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就是打造了這個英文養育知識星球!

2021-02-19 寶莉英語實驗室

今天分享的是陪娃讀書的故事,我還首次給文章錄了音,送給喜歡聽故事的朋友們。

寶莉媽最近會對我們父女倆的狀態「羨慕嫉妒恨」,因為我們經常突破了晚上睡覺的底線,倆個人的情緒完全被故事裡的人物和情節帶跑,聽不到寶莉媽在隔壁房間的碎碎念:真的該睡了,明天早上又起不來……

我和寶莉曾經共同立下flag,這是屬於我倆的reading promise,看看我們能連續閱讀多少天。沒想到,這個記錄一直在被打破,從21天到100天再到365天…… 不知不覺,我們創造了連續閱讀765天的記錄。

如果說剛開始堅持還有一些目標感,記錄多少天讀了多少本書,後續的閱讀則全部變成了習慣。不管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是開心還是難過,我們都以一場閱讀來收場。不得不說,閱讀給我和寶莉帶來的慰藉大過於任何其他物質和精神的東西

但我也經常被懟:你的英文水平專八,給孩子的啟蒙資源算是高配了,你家娃不愛讀書都不可能!

確實,因為我喜歡研究讀物和原版閱讀,不論是挑書還是朗讀,寶莉從中確實受益不小。但如果說只是因為我的英文好,寶莉就一定會喜歡閱讀英文原版讀物,那就太過武斷了。

我一直認為,培養孩子對一種語言的喜愛,養成喜歡閱讀的習慣,不一定需要語言高配置的父母,但一定需要堅持的父母。

最近在我開設的英文養育知識星球裡,媽媽們堅持陪娃打卡的那些記錄真的暖到我了。開心的是,我們真的如此同頻,閱讀不是為了一個數字量,而是讓我們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我摘錄了一些內容,想跟你們分享這些讓我感動的瞬間。

李燕的兒子屬於6歲前沒怎麼系統接觸過英語閱讀的。等孩子上了小學,她發現孩子的中英文閱讀存在特別大的gap。她的難題在於自己不知道怎麼引導孩子,用英文給孩子講故事。每天看到她的記錄,她說從加入星球的第一天,一件美好的事情發生了:她發現兒子慢慢接受了講一遍完整英文書。

我從心裡感到開心、激動,因為她勇敢邁出的第一步,才打破了孩子內心的壁壘。孩子一直等待的可能就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從第一次書展的線下活動,我就認識了開心媽媽張倫的女兒開心小朋友。她比寶莉小一歲,是那種特別喜歡閱讀的小書蟲。因為開心媽媽經常分享,所以我幾乎能夠看到這個小書蟲一路從獨立閱讀分級讀物到章節書的變化。

開心媽媽自己是博士出身,對於學習習慣的建立特別看重。她不止一次跟我交流怎麼幫孩子選到合適的書,才能讓孩子既不沮喪又有成就。而且每過一段時間,她就會跟開心慶祝屬於她們母女的閱讀時刻。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今年開學前,開心讀完了整套的Magic Tree House,張倫拍了一張照片記錄下這個充滿儀式感的時刻。就像她說的:讓孩子純粹沉浸在「讀書」這件事本身的喜悅中~

我經常覺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是陪孩子閱讀的最高境界。太強的目標感,會破壞親子閱讀的美好,收穫往往發生在不經意間。發生在每個家庭裡的溫暖一瞬是最打動人的,我經常把她們的金句發到朋友圈:

MM分享了她理解的開卷有益:有一本書是關於南瓜的,她給孩子讀了幾次書名pumpkin,孩子就直接告訴她這是南瓜。她很驚訝:你是怎麼知道的?孩子告訴她:我是從書上畫的猜出來的。看圖猜詞是挺重要的閱讀技巧,媽媽沒有講過,小朋友潛移默化地學會了,這就是陪伴的力量。

媽媽曉宇說堅持閱讀等到了孩子的變化,比如「the」的發音孩子一直都發成「a」,最近終於發出了這個音。媽媽維西亞說,今天讀了poor floppy, 看到封面上的floppy,寶貝居然問出來What’s wrong with floppy?

看似只是學習道路上的小變化,但孩子們每一個讓人驚喜的小變化背後都是媽媽們堅持不懈地陪伴閱讀。

小姑娘看看真的是跟著實驗室同步成長的小讀者,3年多的時間看看媽一直帶女兒閱讀,就連外出旅行都要帶好書。每次為了能夠順利地給看看讀故事,看看媽都會提前預習,把不懂不會的單詞都查過了,才能踏實。

有時候,不懂不會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我們作為父母熱愛學習,孩子也會受到感染。

看看媽前兩天分享的一張照片讓人特別感動。遊泳課前,看看發現有個小朋友的媽媽在給她讀書,就湊過去,坐在一個阿姨腿上,那個阿姨毫不介意,投入地為他們讀書。愛讀書的人都是喜歡湊在一起,想必如果有這樣的小朋友湊到我身邊,我也一定不會拒絕。

