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製作人面對的繁雜製程與重重挑戰

2021-02-09 音頻應用

完成一首高質量歌曲的成本是多少?音樂製作人面對的繁雜製程與重重挑戰

「音樂製作人」就像是電影導演兼製片的角色,他的工作是聯繫所有環節與相關工作人員,並監督歌曲生產,還要對音樂風格及成品的質量負起責任,尋找、統合、接洽、關照各階段進度。如果我們要認識「製作人」的真實工作樣貌,得要先從歌曲的生產步驟以及成本說起,大致來說一首歌曲的製作分成三個階段:



前期階段 (詞/曲、編曲、吉他/貝斯、弦樂)

中期階段 (錄音室錄製、配唱和聲、聲音編輯、剪輯、音準校正)

後期階段 (混音、混音房/混音空間、後期母帶處理)





01

前期階段




詞/曲(行情價3萬以上)



生產一首歌曲,首當其衝的就是「詞與曲」,詞曲嚴格來說沒有公定價格,業界一般會用「預付版稅」來支付,「詞」大約每首12,000元;曲則是每首18,000元。所謂的預付版稅就是先把「詞/曲」可能的收益預支給你,當歌曲的收益超過預付的價錢時,創作者就能繼續收錢。



若創作者在業界火紅或是知名度高,他的價碼當然會跟著水漲船高,預付版稅的金額當然也會跟著成長。但也因為創作者從默默無名到大師等級不同,規範較難,因此預付單價超過5萬,甚至10萬都有可能。



編曲(行情價3萬以上)



編曲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大家上KTV飆歌,墊在你歌聲上的背景音樂。一首歌的好壞,編曲佔了很大的分數,業界有句俗話:「好的編曲送你上天堂,壞的編曲送你下地獄」就是說一首好的編曲能讓歌曲加分不少,這部分也因為編曲師等級不同,價碼有高有低。



吉他/貝斯(行情價6000以上)



在編曲之中,有些樂器無法被計算機音源或是硬體音源取代,這些大多是弦樂類的樂器,偏偏大部分的編曲師都是keyboard手,因此弦樂器的樂手不可或缺,最常見的就是吉他手、貝斯手。樂手的價碼依他們的等級往上增加,從對基本的6000到一首3萬都有可能,當然製作預算充足,也可以請外國的大師來替你彈,但價格方面絕對是天價。



弦樂(行情價3萬以上)



除了基本樂團配置的吉他和貝斯之外,其他的弦樂器樂手的價格又更貴了,更別說要搞個交響樂團來搭配,預算照不同的需求可能會一飛沖天。現在的樂曲製作預算越來越少,如果製作預算不夠的話,有些人會使用虛擬音源,而如果製作預算足夠的話,選擇搭配真正的弦樂,歌曲的質地就能更上一階,弦樂器的價格通常需要分成三個部分:編寫、錄音室、樂手,3萬元以上是非常常見的價格。



02

中期階段




錄音室(行情價2萬以上)



以臺北的錄音室-千萬錄音室為例,錄音室含錄音師基本價格是「1小時2,500元」,錄製一首歌所需時間,最少為「歌手錄製8小時」、「和聲錄製4小時」,加加總總大致上就是錄音時「實際價格」,因為預算的關係,音樂製作人常常也得扮演起「錄音師」的角色,省掉錄音師的費用,這也是為什麼江湖上謠傳一句話:「當錄音師壓力很大,動作不能比製作人慢,不然就沒飯吃了」。



配唱(行情價2萬以上)



所謂的配唱,就像是指導演員演技的導演一樣,配唱就是指導歌手在技巧、情感及詮釋歌曲的工作,當然配唱的價格依老師等級不同而起伏。許多音樂製作人也具備配唱的能力,為了減低預算,製作人自己和演唱者溝通、擔當配唱工作也屢見不鮮。



和聲(行情價8,000以上)



