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明日下午2時銅鑼灣Sogo 見,『記得帶面具』去裝修。」
六月以來的香港,黑衣蒙面人頻頻聯絡所謂行動小組,多次發起大型破壞行動。這類密謀已不是新聞。夜色越來越深,電視實拍畫面中的情景,也越來越讓人懷疑是否置身伊拉克的街頭,而非以「文明、法治」著稱的香港:他們隨意設置路障,在牆上亂塗亂畫,甚至打砸店鋪、金融機構的門面,丟擲燃燒彈……
「修例」風波持續,暴力示威充斥香港市民每日生活,商家生意大跌,市民生計受損。
未到晚間七點半,繁華的海港城等一眾商場就已提前關門,彌敦道等沿街商鋪也早早停止營業,港鐵要麼多站關閉,要麼全線停運。
「現在少了很多沿街食客、遊客幫襯,多的都是熟客。」一名餐飲店老闆叫苦不停,不少香港市民也勇敢地站出來譴責說,蒙面人士對港鐵等公共運輸搞破壞,「根本就是沒經過大腦思考的做法」。
早早關門的海港城商鋪
2019年9月14日,香港市民尹先生前往參加唱國歌活動。
這時,對面馬路有一個「蒙面黑衣人」態度囂張,張狂指罵唱國歌的民眾。看到「蒙面黑衣人」在攪局,尹先生快步走上去摘下他的頭套,黑衣人出手攻擊尹先生頭部之後,迅速遮住臉灰溜溜地走了。
這段「秒慫」視頻清晰地表明:黑衣暴徒就是怕見光。後來,黑衣人被認出是一名公務員,他即將面臨著司法調查。
黑衣蒙面人組織嚴密。他們之間以「手足」(夥伴)相稱,警方稱他們「暴徒」,香港人則不屑地稱其為「甴曱」(蟑螂)。
他們戴頭盔、穿黑衣、戴口罩,只露出兩隻眼睛,有的乾脆戴上防毒面罩,連眼睛都不敢露;他們手裡拿著雨傘、鐵棍、雷射筆、弓箭、汽油彈,並強行阻礙交通、縱火、砸碎玻璃門窗、圍毆平民、襲擊警員……
如此打扮與行徑,與恐怖分子無異。
黑衣蒙面人中,十幾歲的少年小豪,來自香港一所教會中學。他說,黑衣蒙面人分為兩類:一類堅持要讓活動保持和平、理性和非暴力,簡稱「和理非」;另一類叫勇武派,他們每次上街都隨身攜帶不少Gear(裝備)。
小豪自稱「從網上教授的視頻學到不少」。
一段網絡熱傳視頻中,一名黑衣人與一大群人,將一名警察按倒在地,用疑似為金屬管的東西毆打他。這名黑衣人隨後轉向了另一名警察,後者拔出了槍,背靠著一家關著門的店鋪,黑衣人使用鐵管擊打警察。無奈之下,該警察被迫向這名18歲的黑衣人左肩開槍。
「開槍的警察事先發出了口頭警告,這是『合法合理』的行為,這名香港警察是在遭到近距離攻擊後,第一次被迫實彈開槍。」警方發言人表示。
暴徒之所以在襲警或打砸公共設施時異常「勇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蒙面可當「護身符」,令警方取證更困難;暴徒因此更加肆無忌憚,警方卻因辨認不出身份,而難以追究其法律責任。
黑衣人施暴還善於傳播謠言,挑起社會矛盾。2019年8月31日,香港旺角激進示威者逃往地鐵太子站,警方也接報指太子站有市民打鬥破壞設施,在太子站拘捕了53人,7人送院。
據此,黑衣人不斷在街頭巷尾傳播,「8月31日太子站有人死亡」,但事實上這完全子虛烏有。
黑衣人經常打砸銀行、店鋪、港鐵車站,多名普通民眾遭圍毆受傷、昏厥,女藝人馬蹄露因為拍攝街頭暴行,也被打得頭破血流。
香港藝人馬蹄露遭暴徒們毆打
Robert Ovadia是來自澳大利亞主流媒體「第七頻道」的記者。他因為救助了被暴徒們打傷的香港藝人馬蹄露,並如實報導了香港街頭的「亂港分子」的暴力行為,也遭到暴徒們的辱罵和網絡暴力。
「(香港)目前的氛圍是『有毒』和『危險』的。」Robert Ovadia將他救助馬蹄露到被暴徒圍攻辱罵的過程全都寫了出來,他還嚴厲地質問暴徒:動不動就對不同意他們觀點的人使用暴力的「民主示威者」,到底是不是真的在捍衛「民主」?
