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2月7日,自貢市大安區回龍鎮雙柏村第一書記榮軻走村入戶,與村幹部一道向村民宣傳防控知識。疫情發生以來,榮軻積極投身基層防控中,因為防控得當,迄今為止回龍鎮摸排的外出返鄉人員7422人中,沒有發現一例疑似和確診患者。
同時,榮軻利用疫情防控宣傳資料創新的方言防控順口溜,在當地流傳甚廣,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被全區推廣。
年夜飯上放下碗筷 開車60公裡趕到村上防控
大年三十,回城的榮軻剛剛進入春節假期模式,中午的團年飯桌上,突然接到區上召開緊急會議的消息。他馬上放下了手中的碗筷,驅車出發趕往60公裡之外的雙柏村。
路上,他先後與村支書彭國良及其他村幹部取得聯繫,達成共識。到村委會後,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防控會。及時將區委、區政府及回龍鎮相關要求全方位、準確傳達到位。隨後,村幹部們按照分工,分頭行動,通過上門、電話、廣播等多種方式,讓村民們對疫情有了初步了解。
自創方言防控順口溜 在全區範圍內進行推廣
除夕下午,榮軻就開始思考中午區上緊急會議後提出的宣傳課題:如何更接地氣得宣傳防疫工作,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迅速宣傳,讓大家了解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做到通俗易懂、婦孺皆知?
捋清思路後,他主動與區疾控中心取得聯繫,獲得新鮮出爐的疫情防控宣傳資料。經過整理加工,嘗試著轉換成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地道方言,並立即使用手機錄製成音頻,在村委會廣場播放。
規範嚴謹的防控知識,通過親切易懂的方言宣傳,一下子就走進了村民的心裡。大家都說:「這個廣播宣傳安逸!巴適!好懂!」新穎的方言版宣傳方式口碑不錯,得到了區疫情指揮部宣傳組的認可。最終,這種接地氣的宣傳方式在全區進行了推廣。
在朋友圈記錄「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擔當」
疫情形勢一天比一天嚴峻。作為一名黨員,榮軻深知重任在肩。為了避免人群聚集,及時勸退趕集的老百姓,回龍趕場的日子,凌晨五點多,他便和鎮社區幹部一道,堅守在場鎮的市場路口。
放廣播、發傳單、擺龍門陣、現場普及講解示範佩戴口罩……無論村民、攤販,無論老人、婦女,他和同事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每天都精疲力盡。
對於這場疫情攻堅戰,80後的他在朋友圈這樣記錄:作為最基層的一名工作人員,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面對疫情,面對老百姓的健康,我應該勇敢體現的是一份責任,一份擔當。如果,有人問我:你不怕死嗎?我想兒時課本有一句話,就是最好的回答:人終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如果這樣的死,能換回這場戰役的贏,那麼,我年輕的生命將是如此的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