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看懂《魅影縫匠》了麼?|特冷門

2021-02-19 桃桃淘電影

保羅·託馬斯·安德森執導的新片《魅影縫匠》,也是近期非常值得關注的一部影片,尤其是,這還是丹尼爾·戴-劉易斯息影前的最後一部電影。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倫敦,場景主要在一幢別墅內展開。裁縫雷諾茲和姐姐希利奧是富人階層的高端時裝設計師。一個不起眼的年輕女子阿爾瑪走進了雷諾茲的生活,在他那座幽閉的宅邸中成為其模特和新繆斯。

電影是關於兩個人之間的相互依存,不過被套在了哥特情節劇的框架中。

所以,要想深層次理解《魅影縫匠》,首先,還是要了解一下哥特情節劇。

《魅影縫匠》

導演自己也承認,他受到了以希區柯克作品《蝴蝶夢》為代表的哥特情節劇的影響。或者,我們可以首先熟悉下什麼叫情節劇:

情節劇呢,是一種以情節為特徵的戲劇類電影,其特點是迎合觀眾的情感。它們通常取決於刻板的角色發展、互動和高度情緒化的主題,往往使用情節來處理人類情感危機、失敗的愛情或友情、緊張的家庭狀況、悲劇、疾病等等。

40年代,英國和美國拍攝了大量情節劇,受到觀眾的歡迎。

50年代,拍情節劇的高手是美國導演道格拉斯·瑟克,他的《斷腸弦歌》《春風秋雨》《深鎖春光一院愁》《苦雨戀春風》《碧海青天夜夜心》《天老地荒不了情》聽名字就很「情節劇」了,對女性觀眾產生了影響。

《深鎖春光一院愁》

70年代,受瑟克深遠影響的是德國導演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恐懼吞噬靈魂 》《卡斯特婆婆升天記》《四季商人》等就是使用情節來處理種族主義、性取向、年齡差等問題。

美國導演託德·海因斯也受瑟克很大的影響,《遠離天堂》《卡羅爾》尤其明顯,前者就是對瑟克式情節劇的忠實改編與升華。華語片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瓊瑤阿姨的影視劇,還有「二林二秦」早期主演的那些電影。

《遠離天堂》

哥德式情節劇則是情節劇的一個分支(哥德式小說來自英國的文學流派),流行於上世紀30年代末的英國,超自然元素不一定存在,但可怕的、不祥的、神秘的氣氛總是存在的——家通常被設定為主要的舞臺,成為恐怖的場所,在家庭生活中上演著壓抑的故事,家庭中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魅影縫匠》

羅傑·科爾曼的愛倫坡電影都是典型的哥德式情節劇
出自《陷坑與鐘擺》

這個家庭往往是偏古老的哥德式風格,餐桌上會擺著很多燃燒的蠟燭,室外多是霧氣瀰漫的街道,街上會有煤氣燈。主題往往涉及愛、內疚、背叛或死亡等,往往以悲劇收場。心理和情感方面,還要依賴於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問題。

到40年代,由於黑色電影的出現和對懸疑片中心理作用的強調,哥德式情節劇儼然更成為一種古典式的恰當表現(有別於以當代時裝片為主的「黑色電影」),在電影中以家庭劇和心理劇的新姿態出現,最早的例子就是威廉·惠勒的《呼嘯山莊》(1939)和希區柯克的《蝴蝶夢》(1940)。

《蝴蝶夢》

在《蝴蝶夢》等哥德式情節劇裡,通常是以女性為主角,她會邂逅一個富有、優雅的中年男士,圍繞一段陷入困境的浪漫關係或家庭動亂展開。

《蝴蝶夢》的原名叫「瑞貝卡」,是片中曼德利莊園的男主人德文特已故的妻子的名字,而瑞貝卡這個人物並沒有具象的出現,但她所產生的影響貫穿始終,可以說是一個看不見的「靈魂」,這種作用被希區柯克稱之為「麥古芬」(McGuffin),在他的很多電影中都有運用。

黑暗的家族繼承」也是哥德式情節劇的一個母體,在《魅影縫匠》中,雷諾茲和希利奧的家族事業是繼承自他們的母親。他們的母親與《蝴蝶夢》中的「瑞貝卡」的作用差不多。

房間中他母親的照片

雷諾茲的世界裡似乎存在著與他母親的某種聯繫,他母親死後,他成為一個情感上殘疾、有輕度自閉的男人(這一點,也有對希區柯克作品《驚魂記》的參考)。

就像他和姐姐對彼此奇怪的依戀一樣,他們對彼此缺點的理解完全是死板的。阿爾瑪的到來,代表著他母愛的重生。她照顧他,他順從她,像孩子一樣。

很有趣的一點,阿爾瑪(Alma)這個名字正是《蝴蝶夢》導演希區柯克妻子Alma Reville的名字。而男主角的名字叫做雷諾茲·伍德考克(Woodcock),後四個字母和希區柯克(Hitchcock)後四個字母一樣。並且,雷諾茲姐姐的造型,幾乎是按照《蝴蝶夢》中的腹黑女管家設計的,髮型、打扮和表情幾乎雷同。這些肯定是有意設計的點。

