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遊戲」西方龍為什麼會噴火和貪戀財富?

2020-12-22 森納映畫

歡迎收看不止遊戲第131期,我是喬伊。

龍,是東西方古代神話中最具代表性的生物之一,它在東西方各地區的文化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千百年間,被數不盡的文學作品,繪畫、雕塑所描繪。

如今也有很多影視作品,如《權力的遊戲》、《霍比特人》、《魔戒》等電影中,都有各種龍的形象出現。

龍也是遊戲的一大熱門元素,例如《魔獸世界》、《黑暗之魂》、《上古捲軸5》等等,總之只要是跟奇幻沾邊的題材,龍都會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當然了,遊戲裡出現的大多都是西方龍,和我們熟悉的中國龍無論是外觀、還是象徵意義都有很大區別。

本期節目,我就先給大家講講,在電影和遊戲中,大量出現的西方龍,它的由來以及背後有趣的故事。

受不少影視作品的影響,導致很多人對於龍有著非常刻板的印象。比如一說到中國龍,大家就會覺得這是神聖的象徵,它代表著祥瑞,能夠呼風喚雨,為人們避災祈福,尤其是在封建王朝元、明、清三代,中國龍更是成為了皇權的象徵。

而西方龍則恰恰相反,它們就像是邪惡的代名詞。在不少電影裡,都將它刻畫成最終大boss,各種屠龍勇士的故事也流傳至今。它們外表酷似蜥蜴,有著四條腿和兩隻巨大的蝙蝠翅膀。一條碩大有力的尾巴,利爪尖牙。它們擁有著強大的力量和魔法,卻作惡多端,它們殘暴、貪婪,往往都會給人類帶來莫大的苦難。

外觀和象徵意義的巨大差異,讓大家一眼就能分出這兩種龍。但其實,如今我們在電影和遊戲裡見到的各種龍形象,已經經過了數千年的演變。尤其是近代以來對於它們的藝術加工,導致龍的形象早已面目全非,和早期有著非常大的差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東西方各地區神話體系的差異巨大,卻都不約而同的誕生了龍這樣的神獸。

我猜肯定會有人說,「這是因為翻譯的鍋,其實中國的龍和西方的Dragon壓根不是一回事兒。」那我就再給你們看幾張圖片,大家也可以猜一下,哪個是中國龍,哪個是西方的Dragon。

其實剛剛這幾張圖片,都不是中國龍,它們是古希臘、巴比倫和波斯神話中龍的形象。相信大家現在都能明白,早期的西方龍並不是現在那種恐怖的蜥蜴造型,反倒有些地方和中國龍十分相似。這也就足以說明,龍並不是當時人們憑空想像的,而是基於真實存在的事物演變而來的。

而關於龍的起源,東西方學者們也一直眾說紛紜。

有一種說法是,龍的形象來源於恐龍等史前動物的化石遺骸。說的是古人發現了恐龍等史前動物的化石遺骸,但當時人們對於大自然的認識十分匱乏,說白了就是大家都不認識,再一看這龐大的體型,還以為是什麼妖魔鬼怪,神話生物呢。所以人們就通過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再一傳十十傳百,漸漸的人們心中,就樹立起了對於龍的概念。

另一種說法是,龍來源於蛇這類爬行動物。人類在原始社會時,只能依靠簡陋的工具和自然界作鬥爭,時時刻刻都將面臨著大自然裡各種蛇蟲猛獸的威脅。也是在這個時期,人類社會產生了原始宗教和圖騰崇拜,而龍的出現,也有可能就源自於人們對蛇的崇拜。

蛇在當時的人們看來,不僅充滿危險性,而且還極具神秘色彩。明明我這一刀砍下去,蛇都成兩段了,身子卻還能動。再加上蛇蛻皮,冬眠等特性,以及當時的人們對於生殖的崇拜,都讓人覺得蛇有著很強的生命力,甚至於「永生不死」。所以慢慢的,有部分人就將蛇奉為了圖騰。

這也是為什麼早期西方龍與今天的形象差異巨大。

而且在古希臘文中,「龍」和「巨大的海蛇」是同一個詞,並且有著強大的力量和長生不死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早期西方龍的形象,其實是和蛇更為接近。而並非如今電影裡那種,長著翅膀棲息在山洞裡的蜥蜴形象。

