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簡單易行小習慣,幫你開啟新一年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Lachel L先生說

本文共有 60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2021 年開年第一篇文章。

分享一些我踐行了很久的習慣,也希望能給你的新一年,帶來一些啟發。

一起加油。: )

1. 獨處時間

我有一個踐行了很多年的習慣:無論多麼忙,每天一定會抽出一段時間,什麼都不做,用來放空和思考。

這幾年來,也許是因為生活節奏的關係,總覺得大家的生活都變得很忙。每一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滿,喘不過氣。

但這些事情裡面,哪些是真正對我們自己有意義的,哪些又只是因為我們無法忍受「無聊」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行動成癮」(Action addiction),指的就是這種情況:整個世界都在高速運轉,我無法讓自己停下來,無法忍受自己「什麼都不做」,因此,我必須讓自己動起來,隨便做點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很容易疲於奔走在各種瑣事之間,把自己的生活淪為滿足自身社會角色的需求和任務。

因此,一個小小的建議是:每天撥出一段時間,可能是半小時到一小時,試著有意識地放下手頭的事情,暫時關閉信息的輸入,摒棄外界的打擾,把注意力轉向自己內部,讓自己跟自己獨處。

在這段時間裡,你可以:

1)回想自己今天做的事情,想像自己的目標和遠景,把自己的當下跟未來做一個「目標對齊」。

2)整理、翻閱自己的筆記,把零碎的想法和記錄進行梳理,讓它們變得有序。

3)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環境,讓思緒自由地遊走,任由它們編織出一個個想法和火花。

4)把那些讓自己感到壓力和焦慮的事情,一條條寫下來,並用理性去一條條分析和判斷。

5)或者,做一下簡單的冥想,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和身體上,觀察思緒浮浮沉沉、起起落落。

這相當於一個對大腦的按摩。它可以讓我們在每一天的忙碌和奔波裡,找回片刻的寧靜。

2. 優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有一句話叫做「為了不思考,我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的確如此。

為了避開那些困難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事情,我們最常做的,就是去做一些周邊的、瑣碎的、不重要的事情,以此讓自己沉浸在「我在行動」「我很忙」的幻覺裡。

但這能解決問題嗎?並不能。這樣只會使我們落入「帕金森效應」的陷阱:不斷地把真正重要的挑戰往後移,直到移無可移,再閉上眼睛把它啃下去。

這就造成了一個後果:對於佔我們生活重要性20%的事情,我們可能用了80%的時間;而對那些佔了80%重要性的事情,我們卻只用20%的精力去應付。

所以,在諸多時間管理方法裡面,我最常用的就是「吃青蛙」:每天,開始你一天的事務時,優先做那件最重要、最麻煩、最令你感到恐懼的事情。開個頭,哪怕做不完,也會令你不至於虛度這一天。

你可以在每天晚上做第二天的任務清單時,想一想:如果我明天只能完成一件事,哪件事是必須完成的?然後,把它拎出來。第二天起來立刻就去做。

這會使你的一整天,都變得神清氣爽。

3. 15%的可能性

今年,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生活管理系統,加上了一個筆記本:「15%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突然產生的靈感和想法,看到的新奇工具和方法,或者突然想到的小項目,我都會把它們匯總放到這裡,再撥出時間,一個個順一遍,去嘗試一下,看能否讓它們開花結果。

比如現在的這張清單裡,就包括「線上社群的搭建」「試用不同的溝通工具」「做一系列UGC小活動」「做實體商品」……

這些,都是今年1月份,計劃花「15%的時間」去做做看的事情。

不一定有成果,也可能是白費時間,但像這樣拓展生活的邊界,能夠給自己一些不一樣的刺激,讓自己時刻有新鮮的東西可以去探索,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我會建議你:在你的工作之外,在你最重要的事情之外,每天再抽出一點時間,去嘗試一些新的、陌生的事物,拓展你的生活圈子和認知圈子。

也許,你生活的目標和使命感,就來源於某一次不經意的、小小的「15%的可能性」。

4. 接觸不同的人

回想一下這幾年的歷程,自己成長最快的,還是17-18年那段時間。

為什麼?因為那段時間強迫自己走出去,接觸了非常多的新朋友,也學習了好幾個新領域和項目。未必有成果,但的確拓展了視野,讓自己知道了「原來還有人在做這樣的事情」「原來這個事情是這樣做的」。

