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譚萍 通訊員 崔超 楊慧
(鄭州市金水區黃河路第一小學擊劍社團的學生用自製的「劍」進行練習)
前後步伐移動、彈跳步、弓步刺劍、向前一步刺劍……在許多人都在感懷宅家長肉的同時,鄭州市金水區黃河路第一小學擊劍社團的孩子們「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或徒手、或僅持「木劍」聞雞起舞。校園場館封閉、裝備封存,體育夢想並未隨之封存。
「雖然只能在家參加訓練,但是老師依然會對練習的視頻做耐心細緻的指導。現在,爸爸媽媽也會陪著我一起練習。」章翊宸同學很高興不僅有老師線上指導,就連父母也成了同道中人。
「孩子非但沒有在超長假期裡養成晚睡、賴床、無休止追劇的壞習慣,還天天興致勃勃地教我們練劍。」他的父母其實更高興。
(鄭州市第76中學學生進行花樣跳繩練習)
人人宅家期間,鄭州市金水區把疫情當教材,紮實推動「延期開學不停學、不停鍛鍊」,追求科學有效、聚焦興趣需求、倡導全員常態、注重文化內涵的校園體育文化得到延續和發展。用健康、自信、陽光的身心科學「戰」疫,在這個史上最長假期成為金水師生乃至家長的共同追求。
【每天鍛鍊一小時,不達目的不放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鄭州市金水區指導各校將學生每天居家鍛鍊一小時納入學生居家學習課程表和作息安排,通過大課間活動、線上體育課和社團活動練習,引導學生堅持每天完成一小時體育鍛鍊。
(金水區緯五路第二小學學生居家堅持練習籃球技能)
(金水區金沙小學啦啦操社團學生居家進行基本功練習)
(金水區四月天小學全校4000餘名學生和家長一起動起來)
作為鄭州市唯一的小學體育學科科研基地校,金水區四月天小學通過課堂實踐、師生問卷、課程督導,發揮信息技術教學在疫情期間特點,創造性組織實施「雲端」大課間+「雲」操場+「雲端」公開賽,帶領全校4000餘名學生和家長一起動起來。
每天上午30分鐘的「雲端大課間」融入學校體育特色項目花樣跳繩,全校4000餘名學生進行隔空挑戰賽,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鍛鍊的興趣。每天下午30分鐘的「雲操場」,從啦啦操、體能練習、體育遊戲、武術、戲曲廣播操、技巧和花樣跳繩等實施體育技能教學和指導。「雲端公開賽」則組織學生制定自己的學期體育學習表、每日「宅家」鍛鍊記錄表等,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養成良好時間觀念。學校還採取教研組共同備課—教師輪流進行全校聯播—教師在線助教輔導—課後互動反饋的路徑,確保新型體育鍛鍊組織方式下的鍛鍊實效。
【爸媽和我都努力,活力家庭在這裡】
怎樣才能使學生居家期間克服惰性,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鍛鍊?金水區指導各校通過評價激勵和營造良好家庭鍛鍊氛圍,積極倡導學生提高自律能力,培養學生養成堅持鍛鍊身體的好習慣。
(金水區優勝路小學的線上趣味運動會吸引了家長與孩子一同參加鍛鍊)
金水區優勝路小學通過舉行線上趣味運動會吸引家長與孩子一同參加鍛鍊,幫助家庭樹立良好的鍛鍊氛圍,影響和帶動孩子堅持鍛鍊。運動會根據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和低高齡差異,設置了競技項目和親子遊戲項目,學生和家長通過錄製視頻參加比賽。桌球顛球比多、花球小組合、沙包投準、一分鐘仰臥起坐、兩人胸前傳接球等一大批集趣味性和專業性的自創比賽項目受到家長、孩子的熱烈歡迎,共收到1484份參賽視頻。根據項目規則要求、技術動作是否規範、時間和次數、家庭參與度等評比標準,學校不僅評出最強運動班級、優秀運動員、運動小達人等獎項,還組織開展最具活力家庭評選。一位家長說:「和孩子參加線上運動會,不僅讓我們親子關係更加密切,也帶動了家庭一同鍛鍊、強身健體,孩子鍛鍊身體的興趣也更高了。」
(金水區文化路第三小學學生和家長一起進行線下親子體育運動)
金水區文化路第三小學按照「安全、方便、科學」的原則,結合兩個校區不同的體育特色,通過「雲教研」制定疫情期間居家體育鍛鍊方案。體育課教學採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鼓勵家長參與教學活動,通過網上直播、線上互動、線下親子交流,提升教學效果。在內容設計上,重點增加了線下親子體育運動,通過各種有趣的親子互動遊戲,增進親子親密關係,同時又達到運動的效果。
【空間距離不隔愛,科學鍛鍊我神氣】
據了解,金水區各校根據不同學段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制定中等強度的每日居家鍛鍊一小時計劃,並從鍛鍊注意事項、動作要領、鍛鍊強度和密度等對學生居家鍛鍊予以指導,最大限度消減疫情對學生參加體育鍛鍊的影響。
(金水區南陽路第二小學學生進行顛球練習)
(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開展「1115」強身健體悅心活動)
蛇形爬、螃蟹走、小兔蹦、青蛙跳……這是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專門為低年級同學設計的趣味體適能練習。學校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開展「1115」強身健體悅心活動,三個「1」是指設計1份針對性強、趣味性濃的「停課不停練」居家運動指南、1個線上籃球大課間和每天1次的線上體育教學,「5」是指按照三個水平段設計熱身拉伸、基本體能、專項體能、籃球運動、放鬆拉伸等5個板塊的活動內容。
(鄭州麗水外國語學校師生連麥在線指導)
「老師老師,我要連麥,快看我的運球動作怎麼樣!」鄭州麗水外國語學校的孩子們正在「連麥」老師,爭取分享視頻、展示自我的機會。學校結合中學生年齡特點,不僅提供了一系列適用的鍛鍊方法,還通過線上教學向學生講解每項練習的原理和作用,幫助學生參加鍛鍊更容易上手,指導學生掌握自主安全、科學有效的練習方法。線上教學的同時,老師們會從學生展示中選取優秀視頻進行課上分享,並為學生制定的個人運動方案提出建議。
在指導學生居家鍛鍊的同時,各校還結合疫情開展體育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到體育鍛鍊對生命成長的意義,鼓勵學生學習「最美逆行者」敬畏生命、不畏艱險、勇於擔當的寶貴品質,樹立「每天鍛鍊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康意識。84歲堅持體育鍛鍊的鐘南山院士,成為孩子們心中最閃亮的星。
3月26日,河南再次下調應急響應風險等級,也許不少孩子已經開始憧憬回到校園後,是和同學先約場球,還是比比誰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用每天堅持鍛鍊一小時增加生命的深度和寬度,是金水教育在這個春天送給孩子們的一件寶貴禮物。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程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