為什麼我們對閱讀如此沉迷?我想答案就藏在每天的日常中。

當我們放下一日的疲憊,跟孩子守在一起,那是一段沒有任何負擔的親子時光。翻開書頁的時候,我們分享的不僅是別人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情感聯結——專注、熱愛、喜歡……

看到過雞娃圈分享過的一個英文閱讀能力標準,告訴我們什麼叫牛娃的節奏:

10個月說話

3歲自主讀書

5歲讀初章

7歲讀哈利波特

10歲出版自己的英文小說……

但是我想說,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都不一樣。

親子閱讀到獨立閱讀,每個家庭都會走過一段不一樣的路,但最美的是路上的風景,不是路盡頭的目標。

所以陪娃讀書不是一場競賽,我們也無需把孩子推上一個又一個賽道。安安靜靜讀書,誠誠實實做人,這是我的恩師送我的一句話,也送給所有熱愛陪孩子閱讀的爸爸媽媽。

——end——

如果希望看到我和更多家庭的獨家分享,交流閱讀、英文啟蒙、育兒等話題,也歡迎加入寶莉爹英文養育知識星球——一個可以無限次提問、討論、分享的知識社群

 點這裡,來知識星球溜一圈,期待抱團成長~

相關焦點

  • 知識星球吳魯加和他的2000萬名星球成員
    於是在做小密圈的初期,團隊將產品的slogan定為「小圈子,更親密」。▲知識星球slogan的變遷這時吳魯加和團隊覺得,這是微信給他們留下的機會:一些人加群後的第一件事是免打擾——群幹擾太大,需要更不喧囂的產品。
  • 《博士資源庫》知識星球打造計劃,加入前必看(內含福利)!
    主要內容包括:1.星主的個人介紹2.為什麼要建這個知識星球3.星球的內容建設(包括星球的收入分配,成員的權益與任務,星球的內容建設方案)1 星主是誰?星主:Devin個人微信公眾號:博士資源庫,ID:DrLibary私人微信:be_share個人介紹:博士資源庫公眾號,創始人,短時間打造10萬+垂直領域公眾號,10T精選知識、技能分享者。
  • 我做知識星球的一些心得和數據
    後來,一個知識星球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知識星球還做了很多細緻的工作,舉兩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當迭代到具備收費能力後,知識星球就進化成知識付費領域裡的好工具了。有粉絲,愛分享的人都適合創建知識星球——當然這個說法比較粗糙,細化一下是:社群極富價值。知識星球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社群產品。
  • Audrey Scanning...搜尋英文星球人士登陸~
    >女兒身 卻想做小王子養玫瑰 馴化狐狸而立 卻想做漫威之父 擁抱宇宙♛
  • 100天 星星計劃|心裡最想做的一件事
    也很顯然,我們很多人心底都有些一直想做沒做的事,各種原因,但是當你遭遇變故之時,你才發現,其實很多都已不重要。這催生我們一個念想,一如那個《追逐日光》的風華正茂的53歲的遭遇腦癌的KPMG前總裁的遭遇,如果人生只剩三個月,你還會像現在這樣生活嗎?也一如疫情期間縱然離去的很多人的人生,戛然而止。或許值得拷問下自己,那個內心深處一直給擱置的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是不是,別再等了?
  • 今年最值得追的科幻神作就是它
    科幻迷們注意了,今年夏天最值得追的9分「神劇」就是它了!Raised by Wolves(由狼撫養長大) ,就是對這個問題的雙關詮釋:既可以指被狼養育,也可以指狼來了,同時暗示著仿生人與人類身上的殘暴性。
  • 知識星球攜手神策數據:付費轉化率提升150%,用戶分享比例增長50%
    在產品進入快速增長期後,知識星球也希望能找到最值得投入精力去優化的「增長槓桿」,找到成本小且效果高的增長路徑。所以在產品、運營、技術之外,知識星球也希望能通過數據分析驅動關鍵指標優化,結合智能工具進行精細化運營。  「因為知識星球一直秉持著『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團隊來做』的理念,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就希望能找到優秀的大數據分析商進行合作。」
  • 知識星球產品分析報告:付費知識困局下如何破局
    因為星主們往往是自媒體的大中小 V 們,可能是某些方面的意見領袖,也可能是一家公司、一個品牌、一款遊戲、一部電影……他們在這個圈子內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人氣和影響力。所以在星球創建初期,創始人會向自己的粉絲群面前發出邀請,邀請大家加入他的知識星球。後續的用戶來源則主要依靠用戶自發的分享,朋友推朋友,也就是常見的老帶新,這裡面長圖分享與內容質量可以說是關鍵。
  • 8歲女兒終於愛上英文,主要因為我做對了這4件事!
    女兒 8 歲多,一直以來,中文閱讀是她的強項,可是愛上英文卻是最近才發生的事。
  • 開學後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開學後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 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睡覺 雖然上網課使在家癱著的我們忙碌起來 但是隔著厚厚的電腦屏幕總感覺少了些什麼