《蝴蝶夢》

《魅影縫匠》

《蝴蝶夢》這個女僕,其實影響了很多哥德式情節劇的人物,比如《螺旋梯》(啞女驚魂記,1947)中的女僕。

《螺旋梯》

而雷諾茲的設定呢,則像是《蝴蝶夢》裡的德溫特先生和《僕人》中的主子託尼的結合。

《蝴蝶夢》

《僕人》

隨手補充點希區柯克電影對《魅影縫匠》的影響:

《捉賊記》

《魅影縫匠》

《驚魂記》

《魅影縫匠》

《深閨疑雲》

《魅影縫匠》

還有希區柯克擅長將謀殺與食物進行關聯,將愛情戲拍的像謀殺。這些在《魅影縫匠》裡都可以發現:

《魅影縫匠》

好,再回到哥德式情節劇的話題上來。

它們的故事母體可以說是源自於童話傳說《藍鬍子》和《美女和野獸》——天真的女人發現與他們結婚的丈夫其實是一個怪物。

藍鬍子的傳說是非常典型的哥德式情節劇,城堡裡有個房間的門絕對不可以打開。當然,最終門都會打開。

童話書裡的是小女兒,幾部電影改編都將女兒的身份改成了新婚妻子,好奇心總是驅使她去打開那個房間,發現裡面不可告人的秘密。

《藍鬍子》1972版

《煤氣燈下》

馮遠徵和梅婷主演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在故事和情感的主題上是符合的,只是它的外觀沒有處理成「哥德式」。

《不要和陌生人》

《魅影縫匠》並沒有將雷諾茲塑造成一個反派,但是在影片伊始,確實讓他變得性情古怪,堅持己見,不喜歡任何事,似乎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之後,這個男人變得脆弱,無法愛與被愛。阿爾瑪意識到,她必須以母親的姿態去「控制」他,她具備了一種力量。

《魅影縫匠》

最後,雷諾茲像孩子或寵物一樣躺在阿爾瑪的腿上,電影突然變成了一個離奇的愛情故事。

不過,這是阿爾瑪講述著的故事,觀眾不知道她是否離開了這座宅邸,但可以推測雷諾茲已經死去,或她已經離開了。《蝴蝶夢》也是以女主角「我」作為開場旁白,引出故事的。

《不速之客》

蒂姆·波頓的《黑暗陰影》和吉爾莫·德爾·託羅的《猩紅山峰》同樣屬於哥德式情節劇,只不過它們都是超自然元素的。

《猩紅山峰》

超自然元素的哥德式情節劇古來有之,比如路易斯·艾倫的《不速之客》(1944)、傑克·克萊頓的《無辜的人》(1961)和羅傑·科爾曼的愛倫坡電影。

《無辜的人》

又或是介於超自然與現實主義之間的電影,如布萊恩·福布斯的《雨天下的迎神會》(1964)等。

《雨天下的迎神會》

記得吉爾莫·德爾·託羅拍攝《猩紅山峰》的時候,就說過他最喜歡的一部哥德式情節劇是弗裡茨·朗執導的《門後的秘密》(1947)。

這部電影其實情節有些造作,而且難以置信,有些造作,不過它融合了《蝴蝶夢》和《藍鬍子》的成功元素,屬於很投機取巧的哥德式情節劇。

《門後的秘密》

好的,對哥德式情節劇的科普就到這裡了。

如果從這個角度切入,不知道對你們理解《魅影縫匠》會有什麼新的啟發呢?