和聲是編曲裡重要的一環,好的和聲能夠讓「主聲軌」不那麼孤單,歌曲的豐富度提高,歌曲也能顯得更為出色。同樣的,和聲的價格也要依照老師的等級和名氣來定奪,近年來歌曲預算降低,背景歌手、和聲歌手往往首先被剔除,前陣子的紀錄片《伴唱人生》就在講述漸漸找不到工作的和聲歌手的故事。



聲音編輯、剪輯、音準校正(行情價3萬以上)



這個部份常使人誤解,以為這是「錄音師」的工作,事實上錄音師只負責錄音,聲音的剪輯、校正工作大多落在音樂製作人身上,因此這裡的預算往往是包含在製作人的費用上。





03

後期階段




混音(行情價1萬以上)



混音,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咪歌」,混音的工作內容是將歌曲的每個樂器、人聲的「分軌文件」,進行音量大小平衡,空間殘響、音色處理、聲音的定位,並處理樂器情緒動態。「音訊」或是否讓音軌用特別的硬體處理,來達成製作人想要的感覺,得到最適合這首歌曲的聲音、調整到最完美的狀態。混音師的工作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工作也不一定,所以也有人說混音師跟編曲師一樣,擁有決定一首歌是天堂還是地獄的能力。



混音房/混音空間(行情價1萬以上)



混音室的價格取決於設備及環境。硬設備的好壞會影響歌曲最後的質量,以千萬錄音室為例,混音室出租的費用為大約為:使用一次2萬至2.5萬元。



後期母帶處理(行情價4000以上)



後期母帶處理常常與混音搞混,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工作。混音師要處理的是:所有的樂器及音軌,如何能讓歌曲達到完美的音量平衡、是否需要加效果來處理。而後期母帶處理則是「混音師會話後」所出來剩下的立體聲檔案左、右聲道。大抵來說後期母帶處理是整個聲音的「空間力度」表現的調整,延續製作人、歌手、混音師詮釋的方向,加以強化。一張專輯許多首歌時,每首歌的音量需要平衡,才不會造成聽歌時每首歌的音量不固定。



上列零零總總這麼多個步驟,如果我們用最低報價,再把空間的費用去掉,這樣算起來:



詞曲3萬+編曲3萬+混音2萬+後期母帶處理4千+製作人費用3萬=11萬4千元=大爆炸




原來,完成一首「高質量」的歌曲,成本不容小覷,經過這麼繁瑣的「幕後工程」,每個階段都有不可或缺的專業工作者,許多音樂製作人,同時擁有多項能力,甚至擁有自己的錄音室,能夠自己吸收了成本。大部分的商業歌曲,常常需要在緊迫的時間內完成,音樂的後臺任務者都是用超時工作、生命血汗甚至要發揮特異功能,才能完成作品,製作人除了要確保各階段緊密的合作,還得要把手質量這到大關卡。



這樣講來,一首歌曲的出現這麼困難、要花去這麼多的經費,這樣大家是否對「音樂製作人」感到欽佩了呢?

音頻應用是以midi,錄音,混音,音樂製作,recording,audio,vst,mixing,Audio app,樂器,吉他,話筒,耳機,音效卡提供最全面的音頻信息及資訊等方面的交流、學習平臺!

什麼是音樂製作




音樂製作,指的是音樂的創作、編曲、錄製、混音、後期等一系列的工作,讓一首歌曲從無到有。音樂製作人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出現的一個新興的職業。由於音樂的市場化和產業化,對音樂製作人的要求也逐漸變得苛刻,除了要能夠做出足夠好的音樂,還要有對市場變化的敏銳洞察力,來指導唱片的詞曲作者、編曲師、錄音師、混音師,根據市場的變化來調節唱片的變化,以適應市場的需要。



音樂創作,將一個幾秒鐘或者幾小節的主題,通過各種手段和技法進行發展和變化,形成一個音樂的「故事線「。考慮到最後的音樂也是一個人製作的,所以音樂製作人在進行創作的時候能更加形象地腦補出音樂效果,根據想要的整體效果,創作出初步的音樂旋律與和聲、伴奏。



