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散文連載之四
《記者札記》感懷雜談之
我家五味雜陳的愛情趣事
第 四 章
二哥——帥小夥婚姻仍然蜿蜒曲折
我的二哥小名叫二青,大號叫張二青。後來走向社會,人家自己改了名,叫張松林,有跟我大哥張松青排序之意。
二哥屬小龍的,1953年出生,比我大3歲。
二哥論長相、論個頭,在我們家應該是數一數二的。他寬寬的額頭,大大的雙眸、重重的睫毛、濃濃的烏髮、大大的雙耳輪廓鮮明。看上去就是一個天生的帥小夥。
二哥長的比大哥個頭高,二哥長的比大哥帥。然而,他的愛情道路也是不平坦的。雖然他說媳婦沒讓我媽操多少心,但也不是很順利。
二哥在我們弟兄五個當中,不僅人長得帥,而且智商也不低。上學的時候他的成績也相當不錯。原因在哪?我二哥有個好的習慣——看書。甭管什麼書,二哥可以說視書如命。二哥看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抽時間、擠時間,就這麼說吧,二哥無論幹什麼,隨身都帶著本書。他看書能忘了吃飯、忘了睡覺。現在二哥都68歲了,看書的嗜好也沒能改變。過去二哥看的書有的是買的,有的是借的。現在二哥看書不買不借,而是整天拿著手機不撒手,看網絡小說。
二哥智商高,但「情」商也不低。進一步的說,他很討女孩兒喜歡。我們小的時候,二哥在我們那塊最要好的是蓉兒,也就是我姐夫陳仲海的三妹妹。蓉兒是屬小龍的,1953年出生,和二哥是同歲。
那些年,我們少男、少女在一塊並不是玩,而是一塊打草、打菜、拾煤核、撿爛紙、拾花生、拾白薯。每當我們成群結隊一塊出去,二哥總是愛和蓉兒在一塊。因該說當時他們倆搞對象,我們那塊的人都知道。就連她們家的家長、我們一家子都知道。
但是,因為蓉兒的二哥陳仲海娶了我姐姐的緣故吧,或是我爸爸自殺的緣故吧,兩碼事究竟是哪碼我不得而知。反正我姐姐我姐夫他們結婚以後,蓉兒和我二哥就不來往了。
人家蓉兒長的不僅僅非常美,而且還很有心計。後來她自己在海校又搞了一個天津籍當兵的,而且終成眷屬,日子過得有板有眼、紅紅火火。
1970年,「文革」運動還沒有結束,但武鬥停了,學校開始複課。我和二哥一同走進了涿縣最高學府——涿縣中學。到學校沒幾天,有一位西裡池名叫劉建華的同學就看上了二哥。
她的父親是涿縣林業局長,家裡條件不錯。
劉建華,一米六五的個頭,瓜子臉、杏核眼、柳葉眉、白皙的皮膚、一笑還有兩個酒窩,再加上她那溜肩的兩條大辮子,真叫一個漂亮。
劉建華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學習還特別好。她每次來到我家不僅僅是玩,而且還抽時間寫作業。劉建華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每天寫日記。有一天她回家時,把書包忘在了我家,二哥還偷看了她的日記。日記裡劉建華還把她對二哥的看法、印象都寫了進去。對眼前這麼一位有心計、有才華、有素質、非常漂亮的美女,誰不喜歡?
1970年的初春,可以說有劉建華的介入,在春天裡給我們家帶來的是開心、快樂。
可是,我還記住一句話:「樂極生悲」。
1970年3月26日從爸爸的工廠傳來的噩耗,讓我媽做出了一個決定:因為我二哥在學校有劉建華的吸引,學得上。我在學校沒情況,就得輟學。原因只有一個,爸爸死了,家裡供應兩個學生受不了。
就這麼著,我不上學了,二哥接著上。
大約是過了一個多月,二哥突然跟我媽說,這學他不上了。原因之一,他比我大3歲,能到生產隊掙工分,我年齡小,在生產隊幹活人家都不要;其二,就是他的女朋友劉建華與他分手了。原因就是劉建華知道我的爸爸是自殺的,不願意跟現行反革命的孩子結為伴侶。怕以後耽誤自己的前程。
當時我認為,劉建華雖然是一位好姑娘,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是,她還是一個眼皮子淺的人。幾十年過去了,後來我聽說她在西裡池村搞了一個對象,並結了婚。
因為是記者的緣故吧,整天介滿世界採訪,有一天,我在農三街一家木器廠採訪,看到她在這家木器廠工作。再後來沒幾年我又聽說她出了車禍,一命嗚呼了,感到很惋惜。
我二哥長得這麼帥,在感情上,蓉兒跟他搞了幾年,沒有結果;劉建華跟他搞了3月,也宣告結束。原因何在?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是爸爸死得悲慘,讓兩個眼皮子淺的人與他各奔東西,與兩個眼皮子淺的因緣,只能讓二哥永遠的留在記憶裡。
二哥從涿縣中學輟學後,自己就去了海校當了小工,每天掙十個工分兩毛錢。幹著幹著,二哥考慮總不能老是鋤泥搬磚當小工混吧?後來,他總是把當時領工的瓦匠頭,人稱李拐子的人請來我家吃飯。沒多長時間,二哥就拜李拐子為師,開始學瓦匠。
那年月,農村人因為都是農業糧戶口,到機關廠礦當不了工人。在我們農村,想出人頭地,年輕人都自己學個手藝。有的學瓦匠,有的學木匠。這樣說對象時是一塊敲門磚。
你說我二哥都是瓦匠了,而且因為他聰明、他努力,瓦匠手藝學得特別快,很快由小工晉升為四級瓦工。當時小工每天掙一塊四毛八,大工每天掙兩塊四毛八。你說二哥都是大工了,怎麼說對象還這麼難呀?