但隨著時代的演變,不同地區文化相互交流融合,龍的形象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如今我們熟悉的西方龍形象,更大程度上是來源於一部著名的文學作品—《貝奧武夫》(Beowulf)《貝奧武夫》是一部長篇英雄史詩,完成於公元8世紀左右。

史詩講述了在公元6世紀時,斯堪地那維亞上有一位名叫貝奧武夫的國王,他的國家遭受到了一隻惡龍的侵害。年邁的貝奧武夫就率領手下的士兵,去和惡龍作戰。經過一番慘烈苦戰,英勇的貝奧武夫成功殺死了惡龍,卻也因身負重傷最終犧牲。

《貝奧武夫》史詩中,塑造出了一隻貪婪、噴火,邪惡的西方龍形象,並在後來被成功的改編成了電影。甚至英國著名小說作家,約翰.託爾金(John Tolkien)在撰寫《魔戒》時,也從《貝奧武夫》史詩中汲取了大量靈感。而邪惡、貪婪和噴火也成為了如今西方龍的標誌性元素。

邪惡,可以說是西方龍一個最大的標籤了。在無數的影視作品和文學創作中,西方龍都是邪惡勢力的代表,它們有著強大的力量卻為害一方,肆意搶奪著人類的的財產,和年輕貌美的女子。

但其實早期的西方龍並不是什麼邪惡的象徵,它們獨立存在於各地區的神話體系中,更像是一種單純的圖騰崇拜。

龍被視作邪惡的象徵,還得從歐洲中世紀開始說起。大家都知道中世紀的歐洲,教會有著極大的權力。在那個黑暗時期,不僅在肉體上多次對異教徒進行迫害,在思想上,教會為了更好的控制人們,對於此前很多人們的崇拜都進行了刻意篡改。

例如希臘神話中的潘神(Pan),潘神的長相非常奇特,他有著人的身體和頭,卻有著羊的腿、耳朵和角。它住在森林中,掌管、照顧著羊群和牧羊人,又被稱為「牧神」,所以深受人們的崇拜。但到了中世紀歐洲,在基督教的宣傳下,潘神山羊的形象,讓它和撒旦聯繫到了一起,成為了中世紀惡魔的化身。(《潘神的迷宮》)

無獨有偶,西方龍也是在這個時期,被刻意渲染成了邪惡之物。這種形象充斥在當時的教義,和各種衍生的藝術作品中。

在《聖經啟示錄》(Book of Revelations)中就有說到,「有一條的大紅龍,有七頭十角,七個頭上戴著7個冠冕。」「而那條大紅龍就是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它會將整個世界引向歧途。」由此可見,龍在當時被刻畫成了撒旦的化身,成為了象徵一切罪惡的根源。也是在中世紀的歐洲,龍的形象開始被慢慢具化。諸多細節特徵,如犄角、鱗片、四肢和蝙蝠般翅膀開始出現,並漸漸形成了如今西方龍形象的雛形,展現在大眾面前。

既然龍都成了邪惡的象徵,那出現各種屠龍勇士的傳說就顯得順理成章了。除了我剛剛提到的貝奧武夫之外,傳播範圍最廣,流傳度最高的應該就是聖喬治屠龍傳說了。

傳說有一隻惡龍整天來掠奪城中的羊,為了全城人民的性命著想,大家乾脆每天早晨都在湖邊留下兩隻羊,作為祭品來安撫惡龍。最後惡龍把全城的羊都給吃光了,人們沒有辦法,就只好每天抽籤決定送誰家的孩子去做祭品。

結果有一天國王很倒黴的抽中了籤,就只能把公主去送做當祭品了。好巧不巧,一個名叫喬治的騎士剛好路過,順手制服了惡龍,救下了公主。喬治是位虔誠的基督教信徒,所以他向全城居民承諾,如果大家都皈依基督教,他就將惡龍殺掉。後來大家就都皈依基督教了,喬治也遵守諾言,將惡龍處死。

按我們現在來看,這個屠龍傳說也沒什麼特別的,好像跟我們看過所有英雄救美的故事都如出一轍。聖喬治屠龍傳說早在公元6世紀就有所記載,但廣為傳播卻是從11世紀開始的。說白了,也就是當時的教會想利用這種傳說故事,來籠絡人心。就像我之前給大家講的石像鬼一樣,教會很擅長利用這樣的手段控制,禁錮人們的思想。

