團概念,意義終究不同。

從《全職高手》的葉修拿下商業代言、《魔道祖師》的魏無羨攜手博物館,再到如今《鬥羅大陸》虛擬偶像團體,國漫大IP的主角,才是目前國內虛擬偶像市場上的第一梯隊。這點在品牌主們選代言人時看得最為清晰(沒錯,虛擬偶像也是拼作品、比代言)。

2020,虛擬偶像來襲?

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向虛擬化邁進一步,「虛擬偶像」今年也存在感漸強。顧名思義,虛擬偶像指的是以繪畫、動畫、3DCG等形式製作,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偶像活動的虛擬人物形象。

依託vocaldid軟體的虛擬歌姬初音未來、洛天依等,可能是許多人的虛擬偶像啟蒙。然而虛擬偶像當下的發展已經遠不止於此。它們的形象越來越近似真人,開始有職業細分,商業價值也進一步凸顯,與現實社會的互動越發密切。

比如英雄聯盟官方推出的虛擬女團K/DA,不僅從2018 年至今一直擔任英雄聯盟S系列世界賽的決賽熱場任務,平時也營業不間斷,出過專輯、拍過雜誌也接過代言,運營的認真程度足以令首次接觸這一領域的人驚嘆。

傳統偶像市場也正對虛擬偶像躍躍欲試。哇唧唧哇在第一屆《明日之子》便打出了「荷茲」,樂華於今年11月官宣了一支5人虛擬女團A-SOUL。許多網絡乃至衛視平臺則試圖通過舉辦選秀的方式切入這條賽道。

不難看出虛擬偶像相對於真人偶像的優勢所在。真人總有瑕疵,虛擬偶像的樣貌身材與業務能力卻可以在技術輔助下不斷優化。真人苦於檔期,虛擬偶像卻可以不受時空、體力的限制,與粉絲的距離說近不近,說遠卻也並不遠。

此外,虛擬偶像源自二次元文化,天然向同人創作敞開,能夠給粉絲帶來更大的參與感,也更能代表內容共創的未來趨勢。

不過,雖然前景光明,虛擬偶像在落地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痛點。比方說,技術、美術水平制約著虛擬偶像的實際呈現形態,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穩定程度。

最本質的還是內容問題。人設太過單薄、同質化,或者本土化不足,用戶很難對這樣的偶像產生多深的感情,也一定程度上導致其難以突破現有圈層、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此時IP的優勢便大大顯露出來。相比一切從零開始,將遊戲中的人氣英雄或者小說動漫中有完整故事線的人物培養成虛擬偶像,可謂事半功倍,而這也正是IP大戶騰訊視頻所選擇的路線。

騰訊視頻,如何解題?

騰訊視頻在國漫市場起跑甚早、力度甚大。根據骨朵數據統計,在2019年國漫總播放量前十中,騰訊視頻獨播作品佔據6個席位。已經年番化的《鬥羅大陸》今年播放量再創新高,以109.5億總播放量蟬聯榜首。

有充裕的流量與資源作為支撐,從熱播國漫作品中選拔虛擬偶像進行打造,或可部分解決上文提到的種種問題。

事實上,早在「虛擬偶像」火熱之前,騰訊視頻已經擁有了至少一個符合虛擬偶像標準的人氣角色,即《全職高手》主角葉修。

小說階段,葉修的生日應援便是圈內一大盛事,當時已經引發過不小關注。待到後來,《全職高手》動畫版花落騰訊視頻,以超高的IP價值成為國漫品牌合作與商業化開發的試驗場,開闢了產品深度植入、劇中角色「出演」中插小劇場等玩法。

時至今日,葉修不僅生日應援的排面越來越大,更身負多種實體品牌的代言,行業意義突出。

時間走到2019年,騰訊視頻正式提出「國漫BANG計劃」,希望能夠通過系列化的開發運營與線上線下資源整合為人氣角色打通IP產業閉環,打造「騰訊視頻國漫英雄宇宙」,由此真正吹響了對國漫角色進行虛擬偶像化運營的號角。

2020年4月,騰訊視頻旗下另一國漫力作《魔道祖師》主角魏無羨官宣了中國科舉博物館的「國風合伙人」身份,將與博物館共同推廣科舉文化和歷史寶藏。這一案例就很能體現擁有「現成」偶像的優勢。

首先來說,從小說到影視再到真人劇和相關衍生,《魔道祖師》的熱度層層累加,粉絲群體不斷擴張,商業運作成熟,構成了魏無羨強大的人氣基礎與消費號召力。

同時難能可貴的是,各環節的故事調性、視覺風格都保持了基本一致,除了CP女孩,古風愛好者也是其吸引的人群之一。換句話說,《魔道祖師》與魏無羨的粉絲人群與科舉博物館的需求是足夠契合的,合作絕非盲目追逐流量。

