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找我要書單,一直害怕整理的我終於把繪本書單整理出來了。
市面的童書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會踩坑,所以我很能理解這些朋友的心情,畢竟我自己也踩過不少坑,
在這樣一個快節奏以及碎片化的時代,不讓孩子沉迷於短視頻和動畫片的最好方法,應該就是帶孩子閱讀了。日本著名的童書作家中川李枝裡說過,書籍可以帶給孩子對人生的希望和自信。
童書不止可以讓孩子體會身臨其境和想像的快樂,最重要的是,書籍可以給孩子帶來力量,是孩子內心強大的範本。孩子的內心並不會因為父母不斷用言語煽動,就會強大,但繪本可以,可以讓孩子用自身的力量去踏實鍛鍊,由此逐漸強大。
更何況,帶孩子看繪本也是不可多得的親子時光,並且,不論什麼時候,多看書總是不會錯的。
那我們到底該怎麼選擇繪本呢?
首先,獲獎作品,如:國際安徒生獎、美國凱迪克獎、英國凱特·格林納威獎,以及中國的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等等。
其次,大師作品,如:艾瑞·卡爾、大衛·香農、宮西達、安東尼·布朗等等。
最後,著名出版社,如我們耳熟能詳的「DK出品,必屬精品」、後浪出版社的浪花朵朵童書等等。之所以把出版社列出來說,是因為一本好繪本的翻譯真的很重要,它既要融入當地語境,又要不偏離原本意境,所以一家成熟的出版社,出版的童書也就是質量的保證。
即便是掌握了上面幾種方法,可能還是會被各式各樣的繪本晃得眼花繚亂,並且還有很多不是那麼有名,但又很有意思的繪本,也許會被錯過。所以,我把我篩選過的一些適合3——6歲小朋友看的繪本,整理了出來,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
我把繪本按照情緒管理、想像創造、百科探索、習慣、情商培養,以及生命教育這五大類來分類,方便你們按需求尋找。
一、情緒管理
現在關於學生的社會新聞除了考大學之外,最多的大概就是「某某和父母頂嘴,離家出走」、「某某被老師批評,不堪重壓,跳樓身亡」。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都覺得痛心不已,也氣憤於家長的家庭教育失職。
「情緒」確實是不太好控制的一個東西,但並非不可控。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可以從第一步「認識情緒」開始,讓孩子知道「生氣、難過、失望等情緒的出現,並不是自己的錯,也不需要把壞情緒藏起來,而是勇敢地面對他,打敗他。
接下來介紹幾本關於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繪本:
1、《我的情緒小怪獸》,作者:安娜·耶納斯
主要內容:故事圍繞一隻有5種顏色,紅黃藍綠黑色的小怪獸展開,每種顏色代表一種情緒。
勳媽說:這是一本幫助孩子探索自我情緒的書,用可愛的角色和故事引入關於情緒的對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菲菲生氣了》,作者:莫莉卞
主要內容: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她在生氣時,先時用肢體動作表達憤怒,進而躲進自己的世界,宣洩悲傷,慢慢緩和,最終恢復平靜。
勳媽說:這本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如何控制及處理情緒,送給所有曾經不止一次發過脾氣的小朋友。
3、《生氣湯》,作者:貝西·艾芙瑞
主要內容:小男孩霍斯度過了非常不愉快的一天,回家後他的媽媽煮了一鍋神奇的「生氣湯」,然後帶著霍斯對著鍋嘶啞咧嘴、吐舌頭、大聲敲打鍋,最後小男孩霍斯心情變好了。
勳媽說:這也是一本教孩子發洩情緒的書,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有情緒時不能隨意撒潑,但也不能悶在心裡,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把情緒發洩出來。
4、《野獸國》,作者:莫裡斯·桑達克
主要內容:調皮的男孩邁克斯被媽媽責罰關在房間中,晚上邁克斯從神奇的房間出發,進行了一場大冒險。可是,即使當上野獸國王的邁克斯還是感覺不開心,於是他回家了。發現媽媽做好了晚飯等著他,並且飯菜還是熱乎乎的。
勳媽說:我很喜歡這本繪本,每次讀完都會告訴小勳,媽媽批評你時,也許會很生氣,還可能會責罰你,但媽媽的氣一會兒就會過去,媽媽永遠都會愛你。
5、《不是第一名也沒關係》,作者:楊泰錫
主要內容:講述了一個孩子因為不是第一名而難過悲傷、垂頭喪氣,後來在鼓勵下重新拾起信心和勇氣的故事。
勳媽說:當孩子生氣、害怕、失敗、哭泣時,我們要告訴他,不開心想哭就可以哭出來,但難過之後,最重要的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本繪本可以激發孩子的勇氣和自信,正視內心的恐懼,讓孩子變成一個內心強大又敢勇往直前的人。