惡龍代表著世間所有的危險和邪惡,聖喬治則象徵著教會的保護。總而言之,就是大家做我們的信徒就會得到教會的保護,相反則會被邪惡勢力所吞噬。

所以像聖喬治屠龍類似的傳說,都有一個固定套路,基本上都是一隻作惡多端的巨龍,和一個虔誠的信徒英雄,他們象徵當時社會中的正邪勢力。有著大批教徒的宣傳,這些傳說故事得以在中世紀的歐洲廣為流傳。並在後世的幾百年間,以文學、繪畫等形式流傳到了今天。

從這些流傳下來的藝術作品中,我們還能發現,西方龍普遍都有一種可怕的能力—噴火。像電影《霍比特人》中的史矛革,美劇《權力的遊戲》,以及遊戲《上古捲軸5》,《最終幻想》,甚至是《英雄聯盟》裡的龍女。西方龍不僅有著強壯的身軀,鋒利的牙齒,還能從嘴裡噴出巨大的火焰,又被叫做龍炎、龍息。

這也是很多人非常好奇的地方,為什麼西方龍個個都會噴火呢?這一點其實很難考證,畢竟龍也不是真實存在的,關於這點並沒有很確切的記載。

但我們可以根據目前人類的一些 藝術創作,還是科技產物。很多都是以大自然中的生物體,通過「仿生學」為原型創作而來的。例如蝙蝠的超聲波造就了雷達,發光的螢火蟲等生物,給了人類冷光的靈感。動物的斑點和條紋讓人類改進了迷彩。

而龍的噴火,我推測可能來自曾經已滅絕的生物。也可能來自一種名為射炮步甲(Bombardier beetle)的昆蟲,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放屁蟲」的一種。這種昆蟲廣泛生活於所有溫帶地區的林地和草原上,它們的腹部末端有一個毒腺,在遇到危險時,就會將液體以極高的溫度射出。讓有敵意的生物遭到燒傷。

雖然這個只是有可能是「龍息」靈感的起源,不過能確定《星河戰隊》裡的蟲族大炮很可能來源於它。

因此從這種思路來看,人類的創作靈感不少確實來自於自然界生物。

還有一種說法是,歐洲中世紀創作者的天馬行空。因為在當時,西方龍的形象雖然有了雛形,但還處於百家爭鳴的階段。再加上民間傳說流傳的版本不同,以及地緣格局所造成的差異。所以單單是一個聖喬治屠龍的故事,就畫出了幾百個不同的版本,這些龍也都長的千奇百怪,堪稱究極縫合怪。

恰好龍的形象就是在這個時期豐滿了起來,創作者隨心所欲的畫,可以往上添加不同的技能設定,如噴火、噴毒等。有可能是因為噴火這一設定,符合西方龍在當時邪惡的象徵,容易讓人們聯想到地獄之火。所以龍息就這樣流傳了下來,再加上後世文學作品的藝術加工,和如今大量影視、遊戲作品所演繹,讓它成為了西方龍的一大經典元素。

甚至在很多遊戲,像《魔獸世界》、《Dota2》裡,不同顏色的龍還被賦予了不同的技能,比如紅色的龍是噴火,綠色的龍會噴毒,藍色的龍能釋放寒冰或是雷電等等。也都是為了增添遊戲的多種玩法來設定的。

在如今很多文學,影視,遊戲作品中,都將西方龍描繪成了卵生生物,龍蛋也由此成為了如《魔獸世界》、《爐石傳說》等遊戲,所重點刻畫的道具。從外觀來看,龍蛋和其他動物蛋的形狀基本類似,都是卵圓形。但畢竟是龍的蛋,個兒頭普遍要大上不少。而且不像普通蛋表面那麼光滑,龍蛋的外殼往往都會有一層鱗片覆蓋。不同龍所生的蛋,大小,蛋殼的顏色、紋路都會有一定區別。這些鱗片也會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耀眼的光芒。

在我們的印象裡,龍好像都是獨居生物,喜歡一個人懶洋洋的躺在山洞裡。但在很多故事中,它們為了種族的繁衍,會撫養孩子很長一段時間。傳說當龍產下龍蛋後,會撫養龍仔長達50年。直到孩子有了獨自的生存能力,彼此才會分道揚鑣。甚至之後如果為了爭奪地盤,倆龍還會反目成仇,大打出手。

