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如今的很多宮廷劇中,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各種稱呼了,因為現代和古代的稱呼之中有所差異,很多人即便是看了幾遍電視劇,也不了解其中的公主、郡主、鄉主和縣主都是什麼身份。
首先我們要知道,如果擁有了這些身份的人,在電視劇中多半是主演,在古代的真實生活當中,這些人也都是貴族身份了。
公主
公主這個稱呼想必不用過多的贅述,這個稱呼再常見不過了,即便是現代很多國家當中仍然有公主的存在,而在我國現代,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的女兒稱呼為公主,表達自己對女兒的愛。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的當中,公主只有一個意思,那就是皇帝的女兒被稱為是公主。
當人也不一定是當朝皇帝的女兒是公主,在當朝皇帝的姐妹,也是被稱為公主的,只不過要多一個字,稱為長公主。
公主歷來有自己父親皇帝支撐,自然權利和地位都是無限的高,甚至因為這些,古代有不少公主掀起了腥風血雨,例如唐代著名的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都因為有非常大的權力,在當時也是帶來了無盡的麻煩。
而例如宋代有福康公主,因為反對父母「指定」駙馬,在和宦官夜裡喝酒的時候被駙馬的母親發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可以說是大忌,也影響了皇帝的聲譽,當時也是血雨腥風。
當然,有的公主可以一輩子享福,而有的公主只能作為國家的和親對象,連想嫁給自己心愛人的權利都沒有,這也就是很多人說過的命運。
郡主
郡主一詞應該是在《還珠格格》中的還珠郡主和《倚天屠龍記》趙敏郡主有所耳聞,其實郡主這個稱呼是起源子東漢時期,最初時郡主是專指皇帝的女兒,不過在之後經過時代的發展,郡主成為了皇太子女兒的一種專屬稱呼。
一直到宋代之後,也不僅是皇太子的女兒,就連親王的女兒也可以稱為是郡主,不過到了清朝時期,雖然也有郡主一說,但是多數人還是習慣稱呼為「格格」。
鄉主
在東漢時期,規定了當時皇女被稱為是鄉公主,逐漸也演變成為鄉主,最初時被封為鄉主只是因為她們的身份是皇女,到了後來演變成為了功臣的女兒也可以被封為是鄉主。
例如在曹魏時期有德陽鄉主,這位德陽鄉主就不是曹操的親生女兒,而只是他的義女,因為德陽鄉主的父親和哥哥都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德陽鄉主也就受封為鄉主。
縣主
縣主其實最初是由縣公主演變而來的,最初的時候也是在東漢時期出現,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之後,在隋唐的時候成為了親王女兒的專屬稱呼。
而且在宋朝之前,只有親王的女兒才能被稱為是縣主,而到了宋朝時期,不僅是親王的女兒,一些郡王的女兒也可以被封為縣主,在金朝的時候,一些皇女的封號也是縣公主,可見每一個時代同樣的稱呼所代表不同的意義。
不管如何,這些比較有名的稱號都是基於當時貴族的一種特殊嘉獎,從來都是與平民百姓無關的,而在一個時代,同樣稱號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命運,這也就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