而在當家系列《鬥羅大陸》方面,除了上文提到的三人女團,主角唐三還與偶像陳立農、說唱歌手馬思唯、《脫口秀大會》冠軍王勉、電競選手Paraboy、演員史彭元、鋼琴家張浩天等共同入選《時尚先生fine》的歲末群封,證明了其作為個人IP的影響力。

除了在內容IP基礎上打造虛擬偶像,在積累了一定的運營經驗後,騰訊視頻也開始進行一些反向嘗試。2020年7月,在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上,原力數字科技、角川青羽、騰訊視頻宣布將共同開發虛擬女子電競戰隊「千鳥」。

這次是先有原創人設與電競定位,再發動全產業鏈打造直播、綜藝、漫畫、小說等衍生內容,吸粉固粉、豐富背景故事的同時讓她們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國漫市場,競爭升級

不難看出,即便有成熟作品基礎,從「角色」到「偶像」也需要一個過程,期間的運營更是不能鬆懈。那麼,騰訊視頻為何要在這上面加碼?除了搶佔創新賽道,很大程度上還因為這能夠幫助騰訊視頻在不斷升級的國漫市場競爭中持續保持領先。

今時不比往日,《哪吒》豪取近50億票房向市場釋出信號,吸引無數人來泛二次元領域掘金。視頻網站也加大了在獨播動畫方面的布局與爭奪,其中不乏來勢洶洶的後起之秀。騰訊視頻雖然與閱文集團、騰訊動漫等IP富礦有近水樓臺的淵源,不斷將大IP收歸囊中,但依然要注重對用戶體驗的深耕。

首先,將國漫角色打造成虛擬偶像,某種程度上是對粉絲心態的一種呼應,體現了騰訊視頻對於用戶心理的敏銳洞察。過去,對於「老二次元」們來說,喜歡的角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能通過買周邊、同人創作等方式拉近彼此距離。

如今讓角色在正片之外也能以各種方式「營業」,相當於官方主動向粉絲靠攏。為用戶提供更新穎、更多元的體驗,正是視頻平臺差異化競爭的一大手段。

其次,將人氣角色打造成虛擬偶像進行活動,有助於作品主IP的保鮮與增值。眾所周知,國漫製作周期尚不穩定,鮮少有項目能夠打造成年番,通常都以季播形式進行,但季與季之間會有較長時間的斷檔。大力培植角色IP,令角色在正片的空檔期、甚至完結之後都屹立不倒,這對於IP的持續開發至關重要。

最後,這也是騰訊視頻助力國漫起飛後的必然。普通的帶貨往往只能證明單個作品、單個人的火熱,然而當《狐妖小紅娘》與杭州市政府合作賦能文旅、當魏無羨攜手地方博物館推廣傳統文化,我們則知道國漫整體的影響力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通過作品或角色IP實現更高層面上的合作,既是騰訊視頻彰顯成績、確立自己國漫市場頭部地位的方式,又能夠幫助國漫IP在合作中突破圈層,繼續升級。

今年8月的動漫年度發布會上,騰訊視頻發布了包括22部重磅新作IP、22部持續開發國漫系列作品和20部2020年度已宣作品,共計64個重磅IP的新片單,《誅仙》、《雪中悍刀行》、《龍族》、《AWM絕地求生》等重磅IP皆在其中。

從魏無羨、千鳥到鬥羅女團,可以看到,騰訊視頻正依託自身優質國漫IP的內容優勢,在虛擬偶像的打造上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思路。隨著其內容版圖的擴張,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國漫英雄及原創虛擬偶像進入到我們的視野。

