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值得成年人去看的信仰故事

2021-01-09 小邢講娛樂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是由李安導演執導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孩子們去看看到的是童話故事,少年的只看看到的是求生故事,成年人去看看到的是信仰故事。

你看見了什麼呢?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那何謂赤子之心呢?為什麼說這部魔幻電影是告訴成年的我們,何謂赤子之心,有一句話,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們都希望縱橫了一生以後,還能夠懷有一顆赤子之心。可是,何謂赤子之心呢?是不是小孩子那樣的一顆心就叫做赤子之心呢?今天我就想借大家已經非常熟知的一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來說一說,赤子之心。

大家可能會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恐怖片,尤其是閱讀過原著的朋友,就知道那更為恐怖了,完全是一個人吃人的故事,但是大家想一想,在經歷過那樣的恐怖事件以後,派和前來採訪他的作家分享的卻是一個童話故事,這是為什麼?在經歷了那樣一個足以讓一個人崩潰到無法活下去的事件以後。派說出來的是一個孩子都能看懂,而且孩子可能比我們還更懂的童話故事。這又是為什麼?所以就這一點來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可能更適合我們這些長大了的兒童來看,適合我們這些已經走出了半生,走過了滄桑的大人回過頭來看。

不過必須要說在前面的話,就是在這裡,我跟大家分享的往往是我一時記性的感悟,或者說是一個老朋友似的聊天談話,不會那麼有條理型,甚至還很容易找到一些瑕疵。還記得電影裡小時候的他什麼都信,母親交給他的印度教,然後哥哥帶給他的基督教,還有他自己遇見的伊斯蘭教,他都行。但同時他也什麼都懷疑,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又像是什麼都不理解,他會吃素,會做禮拜,也會去親吻十字架。但宗教沒有在他心裡形成一個分裂和對立,而是他始終抱有一顆單純的心,所以他才會毫不畏懼的走向老虎理察帕克。他覺得萬物皆有靈,萬物皆在愛中,而且是神的愛中,這就是他的心。

可是,一開始就有了爸爸用簡簡單單一隻羊,就讓他看見,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這根本不是一個愛的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理察帕克瞬間就把羊給拖進去了,所以也在那一瞬間讓派對世間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緊接著就是海難發生了,在茫茫的大海上,一個人面對生和死的問題,這個時候,你還吃素嗎?海上面只有人的屍體,還有海裡的魚,如果你還吃素,那你就等著活活餓死,你還不殺生嗎?那就等著別人來殺你。是吧,如果你還拜懺,還吻十字架,還磕頭嗎?那你會發現,哪怕你念上咒語千變萬變,你磕頭磕到了頭都出血,你喊上帝喊到了嗓子都啞了,也不會有一個神來救你。

那麼這個時候,你還信不信呢?這就是青年派的信仰受到的考驗。是我們走出了半生,遇到各種各樣的磨難以後。對我們內心堅守的到底是什麼的一場考驗?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在接受著這樣的考驗,只不過,有的考驗是小的,有的考驗是大的。有的考驗是看你還信不信科學,而有的考驗是看你還信不信某個老師,某個權威等等。這都是人生中必經的考驗,考的實際上是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考的是我們到底相信什麼?恰恰是在這樣的考驗當中,越是在危急到我們自身存在感的,這樣一種考驗當中,越會讓我們發現躲在後面的一個巨嬰。一個由所仰仗,有所指望的,一個還沒有真正自我獨立的嬰兒。

為什麼這麼說,大家和我一起來想想。如果我們拿錢燒香拜佛,就是為了讓我們受到苦難的時候,佛會出現,救我們一命,那佛菩薩是什麼?他一定是一個賄賂官是不是,跟我們人間的貪官沒啥區別,誰給錢,誰燒香,誰禮拜就替誰辦事,那不就是我們人間的賄賂官貪官嗎?再來想一想,如果我們回答出多少個宗教性的問題,完成了多少個儀式,儀軌,而且還不出差錯,那麼神主就會讓我們上天堂,就會不讓我們再受罪。那這樣的神主,那他是什麼?那他就一定是考官,一定是準考官,一定是批准我們能不能上大學的那個入試官了,跟我們人間的老師好像就沒啥區別了,對不對,是誰答對了題,誰寫好了作文。誰100米跑過了多少秒等等,就能夠升學,就錄取誰對不對。

