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臨床醫學專家、影像中心主任袁廣勝

2020-12-25 海報新聞

編者按:醫生,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他們奮鬥在一線,守護健康,他們會常常忍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精神壓力和工作壓力。他們總是與患者一起去勇敢面對會奪走生命的疾患,全力以赴地用個人知識和技能踐行著「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誓言。醫者仁心,他們每個人都是在崗位上綻放著光彩、獨一無二的閃光者!

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獨醫無二』——東營名醫譜」系列報導,將鏡頭聚焦一線醫生,讀取「白大褂」的無疆大愛與大醫情懷,致敬生命。

選擇醫學之路,源於袁廣勝的好奇。隨著學習的深入,袁廣勝慢慢感受到了醫學的神聖,「為患者服務,救死扶傷」的信念感越來越強烈。1991年,畢業於青島醫學院影像專業的他來到勝利醫院,先後在放射科、CT室、介入科工作,2012年繼任影像中心主任後,袁廣勝便負責整個影像中心的工作事宜。

袁廣勝在醫院的專業是介入,每天主要負責門診、會診、病例討論和做手術。同時還負責整個影像中心的管理工作,學科建設,承擔科研、教學工作。

身披20多斤「鎧甲」負重前行

作為一名介入醫生,手術時需要「披掛」20多斤的鉛衣、鉛裙、鉛圍脖、鉛眼鏡、鉛帽子,完全不透氣,穿上半小時後就是一身汗水。平均做一臺手術時間為2-3小時,最長時間可達5-6小時,那麼他們就需要穿著這一身鉛衣站在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手術臺旁,不分晝夜,不分冬夏,不放棄,不懼射線輻射,用生命呵護生命,用生命救治生命,解除患者的病痛,挽救患者生命。因此,許多介入醫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損傷、頸肩背部勞損、下肢靜脈曲張等職業病。

10多年前,有一個患有肝動脈栓塞治療肝母細胞瘤的10歲小女孩,多次來醫院做介入手術。每當想起這個孩子,想起這個孩子的母親求醫時的眼神和言語,就能體會到母親的心被揉碎的疼,「人的生命有時候真的很脆弱,看到這麼小的孩子受罪,非常心疼。」袁廣勝說,在手術臺上,遇到急危重、複雜介入手術,醫護人員精神高度緊張,手術結束後1小時,有時醫生的心率、血壓仍然高於平時。

醫患是命運共同體 是同一戰壕的戰友

袁廣勝笑言自己在生活中是混合型性格,不是單一的性格,喜歡自己開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旅遊。愛好拍攝自然風光和人物,欣賞大自然的原始之美,欣賞社會的和諧美麗。「我不喜歡把工作中的瑣事帶到生活中,而是換一種狀態,享受生活的美好。」

袁廣勝認為,醫生的職業價值是崇高的,因為醫生面臨的是人的生命,為人的生命提供醫療服務,是崇高的事業。「患者和家屬託付給我們的是信任,是祈求,是囑託,是健康與生命的希望,即使與他們素昧平生,我們一視同仁,醫者仁心,醫生的職業就是讓他們放心,安心。」

一名優秀的醫生,離不開個人努力、團隊協作、培養平臺、患者及家屬的信任理解。患者是醫生的診療對象,同時也為醫生在醫療技術上的成長做出了貢獻,作為醫生應當感謝患者,同時,醫生把好的醫療技術,再服務於更多的患者,為醫學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醫患是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同疾病做鬥爭戰壕中的戰友。」袁廣勝相信,醫者同患者共同攜手創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諧環境。(記者 李欣)