編曲,簡單來說就是拿到創作好的音樂主題和旋律,為音樂編配段落,選擇樂器,設計伴奏,什麼樂器什麼聲音什麼時候進入什麼時候停止演奏什麼。通過對音樂創作思路的理解,選擇適合表現音樂情緒的方式,風格和樂器,以幫助推動音樂的情緒和動態。並且根據音樂的想像力和創意,在合適的地方加入有趣的細節和特色,比如某個樂器的Solo或特殊音效。編曲的成品可以是在紙上完成的,也可以是在電腦上完成的編曲Midi文件。



製作,則是一種選擇。比如說,編曲裡的這段用了吉他,那要用木吉他還是電吉他?用什麼音色的吉他?吉他的中頻和高頻哪個多一點哪個少一點?吉他的音量在這段音樂中是主要Solo還是伴奏,要大一點還是小一點?結束的時候是要直接終止聲音還是淡出?混響的空間、時間、發散都要調到多少?這些都是要製作人來拿捏的。加上如今電腦音樂技術的進步,除了表現力強的獨奏樂器需要錄音棚錄音,許多樂器可以在電腦上通過Midi做出來,所以不少樂器聲音需要製作人通過電腦音樂軟體製作出來,並調整演奏和細節。最後將所有的樂器一軌一軌的單獨導出來。



混音,則是讓音樂變得更加「科學」的步驟。簡單來講幾個要點,首先是要把沒有聲音的部分切除乾淨,再進行降噪、濾波。接下來調整每個聲音之間音量的平衡並根據音樂需要單獨添加各種聲音效果並處理,例如常見的壓縮,EQ(均衡),延遲,混響等。最後再進行各個聲音的位置擺放,給每個樂器放置在左右聲道相對應的不同位置,給聽者帶來立體的音響和畫面感。最後把所有聲音混合導出成一個整體的音樂。



錄音,這一步驟完成之後經常還需要再進行一次混音,以讓錄音的聲音與製作好的音樂聲音融合得更好。錄音時需要考究錄音棚的隔音,聲學空間和反射,演唱者的站位和與話筒的距離和不同的演唱演奏方式,錄音話筒的選擇和擺放位置以及錄音制式,監控室錄音硬體設備的調試和使用等。有時候追求細節的錄音過程可能一個樂句或者一句歌詞其中細化到每一個音都要重新錄製和做調整。



後期母帶處理,後期製作中說的母帶,指的是拿到錄音混音都完成後的整首音樂文件,對音樂的效果做最後的微調。現在的音樂很多都是以一張專輯的形式發表,所以母帶過程也需要對專輯中的所有歌曲進行一個整體的參考,並統一不同曲目之間的音量和效果,讓整張專輯的曲目之間更加有聯繫,聲音關係更加緊密。



電腦音樂的歷史回顧
從傳統意義上講,電腦音樂與MIDI是同一個概念,其核心技術是計算機音序軟體的運用和電子樂器的數位化(MIDI的含義即為「樂器之間的數字接口」)。從FM調頻到PCM採樣回放,從VA仿真聲學到APM物理模型等,無不是圍繞「音色」這一核心而進行的技術變革。也就是說,傳統意義上的電腦音樂是與電子樂器分不開的,而電子樂器的發展歷史實際上就是音色採樣技術的歷史。縱覽其發展軌跡,大約經過了下列幾個階段。

(一)模塊化合成器時代。上世紀70年代末期,合成器的基本理論在國外開始建立,模塊化的合成器開始廣泛運用到商業音樂與搖滾樂中。這種通過基本波加減,然後進行調製而產生的自然界裡沒有的聲音讓人耳目一新(國內使用的模塊化合成器大多使用廠家預置的音色)。