西方龍又會飛,又會噴火,四肢發達,智商又高。這麼一個兼備戰鬥力和機動性的怪物,面對普通人類,完全就是降維打擊。人類也很難與之對抗,想要正面硬碰硬根本不現實。

所以根據影視作品的描繪,最為常見和有效的屠龍手段,還是得使用各種遠程武器。雖然西方龍的全身幾乎都有一層厚厚的鱗片,這層堅硬無比的鱗片,在抵禦普通攻擊時,甚至可以說是刀槍不入。

但它們也並非完全無懈可擊,一般來說,龍的頸部和腹部的鱗片最為脆弱,防護能力也稍顯薄弱。像《霍比特人3》中,巴德就使用一支巨大的弓箭,命中了史矛革腹部缺失鱗片的脆弱部位,成功將其射殺。

而在《權力的遊戲》中,則是利用了巨型的弓弩,依靠拉動絞盤進行蓄力,發射沉重的弩箭。這種專門為了對抗巨龍建造的弓弩,利用機械蓄力的方式,能夠大大提高射程和殺傷力。而且弓箭和弩這種屠龍武器的設定,也比較契合原作中的世界觀,不會顯得很突兀。畢竟不能指望龍這種生物,面對的是如今現代的地對空防空飛彈吧?這誰還跟你玩?

最後我們再來講一下西方龍的另一大特點—貪婪。

好像一說到西方龍,大家都會想到它大肆掠奪寶物的傳說。在電影《霍比特人》中,也能看到史矛革躺在成堆的財寶上睡覺的經典橋段。

關於龍和寶藏的傳說,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的神話故事。在古希臘的神話中,龍大多被描繪成寶物的看守者。

但在後來的很多傳說中,龍成為了掠奪寶物的生物。隨之還產生了很多有趣的設定,比如龍都喜歡亮晶晶的東西,還有黃金的稜角和龍身上的鱗片比較貼合,睡起來比較舒服等說法。

這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設定,畢竟在我們看來,龍又不買樓不炒股,要那麼多錢幹嘛呢?

目前較為可靠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來源於人們對於金礦的開採。人們在開採金礦的過程中,可能湊巧發現了某些大型爬行動物的化石或殘骸。他們就將這些殘骸和龍聯想到了一起,再加上之前就有龍與寶物的傳說,這下就大大加深了龍在人們心中貪婪的印象。並在此後的文學作品中,讓龍和寶藏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繫。

另一種說法依然是來源於中世紀歐洲的教會,因為龍被當時的人們視作邪惡的象徵,而它貪婪的個性自然也就是罪惡的。教會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告誡人們,財富是醜陋的,擁有那麼多財富就是道德敗壞的象徵。

教會肯定不會傻到不認錢啊,但通過這樣的方式,給老百姓們洗腦,讓他們保持貧窮的「美德」,才能名正言順的剝削他們,將大量財富牢牢緊握在教會和貴族手中。所以教會們肆意渲染龍的貪婪,更像是他們自己的斂財手段。

隨著歐洲中世紀結束,龍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也發生了很多改變。西方龍不再單純代指黑暗、邪惡,它們脫胎出了更為豐富的性格。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它們可以是人類的朋友,可以是正義的守護者,也可以是擁有強大力量的中立方。亦正亦邪的設定,給它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魅力,也讓一大批狂熱的粉絲可以在小說、電影和遊戲中,繼續見證關於它們的傳說。