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把上面提到過的幾部片子找來看看,直觀的感受下「哥德式情節劇」的魅力。

相關焦點

  • 《魅影縫匠》中雷諾茲是愛阿爾瑪的嗎?
    談到《魅影縫匠》這部電影,2017年在國外上映的,因為國內不上映,媒體報導的也少,所以很多朋友可能會感到陌生,但小編在這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部好電影,國內沒有上映,可惜了。首先《魅影縫匠》是今年奧斯卡提名影片中的一個小冷門,多項提名,可惜最後只得了最佳服裝設計。不過,這部電影在小編心目中仍然可以吊打90%的國產電影。其次,這部電影的男主雷諾茲是由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相信不少人對這個演員並不陌生,即使沒聽說過,估計也看過他演的電影。
  • 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魅影縫匠》:高級情色片
    《魅影縫匠》(Phantom Thread)拿下
  • 小月影評|一部讓你嘖嘖稱奇的愛情電影——《魅影縫匠》
    當《魅影縫匠》開場時,音樂響起,全場屏住呼吸。接下來,我們看到一個陌生的面孔——來自盧森堡的新人薇姬·克裡普斯飾演的Alma,在一個平靜但充滿律動感的固定鏡頭中,開始講述一個故事。回想近二十年前的群戲大作《木蘭花》(Magnolia, 1999),可能有著這世上最炫目的開場方式,華麗的長鏡頭和奪目的剪輯立刻將我們抓住;而《魅影縫匠》(Phantom Thread, 2017)不一樣,它沒有群戲,幾乎沒有格局,只有三個主要角色,但它緩慢地,而且以最優雅和最恐怖並存的方式,將每一位觀眾捕獲。
  • 《魅影縫匠》傳奇影帝的最後一部電影了!
    今年,他帶著最後一部作品又提名了奧斯卡影帝 《魅影縫匠》。作為丹尼爾·戴-劉易斯的息影之作,《魅影縫匠》可以說是一場完美的謝幕。《魅影縫匠》把故事拉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倫敦。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一位高級裁縫——伍德科克。他是英國時尚界標杆,上至皇室名流,下至普通人家,都以穿上他設計的裙子為榮。
  • 《魅影縫匠》毫無疑問的2017愛情佳作,在線觀看
    像PTA其他的作品一樣,重複的觀看是獲得對《魅影縫匠》解讀的唯一途徑。同樣的,就像他其他的作品一樣,《魅影縫匠》表面上說著某個淺顯的話題,但實際上卻探討著另一個更為接近人性、更能讓觀眾們產生共鳴的話題。
  • 《魅影縫匠》定情與下毒,皆從餐桌始
    《魅影縫匠》將精緻典雅做到了極致:影像上表現得格外規整,美術和服裝無可挑剔,情感上收斂得讓人懷疑這是否真是PTA的電影,像片中盛名之下的男主雷諾茲一樣,導演很明顯在「壓著速度」。直到結尾處第二次下毒的那場戲,雷諾茲一口一口地吃下明知有毒的飯——丹尼爾·戴·劉易斯完美演繹了雷諾茲臉上複雜神情——PTA才真正亮出在華麗精美的外殼下的犀利的匕首。
  • 最佳服裝設計:《魅影縫匠》馬克·布裡奇斯
    網易娛樂3月5日報導   第90屆奧斯卡頒獎禮正進行中,第90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魅影縫匠》馬克·布裡奇斯。
  • 《魅影縫匠》:堅固的愛,需要實力相當
    《魅影縫匠》:堅固的愛,需要實力相當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將愛情裡的男女博弈推到極致化的電影《魅影縫匠》。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在50年代的倫敦,最著名難搞的裁縫雷諾茲與他的靈感繆斯女神,並且後來成功降服他並且成為他太太的女人艾爾瑪之間的一段看起來有些孽戀的故事。
  • 奧斯卡影帝的息影大作《魅影縫匠》到底講了什麼?
    1月23日,2018年奧斯卡提名名單出爐,而於1月19日北美上映的《魅影縫匠》趕上了奧斯卡的末班車。關鍵是,戲神加入了最佳男演員的角逐,本來呼聲最高的苦命人加裡·奧德曼的圓夢又開始撲朔迷離。《魅影縫匠》的故事發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倫敦。
  • 服裝設計別錯過的好電影《魅影縫匠》,設計師必看!
    第90屆最佳服裝設計獎由美國電影《魅影縫匠》的服裝設計師馬克·布裡吉斯獲得。(小小吐槽下,這個譯名有點low,不如臺灣版的譯名《霓裳魅影》來得好聽)。從海報就可以看出妝容、服裝的精緻設計與色彩搭配的展現,微微回頭美得不可方物。劇情啥的,大概講述的就是一位裁縫師的故事,小編就不說了,想看就去看吧!