我們隊一個叫葉士榮的人,當了一會媒婆。他給二哥介紹了一個三街的姑娘,二哥看著不錯。可沒兩天人家對方捎來口信,不願意。
後來一了解情況,她還是嫌我爸爸死的不明不白。
在這裡我還得重複那句辯證法的經典「壞事可以變成好事」。
虧的那個女孩子沒看上二哥。後來二哥一打聽,原來那人跟三街的小歪子有一腿。你說我二哥要是跟她成了夫妻,還沒結婚就帶上了綠帽子,腦袋是暖和了,可一輩子這綠帽子就永遠摘不下來了。
二哥的婚姻總也不順當,他也著急。因為,他後邊還有我呢。如果他結不了婚,在前邊擋著也影響我。於是,二哥在選擇對象時,條件降得特別低。
有一年,我們前院的祁老太太、也就是後來的我丈母娘,給二哥介紹了一位他們隊叫霞子的姑娘。
那個姑娘她們家有六個女兒,霞子排行老三。她們家六個姑娘長的都不錯,但有一個共同的短板,就是胖。霞子的短板比其她五個人還多一板,就是個太矬。你別看她有倆短板,見了我二哥還不同意呢。當然了,她不同意的原因一是嫌我們家哥們多,二是我爸爸那點事她犯膈應。
又過了沒多長時間,有人給我二哥介紹了一位永樂的姑娘,她就是我現在的二嫂子——李玉珍。
相親那天二嫂家來的是她母親、她妹妹和她共3個人。她們在我們家待的時間不長就回去了。
然後,就二哥相這個對象,大家七嘴八舌議論開了:有人說二嫂子的嘴是涼灶嘴;有人說二嫂子的妹妹長的比她強;有人說二嫂子沒文化。甭管誰怎麼議論,二哥誰的也沒聽。自己的主見是:旁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幾年來對象沒少相,人家全都不願意,好容易有一個看上我的,我還挑人家什麼吶?
說人長得醜俊,吃她俊、嚼她俊,跟誰不是過一輩子呀!
就這麼著,二哥收穫了來自永樂村非常賢惠、非常能幹、心眼非常好、非常孝順的好姑娘——李玉珍,一直到現在。
二嫂為二哥生有一男一女。男孩叫張良,1977年出生,和我二哥一個屬相。1993年初中沒畢業,因為有個機會,我就把他安排在華北鋁廠工作。
女兒叫張薇,屬猴,1980年出生。因為她長大成人夠參加工作的年齡時,計劃經濟變成了市場經濟。我也沒有多大能力給她找個好工作。於是,就把她安排在鑫達糖酒公司,既當會計又當售貨員。因為我的侄女張薇老實巴交,幹事著靠,很受總經理郭金閣的寵愛。
40多年過去,甭管二哥早年婚姻的道路是如何曲折、坎坷,但是,今天看來,二哥收穫的愛情是甜蜜的,是可圈可點的。
二哥雖然收穫了甜蜜的愛情,但我覺得,在二哥的身上我留有遺憾。因為現在我大哥有退休費,我二哥沒有。我後悔當初沒給二哥找一份老了能退休的工作。
遺憾就遺憾吧!因為那年月,二哥是包工頭,每月的收入都比我們強,況且人家也看不起我們這些掙死工資、掙有數錢的。時至今日,二哥從沒有埋怨過我。但我有內疚,這是一家哥們弟兄的情懷。這內疚也只能永遠深埋在記憶的時空裡。
(未完待續)敬請收看第五章
作者簡介:
張三清、男、1956年出生,涿州市雙塔辦事處東關村人,中共黨員。1974年河北涿州中學高中畢業。曾當過農民、會計、電焊工、鈑金工、民辦教師、市場協理員、專案組長、公社廣播員、涿縣人民廣播站編播組長、涿州電視臺新聞部主任、專題部主任,國家公務員副科待遇,2017年退休。
現任涿州市30多個單位宣傳大使;《涿州百科》總編輯;《保定日報》《唐堯網》特約通訊員;涿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涿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涿州市東關新村臨時黨支部書記。2009年出版個人專著《張三清新聞作品選》20萬字;2020年出版個人專著《追憶流逝的歲月》30萬字。
編輯:長江水 陳平 字數 2898 創作時間 2021年1月25日
(愛情趣事4)
主編:張三清 / 副主編:張俊成,趙炳濤,張秀菊,王思問
運營:付璐
目前涿州100000+家長已
關注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