所以大家看我們在這樣的信仰裡面找的,還是一個老師,一個媽媽,一個官員,一個權威,我們是在找一個人造神,所以說,我們還是巨嬰,還是孩子,還是沒有長大,比如說一個人生病的時候,會有人來說,這是你信佛性的不夠真誠造成的,是你燒香燒的不夠,造成的是你又信佛又信基督造成的等等。這些說法會讓你覺得好過一點嗎?不會相反,這些說法會讓一樣東西更加深入,我們的心靈。這個東西就是恐懼,這些說法其實都在不斷加深著我們的恐懼,這就是這種人造信仰的實質。同樣一個人造出來的神,一個信仰組織機構。他利用的也就是我們內心的這種恐懼。

比如說。你不想生病嗎?那你就來加入我們吧,我們這裡只要你怎樣怎樣怎樣做就可以讓你的病好起來,你不想貧窮嗎?那你就來信我們的神,他會帶給你庇護,他會帶給你加持,大家看到了沒有,所有這些組織機構利用的都還是我們的恐懼心理,是我們不想生病,不想死亡。不想受苦,也不想貧窮的,這樣種種的恐懼心理,但實際上他們是在我們本來就恐懼的心靈上,又做了一個轉移。把原來面對疾病、面對貧窮的這種恐懼,轉移到了對神對某種宗教組織的恐懼上來了。變成了,如果我不信誰,就會怎樣怎樣,如果我不完成多少個磕大頭,我就會怎樣怎樣的,這樣一種恐懼。恐懼沒有了嗎?不,他一直都在,而且更深了,更加隱蔽了。你更加成了一個不容易被發現的巨嬰。

這篇文章我們就介紹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就給小編點點關注,咱們下篇文章繼續介紹!