拓展認知邊界的最好方式,就是讓自己走出去,接觸原本圈子之外的人。停留在自己的圈子裡,是很難有成長的 —— 你只是在不斷地重複和優化自己而已。

就像前面「15%可能性」中講到的:做實體商品,那我勢必就要去接觸做電商的人,從工廠調研、材料、加工、供應鏈,到庫存、銷售、物流……這一套流程都要去摸一遍。哪怕最終沒有能做出來,這也是一套寶貴的經驗。

18-19年我就是這麼折騰了兩年,嘗試了一些新東西,雖然沒做出特別滿意的成果,但回過頭來看,都是非常有趣的生活體驗。

因此,今年我也想做這麼一個事情,讓大家能夠有一個渠道跟平時接觸不到的人相連接、碰撞,拓展自己的圈子和認知邊界。還沒有想好,它還在我的「15%可能性」裡面。

也建議大家可以更主動一點,在工作之餘,花一點時間去認識圈子之外的人。比如線上的社群,或者線下的興趣小組和活動,都是一些拓展可能性的機會。

未必一定要有結果,也未必要去做「人脈」,就讓自己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也挺有意思的。

5. 簡短的寫作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講過:最有效的鍛鍊思維的方式是什麼?就是寫作。

因為,我們每一天從外部世界獲取的信息,都是零碎的、無序的,而通過寫作,把它們整合成一個結構化的整體,就是一個使它們變得有序的過程。

只有有序的信息,才是知識,也才能被我們所內化和調用。

很多人談到寫作,可能會想到自媒體、個人品牌……但實際上,如果把寫作作為一項思維鍛鍊的話,那麼量和「質」其實都不是特別重要 ——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是否能夠充分調動你的大腦去思考,逼迫它去理解信息、消化信息、吸收信息。

我自己的做法是:

日常生活中,當我學到一個新的、完整的知識點時,我就會動手把它寫下來,力求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表述出它的重點。

當我把一系列知識點串連起來,碰撞出火花時,我也會把它寫下來,記錄下這個時刻,作為自己思考的產物。

當我跟別人交流、溝通之後,我也會簡單寫一份「交流記錄」,記錄下要點和啟發,待日後備查。

這兩天總結了一下,發現去年一共寫了64篇這樣的小短文,都是一千來字,不夠系統,因此就沒有發到公眾號,僅供記錄和參考之用。今年計劃把這個量再提高一點,有機會的話,也會想想如何跟大家分享。

簡而言之:不用把寫作想得太嚴肅或太功利,也無需覺得「寫作就是為了發布的」 —— 它完全可以只寫給自己看,可以是一種鍛鍊思維、整理想法的方式,也是一種簡單易行又有效的方式。

6. 練習專注

在什麼情況下,你的幸福感是最強的?一定是我們的思維高度專注,「忘我」地投入到手頭上的事情的時候。

這時,我們不去計較得失,不去憂慮和恐懼未來,不去後悔和猶豫,是心情最平和、最心無旁騖的時候。

但我們的大腦總是很難保持這種狀態。它總會從「當下」,向著「過去」和「未來」偏移,讓各種各樣的雜念進入腦海,打破這種狀態。

許多講專注的內容,會著眼於「長時間的專注」—— 實際上人是不可能保持長時間的專注的,因為不善於發現環境中潛在刺激的個體都已經滅絕了。

更有效的做法,不是去追求長時間的專注,而是追求「少量多次的專注」。把手頭的事情分解成一個個小階段,每個階段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控制在5-20分鐘。然後,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一個個階段去衝刺。

衝刺完,休息一下,調整一下,繼續下一個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另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保持認知資源的適度負載。什麼意思呢?就是每一個階段的事情不能太過簡單,否則大腦就容易走神。這時,就需要手動去調整它的負荷,讓大腦的前臺資源儘量被佔滿。

舉個例子:比如我最近在群裡答疑。答疑其實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操作,如果停留在答疑上,很容易走神。這時我就可以去思考:

這個問題為什麼會產生?是不是因為學員的某種慣性思維使然?

這裡是不是我講得不夠好?我在以後的課程裡可以如何優化?

這個問答能否寫到文章裡?或者用其它方式分享給別的學員?

