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有時候不自量力,本身窮得一塌糊塗,但總喜歡跟中國叫板;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擁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遺留下來諸多漂亮的建築和獨特的文化;有「印度長城」之稱的貢珀爾格爾堡就是其中的一個;
中國長城是世界中古七大奇蹟之一。竟然,有印度的所謂「磚家」開始拿貢珀爾格爾堡叫板;
拉賈斯坦邦的奇蹟之一
貢珀爾格爾堡長城,位於北印度的拉賈斯坦邦的南部。 在古代,它被稱為「MEWAR的眼睛」(死亡監護人)。距離「白色之城」烏達布爾市北部64公裡處,距離首都新德裡大約10小時車程,建在阿拉瓦利山脈海拔1772米的山頂上。
印度的道路很差,60多公裡的距離需要晃晃悠悠開上將近2個小時。來到貢珀爾格爾堡已經接近中午,毒辣的日頭讓人沒處躲藏。這個時間在氣勢宏偉的貢珀爾格爾堡爬上爬下,確實不是一個輕鬆的差事。
貢珀爾格爾堡的周邊,各種嶙峋的山石、枯敗的野草
貢珀爾格爾堡目前的形制,建於梅瓦爾國王Rana Kumbha的統治時期(距今600多年)。這個國王屬於印度最長的拉其普特人西索迪亞王朝(印度拉賈斯坦邦一個持續了1215年的老王朝,全球排名第6)。在他的有生之年,搞了84個堡壘,其中32個是他自己設計的。
百年修得36公裡長城
印度長城,位於古馬爾瓦王國和梅瓦爾王國的交界處,貢珀爾格爾堡建於1458年,耗時百年才大功告成,為拉賈斯坦邦內第二大要塞。綿延36公裡的城牆耗費15年時間完成,被譽為「印度長城」,曾經是西印度最重要的要塞之一。數百年的王朝
變遷、刀光劍影為城牆留下了斑駁的歲月痕跡,卻絲毫無損於其磅礴的氣勢。
中國的長城功能一樣,修建印度長城同樣是為了抵抗外族侵略。印度「長城」極強的軍事用途,從城牆的寬闊和堅固程度得到完美的體現:寬約4.5米到6米之間,可以並行通過8匹戰馬。最厚的地方可以達到15米,能夠抵禦重型火器的攻擊。在至暗時刻,貢珀爾格爾堡被用作梅瓦爾國家統治者的避難所。
爬到貢珀爾格爾堡的最高處,目光可及之處,印度長城沿著由近而遠,沿著山脈、河流的地勢蜿蜒往遠處伸展。沿途修建了32座印度風格的烽火臺,以及箭樓、敵樓,作為戰時信息傳遞站點。
從1457年開始,貢珀爾格爾堡及長城經受過數次的外來軍事力量的就開始接受外來的襲擊,但每每因為堡壘堅不可摧而無功而返。600年間唯一一次城破是莫臥兒王朝統治時期,被阿克巴大帝手下的將領圍困三年之久。1576年,最終彈盡糧絕後,不戰自潰。
龐大但不精緻的堡壘
貢珀爾格爾堡的大門,叫做Ram Pol(Ram Gate)羅摩(羅摩衍那)之門。度娘稱:「羅摩衍那」,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羅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相當於耶穌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據稱,貢珀爾格爾堡城牆內部有360多座寺廟眾多的宮殿,花園,街井和700座炮塔可以參觀。看過了印度各式各樣的神廟、宮殿、花園之後,再加上一會兒的耆那教的千柱神廟,貢珀爾格爾堡二等的神廟之類自然不值得一提。
倒是在如此海拔之上,登高遠望還是堡壘的一個賣點。畢竟這個堡壘是實戰為主的,近百米高的堡壘,不論從下仰望、抑或是登高遠望,還能看出點器宇軒昂的氣勢來。再就是,印度人建什麼都差不多一個模子:這座印度的長城中,竟然包括了太多的城堡的元素。二流的堡壘、烽火臺、射擊孔、小宮殿、房間、花園、圓亭、神廟等諸多元素雜陳在一起,能感覺到,這樣一個半吊子的諸侯國一個邊境堡壘的不職業。
而且,由於這個堡壘在印度諸多神奇的景點中,並不能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引入關注。也沒有很多歷史的記錄,來訪者無法確定堡壘的詳細過往(反倒是,圖片更能展現一些風採)。只知道由於地處的戰略要地,在6世紀這個地方已經有要塞堡壘了。
現如今,這座城堡由於缺水而被廢棄。貢珀爾格爾堡在14年的時候,還只能包車到達。外國遊客不是很多,門票:200盧比(不到20人民幣),適合一個人安靜閒逛、拍照。
論長度,印度長城排第5
貢珀爾格爾堡,在2013年柬埔寨金邊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7屆會議上,被選為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貢珀爾格爾堡在國際並不是很有名氣,儘管有一些外國學術界人士認為是僅次於中國萬裡長城的第二大長城。
然而,近幾年有些沒見過世面但內心有膨脹的印度專家開始叫囂:中國現存的長城是明長城,建築時間比印度長城要晚近100年。而秦長城早已破敗不堪,遠不及他們的長城——貢珀爾格爾堡長城雄偉壯觀。
哎,真受不了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傢伙。且不說中國的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裡,秦漢及更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裡,總長度21196.18公裡。
僅已經被國際社會認可的:德國、英國、朝鮮長城,從長度、年代等指標都排在印度長城之上:
德國長城:除中國外修建最早的長城。大約在公元1世紀時,古羅馬人在萊茵河和多瑙河之間修築了一道「防禦牆」,以後不斷地擴建延長。這道長城總長為584公裡。
英國哈德良長城:為了抵禦外族的侵略,古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築造,位於英格蘭與蘇格蘭分界線上的一條逶迤的土牆。公元122年開始修建,長達117公裡。名為哈德良長城。
朝鮮長城:朝鮮西北部的鴨綠江下遊起,延伸到東海的東朝鮮花海灣,總長度長度370多公裡的城牆,被稱為朝鮮的千裡長城。1033年至 1044年修建。
尾聲:
印度的長城的長度,不到中國長城的一個零頭;
年代:中國最早的長城始於西周(前1046~前771年);大規模的秦長城也在:公元前214年;
即便,與德、英、朝鮮長城相比,印度長城的規模也相距甚遠。
了解印度長城的朋友,你們覺得印度長城能排在第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