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昕:年末歲尾寒假之時,大家應該都比較忙,感謝大家百忙之中抽空來參與今晚的讀書交流,感謝!
今晚我們的交流主題是:從彷徨少年的自我之路探索育人之道。我們將圍繞以下三個問題展開討論,歡迎大家暢所欲言。
⒈ 從辛克萊的青春叛逆,我們如何看孩子的成長?
⒉ 「鳥兒破殼而出,蛋殼即世界。人慾誕生,必先毀滅世界。鳥兒飛向神的懷抱,神之名阿布拉克薩斯。」你怎麼理解?
⒊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個德米安。」你同意此觀點嗎?你是如何理解的?
辛克萊在成長過程中,經歷複雜世界的誘惑,他品嘗到孤獨、膽怯、彷徨、叛逆。關於「被霸凌」「孤獨」「彷徨」「叛逆」,作為老師和家長的我們該怎麼去看?
青春物語:對於青春叛逆,大多數是因為孩子沒有遇見懂他的人!當他回來遇見德米安,就恢復了正常人生狀態!
沐㭉:首先是家長的成長,家長要關注而不是束縛,是幫助而不失代替。
微笑如初:我們生命中都有一個如「德米安」般的人,他會在我們遇到低谷時幫我們驅散心中的陰霾;他會在你誤入歧途時拉你一把;
毛豆:在我看來,辛克萊的成長經歷是很多孩子都在經歷著的。一個孩子猶如一棵樹,橫斜逸出是難免的事情,首先要用平常心去對待。其次我們要去找出癥結,用陽光去引導他向光明處生長。
生命物語:人最大安全來自於自己內心的認可,而大多數我們會迷失了自己的內心!一味地在外求。
沐㭉:「德米安」的最佳角色應該是家長。
I:德米安鼓勵辛克萊,默默關注著他,但卻不強求他說出自己的困難。在相處過程中,德米安逐漸成了他的心安之處。
沐㭉:作為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朋友有哪些,他最近和誰一起玩,看哪些書?
笑:德米安說,世界應該有多種解釋。上帝也不該只是真善美。(「人可以創造出一個將魔鬼包容在內的上帝,在這樣的上帝面前,人們不會對世上最理所當然的事情視若無睹。」)
Katherine:辛克萊領悟到一個成熟的人的職責:尋找自己,堅定地成為自己,不論走向何方,都往前探索自己的路。而不要為了適應內心的恐懼,想要逃回群體的樣板中去,做一輩子習俗的奴隸,正如赫爾曼·黑塞被美國幾代年輕人奉為座右銘的名言:Do your own thing。
沐㭉:叛逆期只是一個假定義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叛逆」,這就需要有效的引導。
凌亂的風:孩子的叛逆期恰好是他們形成自我認知、人生觀、價值觀的開始。這時就需要老師和家長適度的鼓勵、支持、陪伴、引導,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走過這段泥濘的道路,老師、家長、朋友都可以成為德米安,成為孩子路上的精神導師。
盧昕:我覺得,孩子的各種叛逆行為其實也是一種人格獨立的過程。
Wzb:我們都經歷過「青春叛逆」,「青春叛逆」對孩子的成長,乃至他的一生有什麼意義?
生命物語:所以咱們得珍惜「叛逆期」哦。
路遙說:「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和老師如果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在孩子彷徨無助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引導,讓孩子儘早覺醒,縮短青春叛逆期。
梁京:叛逆期,也是成長,應該衝破層層迷霧去探尋本我,這個過程絕對是相當痛苦和無奈的,但是當找到了以後,精神世界便會富裕和充滿光明。
盧昕:作為老師,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明白這是正常的,要先學會接納孩子的叛逆。
蘆薈檸檬蜜:父母在前期成長過程中給孩子營造的美好的世界和他真實感受到體會到的世界是存在兩面性的。不論是小說中辛克萊遇到的,還是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會遇到的。那如果只是把孩子束縛或者說阻擋在光明世界內是有問題的,叛逆是他對另一個世界的探索和嘗試。
生命物語:其實叛逆期只是我們給孩子創作了「叛逆」的牆。
沐㭉:小學階段的人格養成非常重要,學會管理情緒,有責任有分寸,青春才不會叛逆。
Wzb:青春叛逆,或許是孩子對「我」的覺醒。
沐㭉:我覺得是外界錯誤思想對他的影響,比如認為叼著煙很酷。
Lulu:孩子叛逆是成長的畢竟之路,只是我們大人已經習慣了現在平和的模式,不想打破。所以面對孩子的叛逆,我們也得學會正常面對,這對我們也是一種人生學習。
生命物語:這些「叛逆」,孩子們會用衝突的方式進行表達。