  • 魏坤琳新書發布會 | 科學養育,你的孩子也可以成為「最強大腦」
    Dr.魏從小就是學霸級人物,他喜歡讀書,對很多知識都有所涉獵。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因為喜歡問為什麼,被德國老師直接叫Why(英文名字本是Wey)。在《最強大腦》這樣一檔專注於傳播腦科學知識和腦力競技的節目中,魏坤琳因陽光帥氣的外表和專業的科學評審,成為了國內電視屏幕上少見的科學明星。
  • 豆瓣8.8分綜藝《小小的追球》:一生只做一件事,好想愛這個地球
    追球團們有幸見到了冰河湖,冰河湖就是由於冰川融化而形成的湖泊,湖水裡布滿晶瑩剔透的冰塊。這份不切實際的美麗似乎掩蓋住了它因何而形成。冰川,它應該是直插雲霄傲然聳立的。冰川,怎麼可以被捧在手上?這位老人便是其中一員,他在這裡生活了37年,這一生只做了這一件事,守護了37年的冰川,也親眼目睹了冰川的融化,消退,甚至消失。那該是多麼深的絕望,就好比你為之付出一生的朋友,漸漸離你遠去,然後消失不見。
  • 豆瓣8.8分綜藝《小小的追球》:一生只做一件事,好想愛這個地球
    這位老人便是其中一員,他在這裡生活了37年,這一生只做了這一件事,守護了37年的冰川,也親眼目睹了冰川的融化,消退,甚至消失。那該是多麼深的絕望,就好比你為之付出一生的朋友,漸漸離你遠去,然後消失不見。而未來的日子,十年,二十年,這位老人必會將自己的一生灑在這片冰川之上,他對這片冰川,愛的火熱,愛的赤誠,也愛的心酸無奈。
  • 按星座養育孩子及適合星座的英文名字——射手座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你正在做的事是最重要的嗎?
    不管是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是忙碌之餘的爸爸媽媽,都有個共同點,都是低頭族,不是低頭看手機就是低頭看書,也有低頭打瞌睡的。不管是低頭幹什麼,他們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接孩子,雷都打不動。這本書也只做了一件事按照慣例,每個周末都由我帶女兒去補習班,看到這場面,我就突然想起了之前讀過的一本書:《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這本書還是多年前我在登機前買的。也是因為這本書,我才對機場書店有了新的認識。
  • 一個非常小眾的知識星球,我運營了40天之後……
    這便是「外行聽音樂」知識星球的當前概況。每個人對價值的判斷標準不同,有時我們甚至很難說清一件事是不是真的有用。比如思考。對思維幾乎停頓的人來說,思考當然毫無作用,渾渾噩噩也是過一天,幹嘛還要讓腦細胞那麼累呢?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思考關係到太多東西了,隨手就能列出一長串,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邏輯能力、文化修養、智慧養成……只有反覆思考過的東西才能最終轉化為自身的智慧。
  • 知識星球怎麼提現 知識星球提現規則介紹
    知識星球是一個很給力的APP,如果你通過該平臺賺錢了,不知道如何提現的話,可以看看本文提供的詳細介紹。知識星球系列軟體最新版本下載知識星球軟體版本:3.0.1iOS軟體立即查看知識星球軟體版本:3.4.3Android軟體立即查看知識星球提現規則介紹知識星球可以建付費星、付費提問、讚賞後,星球裡無論是星主還是成員,錢包裡都可能有餘額存在。
  • 知識星球推出三大新功能,再也不怕被忽悠了.
    現在距離我開通知識星球已經過去了320天,一共有180多位的朋友加入,每天在群裡討論問題聊聊人生,感覺和大家的距離也近了很多。其實每天找我問問題的朋友很多,而且內容也千奇百怪,如果每個問題都回答的話,基本上一天就不用工作了。知識星球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面解決了這個問題,做了一次篩選,找出真正需要交流的朋友。對於那些沒有給與回復的提問的朋友,在此也表示抱歉,因為個人精力確實有限。
  • 我的知識星球,免費加入
    我因為精力有限,平時除了工作,就是學習和健身,所以一直沒顧上琢磨這一塊。不過,近期我也在一群朋友的鼓動下,一衝動,也搞了一個星球。可能有的朋友會說,我已經關注了你的公眾號,你的一些想法、經歷和感悟都會體現在文章裡,你的星球會有什麼不一樣呢?從我的角度來看,公眾號和知識星球在產品形態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 《鐵甲雄心》第二季收官:創客星球想做不一樣的產業連接者
    傳媒內參導讀:從《鐵甲雄心》第一季到第二季,創客星球創始人、CEO茹晨坦言整個團隊都認真地做過復盤和反思,並且承認這檔IP節目很難做,因為它融合了娛樂內容、鐵甲技術、競技賽事等三個不同的維度和標準,所以在團隊內部,就涵蓋了三個核心團隊,即實驗室、賽事、內容等,他們圍繞這個IP創造出一套標準的工業化流程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