相關焦點

  • 虛擬偶像進階錄:「洛天依」們的未來在何處?
    據公開資料顯示,9月21日,嗶哩嗶哩宣布增持虛擬偶像「洛天依」母公司香港澤立仕的部分股份,成為控股股東;去年10月23日,泛二次元互動興趣社區克拉克拉宣布融資1.2億元,提出了「人人皆可虛擬偶像」的願景;10月28日,在《王者榮耀》三周年音樂盛典上,騰訊宣布將推出「王者榮耀虛擬偶像」,人氣英雄「貂蟬」成為「峽谷第一舞姬」;10月30日,嗶哩嗶哩再次宣布,將與日本GREE社成立合資公司
  • 誰在為虛擬偶像「氪金」?
    據愛奇藝發布的《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全國有3.9億人正在關注虛擬偶像和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二次元圈層人數逐年增加,其中,95後至05後用戶滲透率達64%。在文化產業領域,粉絲市場獨佔一隅。飯圈頂級流量的粉絲經濟效應,虛擬偶像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於資本而言,投資虛擬偶像便等同於投資了背後的粉絲市場。
  • 虛擬偶像發展史:虛擬偶像,會有光明的未來嗎?
    作者|硬糖君普通群眾都已察覺到虛擬偶像時代的到來。二次元選秀綜藝列隊而來,虛擬偶像直播層出不窮,大眾看的是新奇與熱鬧。而對於虛擬偶像業內的人來說,更多的是思考,未來發展的重點是什麼?> 初談虛擬偶像,始終繞不開初音未來和洛天依。
  • 與國內相比,日本虛擬偶像(Vtuber)強在哪裡?
    與國內相比,日本虛擬偶像(Vtuber)強在哪裡? 虛擬偶像,也被稱為Vtuber,由於是虛擬人物且活動平臺為Youtube而因此得名。2017年年底,虛擬偶像四天王——愛醬(キズナアイ)、輝夜月、MIRAI AKARI&SHIRO以及蘿莉狐娘成功引爆虛擬偶像熱潮,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近日根據User Local統計,在短短兩年內,虛擬偶像數量翻了10倍已經超過1萬人。今天,絆愛的運營公司再次獲得10億日元的高額融資,然而1月,這家公司發布的季度財報顯示虧損將近7億日元。
  • K-POP的未來:虛擬偶像可行嗎?
    虛擬偶像進行的偶像活動超越了人類範疇,不僅可以通過專輯、MV、寫真集進行偶像活動,還可以汲取粉絲的同人二次創作來豐富自己的內涵,因此與粉絲間的隔閡也小得多。2007年作為世界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誕生了,她的原型是一個用於語音合成技術的音源庫。她的獨特之處是奠定了虛擬偶像的養成型孵化模式。粉絲直接參與創造價值,並進行線上分享和傳播。
  • 原創 | 虛擬偶像20年,下一個「洛天依」是誰?
    19年《王者榮耀》也推出了虛擬男子團體「無限王者團」,在真人選秀綜藝《創造營2019》中帶來成團單曲《Wake Me Up》為節目收官戰助陣,進一步走進大眾生活。從原創虛擬人物到結合遊戲、動畫IP,市場對虛擬偶像的開發從未停止。
  • 虛擬偶像的「痛點」
    虛擬偶像這個源自日本的「舶來品」還在經歷艱難的適應階段。中日市場的差異讓它的成長異常艱難。 虛擬偶像的技術成本一直是進入這一領域的一大門檻。無論是虛擬歌姬,還是虛擬主播,都需要建模以及動作捕捉和面部表情捕捉軟體。粉絲對於模型以及動作、表情的關注非常高,「以虛擬偶像的鼻祖初音為例,她的每一次出場,粉絲都會非常關注模型質量,甚至可以辨認出這個模型是哪個版本的。
  • 虛擬偶像走紅背後,沒有一位「華晨宇」是無辜的?
    英國迷你劇《黑鏡》中,一位流行歌手推出了個與自己外形、性格一模一樣機器人供粉絲購買,以期能滿足粉絲想隨時隨地獲得偶像陪伴願望。這個曾經只存在於影視劇中場景,現今離我們越來越近。虛擬偶像與真實愛豆間早已電光四射,未來市場由誰主宰仍乾坤未定。1月27日,高嘉朗公布戀情告白女友:你的出現,讓我從一個懵懂男孩變成一個有擔當和責任感的男人。
  • 從演出到直播帶貨 誰在買單虛擬偶像
    正當虛擬偶像在綜藝節目市場中廣泛涉足之時,更多領域也出現了虛擬偶像的身影,並吸引著資本的關注。公開資料顯示,今年4月,網上流傳出一份「字節跳動虛擬偶像女團演員招募問卷」的報名頁面,並有消息稱字節跳動正在計劃虛擬偶像項目;而在今年9月,虛擬偶像企業萬像科技宣布完成了由毅達資本領投的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計劃將融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No problem廠牌的深耕運作、團隊建設等方面;此外在今年11月,樂華娛樂則高調宣布入局虛擬偶像,並在B站上發布了旗下虛擬偶像女團A-SOUL的宣傳PV。
  • 從演出到直播帶貨,誰在買單虛擬偶像