感謝收看本期的不止遊戲,喜歡的觀眾朋友們可以點擊關注,我是喬伊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除了潛水和噴火,東西方的龍還有哪些區別?
    看臉的時代,讓我們先從兩種龍的顏值入手。Po兩條靜態龍,上圖東方龍,下圖西方龍。如果只能看到局部,記住一點就足夠了:東方的龍有觸鬚,而西方龍沒有。相傳龍的觸鬚和睫毛,可以深入地底或海底,長出名貴的茶葉。龍會幹什麼?
  • 【不止遊戲】看似惡魔一樣的石像鬼,為什麼會站在教堂的頂端?
    歡迎收看不止遊戲,我是喬伊。在很多關於西方魔幻題材的遊戲中,都能見到一個特別標誌性的怪物——石像鬼(Gargoyle)。這些石像鬼收著翅膀,面目猙獰的屹立在建築上,通常以雕像的形式存在。在電影和遊戲中,大部分石像鬼都不懷好意。如果你試圖接近教堂,它們將從雕塑形態「甦醒」來對你發動攻擊。
  • 會飛會噴火的龍真實存在嗎?換個角度看,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既然在神話傳說中,如果按西方龍的形象往前找真身的話,我們可以找到6500萬年前恐龍時代的翼龍身上,根據出土的化石,我們可以知道翼龍具備飛翔的能力,白堊紀時期的翼龍是目前已知史上體型最大的飛行動物,對其成體大小的估計,最為保守的重量也超過200公斤,翼展超過10米。如此一種形象,與西方龍也有幾分相似。
  • 《寶可夢大師》推出強力牌組「赤紅& 噴火龍」宣傳影片
    ., Ltd.與The Pokémon Company共同合作推出的手機遊戲《寶可夢大師(Pokémon Masters,ポケモンマスターズ)》(iOS / Android)今(27)日釋出「赤紅&噴火龍」拍檔組合宣傳影片,預計將於2020年2月28日正式登場。官方也同步公開「第7封來自開發者的信」,與玩家們分享現況。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
    在收入差距懸殊的對比之下,為什麼任天堂的員工可以創造出如此大的收益?同時讓玩家、遊戲廠商、員工都感覺到「快樂」?任天堂的遊戲跨越了年齡和性別的邊界,開始和「邊界」玩了起來。有限遊戲在邊界內玩,無限遊戲卻是在和邊界玩、探索和改變邊界本身。任天堂通過「視界」的突破完成了邊界的重塑,從一個有限遊戲的玩家,變成了無限遊戲的參與者。
  • 《權力的遊戲》中的龍到底是什麼種 | 網易愛玩
    有學者認為「Dragon」與「Drake」同源,演變於希臘語中的「大蛇」,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四足龍長著翅膀卻不一定會飛。 中土大陸最早的飛龍是安卡拉剛(Ancalagon the Black),也會噴火,目前還無法證實其屬於雙足飛龍還是四足飛龍,但史矛革被認為是格勞龍或安卡拉剛的後裔,所以安卡拉剛為雙足飛龍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當然從生物構造學的角度來看,雙足飛龍似乎要比體型龐大的四足龍更適合飛翔。
  • 芝士 | 「勇者鬥惡龍」小考——外國篇
    (我四毛哥眼神也很銳利)這使得龍蛇在神話裡成為了專業的保安,比如分別守護金羊毛和聖泉的科爾喀斯之龍與阿瑞斯之龍,妄圖盜取由它們看守的寶物的人都將在蛇類的豎瞳中無所遁形,至於那頭在世界盡頭的彼岸守望著金蘋果樹的百首巨龍——不眠不休的「Λάδων」(音譯為「拉東」),其名諱正是從「δράκων」這個泛稱衍生而來的,可以稱得上是「守護財寶的大蛇」這一形象的最初原典。
  • 這個拉麵會噴火
    也許在這個城市裡有太多我們意料不到的事情,沒有時間去感知和思考,即便是明明應該很輕鬆的旅行,也會因為自己的貪心把腳步揍得太趕,錯過許多來不及看的趣事。 Norma和小煮都喜歡美食,去到一個地方,我們會選擇讓自己快樂的方式,所以,今天一定要把這個吃了會讓自己開心的拉麵分享給你們。
  • 日語:為什麼「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有那麼多門牌坊?
    一直以來我寫的主要是自己學習和使用日語時候遇到的一些糗事和特別時間,但寫到現在有時候真的要特別去回憶還是挺難的,畢竟一個人經歷有限,哪有那麼多齪事來曝光(此處本應有emoji)。所以可能未來會改變一下學習路線,會加一些其他日本世情、日本風光,日本料理上面來展開。
  • 怎麼向孩子解釋「支付寶」?
    顯然,她已經將「錢」和「手機」聯繫在了一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聽到類似:熊孩子用手機打賞主播、線上巨額遊戲充值,這類事件高頻出現的原因。問題 2 家長管好手機,孩子就能遠離嗎?等到自己有孩子了,特別想問問:「哪位家長會沒事給孩子報密碼玩兒?「而且,在我看來,只管理「結果」不管理「原因」的辦法,都是治標不治本。今天可能手機還可以支付,未來可能連也可以「刷臉支付」了,所以,這並非有效的解題思路。