(二)晶片波表時代。80年代以後,日本和美國的許多電子樂器公司利用ROM晶片對真實樂器的單音演奏進行錄製,並把錄製好的材質作為樣本寫入到ROM晶片裡,然後再加入各種MIDI控制信息的接收模塊,用MIDI鍵盤或MIDI音序器可以觸發這些錄製的音色樣本。這就是PCM採樣回放音源。

(三)內存採樣時代。到了80年代後期,利用音源的原理,人們把ROM晶片改為RAM也就是內存,並利用內存進行聲音樣本的存貯和播放,這就是所謂的採樣器。採樣器進入市場,讓音樂家們的很多夢想成為現實,他們可以用鍵盤來演奏自己所需要的任何「樂器」,而且,這些「樂器」的音色更加真實。

(四)數據光碟時代。採樣器得到了普及,但是音樂家們不是錄音師,他們不可能自己去大量錄製所需要的音色樣本,更不可能對樣本進行音色製作。因此,採樣器廠家便開始發布自己採樣的格式,讓更多的人能夠製作自己的音色。於是,採樣光碟的製作廠家便應運而生了。音樂家們只要購買音色光碟,就能夠獲得在音樂製作中可以應用的各種「樂器」。從此,音色光碟便以其使用的廣泛性和方便性,成為音樂製作者追求的寵兒,人們形象地把它稱為「光

 


詳情:音頻應用店鋪:https://shop430918348.taobao.com

音頻應用官網:

https://www.audioapp.cn

音頻應用二手交易QQ群:628548312

作曲編曲伴奏聯盟QQ群:317105167

音頻應用(音響設備,鍵盤,合成器,效果器,音效卡,耳機等)

QQ群:50691091

原創歌曲交流推廣QQ群:194623956

中國原創音樂推廣交流QQ群:138147485

合作投稿微信號:yinpinyingyong(←長按複製)

