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愛思想」網站(http://www.aisixiang.com)
"左右2016年臺灣總統大選是年輕選民!"
究竟此說是否言過其實?筆者以為臺灣年輕世代與這次大選結果的關係,不應籠統地一言概之,而應從選情、社會氛圍、年輕族群三者的互動關係、首投族在此次選舉的參與度與投票取向、選後總統府新主人蔡英文與年輕世代的微妙關係等來作更細膩的分析。
毋庸置疑,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兩年來臺灣和香港年輕一代作為一股極具爆炸性的社會力量,對各自社會的發展方向產生既深且遠的影響,並引發兩岸三地乃至於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已是不爭的客觀事實。在已成為民主社會的臺灣,由於選舉具有改變社會命運的功能,自然也成為年輕世代積極參與及發揮自我能量的重要平臺。
"太陽花"引發的結構性效應
臺灣年輕世代對2016總統大選與立法委員選擧的影響,首先是"太陽花"引發的結構性效應。2014年3月至4月爆發的"太陽花學運"有效地帶動了反國民黨及反中的社會氛圍,直接反映在去年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造成國民黨滑鉄盧式的大潰敗。而此一社會氛圍在相當程度上仍延續至此次的總統大選,具體反映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從一開始就呈現20年來罕見的遙遙領先、一支獨秀的現象。
"太陽花學運"的效應之所以能延續迄今,原因是當時學生訴求背景中的深層因素並未在過去一年零九個月裡消失。"太陽花學運"的爆發,表面上是對"兩岸服貿協議"在立法院"三十秒通過"即所謂"黑箱"程序的反彈,實則折射出社會對"中國崛起"下北京利用其龐大的經濟力量來直接或間接改變臺灣社會價值的集體憂慮。
*2014年3月,臺灣島內掀起「太陽花學運」
2012年總統大選前夕,與大陸有密切經濟關係的王雪紅與郭臺銘等臺灣經濟界大老在大陸的壓力下,不約而同地站出來力挺"九二共識";而與大陸有龐大經濟利益關係的旺旺集團老闆蔡衍明自從2008年收購《中國時報》後,中時反映在其輿論導向的意識形態由藍轉紅,即為顯例。而這些憂慮迄今不僅沒有消除,主流社會仍在質疑馬英九政府並未停止推動"傾中"政策,這也是為何臺灣主流民意對大選兩個月前突如其來的兩岸領導人的會晤持保留態度,甚至對馬英九在與習近平會見時主動凸顯"一個中國"的表現持否定態度的緣由。
"天然獨"世代對國民黨連接"中國"的國家論述無感
倘繼續深究,筆者以為臺灣年輕世代對馬英九失去信賴更為深層的原因,是反映在國家認同的意識形態上。具體而言,國民黨連接"中國"的國家論述在馬英九時代獲得九十年代以來最具能見度的展現,也反映在二零一五年馬政府大規模"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政策上。重點是在經過二十多年"本土化"洗禮後的臺灣社會成長起來的年輕"天然獨"世代,對馬英九推崇的國家認同與政策思維已產生"無感"。
反之,蔡英文卻敏銳地觀察到臺灣年輕世代的此一變化並予以擁抱,因而獲得"天然獨"世代的高度信任。其實,"天然獨"此一新概念也出自於蔡英文對新一代臺獨思維"天然成分"的到位描述。事實上,根據新臺灣國策智庫於二○一五年十一月即馬英九與習近平會談後舉行的民調結果,高達百分之九十八的年輕世代(二十至二十九歲)認同自己是"臺灣人",只有百分之二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認同"臺灣未來應獨立成一個國家"的則高達百分之八十一點九。
蔡英文與"天然獨"世代互相擁抱的效果,也反映在蔡在此次總統大選中獲得較多年輕族群的支持。根據《自由時報》於2016年1月4日公布的選前最終民調,在廿至廿九歲的年輕族群中,蔡英文獲得過半54.62%支持(全年齡層平均則是47.98%。年輕族群對宋楚瑜的支持度則為13.85%,朱立倫僅獲4.26%支持)。
臺灣幾家民調的預測結果
不過話說回來,年輕世代的另一個特徵,正如其年齡在增長、思想在成型一樣,流動性相對比較高。第一場總統辯論會結束後的12月30日,由兩岸政策協會委託決策民調中心公布的民調,顯示20歲至29歲的年輕族群支持蔡英文的比率從之前高達七成,急跌至四成。此一變化,暗示即使蔡英文在總統選舉部分仍能較獲得年輕選民的支持而勝出,並不必然意味著蔡入主總統府後,仍能獲得年輕世代的穩定支持。
之所以蔡英文在電視辯論後在年輕人的支持度中有明顯下滑,主因是蔡在電視首次比較清楚地對敏感的兩岸政策做出幫助,重點是蔡的幫助是往中間靠攏,對極具挑戰性的"九二共識"採取"尊重九二年會議的事實"、"是選項之一"的安全策略,以避免失分。然而,此擧令大部分對"九二共識"無感的年輕人有所失望,造成支持度的下跌。
蔡英文與年輕世代的蜜月期能維持多久?