相關焦點

  • 東營名醫譜|穿鉛衣的「戰士」——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
    選擇醫學之路,源於袁廣勝的好奇。隨著學習的深入,袁廣勝慢慢感受到了醫學的神聖,「為患者服務,救死扶傷」的信念感越來越強烈。1991年,畢業於青島醫學院影像專業的他來到勝利醫院,先後在放射科、CT室、介入科工作,2012年繼任影像中心主任後,袁廣勝便負責整個影像中心的工作事宜。  袁廣勝在醫院的專業是介入,每天主要負責門診、會診、病例討論和做手術。同時還負責整個影像中心的管理工作,學科建設,承擔科研、教學工作。
  • 東營名醫譜|回春「妙手」——東營市中醫院(勝利醫院)中醫首席專家...
    1982年,張萬義於山東中醫藥學校中醫學專業畢業後,一直在老家山東招遠工作,1990年調到東營市中醫院(勝利醫院),1991年前往山東中醫藥大學讀研究生,1996年博士畢業,並於2002年進入解放軍總醫院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做課題研究,2004年順利出站。現如今,張萬義已經近40年的醫齡,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中醫」。
  • 首屆五運六氣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勝利醫院召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呂增霞12月11日,由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主辦、盧思儉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及東營勝利中醫醫院協辦的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盧思儉學術思想及臨床應用研討會暨東營市中醫學會、中醫協會首屆五運六氣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勝利醫院舉行
  • 東營市中醫學會及中醫協會首屆五運六氣專業委員學術年會舉行
    」和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盧思儉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研討會」兩個主要內容。  會上,山東省名老中醫藥專家、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首席專家盧思儉對專委會的工作進行了匯報,盧思儉稱,五運六氣是研究自然時空運動變化規律的一門學問,是中醫基本理論的基礎和淵源,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是回歸中醫本質的根本所在。
  • 心靈治癒師——東營市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張華
    ①心靈治癒師——東營市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張華 提到心理醫生,很多人會覺得他們的工作就是「跟人聊天」。其實心理科醫生是診療心理疾病的醫師,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只佔他們工作範圍很少一部分。即使是「跟人聊天」的心理治療,也是需要專業的心理治療技術,才能去幫助患者自我成長、自我發展,所以,他們更是「心靈治癒師」。張華就是一名溫暖的「心靈治癒師」。
  • 寒冬戰「疫」出徵 春日勝利歸來!寫在東營市援鄂醫療隊第二批隊員...
    當日,東營市援鄂醫療隊第二批26名隊員凱旋,東營市依舊用最高禮遇歡迎英雄們回家。從一早要離別山東隊隊友,到登上駛往東營的專車,直到踏上東營的土地,眼淚成了他們最親密的「朋友」。東營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東營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楊克讓哭著笑了,他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眼淚,「我本是個不愛哭的人,出發時也沒有流過一滴淚呢!」
  •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8個專科獲評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呂增霞日前,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下發《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關於確定2020年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的通知》,勝利油田中心醫院風溼免疫科、呼吸內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燒傷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重症醫學科等8個專科獲評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西郊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正式開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苟金鈴 東營報導12月20日,勝利油田中心醫院西郊醫院康復醫學中心開業慶典暨山東省康復醫學會運動康復分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開業慶典現場,勝利油田中心醫院醫院管理總監、西郊醫院院長王玉彬介紹了西郊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情況。據了解,西郊醫院現已開設內外婦兒、五官及中醫藥、發熱門診、公共衛生、檢驗影像等專業科室,初步滿足了區域基本醫療服務需求,並於2019年10月開設了頤養中心,為失能、半失能長者提供了高品質的健康養老服務。