  • 《王者榮耀》之後,為什麼是「大逃殺」遊戲站在了風口?
    (《H1Z1:殺戮之王》)同時,正如前面所說,為了加快遊戲節奏,在遊戲中隨著時間推移,安全區域會越來越小,毒氣區域會越來越大(站在毒氣區域就會一直受到傷害),對於想要在野外「躺贏」的人來說,這種設定就逼迫大家必須要正面交戰,又因為遊戲中有隨機的武器空投點和載具刷新點,所以玩家和玩家之間的資源處在動態變化中,極大改變著遊戲的「固定性」,這種隨機性讓遊戲充滿變化,令人覺得刺激
  • 美饒舌歌手用148萬入手「噴火龍閃卡」
    而除了做音樂之外,他還是一名寶可夢卡牌的超級粉絲,最近他就為了一張噴火龍閃卡,花了超過220,000 美元(約 148 萬人民幣) 入手,打破了這張噴火龍閃卡的史上最高價格。根據外媒報導,這張卡片被評為PSA 10,因為這是非常早推出的寶可夢卡牌,此外,這張卡片也被保存的非常良好,以一張會被放入牌組中的寶可夢卡牌來說
  • 「可米龍門陣」|椿色年年依舊——淺談「CRYSTALiA」的財富密碼「椿姐」
    2017年6月底,著名美少女遊戲品牌「AMUSECRAFT」在官方直播中宣布了將成立新的子品牌「CRYSTALiA」,同時公布了開發名為「KATANA企劃」的新作。新作有四名可攻略角色,主題從宣傳圖來看疑似是以劍道比試為主。官方當時表示具體情報將留待七夕再詳細公開。
  • 「原神」「派蒙的十萬個為什麼」題庫合集
    這裡是可莉,米遊社新出的活動「派蒙的十萬個為什麼」開啟了!冒險等階≥10級的旅行者即可參與,每答對1題,可獲得「摩拉*5000」,單日最多可領取10道題的獎勵,持續3天,全部答對可以獲得15W摩拉。還等啥!衝!!!TIPS:①根據測試,同一道題的選項內容固定,選項排序不固定。
  • 為什麼黃磊女兒行為上大膽「叛逆」 卻又活得自律優秀?
    孩子越大越「叛逆」?像黃多多這樣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向來是家長們的「噩夢」。男孩貪戀玩手機、打遊戲、打群架,女孩沉迷談戀愛、看漫畫、化妝打扮,反正家長越不讓幹的事情,孩子偏偏對著幹。為什麼我越管,孩子的行為越「離譜」和「反叛」?最近幾部熱門的電視劇,也頻繁討論著「家庭教育」這個話題。比如,在前段時間大紅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中,獨自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周春紅,為了孩子不惜自我犧牲,對兒子朱朝陽的生活照顧得可謂面面俱到。
  • 《賽博朋克 2077》再次放鴿子,為什麼遊戲大作總是「跳票」?
    其實如果是第一次跳票,玩家們也不至於如此憤怒,但這已經是第三次了,部分原來表示「只要遊戲質量過關就可以接受」的玩家,也開始倒戈相向了。縱觀遊戲圈,遊戲發售跳票事件並不少見,CDPR 此前的作品《巫師3:狂獵》也曾跳票過,暴雪開發的《魔獸世界》9.0 版本也跳票了。為什麼,遊戲作品這麼容易跳票呢?
  • 噴火龍哭暈在廁所
    第一位肯定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噴火龍了,噴火龍是雙足行走具有西方龍特點的寶可夢,皮膚主要為橙色但是實際上這位寶可夢是火屬性和飛行屬性的寶可夢,作為最初的火屬性御三家,噴火龍擁有很強的火屬性招式進化後長出翅膀可以長時間飛行,也能使用飛行屬性招式,只有mega進化後的X噴才是龍系。
  • 肯德基的「無限下沉遊戲」
    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不失為一種「戰略下沉」,推出新的快餐品類佔據「向下」的新市場。而另一邊,肯德基也在連鎖布局上切實「下沉」,向鎮級市場拓店。產品端與渠道端,兩個維度的陣地,肯德基正在開啟一場「無限下沉遊戲」。
  • 漫畫「為什麼老師會在這裡」宣布休載
    漫畫「為什麼老師會在這裡」宣布休載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08
  • 當恐怖漫畫改編成遊戲,會是怎樣有趣的玩法?「遊戲不止」
    歡迎收看本期《遊戲不止》,我是喬伊。這期給大家介紹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恐怖遊戲。名字就非常的直白和恐怖——《恐怖的世界》。這款遊戲的特點是它的畫風,採用1或2Bit的風格來展現,有點像小時候玩的老式遊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