相關焦點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是生命最強大的支撐力!
    相比好萊塢的科幻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屬於魔幻派,從頭到尾都貫穿著信仰的力量。從口碑評價來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單是國內外備受好評,還被讚譽為能闖入人心、引發情感與心靈共鳴的一部電影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主線非常簡單,是從開頭就依稀可以猜中結尾的電影。
  • 我看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影片中的美麗夜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2012年李安執導的一部影片,我剛開始誤以為這是一部動畫片,有時候我會回顧以前的一些影片,從裡面找一些出來看,放涼了再看有時候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涼菜涼吃類比去電影院追新片。
  • 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李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簡稱《少年派》)無論從敘事形式還是內在風格而言,李安導演都給我們呈現出一種「大域無疆」的特色。李安導演說過:「我希望這部片給人的體驗,跟楊·馬特爾的小說一樣獨特,因此也就必須在另一個次元裡創作這部電影。」顯然,無論從票房還是口碑來看都證明了李安的成功。「誰的理智高出作品,誰就取得完美的藝術。」
  • 用信仰認識自我的旅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李安導演的電影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通過船隻失事、人獸共處、海上奇觀、浩瀚晴空、神奇浮島等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影像,表現了一個少年在大海上冒險求生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心靈探索的故事。在大海上漂泊的日子裡,少年派與自然抗爭、與最真實的自己抗爭。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梳理完整脈絡!探尋故事真相
    這部電影叫做Life of PI,也就是派的生活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他的信仰。這樣一部充滿著信仰的的電影很多人難以相信這是一個華人導演所拍攝而成的。而李安也確實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驚喜,而相信在這部影片的背後所表達的更是令人值得思考的真意。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人生信仰毅力勇敢和殘酷現實的故事
    感謝您打開我的文章,希望你把它看完,提出寶貴意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神奇的冒險旅程
    本片剛開始以口述的方式,講述了pi在少年時遇到一次船難,家人在那場船難中都喪生了,只剩下他和一隻孟加拉虎隨波逐流的故事。雖然故事中有許多漏洞,但因為場景多有玄幻色彩,故事更是離奇古怪,所以我便將這個奇幻漂流的歷程看作理所當然的科幻之作。那時我認為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求生的渴望,人與猛虎友情的美好,以及面對危難時的勇氣。
  • 有希望才有信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正好對應派的漂流經歷。看過《隱秘的角落》就逃不開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為啥玩意片中的小島就是派的女友阿南蒂?  我們對比派登島前後的狀態不難發現,登上小島前,洶湧的暴風雨讓派陷入絕望,信仰開始破碎,三個上帝都幫不了自己,隔誰誰都很難再信「永生」到了島上之後,派身心放鬆得以短暫的休息,蓮花包裹的牙齒讓他意識到小島的危險,他相信這是神的指引讓他繼續漂流,登上小島前後讓派的信仰經歷了破碎與重塑。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場唯美的光影視覺享受,管他什麼上帝、信仰
    又重溫了一次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被電影中美輪美奐的場景所折服。其實我所被折服的僅僅是場景而已,但網上高度評價的原因卻是關於信仰,上帝,內心等很抽象的字眼。好吧,我是一個庸俗的人,我是一個低級趣味的人。我喜歡這部電影就是因為它太美了。
  • 從《推手》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完)
    2012年,李安首部3D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2013年奧斯卡金像獎評選,憑藉這部作品,李安再次獲得了最佳導演獎的殊榮!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普通觀眾看到的是各種炫目的視覺效果,而真正撥開隱喻看到的卻是一個非常殘酷的求生故事:其實,救生艇上並沒有動物,只有一個廚子、一個斷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親。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價值觀與敘事視角分析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粗略一看是兒童文學般簡單的冒險題材,實質上非常厚重,涉及哲學、多種宗教、人性善惡、生存理念等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在故事中深入淺出,讓人回味。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劇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實現了一個美麗童話和殘酷現實的融合共存,耐人尋味的「兩個故事版本選擇」,電影裡說「選擇人與動物一起漂流的故事是選擇相信了上帝,那是這個時代某些人時興的看法。
  • 《少年派奇幻漂流》導演李安:我沒有宗教但有信仰 母親是基督徒
    2012年年末,在電影界紅得發紫的《少年派奇幻漂流》引發中國觀眾對信仰的思考。不禁惹人發問,為何李安導演會拍這樣一部有關信仰的電影?因著這樣的疑問,近日,媒體工作者陳文茜在採訪李安過程中問到他是否有宗教信仰,李安回答「沒有宗教,可是有一些信仰」。
  • 少年派奇幻漂流記的品牌課
    導讀:最近上映的李安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獲得了不錯的口碑。本文作者試圖從品牌角度來思考這部電影帶來的寓意:品牌從名字開始,品牌事關傳播。 最近觀摩了李安的熱門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不可否認,這是我在2012年看過最好的一部電影。難怪豆瓣網評分9.1分,群眾的眼鏡一向是雪亮的。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電影敘事手段的突破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李安便運用此敘事技巧,使故事情節與人物言行產生矛盾,從而使得電影故事耐人尋味。事後少年派將自己的經歷描述成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第一個版本是派內心堅信的真相,第二個版本則是派講給外人的故事。從而使得少年派表面言行與內心想法不一致。
  •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Pi是一個生於印度並且同時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個動物園,所以派從小就了解動物的習性……坦白說,這個故事的開頭並不算吸引人,混合著宗教信仰的一個少年的成長經歷。不過隨後劇情正式進入到「奇幻漂流」。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個少年和老虎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
    今天跟大家講的電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主要講的什麼故事情節?
    答|百度派 @旭日東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黑暗的第三層故事,揭示了人類文明的真相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李安用真真假假的線索,構建了一個巨大的敘事迷宮,迷宮表面奇幻而迷人,內裡卻幽暗而隱晦。為了生存,你要學會講故事很多人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會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作家。也許有人會認為,作家不過是引導派講出故事的工具人,其實沒有這麼簡單。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 暗黑童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暗黑童話 華人導演李安憑藉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獲得了第8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此片還獲得了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配樂三項大獎。
  • 觀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有感
    觀看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有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這部電影看似是在為我們講述一個與現實毫無關聯的故事,但實則是對人生的領悟與對人性的解讀。電影比人生簡單,也比人生理想化,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全篇的故事圍繞著派這個主人公展開,儘管他常常被夥伴們嘲笑名字的怪異,但他卻從不迷茫,一直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定義自己,用自己的智慧與堅持讓人們明白與理解,派對神的虔誠使他同時接納不同宗教與不同的信仰,他認為宗教與科學本就沒有衝突,而宗教造就了信仰,人一旦有了信仰生活將會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