I:還有一開始榮格曾在自傳中寫道「人的靈魂在誕生之初就開始憧憬光明,它無法克制想要逃離原始黑暗的衝動。」辛克萊一直都嚮往光明,但是他在很多時候都身陷黑暗,苦於內心矛盾衝突之中。包括叛逆期的彷徨和掙扎。但是德米安未曾離開,反而在各個生活的細節中存在著,包括夢境裡。在他精神指引下,辛克萊學會思考,學會了辯證看待世界,傾聽自己的內心並遵從。
I:「 wzb: 青春叛逆,或許是孩子對「我」的覺醒 」
- - - - - - - - - - - - - - -
是的 ,怎麼度過這個時期很關鍵。
曉君: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徵途,是對一條道路的嘗試,是一條小徑的悄然召喚。
作為家長和老師,首先我們應該接納孩子。
微笑如初: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叛逆。其實孩子每一個行為都有他的原因所在,我們大人一定要放低姿態蹲下來去平視孩子,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才能幫助孩子平穩度過。
I:尊重很重要,用心去觀察他們的生活。
夏天的小duoduo:讓孩子們意識到每個人都有不足,但這並不是決定一切的巨大的缺點。兼具優與憾的你才是真實的你、獨特的你。「每個人的生命代表一條通向他自己的路,代表他在這條路上所做的嘗試,代表他在這幽微小徑中得到的啟示。」人人都盡其所能地尋找自己,哪怕自己可能有著諸多缺陷,但要學會接受缺點,正視它們,因為它們的的確確是我們。
笑:讓孩子懂得生活的艱辛,有利於懂事成長。
生命物語:@���夏天の小duoduo� 不足與缺陷正是自我認識與成長之處。
毛豆:他們渴望在衝突和矛盾中尋找到自身的價值,引起父母長輩的注意。他們在用叛逆告訴身邊的眾人「我長大了,別老是把我當小孩看了。」
I:人或許會經過一段「錯誤」的時期,真的非常需要類似於德米安這樣的人或者長輩去指引。但如果沒有,德米安可以是書,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自己。
生命物語:追尋「心流」狀態,而不是短暫的腎上腺激素的噴湧。
I:那需要思考。我個人覺得德米安和辛克萊都擅長於思考,也就是有該隱之印的人。辛克萊的思考力被德米安挖掘出來了。
生命物語:所以書、經歷、思考是最大財富。
I:「 生命物語: 所以書、經歷、思考是最大財富 」
- - - - - - - - - - - - - - -
沒錯 ,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貴人。
生命物語:這也是人生三部曲。
簡:「讀書的意義有兩個,一可以使人不卑不亢地活著,二可以使人心靈乾淨。」一本書讀完可能很快就忘乾淨了,好比竹籃打水是一場空,但是竹籃經過一次次水的洗禮,會一次比一次乾淨。一個人每天看書,可能會記不得什麼,但在潛意識裡會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笑:叛逆期的孩子總有蛛絲馬跡,多觀察,多溝通,多增進感情。
I:啟發學生和孩子去思考,不要告訴他們所謂的答案。
Janeying:「 生命物語: 所以書、經歷、思考是最大財富 」
- - - - - - - - - - - - - - -
沒錯 ,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貴人
——
那麼德米安也可以是內心的自己。
生命物語:@I 最大的貴人就是可以認清自己的內心需要與如何正常的去實現!獲得內心的安心!
清月:我們都曾歷經少年,都曾在少年的大多數時光裡彷徨迷茫,但總會在某個瞬間成長,於是我們就在不斷地迷失和尋找中長大,成就真正的自我。
沐㭉:我們要留心叛逆期孩子的蛛絲馬跡,孩子不會突然激烈叛逆。
生命物語:@簡 記住什麼不一定最重要,引發思考,並而使自己成長!
盧昕:正如書友留言中有說:「德米安」是一種象徵,他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書,抑或是一種思想, 其本質就是你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I:有個說法,說德米安是辛克萊的臆想,艾娃夫人是德米安的升格形態。那如果這樣,其實德米安的指引過程可以視為少年在成長期中的個人探索。
生命物語:忘記部分就是現在並不是你當下最需要的。
I:那如果這樣,其實德米安的指引過程可以視為少年在成長期中的個人探索。
盧昕:@I 我也這樣認為。
沐㭉:其實這本小說不像小說,大都是大段大段說教。
愚青:所謂的「青春期、叛逆期」是每個人基本都會經歷的一個奇妙的過程。人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不斷的過程,是沒有什麼上限的,每一步成長都是相對於以前的不成熟。進步無止境!