5、《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作者:賴馬
主要內容:有一隻叫波泰的蚊子,它會傳染噴火病,最喜歡吸食愛生氣的人的血。很愛生氣的阿古力被蚊子咬了後,一開口就會噴火,大火燒掉了家、燒掉了玩具和食物,差點把整個國家都燒了。
勳媽說:這本繪本用誇張又搞笑的故事,很容易讓孩子感受到「憤怒」的情緒有多可怕,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不要隨意發火,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採用溫和的方式來釋放情緒。
情緒管理能力其實不止孩子需要學習,家長同樣可以在讀繪本的過程中,自省自查,學會舒緩自己的壞脾氣,做到不隨意對孩子發火。
二、想像創造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對孩子來說是巨大的寶藏,只要孩子願意,他便可以把世界變成任何樣子,想像力可以決定一切。
想像力如此重要,所以在小勳小時候,他講出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和畫出來的奇形怪狀的畫,我從來不會反駁以及糾正。保護孩子的想像力的同時,其實還需要幫助孩子創造想像力,這時候繪本就是很好的小助手。
1、《不可思議的旅程》,作者:艾倫·貝克爾
主要內容:一個孤獨的小女孩,爸爸媽媽和姐姐都在忙自己的事,她自己在房間玩耍時,在牆上發現了一個神奇的門,從此展開了一段神奇的冒險之旅。
勳媽說:這是一套無字繪本,整個故事的輝煌程度堪比一部電影大片,並且裡面有很多小細節是需要反覆閱讀才可以發現。最能幫助孩子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是一個小設計:女孩每次用神奇畫筆作畫時,都是在首頁畫兩筆輪廓,這樣可以讓孩子想像「如果換作你,你會畫什麼幫助自己化險為夷呢」,然後翻開第二頁看看孩子和小女孩的想法是不是不謀而合。
2、《月亮的帽子》,作者:高本三五
主要內容:月亮看到小魔女有帽子,海盜有了帽子,魔術師也有了帽子,羨慕極了。於是,它請求老爺爺也幫他做一頂帽子。老爺爺做的帽子棒極了!
勳媽說:這本繪本看過很長一段時間,小勳看到月亮時都會說「今天月亮戴的是女巫帽/魔術師帽」,作者把月亮的陰晴圓缺給了孩子新的解釋,打開了孩子的幻想之門。
3、《噗噗噗》,作者:古川俊太郎
主要內容:從前,天上什麼都沒有,地上也什麼都沒有。忽然,「噗」的一聲,地上鼓了一個包兒……有東西出現了。
勳媽說:這本繪本很奇特,它沒有故事情節,只有圖畫和擬聲詞,作者用擬聲詞表達了世界上物體的狀態和變化。但卻沒有說明這是一個什麼東西,全部交由孩子去想像。
4、《好睏好睏的蛇》,作者:麥克·格雷涅茨
主要內容:所有人都睡著的寧靜的夜裡,小蛇雖然很困,但它卻不敢獨自入睡。這時,它居然飛起來了……
勳媽說:只是一個充滿童趣和奇思妙想的故事,特別能抓住小朋友好奇的心裡,是一本非常好的睡前讀物。
5、《小真的長頭髮》,作者:高樓芳子
主要內容:留著短頭髮的小真,幻想自己如果有長頭髮,會用長頭髮來做什麼呢?釣魚、拉牛、露營時當被子、一邊曬衣服一邊看書、在小溪裡洗頭髮……
勳媽說:天馬行空的想像讓孩子看書時不自覺地進入到書本世界,然後開始幻想:如果我也有長頭髮會幹嘛呢?如果我有三頭六臂呢?繪本裡腦洞大開的情節,可以讓孩子也插上想像的翅膀,也開始一場有趣的想像之旅。
童年只有一次,讓孩子多一些「不切實際」又充滿童真的幻想,應該是她長大後很寶貴的回憶吧。
三、百科探索
孩子在某段時間會化身為「十萬個為什麼」,每天追著你問「為什麼……?」,是時候拿出你的法寶了,那就是百科類繪本,可以解決孩子的無數個為什麼,並且還能讓家長增長不少知識呢。
全世界最著名的做兒童百科書的就是「DK」了,如果感興趣以及經濟條件能承受的話,它的每一本「DK百科」都值得入手,所以這套我就不放在書單裡了。
1、《我的日記系列》,作者:高洪波
主要內容:講了包括蜘蛛、屎殼郎、螞蟻等9種小動物擬人化的生活日常,每種動物的日記裡都巧妙地融合了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特點。
勳媽說:這套繪本兼具趣味性和科普意義,並且他不是在生硬的講動物知識,而是通過小動物記日記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特點,小朋友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還可以聽到富有想像力的童趣故事。
2、《神奇校車》,作者:喬安娜柯爾
主要內容:學校裡那位奇怪的捲毛老師,總是會開著一輛神奇校車帶學生們去冒險,每一次冒險都是一次課外知識課,如:水是怎麼變化的?地球內部長什麼樣?
