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郝社永:專業化的電影版權精細化運營)
「跟國產片不同,此次疫情對進口批片的影響,目前主要是停留在上映周期的延後這塊,相信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和各項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各項業務也會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在星光聯盟影業(北京)有限公司的創辦人郝社永看來,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造成的的院線關停和前期投入大量宣傳經費卻不得不撤檔的春節檔影片相比,進口批片運營方的損失要相對少些。
很早看到國內批片市場的潛力
郝社永作為星光聯盟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著名電影出品人、製片人、發行人;以前幾乎沒有在媒體上出現過,但他創辦的這家公司卻是批片市場最早的試水者之一。
郝社永早在1994年就開始了電影的宣傳及發行工作,參與操作了數百部香港影片在國內的版權發行工作,經多年在行業內的經驗積累,於2004年自主創業,創辦星光聯盟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從最初的版權分銷工作開始做起,並逐漸拓寬業務範圍,完成了電影內容開發、投資製作、宣傳發行的全產業鏈布局。
近年來公司獨資或參與投資了電影《封神傳奇》、《大話西遊3》、《空天獵》、《人間蒸發》、《麥路人》等;發行或參與發行的院線電影包括:《神探》、《蛇咒》、《撲克王》、《極限空間》、《狂暴飛車3D》、《玩命狙擊》、《變節-潛罪犯》、《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大四喜》、《熱愛島》、《爆笑角鬥士》、《暗戀99天》、《人間蒸發》、《王牌情敵》、《穿越火線》、《心戰》、《衝鋒戰警》、《過界男女》、《絕密跟蹤》、《午夜43路》、《起跑線》、《天才槍手》、《狂暴兇獅》、《一個母親的復仇》、《隧道盡頭》、《天作謎案》、《祈禱落幕時》等
公司籌備拍攝的影片有《通緝犯》、《押款車》、《心有猛虎》、《荊棘敢死隊》,此外還有多部已獲得國內版權的國外影片計劃在院線上映。
公司現有各類國內外版權影片3000多部,已經成長為國內各大網絡、電視臺、航空等視頻平臺優質電影內容主要供應商之一。
郝社永
作為一個見證了香港電影在內地院線發行的業內人士,郝社永從1994年起,先後任職於香港永盛娛樂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等電影行業內公司,為眾多家喻戶曉的香港電影在內地的院線發行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些電影包括:《蜀山傳》、《赤子威龍》、《老闆的故事》、《挑戰者》、《百變金剛》、《暴走戰士》、《阿呆拜壽》、《烽火佳人》、《冒險王》、《龍城正月》、《大內密探》以及《生死拳速》、《決戰紫禁之巔》、《衛斯理藍血人》、《絕世寶貝》、《河東獅吼》、《百年好合》等數十部。
此外,郝社永還參與到眾多國產片及進口影片的國內發行工作中,包括《第六計》、《窒息》、《帝企鵝日記》、《火線戰將》、《金剛歸來》、《霧都孤兒》、《雙層公寓》、《賽場大反攻》等眾多影片。
當時,沒有一家民營企業看好批片市場,在中影公司已經獲得引進批覆的影片中,郝社永最早看到了這批影片的價值並加強了和中影的合作。他從中影手中拿到了本·斯蒂勒和德魯·巴裡摩爾主演的美國喜劇電影《雙層公寓》,經過一系列的運作,2006年公映後在市場上取得了1300萬元的票房佳績,這也進一步印證了他之前對於批片市場潛力的判斷,成為星光聯盟賺取的第一桶金。2008年,星光聯盟代理中國星電影公司的《神探》以及國產片《蛇咒》,每部電影衝印40個膠片拷貝,在當年全國城市票房只有43億元的情況下,兩部電影共取得了1000多萬元的票房,為公司進一步穩步發展奠定了基礎。2009年,星光聯盟又發行了《撲克王》《玩命阻擊》等影片,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郝社永甚至向親戚好友借錢渡過難關。
電影版權市場一股新勢力
有些影片由於沒有機會在院線公映,則通過版權交易進入了內地市場,成為了這些影片盈利的重要渠道之一,而星光聯盟作為版權運營商,也憑藉這些影片,讓自己迅速建立起優勢,成為電影版權市場一股新勢力。
郝社永及旗下的星光聯盟影業(北京)有限公司,通過各種途徑購買或合作集合擁有長期版權之各類影片逾千部,擁有影片版權的數量在國內電影公司中名列前茅。
逾千部影片的版權猶如一個巨大的寶庫並發揮它的價值,影片陸續在國內多家電視臺及視頻網站播映。與中影、華夏、CCTV-6電影頻道、中國星、寰亞、太陽娛樂、騰訊、優酷、愛奇藝、華視網聚、橙天嘉禾、英皇、映藝、邵氏、星空、影視點、驕陽等建立了長期、牢固的合作關係。
網絡發行方面,迄今已經累計片庫達到3000多部,網絡版權發行典型影片有:《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紅高粱》、《老井》、《雙旗鎮刀客》、《殺破狼2》、《封神傳奇》、《空天獵》等。此外,公司還擁有電視劇網絡發行近2000小時的劇集量。
航空版權業務也同時發展迅速,與國航、海航、山航等十餘家航空公司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戰狼2》、《唐人街探案》系列、《無問西東》、《空天獵》、《建軍大業》、《西遊記女兒國》、《猛蟲過江》、《快把我哥帶走》、《反貪風暴4》等百餘部優秀影片的成功合作,使公司成為國內航空公司的主要供片方。
對於今後公司的發展規劃,郝社永表示,在引進影片方面,公司將繼續採取一種「版權精細化運營」的思路。院線上映的進口批片只是星光聯盟眾多版權業務中的一項,除了院線上映,還同時引進了大量不進院線,而是直接分發至包括網絡平臺、電視臺、航空等等其他領域的影片,「將版權精細化運營做到最優化」。他表示,希望在未來的幾年中,繼續擴大業務範圍,將公司現有的各類國內外版權影片3000多部增加到800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