    近年來,我國虛擬偶像的浪潮吸引著更多資本相繼入局,藝人經紀公司、視頻平臺、遊戲公司、綜藝節目製作方,紛紛為虛擬偶像市場的發展添柴加火。然而,在虛擬偶像商業價值逐漸顯現的同時,市場反饋也出現了口碑高低不一的分化,警示著火熱的市場之下,理性規劃仍是入局者不可忽視的領域。
  • 虛擬偶像和他的聲音造物主們
    先看上遊,層出不窮的動漫IP給予了聲優更多機會,當大家喜歡某一個動畫角色的時候,自然會關注這個角色是哪個聲優演繹的。而到了下遊,當一個動畫IP火了之後,製作公司就會針對這一IP進行開發,比如廣播劇、舞臺劇、聲優廣播電臺等等,幫助聲優們走到舞臺中央。
  • 「我的虛擬人生」活動打破次元壁,A站拓展虛擬偶像邊界
    破次元壁的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流行新趨勢,將虛擬偶像和直播列為發展重點的A站,無疑抓住了垂直賽道爆發的機遇。A站去年11月正式布局虛擬偶像,並於近日推出虛擬偶像「AVI聯盟計劃」,其VUP(即虛擬UP主)陣營已初具規模。
  • 從初音未來到歌王子殿下,尚未VTuber化的虛擬偶像
    上個世紀末,幕後的聲優開始走上臺前成為偶像,如今,站在臺前的真實偶像選擇退居幕後擔任「聲優」,開始以虛擬的形象示人。在此前對虛擬偶像源頭的些許探討中,龍虎報便曾談到,虛擬偶像今後會是偶像這個行業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現在,我們已經能看到真實偶像向虛擬試探的腳步。
  • 虛擬偶像正在「野蠻生長」
    1996年央視春晚上,蔡明和郭達的小品《機器人趣話》成為一代經典,24年之後,誰又能想到,年年春晚見的蔡明老師,帶著煥然一新的形象站在了「B站春晚」的舞臺上。一場直播,不僅讓那些沒那麼愛看春晚的年輕人們重新認識了蔡明老師,也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到虛擬偶像和虛擬主播市場。近年來,虛擬偶像的市場規模都在持續看漲。在小鹿角·音樂財經2019年的文章《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裡是2019年風口上的「虛擬偶像戰場」!》中,曾有眾多行業人士向我們感嘆,目前正是虛擬偶像爆發的階段。
  • 聽過虛擬偶像,沒看過西蒙尼?
    前言:虛擬偶像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現實中早已不亞於真人偶像,依靠全息投影塑造外形和動作,聲音則來自合成軟體的她們,受到成千上萬粉絲喜愛,國內目前以愛奇藝原創虛擬偶像RICH BOOM團體表現最為活躍,廣告代言接到手軟,舞臺綜藝也潮範十足!
  • 虛擬偶像還是真人偶像?Z世代的選擇超科幻
    企劃的初期核心目標用戶是12-24歲的核心二次元青少年群體,之後會逐步覆蓋到動漫、偶像等泛二次元群體內。而之所以在2018年投入資本和精力來做這件事,一在其前景光明,二在這個領域正在一個高速發展期,誰能率先試水成功,就有可能在下一波競爭力拿到先發優勢。布局虛擬偶像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國內許多廠商都有涉獵,但運營一個「偶像」難度大周期長,所以有不少廠商都退了一步,選擇了「虛擬主播」。
  • 國內陣容最強的虛擬偶像演唱會上,這些虛擬藝人不需要刷量
    國內陣容最強的虛擬偶像演唱會上,這些虛擬藝人不需要刷量 8090 後的偶像周杰倫並不需要刷量,三次元的流量偶像也可以沒有代表作。
  • 二次元歌姬:洛天依是誰?網紅虛擬偶像,真正的靈魂歌者
    二次元歌姬:洛天依是誰?網紅虛擬偶像,真正的靈魂歌者洛天依是誰?洛天依是什麼?有人說,她是一款音樂軟體;有人說,她是一名歌手;也有人說,她是一位網紅虛擬偶像,真正的靈魂歌者。客觀上說,洛天依是一個古典美學與高科技相結合的、近乎完美的歌手,能滿足你對偶像的任何想像。最重要的一點是,洛天依可以跨越時間空間,比真人明星更可控,而且永遠不會有負面新聞。在二次元領域裡面,洛天依的存在,就是破次元的體現,並且給未來帶來了很多可能。
  • 《IDOLiSH7偶像星願》虛擬電音活動進行中 演唱會DVD情報公開
    導 讀 《IDOLiSH7 - 偶像星願 -》繁體中文版的虛擬電音積分活動現正進行中,挑戰排名有機會獲得虛擬電音系列迷你偶像,還有許多強化道具開放積分兌換。
  • 我在B站的演唱會上,看到了虛擬偶像的江湖
    文首所描述的VR場便是全息演唱會專場,於7月19日舉行,演出嘉賓均為虛擬藝人,包括洛天依、初音未來、絆愛等,由「全息真實化攝影技術」呈現在舞臺上。虛擬偶像也有江湖虛擬藝人沒有實體、沒有生命、一舉一動全依賴技術支撐,不像真人明星一般能走下臺與粉絲互動,但這並不妨礙臺下粉絲們真情實感地為他們打call、買演出門票、直播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