  • 《魅影縫匠》:大師級的畸情虐戀
    當《魅影縫匠 Phantom Thread》(2017)拿下2018年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六項提名,而丹尼爾·戴-劉易斯也第六次獲最佳男主角提名之時,我想就算退一萬步講,北京時間3月2日,丹尼爾·戴-劉易斯最終沒有捧走小金人,也是無法掩飾他的光芒。
  • 《魅影縫匠》:在發病之前,請吻我吧,愛人!
    我要你,平躺在床上,感覺無助,輕柔,脆弱而坦誠,只有我可以幫助你,之後你就會重新變得強壯。這是什麼梗?起初,我亦很納悶這句話的含義,細細品味那130分鐘的《魅影縫匠》之後才發現,很多的事情真的很講究,比如愛情,適當的伎倆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 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魅影縫匠》,【沙發管家】帶你看
    《魅影縫匠》是保羅·託馬斯·安德森執導的電影,由丹尼爾·戴·劉易斯、萊絲利·曼維爾、薇姬·克裡普斯、卡米拉·拉瑟福德等參演。
  • 《魅影縫匠》深情而殘酷的虐戀,古典美的拍法讓人心碎!
    《魅影縫匠》上映於2017年,相比於同時期歐美電影來說是一個知名度不高的電影。給受眾留下的第一個印象點是在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拿下了最佳服裝設計獎並且獲得奧斯卡六項提名。十分華麗的服飾和妝容+復古基調+劉易斯確實吸睛。
  • 「爛片之王」烏維鮑爾:《魅影縫匠》電影海報抄襲我,導演還罵我
    最近,被戲稱為「爛片之王」德國導演烏維·鮑爾發推表示,第90屆奧斯卡提名電影《魅影縫匠》的海報,涉嫌抄襲他2005年執導的動作片《吸血鬼萊恩》。
  • 拉片魅影縫匠
    無論如何,要不是去看片商試片,我估計也不會主動找《魅影縫匠》來看。而,被迷惑的是,第一次看完出來,竟有歐弗斯成分的錯覺。無論如何,這部片後來我也沒再整個重看過,而這篇文章更是寫完之後幾乎就被我遺忘了……關於《魅影縫匠》直觀上有三個面向很容易引起討論:一是影片的調性明顯對摺成兩半而產生張力,二是敘述者艾爾瑪幾次的介入(有時是透過聲音,有時是受訪情景),而這兩者都合成第三個情況,即艾爾瑪的行為與動機,特別是就最後這一點來說,這部片首先遭遇的問題恰好來自於一同角逐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競爭對手《華盛頓郵報》,這是因為就艾爾瑪的情況來看
  • 【奧斯卡】《魅影縫匠》:別看我是上流精英衣冠楚楚 其實也是少數...
    今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九部作品中,《魅影縫匠》雖然因為上映日期較晚等原因不是該獎項的熱門,但以下幾個因素讓這部電影同樣不容忽視。首先,本片是被稱為「鬼才」導演保羅·託馬斯·安德森的新片。被影迷簡稱為PTA的保羅·託馬斯·安德森是第一位拿下歐洲三大電影節最佳導演的人,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也已收入囊中。
  • 【免費電影】《魅影縫匠》--奧斯卡六項提名的 R級電影
    《魅影縫匠》《我的左腳》、《血色將至》、《林肯》而這部《縫匠魅影》也真的是60歲的丹尼爾·戴-劉易斯最後一部作品了,他在片中飾演了一位備受女人追捧的裁縫,名叫雷諾茲·伍德科克,在這部《縫匠魅影》中,他沒有運用他那兩大最擅長的手法——情色和宗教。就是在這樣一部沒有一場大尺度情節的戲碼中,卻是一個讓人不得不唏噓的「奇怪」愛情故事。
  • 「奧斯卡電影手冊」《魅影縫匠》會是劉易斯的「絕唱」?!
    )是:陳世亞 《環球銀幕》執行主編曾念群 《青年電影手冊》執行主編老羊 時光網內容部副主編小託 愛奇藝電影頻道主編阿郎 《看電影》雜誌主編周黎明 影評人賽人 影評人崔汀 影評人紅魚 影評人亞博《槍稿》齊政 《中國電影報導》國際資深編輯打分規則:每部入圍電影分為導演技法、劇本、藝術指導、攝影、剪輯/音效剪輯、配樂/音效、表演七項,單項5分制,總分35分請輸入標題 bcdef《魅影縫匠
  • 奧斯卡點評之《魅影縫匠》:和丹尼爾·戴·劉易斯對飆演技的新星
    僅次於《水形物語》、《敦刻爾克》和《三塊廣告牌》,在本屆奧斯卡獎評選中獲得6項提名的影片《魅影縫匠《魅影縫匠》是保羅·託馬斯·安德森的第10部編導作品,也是繼《血色將至》後他和丹尼爾·戴·劉易斯的再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