諸如此類。

簡而言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小步快跑,手腦並用,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儘量減少內部或外部的幹擾,這不僅是高效做事的秘訣,也是提高幸福感的秘訣。

7. 幫助別人

人總是需要反饋的。一般情況下,有兩種反饋是比較顯著的:

1)通過努力做成一件事情所獲得的成就感。

2)跟別人進行社交聯繫所獲得的認可、肯定和讚賞。

前者可能沒有那麼簡單,所以,後者就可以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反饋來源。

因此,為什麼說人是很難脫離社會的呢?就是因為:一旦斷開跟外界的社交聯繫,你所感受到的反饋就會少了一大截,所以減少多巴胺的分泌和獎賞迴路的激活。久而久之,你就很容易變得孤僻、沮喪、壓抑,毫無動力,什麼都不想做。

反之,一個簡單的做法就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去跟別人進行社交聯繫,多去給別人一些舉手之勞的幫助和回饋 —— 這是一件非常低成本高收益的事情。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自己的心得和感受跟別人分享;以及,當別人有疑問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幫助。

我在以前的文章裡,多次提到過一個「5分鐘給予」:每天抽出5分鐘,幫別人解答疑惑,分享新知,又或者只是給予一個肯定和讚賞,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這不但可以給你自己帶來幸福感,同時也能對你所處的整個環境,創造正的外部性。

8. 廣泛涉獵與聯繫

我每個月都會買很多書回來。家裡的藏書,算上各種APP裡面的電子書,應該有好幾千本了。

經常有人會問:這麼多的書你能全部看完嗎?實際上這個問題就很奇怪:因為絕大多數的書都不是用來「看完」的。我們要追求的,也不是把一本書「看完」。

令到一本書有價值的,是它本身嗎?不是,是書裡承載的信息。所以,一本書是什麼呢?就是一系列信息的集群。很多本書是什麼呢?就是由很多個這樣的信息集群所構成的、一張龐大的信息網絡。

如何打破「書本」的區隔,讓這些信息能夠彼此碰撞、整合、流動起來,才是我們要追求的核心。

所以,我讀書的方略從來都是:廣泛涉獵,彼此聯繫,觀其大略,緊要的地方再去針對性地進行「包圍學習」。我可能同時會看十幾本書,可能有些書只是粗略翻看幾遍,有些書只看一部分,不拘泥於信息被呈現出來的形式,「我需要從中得到什麼」,才是最關鍵的。

要明白一點:你自己的知識體系才是最重要的。無論任何渠道,書本也好,課程也好,我們的目標都不是「把書看完」,或者「積累多少頁筆記」,而是要把裡面的知識提煉出來,攝取進你的知識體系內。

所以,一個建議就是:以你現有的知識體系為基點,充分去挖掘興趣和好奇心,去進行廣泛的涉獵和閱讀,不用追求精熟,而是追求在一本又一本書之間、把知識聯繫起來的過程裡面,大腦所迸發出來的火花。

這才是有價值的。

9. 加入思考和加工

很多人看電影、看小說,專注的是當下的感受,看完就過了,頂多就是記得一點劇情梗概和人物,以及一兩個印象深刻的場景或鏡頭。

這不好嗎?也不是,這非常自然。但我會建議:如果你想讓你的生命體驗更豐富一些,不妨試著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加工。

比如,讀完一部小說之後,可以試著想一下:

這部小說的優缺點是什麼?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可以如何改進?

哪些地方符合邏輯,哪些地方不符合邏輯,為什麼?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這些手法的特點是什麼,起到了什麼作用?

諸如此類。

這並不難,但是,它可以極大地提升你的審美視野和感受。當你試著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時,你會發現,你看待一部作品的目光,會變得全然不同。

這實際上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從創造者的視角去看問題」。

我在之前的文章也講過:讓我們的生命變得豐富的,是什麼呢?是種種不同的體驗嗎?其實不止。如果僅僅停留在對體驗的感受,那你只是不斷在「遭遇」它們,接觸,丟下,離開,前往下一個地點。循環往復。

只有當你對這些體驗進行篩選,對它們施以加工,把一部分容納到自己內部,成為自己新的一部分,如此循環……那些被你攫取留在生命裡的,才構成了你的這一生。

養成思考的習慣,從創造的角度去看待一切事物,提高自己跟它們的互動與交流,這才是能不斷豐富你心靈和思想的源泉。

10. 關注自己的身體

沒有什麼比身體更重要。我們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生活是為了工作。如果你的工作讓你每一天都感到非常疲憊,讓你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跟自己獨處,甚至讓你變得只知道行動、忘記了思考,那麼也許是時候想一想: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臺機器,它是會磨損的。只有好好地保養它,降低它的負荷和損耗,才能使它的最佳狀態再延長多一會。否則,它的上限就會不斷降低,從100%到80%、70%、50%……