  • 東營市第二人民醫院迎接中國胸痛中心認證現場核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呂增霞 通訊員 郭坤為進一步優化胸痛患者救治流程,讓胸痛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東營市第二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建設在經過了認證申請、資質審核、數據初審、省級聯盟預檢、專家網審、暗訪等環節之後,於8月
  • 東營市人民醫院產後康復中心:保產後健康 做幸福女人
    為幫助廣大女性解決盆底疾病的困擾,提高生活質量,東營市人民醫院產科成立產後康復中心,全面開展產後康復治療。讓廣大產婦從傳統月子時代解放,享受醫療級產後康復,為媽媽們爭取更多幸福的選擇。「我才二十幾歲,怎麼就漏尿了?」
  • 中心醫院人才梯隊培養與重點學科建設博導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山東省醫師協會會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孫洪軍,東營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石循剛,東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宋勇以及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主任李傑,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泰山學者侯應龍,山東省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泰山學者杜怡峰,山東省立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吳榮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廖琳
  • 東營名醫譜|康復大師——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中醫首席...
    懷著這樣的初衷,他開始孜孜以求地學習醫學知識。學霸型人才 精通多國語言1994年,本科畢業於長春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的鄭一又師從國醫大師任繼學教授和國醫大師張學文教授繼續攻讀研究生。2004年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博士畢業後,到解放軍總醫院博士後流動站、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等交流學習。
  • 人體第一道防線的呵護者——東營市人民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馬強
    1986年畢業於泰山醫學院醫療系的馬強,在原東營市牛莊中心醫院工作了6年後,於1992年5月東營市人民醫院成立之際,成為醫院的第一批醫務工作者,這期間一直從事兒內科臨床工作。1995年6月,馬強外出進修學習歸來後牽頭組建成立了醫院的皮膚性病科。
  • 盧思儉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研討會成功舉辦
    12月11日,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盧思儉學術思想及臨床應用研討會在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舉辦,來自全市各醫療機構的中醫醫師100餘人參加了會議。學術講座中,盧思儉主任醫師結合大量臨床實踐,從2020(庚子)年五運六氣回顧分析與臨床應用、2021(辛丑)年運氣展望、五運六氣與新冠肺炎等幾個方面對五運六氣在臨床中具體運用進行了講授。學術繼承人、市中醫院向瑋主治醫師和洪海洲主任醫師分別進行了《盧思儉主任醫師運用蟲類藥治痺經驗舉隅》及《漫談柴胡劑》專題講座。
  • 阻擊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PET-CT中心主任、影像診斷科CT室...
    記者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診斷樓3層見到PET-CT中心主任、影像診斷科CT室主任吳寧,已經60歲的她梳齊耳短髮,戴金絲邊眼鏡,白大衣內露出藍底白點的連衣裙,平底鞋,走起路來很快。她非常忙,接受採訪前剛剛結束特需門診工作回到辦公室。
  • 咱們「雲」教學(50):東營市勝利青山小學語文教師宋敏連
    宋敏連,東營市勝利青山小學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及語文教研組長,教齡22年。  隨著疫情的不斷變化,宋敏連沒想到一向不願拋頭露面的自己也被推到「主播」的前沿陣地。「剛聽到『釘釘』時我一頭霧水,這是什麼軟體?
  •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滬啟動,葛均波院士擔任主任
    12月5日,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揭牌啟動,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擔任該研究中心主任。採訪中,葛均波院士告訴健康界,「成立後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將全面覆蓋心臟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神經介入、腫瘤介入和綜合介入五大介入學科分支,並形成各自的研究團隊,以泛血管理論為指導,構建介入創新技術平臺。」
  • 沃德影視基地在東營市沃德中心舉行揭牌儀式
    來自國內頂尖專家學者、影視行業領軍人物、各級領導、企業代表、知名導演、製片人及新聞媒體共計百餘人出席儀式。儀式上,山東省政協常委、華納集團董事長徐綏遠致歡迎辭。徐董表示,沃德中心以黃三角第一高樓的姿態承託起了一個強強合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以商招商新平臺。沃德影視基地落戶東營,可以通過影視文化構建來傳播東營城市形象,展示東營風土人情和城市人文精神。展望未來,華納集團與各方共同合作,將沃德影視基地打造為別具一格的「東營打卡網紅基地」,將沃德中心打造成為「東營遊客集散中心」,助推東營文化與旅遊產業的有機結合,提升東營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