勳媽說:這套書可能有家長會說,幼兒園的小朋友看還為時尚早,畢竟這是小學一年級必讀科目。可是小勳在幼兒園時非常喜歡這套書,每本都看過很多遍,很多時候我們選書,不一定得按照年齡要求選,孩子喜歡最重要。
3、《這就是二十四節氣》,作者:中科知成繪本館創作團隊和海豚出版社共同策劃
主要內容:為兒童講述二十四節氣的中國原創科普圖畫書,裡面包括每一節氣的來歷、故事、動植物特點、民間習俗、故事諺語等。
勳媽說:當初買這套書的初衷,就是想讓孩子更好的了解中國古代學者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它裡面不止是簡單的講二十四節氣,也有故事主線,用小女孩童真的語言和清新的畫風,帶孩子仿若置身田園。
4、《可愛的身體》,作者:七尾純和小林雅子
主要內容:這個系列有8本,分別涉及蛀牙、大便、肚臍、眼淚等八個方面,都是和孩子身體成長密切相關的內容,孩子通過閱讀這套繪本,會明白為什麼要刷牙、打預防針、體檢等。
勳媽說:這些身體的知識,孩子時非常好奇的,這套繪本可以幫助孩子答疑解惑,還能讓孩子明白保持好的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5、《太棒了,我們的職業》,作者:阿戈斯蒂諾·特拉伊尼
主要內容:書中描述了7大職業領域,30種具體的職業,繪本用孩子氣的繪畫風格和幽默詼諧的語言,帶領孩子們了解到各種不同的工種。
勳媽說:這本繪本與其說是兒童職業啟蒙書,不如說是教孩子學會尊重的書,每一個職業最後的幾個大字「太棒了,清潔工/園丁/修理工……」,看了總是會很感動,每一種職業都值得被尊重,也值得為之自豪。
6、《妙想科學》,作者:羅伯特·E·韋爾斯
主要內容:這套繪本分為12冊,通過故事、對比、演變去啟蒙孩子的科學思維,裡面包括《還有什麼比象龜更老?》、《恐龍喝的水和今天一樣嗎?》、《為什麼北極熊的世界在融化?》等12個故事。
勳媽說:這套百科書非常有意思,它會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化,深入淺出的激發孩子的探索欲,並且每冊書的問題,都能夠勾起孩子極大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
百科探索類的書真的是打開了我的新世界,是我的,不是孩子。你別說,通過和孩子看這些書,我真的能夠從容地解釋自然界的很多現象了,至少在小勳眼裡,我的形象又拔高了幾分。
四、習慣、情商培養
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積千累萬,不如有個好習慣。可見,習慣有多麼重要。當然,想要孩子養成好習慣,並不是一本繪本就可以解決問題,而是需要家長和孩子日積月累的配合,以及家長不厭其煩地引導孩子。
繪本只是作為一個輔助手段,幫助家長引導孩子。
1、《牙齒大街的新鮮事》,作者:魯斯曼·安娜
主要內容:有兩個古靈精怪的小東西準備在牙齒上幹一番大事業,他們要挖洞建房、修別墅、建公寓……可是,有一天一把大刷子帶著很多警察出現在牙齒大街上,兩個小傢伙的糧食被一掃而空,更可怕的是還有一個大勾子從天而降……
勳媽說:其實教育小孩要勤刷牙的繪本有很多,也都很經典,這本是我認為比較有意思,且想像力十足的一本繪本。
2、《睡覺去,小怪物》,作者:馬裡奧·拉莫
主要內容:睡覺時間到了,可是小怪物依然精力旺盛,爸爸把小怪物強行抱上床,小怪物和爸爸開始了鬥智鬥勇,用各種小花招延遲上床睡覺的時間。
勳媽說:這本繪本,看起來簡單,故事也簡單明了,但卻有一種簡潔明快的美感,是一本能讓孩子迅速產生共鳴和認同感的一本繪本。同樣關於睡覺的繪本還有一本《不想睡覺的小白熊》,這是一本催眠繪本,裡面的語句和畫面會產生催眠的效果,反正我每次讀完那本書都會犯瞌睡,大家可以試一下。
3、《讓路給小鴨子》,作者:麥克洛斯基
主要內容:一對鴨子夫婦,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居住地,不畏辛苦的故事。
勳媽說:這本繪本其實更深層的意思是,通過鴨子夫婦尋找住所引發的一系列事情而帶來的最後思考:人類與動物和諧共生的意義,以及對生命的尊重。
4、《世界上最大的房子》,作者:李歐·李奧尼
主要內容:一隻小蝸牛,認為自己的殼越大越好,爸爸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讓小烏龜明白了過於沉重只會成為負擔的道理。最後,小蝸牛帶著小而輕巧的房子上路了,觀察到了很多美妙的風景。
勳媽說:「控制欲望」和「知足常樂」是我經常和小勳說的話,我覺得這個教育對孩子是必不可少的,這本繪本正好可以教育孩子,多看重眼前的快樂。
5、《亂扔東西的塔格叔叔》,作者:李安·布蘭肯西普