暴徒私設公堂,擅自街頭執法。他們在公路上設置路障,截查一些車輛,甚至看車裡面人士的身份證明文件。
2019年10月4日晚,暴徒大肆破壞攻擊一些他們自己選定的目標商店,不僅令香港商業環境受損,也製造了很大的恐慌,某個市民表達不同的意見讓暴徒不滿,就會無端受到攻擊,這種做法已背離暴徒們所鼓吹的「民主自由」。
「這一種暴力行為已經去到沒底線,無法無天的地步,特區政府會以最大的決心制止這些暴力行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任何香港人都不能使用私刑。
玉石俱焚的做法已把香港推向一條不歸路,大多數蒙面黑衣人並不在乎。不過,他們的背包裡,還攜帶著普通服裝,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一場快閃行動吸引大批人員參與,並在製造衝突待到防暴警隊趕來時,迅速脫下口罩和眼罩,或躲在小巷暗處摘口罩換衫,裝成普通市民離開,或以非示威者裝束輕易穿過警方防線。
眾所周知,鐵路是香港公共運輸的骨幹,每天要接送500萬人次乘客,暴徒全線癱瘓香港的鐵路系統,故意影響香港市民日常的生活、出行及商業活動。
因為暴徒在施暴、破壞時,戴著口罩或面罩,警方辨認不出身份,難以追究其法律責任。香港大多數民眾都不願任由蒙面者到處肆虐,強烈要求設立《禁蒙面法》的呼聲越來越高。
拒絕蒙面,香港「要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擔憂,社會暴力氣氛在蔓延,令香港的法治精神蕩然無存。他呼籲,不論任何陣營人士都要尊重法治、放下暴力。
2019年10月3日下午,有民間團體到特區政府總部外請願,要求儘快訂立「禁蒙面法」。
請願書寫道:「蒙面已經成為亂港暴徒的保護傘,近期的暴亂已經越來越嚴重,利用蒙面來亂港反中,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這是我們絕不允許的。」
一批來自政、商、法律、教育及退休公務員等界別的人士,也在10月3日宣布成立「禁蒙面法推動組」。該團體在網上發動聯署行動,並草擬私人條例草案,約見行政長官,促請儘快訂立「禁蒙面法」。
立法會委員葛珮帆指出,「禁蒙面法」在外國已經很普遍,在目前香港暴力情況惡化之際,應儘快立法,止暴制亂。她強調,該法不是針對和平的示威人士,而是針對暴徒。
星島新聞集團主席何柱國10月3日登報連發兩文,促請老師以良心保護學生,呼籲速立禁蒙面法保護無辜生命。他說,止暴制亂是大多數市民的共識,呼籲香港特首運用緊急法賦予的權力,訂立「禁蒙面法」,止暴制亂,保護警察及民眾,否則幾代香港人共同建立的基業將毀於一旦。
2019年10月4日下午,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通過《禁止蒙面規例》(簡稱《禁蒙面法》):10月5日零點起,《禁止蒙面規例》正式實施,參與遊行集會的人都不能蒙面或戴口罩,違者最高監禁一年,或最高罰款25000港幣。
每逢特區政府提出重大舉措,為反而反的反對派,會利用市民因對新生事物陌生而產生的恐懼心理,瘋狂恐嚇市民。
縱暴之下,暴徒推年輕學生上前線做人肉護盾,毀港鐵、鬧市縱火狂掟汽油彈,打砸燒反對暴力的中資銀行、企業、商鋪,圍毆持反對意見的市民,「黑色恐怖」瀰漫整個香港社會。
《禁止蒙面規例》頒布後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有部分香港暴徒發動無差別的暴力攻擊。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蒙面暴徒隨意暴打市民,襲擊警員,市民對此已忍無可忍。
但香港市民不再保持沉默,愈來愈多的市民勇敢站出來對暴力說不。
2019年10月13日下午5時許,有暴徒不斷在旺角彌敦道一帶用雜物堵路阻塞交通,一名香港中年女子不滿暴徒所作所為,毅然出面將暴徒擺下的路障雜物逐一清迴路旁。
該女子的正義舉動卻惹來暴徒不滿,有暴徒以粗言辱罵,甚至以黑漆噴汙其臉部。其間,有香港市民恐她有性命危險,曾一度將其拉離現場,並勸其快走。