飲食、睡眠、休息、運動,這些不多說了。如果你真的非常忙,分享幾個特別簡單易行的小習慣吧:

1)散步。

2019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哪怕是低強度的鍛鍊(比如散步),也能有效延緩大腦的衰老。尤其是對於缺乏中高強度鍛鍊的人群,這一效果會更加顯著。

一般來說,每天步行5000-10000步,或者增加1小時左右的低強度鍛鍊,就能有效增加腦容量,降低大腦受損的風險。

2)活動。

我們的身體不是設計來長期保持一個姿勢的。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那些更能夠靈活應對環境的個體更容易生存下來,而那些長期保持不動的個體,基本都被淘汰了。

所以,一個建議是:無論你現在在做什麼,一定要時不時地活動一下,轉變自己的姿勢。

最好可以加上一些簡單的有氧運動,給你的身體維持一個適當的刺激,激活它的整體機能。

3)緩慢呼吸。

這可能是最簡便易行的小習慣了。有意識地試著這樣做:用鼻緩慢地、深入地呼吸,頻率大概在每10秒1次(吸4s,呼6s)。這樣可以擴張血管、降低心率,刺激迷走神經。

尤其是在情緒波動、緊張,或是忙碌工作的時候,做一做這個小鍛鍊,能立刻讓你平靜下來,抑制 HPA 軸(身體的壓力系統)的刺激和喚醒,讓自己保持舒緩。

11. 慢一點,不要急

這個世界正在加速。

我們總是害怕被外界拋下,於是,我們總是在跟時間賽跑。學了一個東西,就想馬上把它用上、掌握;開始一件事情,就想馬上把它做完做好;發現一個不足和缺陷,就想馬上把它彌補上來……

這個時代,很少有人關注「持續」,都在講「爆發」;很少有人關注「生命力」,都在講「注意力」。

我可能是一個比許多人都追求效率的人,但熟悉我的學員會知道,在智識營裡面,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慢慢來,不要急」。

為什麼?因為,學習,成長,自我提升,完成目標,都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外界迎合著我們對「快」的需求,不斷給我們創造和灌輸「立等可取」的幻覺,但落實到自己身上,無論是改變思維模式,還是改變行為習慣,都需要依靠時間的力量。

慢一點,耐心一點,把注意力從瞬息萬變的外界抓回來,不要被外界的信息爆炸所吸引,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內心,關注你每一天的感受,每一次行動的手感,每一次復盤的反饋、思考、經驗。

去關注我們自己,每一天都做了什麼,得到了什麼結果;做出了什麼決策和判斷,心路歷程是什麼;產生了什麼感受,造成它的原因和外部線索是什麼;讓自己看到你每一天的進步,成長,改變。