主要內容:塔格叔叔正在經歷麻煩的一周,因為他總是找不到自己的帽子、鞋子、襯衫,怎麼辦呢?小朋友看了肯定會覺得非常好笑。
勳媽說: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裡的玩具也開始慢慢堆積如山,稍不注意,家裡就能被孩子玩翻天。這本繪本可以告訴孩子,只有把東西放回原處,下次才能更快找到,生活也會變得容易很多。
這個分類裡的繪本其實還有很多想寫的,尤其是關於情商部分的,但篇幅有限,朋友們可以按照開頭那三種方法,自行上網搜索,基本上不會踩坑。我只是舉出了畢竟有代表性的幾本,其他的你們自己去發現吧。
五、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我覺得是僅次於情商培養的,它不是安全教育,而是通過繪本讓孩子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和「死」,我們中國人向來忌諱談死亡,但「死亡教育」才是給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因為只有知道什麼是生命,才會珍惜生命。
1、《爺爺變成了幽靈》,作者:金·弗珀茲·艾克松
主要內容:有一個叫艾斯本的男孩,他爺爺去世了,傷心的他趴在床上一直哭。媽媽告訴他,爺爺去天堂了……有天晚上,爺爺出現在了艾斯本的房間,原來人如果在世上的事情還沒有完成,就會變成幽靈……
勳媽說:這本繪本是一本讓孩子面對親人死亡時,不至於太難過的美好童話,情節感人又溫馨。
2、《一片葉子落下來》,作者:利奧·巴斯卡利亞
主要內容:講述了一片葉子經歷的一年四季,以及各種關於「活著」的思考。
勳媽說:通過一片葉子一年四季的變化,展現了生命的意義,並不是說「總歸要飄落下來,那幹嘛還長在這裡」,可以借用葉子的故事告訴孩子生命存在的價值。
3、《活了100萬次的貓》,作者:佐野洋子
主要內容:一隻貓活了100萬次,死了100萬次,有時候貓是屬於國王的,有時候是屬於水手、女孩、小偷……每次的生命對貓來說都只是數字,直到有一次他變成了一隻野貓,找到了他愛的白貓,這才找到了活著的意義。
勳媽說:這個故事我看的時候覺得有點傷感,我們成年人有多少時候都是在為別人而活?又有多少人找不到生活的目標?我們都只是在「活著」而已,希望我們都可以找到,自己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
4、《獾的禮物》,作者:蘇珊·華萊
主要內容:一隻充滿智慧的獾離開了他的身體,也離開了所有的動物朋友。在那個寒冷的冬天裡,沒有了獾,大家都非常難過,直到冬天來臨。動物們又聚在一起懷念獾,說著以前獾的種種,這時候,大家的悲傷開始慢慢撫平。
勳媽說:這本繪本被稱為生命教育最好的讀本,因為他用委婉柔美的方式直面「死亡」話題,讓孩子在閱讀中了解分離和死亡,以及如何應對死亡帶來的心理情緒。整個故事都充滿了淡淡的憂傷,但更多的是感動和溫馨。
5、《大問題》,作者:沃爾夫·埃布魯赫
主要內容:繪本裡的孩子總是提出各種各樣富有哲理的「為什麼」,而他家人的每次回答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裡面有哥哥姐姐的回答,有爺爺奶奶的回答,有爸爸媽媽的回答,那孩子自己的回答呢?大概就是做自己。
勳媽說:這是一本寫給孩子的哲學書,因為他包含3個最著名的哲學話題,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我從那裡來?我會告訴孩子,你不是在垃圾桶撿的,也不是充話費送的,而是爸爸媽媽相愛的結果。
很多人對童書有一個誤解,那就是希望孩子能從一本書中學到點什麼。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我們不應該帶著功利心去讀一本童書,童書的作用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而不是「說教」。
另一個,很多家長認為繪本那麼貴,就幾頁紙而已,也太不划算了。其實不然,根據兒童敏感期的說法,孩子4歲左右是閱讀敏感期,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很有可能就會錯過一個愛閱讀的孩子。而這個時間段,繪本是最好的選擇。我們要永遠相信,孩子看過的所有書,都會成為他內心的強大力量。
我今天列出來的只是我自己接觸過,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繪本,還有很多非常經典的繪本不在這個書單裡。更多繪本可以通過我開頭所說的三種方法自行上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