相關焦點

  • 音樂製作人面對的繁雜製程與重重挑戰
    「音樂製作人」就像是電影導演兼製片的角色,他的工作是聯繫所有環節與相關工作人員,並監督歌曲生產,還要對音樂風格及成品的質量負起責任,尋找、統合、接洽、關照各階段進度。文:吳健成(撰稿於20160226)本文貨幣均為臺幣「音樂製作人」就像是電影導演兼製片的角色,他的工作是聯繫所有環節與相關工作人員,並監督歌曲生產,還要對音樂風格及成品的質量負起責任,尋找、統合、接洽、關照各階段進度。
  • 《無限挑戰》13年製作人要走?
    無限挑戰  新浪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韓國長壽綜藝節目《無限挑戰(무한도전)》播了將近13年,最高曾創下30%的收視紀錄,在海外也享有高知名度
  • 首次擔任製作人,楊丞琳震撼點出你,我心中情感糾結
    「怪我捨不得、卻又假裝著」,想要「忘了愛的每一課」,回憶卻又深藏在「心的每個皺褶」,讓人痛徹心扉、久久無法忘懷…這些詞是否重重刻進了你我心裡,喚出與某個人愛與被傷的回憶?楊丞琳首度擔任製作人,反覆推敲前任課題,寫進音樂作品《忘課》,跟大家一起面對內心的情感障礙。
  • 戀與製作人三周年百萬人氣圓滿落幕,聲優齊聚,音樂響起即淚目
    導讀 hello,大家好,這裡是空池的戀與製作人雜談。大家一定沒有錯過戀與製作人的三周年直播吧,從預熱到舉辦,這次的線上三周年慶典時戀與製作人史上最盛大和最走心的,豪華的音樂團隊,各位聲優齊聚,音樂響起的時候,我想大家都已經淚目了吧。
  • 盲人小夥成音樂製作人:用音樂傳遞樂觀與努力
    【同期】福州音樂製作人 黃延平這個合唱組是建立在2009年,殘疾人的生活是比較匱乏,然後但是大傢伙都有自己的愛好,可以讓我們在一起唱唱歌,弄點演出,大傢伙增加一點舞臺經驗,向社會更好更多地展示一下我們這個團體。【解說】黃延平今年34歲,10歲那年,他上了盲人學校,開始接觸到鋼琴,黃延平在音樂上的天賦也漸漸顯露出來。
  • 怪獵音樂之父柴田擔綱音樂製作人《三國志幻想大陸》音樂之旅
    專門邀請到了日本頂級音樂製作人——柴田徹也、青木佳乃,親自擔綱遊戲原聲製作,開啟《三國志幻想大陸》的音樂之旅。作為《生化危機》、《怪物獵人》、《鬼泣》、《最終幻想》等多款3A大作的音樂製作人,柴田徹也老師,和參與製作《最終幻想15》、《洛克人EXE系列》、《偶像夢幻祭系列》、《梅露可物語》配樂的青木佳乃老師,在《三國幻想大陸》遊戲音樂製作上雙劍合璧,共同傾情打造史詩級別音樂!
  • 被遊戲耽誤的音樂公司 《戀與製作人》三周年音樂會在感動中謝幕
    結合交響樂、民樂以及電聲音樂演奏遊戲原聲內容,同時加入聲優小劇場演繹、現場視覺畫面、酷炫的燈光效果,為到場的近800位觀眾獻上一場創意視聽盛宴,與他一起重溫心中的每一份溫暖紀念,共慶《戀與製作人》三周年快樂!
  • 被遊戲耽誤的音樂公司,《戀與製作人》三周年音樂會在感動中謝幕
    結合交響樂、民樂以及電聲音樂演奏遊戲原聲內容,同時加入聲優小劇場演繹、現場視覺畫面、酷炫的燈光效果,為到場的近800位觀眾獻上一場創意視聽盛宴,與他一起重溫心中的每一份溫暖紀念,共慶《戀與製作人》三周年快樂!與他用音樂奏響回憶,最特別的演出正式開場19:15,「戀與流年——戀與製作人三周年音樂會」演出正式開始。
  • 盤點全球很牛的音樂製作人
    盤點全球很牛的音樂製作人音樂製作人(record producer或music producer)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出現的一個新興的職業
  • 成為一名知名音樂製作人有多難?
    成為一名知名DJ/音樂製作人,相信這是不少朋友曾經或現在的夢想吧。
  • 《中餐廳4》摩登兄弟劉宇寧上崗面對新挑戰
    劉宇寧上崗第一天化身全能幫手 挑戰以歌攬客遭遇閉門羹?本周《中餐廳4》即將開啟嶽陽站的經營,劉宇寧新人上崗第一天就面對重重困難。由於飛行合伙人馮偉和卡斯柏的離開,後廚本來由兩個人完成的工作都落到了劉宇寧一人身上。不僅要切菜、剁肉,還要洗碗、擦桌子,一番工作下來,劉宇寧忍不住扶著腰說「我的腰實在受不了了。」備菜階段就已經如此疲憊,劉宇寧還能順利完成工作任務嗎?
  • 音樂製作人路南再發新作 「中國影視配樂」走出國門