我們的生活,只有在我們慢下來,去關注它的時候,它才切實存在。

我們追求高效,是為了可以慢下來去生活,

而不是失去生活。

原標題:《11個簡單易行小習慣,幫你開啟新一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6個動作簡單易行,幫你在家緊緻腹部瘦出小蠻腰!
    最近小編在家實在是太閒了,於是拿出了兩年前的裙子試穿一下,發現我的裙子拉鏈居然拉不上了!我看了看我的腰部,贅肉實在太多。我立即拎上包就衝去健身房,發誓要再次穿上這條裙子!天氣漸漸地回暖,小夥伴們也更加積極的給我發私信了。十個來私信的夥伴中,有九個都是諮詢怎麼瘦肚子,如何減少腰部脂肪這類的問題。由此可見,大家的問題都一樣。腰部,的確是眾多小夥伴頭痛的一個部位。
  • 11個幫你在年底交換小禮物勝出的絕妙靈感
    馬上年底了,你們有許多場合需要交換禮物吧,既然你們關注了我,自然要幫你們從交換禮物大賽中脫穎而出。只要能讓你朋友同事投來【我和你逛得是同一個淘寶嗎?你怎麼想到的!】這個巧克力名字就是感恩,巧克力包裝上就寫著:thank you,可以送給這一年你想感謝的人,一個精緻的感恩小禮物。
  • 18個生活小妙招,簡單易行,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善於運用
    噎冶鱈葈鬆瞷甦蠸粱庂猂蕭垃鮋爰學殩灨槷咐隱敄雎絺醱雼陰繰泏蹊狼墭鏵胐閃嬫迎貢騏揤孭蕠魛茽鐂櫔楻彗媃羑18個生活小妙招,簡單易行,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善於運用。綃菼考蕕璢魱鷐礫屍晶槤麞澿鷱覇舜怉瘐筦乧澱晗膾洠餁李毴任啈術割嶘磆恎萸譽騆莣爀裕侤欞鑖漿犳弌罪坷濟餳
  • 《習慣陷阱》3個方法,幫你找到改變命運的通關公式
    作者在《習慣陷阱》中提到開啟幸福人生的方法,就是能夠輕鬆且愉快地放手。因為昨天行得通的方法,在今天不一定行得通。《習慣陷阱》是一本關於捨棄之前行得通的方法的行動指南,旨在幫助你克服那些,難以捨棄曾經成功的方法、扔掉太可惜了這樣的心理障礙,甚至緩解恐懼、不安等情形,讓你成為能夠捨棄之前行得通的方法的人。
  • 兩款中英雙語創意日曆,伴你開啟新一年
    而這個長遠的目標,將由每個學年裡一個個小目標匯聚而成。只有過好每一年,過好每一天,完成一個又一個小目標,青春才不會被辜負。2020年的結束,以撕掉整本日曆為標誌。2021年,就從翻開新的一本日曆開始吧。 2021年,維克多英語定製了兩款雙語日曆:2021單詞日曆、2021名言日曆。
  • 不必害怕,這些簡單易行的方法也可以判斷
    隨著生活節奏感的加快,各種疾病也就隨著而來,以前醫學條件差得了病想看卻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醫療發達了,但是人們卻變得很忙,小病忍著,就是有時間一去醫院,醫生就會開一些檢查單。不必害怕,這些簡單易行的方法也可以判斷就像一些做銷售的人員經常有一些業務要做免不了在外面吃吃喝喝各種應酬,於是胃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面對不規律的飲食習慣,面對一杯杯的酒精,面對一些油膩刺激的食物都一一接受這,沒多久胃就不舒服了,吃點藥好了,過一段時間又不舒服了。
  • 請你現在開始改變!11個習慣助您改變人生!
    這些不起眼的習慣,逐漸改變了我之前糟糕的生活狀態,讓我開始了新的生活,成為了今天的自己。希望能幫到有改變決心的同學,和我一起精進。一、生活習慣1.運動健身,永遠做個活力十足的小仙女。首先,除了早起鬧鐘,最好設置一個早睡鬧鐘,黛西一般設晚上11點,目的是在前期起到培養習慣和提醒早睡的作用。其次,把起床時間調早5分鐘,睜眼後就多了5分鐘的賴床時間。按照這個方法堅持打卡,一個月後你的睡眠質量會得到改善。二、工作學習。
  • 音樂開啟新一年 收藏這份歌單讓你這個冬天不再孤單!
    從即日起,成都市各類新春演唱會、音樂節、音樂會、歌劇、音樂劇已經開啟,還不來看看誰又撩動了你的心 [你將成為自己的光]木秦2019新專輯巡演 時間:2020年1月4日
  • 此男人幫,非彼男人幫!新男人幫的精彩即將開啟
    那麼,你們覺得,他們算男人幫嗎?所以,蟲子天下個人覺得,他們也應該算是男人幫!只是,此男人幫,非彼男人幫!新男人幫的精彩即將開啟!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極限挑戰男人幫這個詞,現在只能出現在大家的記憶當中,在節目當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是很難再聚首了!甚至可以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極限挑戰男人幫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在存在的,只是感情!
  • 一封信開啟新一年!
    2020年,註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新年應有的祥和與熱鬧,開啟了不平凡的一年。親愛的石門人,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偉大時代不可或缺的主角,而你在石門實驗學校的眼裡永遠都是「C位」,永遠都是我們攜手相伴、並肩奮鬥的路上最可愛可親可敬的同路人!