但該名中年女子並未被暴徒嚇怕,她義正詞嚴地怒斥黑衣暴徒,「香港這麼好,為什麼你們要這樣破壞?我雖然只有一條命,但一定要阻止你們。」
「暴徒的行為越來越暴力,想要我同事的命。」2019年10月8日的記者會上,署理總警司江永祥說,一些暴徒用「腐蝕性液體」襲擊警察,造成化學燒傷,並向一節地鐵車廂和一處地鐵站站臺投擲汽油彈。
尤為嚴重的襲警事件發生於10月14日約五點,已關閉的港鐵觀塘站,有一批黑衣人不斷搖晃近apm商場出入口的港鐵大閘,接到報警後一批防暴警到場,發現破壞者已四散逃走,防暴警收隊離去之際,一名在人群中的戴眼鏡黑衣男子,突然持刀從後割向一名警長右頸,當時血流如注。
行兇者為新界喇沙中學六年級學生許添力,十九歲。
遇襲警長名為「祥哥」,四十三歲,隸屬東九龍警區衝鋒隊。警方說,他的右頸有約三至四釐米刀傷,幸被警車急送醫院搶救,情況穩定,沒有生命危險。
另有警員在旺角遭多名「黑衣人」圍攻,飛腳踢傷搶犯,並企圖搶奪長槍,警員力保護槍,同袍趕至制服兩名嫌疑人;至晚上八點左右,一批黑衣人向旺角警署門外的水馬連擲20多枚汽油彈,頓時火光熊熊,黑衣人其後快閃離開。
晚上八時二十分,多輛警車停泊在彌敦道近快富街期間,突有人向警車投擲疑似爆炸品,並傳出巨響,幸無人受傷,現場花槽旁遺下一個炸毀的膠袋及一批碎片,包括電線膠管及疑似手機底板。
示威者漠視法紀,根本是恐怖行為。然而,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對上述暴力惡行卻集體失聲,美國當局反而抨擊香港政府不該援引《緊急法》訂立《禁蒙面法》,企圖以這種拙劣的方式給暴徒打氣,煽動港人「反抗」該法。
「末代港督」彭定康也不甘寂寞,妄稱制定《禁蒙面法》是「瘋狂之舉」。他罔顧香港的主流民意,漠視市民的生命安全,無視英國早於1723年就施行「反蒙面法」的事實。
當前,很多西方國家也明文嚴禁「蒙面」的遊行集會,彭定康之流的雙重標準已充分暴露了其虛偽、偏執、冷血的真實面目。一些立法會中的反對派議員也縱武煽暴。他們的目的從來不是反對修訂《逃犯條例》草案、不是民主、不是自由,而是選票。在選票面前,年輕人的前途、香港的前途、市民與政府之間的信任、關係每個人的民生,都可以成為炮灰。
為爭取香港市民的支持,多名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可謂「戲精」附體,先是衝到前線「勸阻」暴徒在「錯誤時機」的暴力衝擊,後來又轉為數度高調聲稱,「不與暴力割席」。正是他們為了個人政治目的,縱暴、煽暴,製造黑衣人。
在7月1日衝擊立法會的現場,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就衝到媒體鏡頭前「勸說」暴徒,「暴動罪真的判十年,你想清楚是否值得……不要,先想想母親……不要……」
她擺出一副慈母的模樣,卻私下裡縱暴,並多次在立法會連線「解救」暴徒。
當天,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也扮阻止暴徒衝擊立法會,更「下跪」來「勸告」暴徒停手。一些反對派議員試圖藉此「一雞兩味」:利用反暴力,一方面爭取「和理非」認同,以贏得選票;另一方面刺激暴徒,令其情緒愈來愈激烈,最終製造有利於反對派的香港亂局。
從「縱暴派」反覆無常、見風使舵的計謀不難看出,香港越亂,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就越容易煽動民情。
實際上,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林卓廷、鄺俊宇、許智峰、尹兆堅、區諾軒、梁耀忠、鄭松泰、範國威這班「撐暴力十三太保」,私下裡仍拒絕與暴力割席。
亂港分子以所謂「血債票償」的口號,靠「嚇」「扮」「煽」「抽」「騙」五招,衝擊即將來臨的11.24區議會選舉,為選票不惜破壞香港長年建立的法治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