    電子音樂與影視配樂製作人路南再發新作,這次發布的作品主打恢弘氣勢的影視配樂。主打場景、氛圍以及觀眾情緒共鳴等。而近年來隨著國內音樂產業的飛速發展,國內湧現出了許多優秀年輕的音樂製作人。諸如流行、嘻哈、電子、配樂等各大流派,各路音樂人都開始百花齊放。而提起影視配樂,大家或許都會聯想到中國的一代配樂大師例如黃霑、譚盾、林海等等。
  • 音樂的幕後功臣:金牌製作人的故事
    在音樂的世界裡,藝人就是這位穿過市集的騎士,而製作人,則是那個站在幕布之後,默默無聞的鐵匠。藝人需要製作人,就像騎士需要鐵匠一樣——他們都需要後者來包裝自己,用各種或華麗或樸實的技術手段來讓自己與普通人區分開來,變得卓爾不群。這就是製作人存在的意義。
  • 陳潔儀新專輯發行 音樂鐵三角挑戰LIVE SESSION
    據悉,這張專輯是陳潔儀攜手製作人柯貴民,以及編曲馮文甫等老朋友,再次組合成音樂鐵三角陣營,與各位樂手老師們一起錄製,並挑戰LIVE SESSION錄音室同步錄音,打造一種聲臨其境的音樂之旅。出道25周年迎來最好年華的陳潔儀,新專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 李宗盛音樂製作人
    李宗盛(Jonathan Lee),1958年7月19日出生於中國臺灣臺北,中國臺灣歌手、音樂製作人。1990年,為好友趙傳製作《我是一隻小小鳥》,與其他製作人共同製作林強第一張專輯《向前走》。1991年,發行專輯《凡人歌》;同年擔任電影《莎莎嘉嘉站起來》配樂工作,為成龍製作專輯《第一次》。1992年,主持中廣電臺節目《音樂人》。製作張艾嘉《愛的代價》專輯。率領滾石天王天后陳淑樺,周華健,趙傳首次赴北京,上海舉辦演唱會。
  • 細數內地資深音樂製作人
    細數內地資深音樂製作人人們喜歡上一首歌,喜歡的不僅是唱歌的人,更是由於歌曲所引發的來自情感的共鳴。人們常說:「這歌真好聽。」一方面是說歌手唱的好,一方面是說這歌創作的好。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內地資深音樂製作人。
  • 騰訊音樂娛樂打造首張製作人專輯:EDIQ公路音樂幻想正式啟程
    由騰訊音樂娛樂和國風音樂鬼才EDIQ聯袂打造的國風音樂連載專輯《國道》,已於10月10日開始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上線連載。這是騰訊音樂娛樂的首張製作人專輯,專輯概念新穎,將國風音樂和多種音樂元素進行完美融合,演繹中國文化之美。在《國道》的首發曲《胡同少年志》中,EDIQ讓音色空靈的周深「沾了點菸火氣」,聽過歌的樂迷盛讚「仙氣」的周深「下凡」了。
  • 張藝興不是頂級音樂唱將,但是一個非凡音樂製作人
    作為中國新生代全方位發展的藝人,張藝興一直在音樂、影視各領域不斷突破自我,為大眾帶來好的音樂和影視作品。雖然身份是EXO組合中的主舞,但張藝興的多才多藝也一直受到關注。他曾經在多個節目和活動中分別展示過自己的鋼琴、吉他、創作甚至智力答題和做菜的實力,主持也是後來挖掘的「新技能」,可謂「藝多不壓身」。那麼,在音樂方面,張藝興的音樂是如何的呢?這就是今天小編要分析的點!
  • 如何掌握《王國之心:記憶旋律》的音樂?製作人分享5大要領
    儘管當中有許多人已通過體驗版完善自己的技能,製作人「間一朗」仍然通過PlayStation.Blog分享了一些壓箱寶,幫助玩家們掌握音樂。以下就列出五大攻略,幫助玩家節拍掌握更上層樓!挑選適合自己的完美《王國之心:記憶旋律》主打跨三種難度的三種遊玩風格。
  • 乘風破浪的姐姐:音樂製作人趙兆是誰 音樂才華及地位驚人
    了解完趙兆的個人資料之後,發現他的音樂才華以及音樂節地位十分的驚人,一起來看一下。 乘風破浪的姐姐音樂製作人趙兆是誰 在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期節目的播出之後,作為導師杜華甚至被罵上了熱搜榜,相比之下,音樂製作人趙兆就顯特別的溫暖體貼,收穫了不少的粉絲,當然也有人說不認識趙兆是人,都以為是節目組請不起大咖,找了個無名小卒,但是了解完趙兆的資料之後,發現他的音樂才華及地位驚人,一起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