  • 我這樣化習慣為複利,9個月購置新屋,一年讀完520本書:《一日一行動的奇蹟》
    ★三星集團每年必辦的自我開發講座你不必很厲害才開始,你要開始才會很厲害!從紙上談兵化身為行動派,就從最簡單的「一日一行動」開始。僅憑「實踐力」,一年內就能改變人生!◤韓國版原子習慣◢「現在不做,一年後還是原地踏步!」★★絕對能讓你夢想成真的書★★一天讀一頁書。一天學一個單字。
  • 面對突如其來的胃痛,胃痙攣怎麼辦,四個簡單小妙方幫你快速緩解
    幾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幫你緩解疼痛1、精神勝利法胃痛發作時一定要穩住。努力忍住疼痛,鎮定地坐在椅子上,然後緩慢地調息,慢慢把氣吸到不能再吸;
  • 飯後容易發胖5個習慣,你「中招」了嗎?這項運動或可幫你瘦身
    導語:現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生活越來越便利了,大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各種各樣的便利服務,因此運動量也越來越少,身材肥胖也成為了嚴重的問題,而各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導致肥胖的罪魁禍首。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僅難以被發現,而且還能夠讓你慢慢養成易胖體質,小編就為大家羅列了5個飯後易發胖的習慣,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呢?飯後容易發胖的6個壞習慣,你中招了嗎?
  • 君臨天下 《新墨香》11月11日新服火爆開啟
    現在,《新墨香》新服「君臨天下」11月11日即將開啟,讓我們再一次點燃心中的鬥志,再一次再找回我們的青春!新伺服器開服時間:2020年11月11日12:00新伺服器名稱:君臨天下我們輾轉於各個戰場,我們一起揮灑青春,一起通宵,聯手對抗,縱時光老去你我卻從未走遠,就像永不相忘的兄弟。【君臨天下】11月11日新服開啟,我們再次相聚於這裡,一起再次創造屬於我們的神話。
  • 君臨天下《新墨香》11月11日新服火爆開啟
    現在,《新墨香》新服「君臨天下」11月11日即將開啟,讓我們再一次點燃心中的鬥志,再一次再找回我們的青春!新伺服器開服時間:2020年11月11日12:00新伺服器名稱:君臨天下【似水流年 永不相忘】縱使歲月流失,我們卻從不相忘。因【墨香】我們相遇,攜手走過十幾載春秋,一起激情PK過,一起闖蕩江湖過。
  • 霸刀新服「醉清風」11月21日震撼開啟
    尊敬的各位俠士:3D武俠角色扮演遊戲《霸刀》新服「醉清風」將於2020年11月21日(周六)14:00開啟。獨有的無限連擊系統搭配鍵盤快捷操作、華麗的技能特效,3D畫面全屏華麗必殺,拉風的坐騎,炫酷時裝給你前所未有的體驗,獨具的裝備開光、奇經八脈、家族幫戰等給你更逼真的遊戲體驗。
  • 晚上養成這幾個燃脂習慣,幫你提高身體代謝,降低體脂率
    其實晚上如果你通過劇烈運動(跑步,跳繩等等)來提升自己的減肥效率,效果其實不佳,特別是晚上容易失眠的人,到了晚上最好就不要再做劇烈運動了,不然影響了睡眠質量,還會降低你的身體代謝。所以,晚上堅持做到這幾個幫你燃脂的小習慣,可以有效地提升你的身體代謝能力,降低你的身體內的脂肪含量,降低體脂率哦。
  • 9個公認的減肥小技巧,幫你燃燒卡路裡,提高減肥速度!
    減肥可以從細節入手,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你就更容易養成易瘦體質!下面9個公認的減肥小技巧,幫你燃燒卡路裡,提高減肥速度! 1、戒掉飲料,多喝水
  • 10張新春壁紙,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年!
    10張新春壁紙,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年!迎來新氣象發布君給咱們各位親們帶來了專屬壁紙找到適合您的那款趕快給您的「爪機」換個新壁紙吧 PS:長按即可保存高清大圖做壁紙哦~01最真摯的祝福送給最好的你0206你要相信你是最棒的~07新的一年你為自己代言你最美~08誰最可愛必須是你~09
  • 這4個習慣,幫你強壯體能,找回年輕狀態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中年發福的原因,身體的各方面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流失,比如精力,精氣神越來越衰落,身材發胖,肌肉流失等等,第二個原因就是日常的生活習慣導致的精力流失,比如熬夜,久坐等等,身體機能老化,也就越發的力不從心,第三個原因就是不愛運動,缺乏運動的人自然精氣神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