由於蔡英文是泛綠陣營包括民進黨、臺聯、時代力量、社民黨等政黨的"共主",除了民進黨外,並沒有推出總統候選人,因此在總統票這部分,蔡仍能成為包括"天然獨"世代在內泛綠選民的吸票機。但是,在立法委員選舉尤其是政黨票(不分區)部分,泛綠選票就會分散,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新興政黨"時代力量"的吸票能力。
"時代力量"是在"太陽花學運"後崛起,目前擔任黨主席的黃國昌正是"太陽花學運"的領袖之一。參考上述兩岸政策協會委託決策民調中心的民調,在不分區政黨票部分,民進黨支持度30.4%、國民黨20.4%,"時代力量"已躍升至第三大政黨獲10.8%,比6.6%的親民黨還要高。
展望選後可預見未來的趨勢,帶有濃厚的"天然獨"色彩的年輕世代將繼續影響臺灣的政治生態,具體表現在可能出現對傳統兩大黨即國民黨、民進黨信任度的下跌,及對"時代力量"、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等新興的"第三勢力"支持度上升的趨勢。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以15歲至19歲的年輕族群為對象,於2015年12月14日至24日所做的"未來首投族2016年總統暨政黨選情盤勢解析報告"發現,"未來的首投族"對兩大黨的支持度皆低於五成,其中民進黨28%、國民黨16%,其他老牌政黨包括臺聯、新黨、親民黨也都無法獲得青少年的認同。反而是新興的第三勢力政黨被視為更能延續近年來幾場由年輕人領導的社會運動的能量,時代力量的支持度攀升至16%,與國民黨不相上下,綠社盟也獲得8%的支持。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筆者判斷除非入主總統府後的蔡英文在就業、購房等年輕人的切身問題上有顯著的改善,否則年輕族群與蔡的蜜月期,將很快結束。此外,觀察臺灣未來年輕世代政治取向及對政治生態、政黨結構影響的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主要變量,是蔡英文新政府的兩岸政策及大陸的對臺政策的推移。正如本文分析,"天然獨"世代對蔡英文向中間靠攏的兩岸政策"無感",蔡既要面對大陸的壓力,又夾在年輕族群與傳統藍綠之間,如何能討好各方,成功取得平衡,難度頗高。
另一邊廂,對北京而言,如何掌握好臺灣"天然獨"世代的特徵及其影響力?如何在對蔡英文施壓與避免刺激年輕世代之間拿捏得當,也將是難以迴避的一大挑戰。
(境外版作者:林泉忠,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原題:《臺"天然獨"世代冒起·升格造王者》,《信報》,2016年1月9日。作者博客/微博/FB:林泉忠 )
天有際,思無涯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天涯雜誌官方微店已經開通,關注天涯雜誌微信公眾號,點擊公眾號底部菜單欄購買雜誌及天涯書系。
「天涯雜誌微信」公眾帳號致力於傳播常識、啟蒙民眾,所有獨家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公眾帳號及門戶網站不許轉載。同時也歡迎同類人文思想類公眾帳號交換獨家內容版權。
「天涯雜誌微信」公眾帳號所選載內容均會註明原文發表出處,作者姓名。所發表內容不代表本微信公眾帳號觀點。所有選載文章,本微信帳號均不作商業用途。如有版權問題,請留言本微信帳號予以刪除。
《天涯》雜誌為雙月刊,每逢單月1日出版。購買辦法如下:①郵局訂閱,報刊亭零售,或獨立書店零售,郵局訂閱郵發代號:84-12。②雜誌社郵購,0898-65360004諮詢,通過郵局匯款或銀行轉帳方式郵購。③天涯雜誌官方微店購買。關注微信公眾號,點擊底部菜單進入天涯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