I:「 ……: 正如書友留言中有說:「德米安」是一種象徵,他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書,抑或是一種思想, 其本質就是你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是的 書裡說人必須像烏龜一樣,能完全蜷進自己的內心世界。
Wzb: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最喜歡說的可能是「不」,最想做的事他要做的事,或許他做的事,在我們看起來很「危險」——在我們家長或者是老師的身份看來,比較喜歡已經到了「青春叛逆」的孩子,他還是喜歡說「是」,喜歡做家長或老師認為喜歡的事——這樣的「青春叛逆期」對孩子又有什麼影響?
雅:作為父母面對孩子的覺醒期,去理解然後陪伴和幫助,就我自己的教養經歷來看很重要。孩子在所謂的「叛逆期」之後實現了一定意義的獨立,這也是她掙脫蛋殼,邁向世界的重要一步。這個階段家長老師適當示弱,讓孩子感受他自己的力量,經歷他的思考。
I:是的,在高中時期的辛克萊特立獨行。別人怎麼樣他偏不那樣�。
生命物語:這些都是他內心衝突的外顯。
I:「 wzb: 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最喜歡說的可能是「不」,最想做的事他要做的事,或許他做的事,在我們看起來很「危險」——在我們家長或者是老師的身份看來,比較喜歡已經到了「青春叛逆」的孩子,他還是喜歡說「是」,喜歡做家長或老師認為喜歡的事——這樣的「青春叛逆期」對孩子又有什麼影響?」
- - - - - - - - - - - - - - -
有些人的叛逆期不一定在青春期,可能比較晚。
心素如簡:在人生短短幾十年中,可以說,成長是一個繞不過去且沒有始終的話題,在面對成長時,可能每個人的心境和處理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沐㭉:孩子肯定和我們有所不同,我們極竭力反對的,也許很快就成為他們時代的潮流,這就是代溝,有時覺得,如果不是大是大非,就不要幹涉孩子的做法。
辛克萊上初中了,變得如此叛逆,我找不到理由。
I:其實我個人覺得艾娃夫人這個角色對辛克萊的衝擊也很大。其中兩個寓言故事很震撼。發現書裡的「說教」人物很擅長通過其他方式去引導。
盧昕:對於辛克萊的被霸凌,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思考這些為什麼:
1.為什麼辛克萊聽命於克羅默更甚於聽命於他的父親?
2.他為什麼扯那些偷蘋果的鬼話,吹噓自己犯錯,就像吹噓英雄行為?
I:第一個也是我在看的過程中想到的問題。簡單說來是辛克萊怕自己不合群,怕被看扁。
他都能編出偷蘋果的故事,試圖去融入他們。
簡:找到一種認同感,融入感。
笑:叛逆其實就是提出發對意見和自己的思想,我的叛逆期就是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期,不過同時也存在許多的錯誤,總的來說這是人生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沒有這個過程就沒有完美的有意義的人生。
生命物語:@I 人總要經歷的,不在青春期,可能到老年都有可能的。
盧昕:是的,孩子需要群體。
沐㭉:吹噓偷蘋果其實是辛克萊正確的價值觀沒有形成。
Wzb:@…… 這或許是弱者的生存方式。
生命物語:@…… 被孤立是很難受的。
盧昕:孩子從「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首先要拓展其社會性,社會性除了家庭、學校影響,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同伴群體影響。
I:學生在同齡集體中所獲得的認同感可能比父母的權威更重要。但辛克萊是糾結的,因為他一直以來就是個好孩子。我真的挺揪心的,他把這個偷錢的事情看得這麼重要,明明是個很善良純真的孩子。
盧昕:@生命物語 是的,到了一定年齡,孩子會更在意同伴的友誼和在群體中的影響力。
生命物語:一些孩子說本來不喜歡打遊戲,而他打遊戲的原因是,如果他不打遊戲,就沒有與同學們有聊資!
@…… 人的需要啊
I:所以環境可能就重要在這裡吧,正向的群體會讓人往正道走。
沐㭉:因此他們希望自己在同伴中「出類拔萃」,卻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表現方式,往往把「流氓行徑」當成flag
生命物語:當然絕對成長的人不會被影響,而往往孩子做不到這麼的自信!
這就是為何有「大隱隱於市」之說。
I:「 生命物語: 當然絕對成長的人不會被影響,而往往孩子做不到這麼的自信!」
- - - - - - - - - - - - - - -
這樣堅定的人很少見,他可能會承受孤獨的痛苦。
生命物語:@I 當成長了,孤獨也是一種享受!
曾經的我讓我一個人呆三小時可能都是一件很可怕之事,現在三天也問題不大,反而挺享受的
盧昕:當成長了,孤獨也是一種常態。
沐㭉:人都是孤獨的吧,也就無所謂孤獨了。沒有誰是誰的影子,就算影子也解決不了孤獨啊。
簡:就像周國平所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這樣的境界,唯有獨處時才能抵達。
I:是的,一個人經歷過彷徨期,體會到孤獨也是件享受的事,那麼他對生活的思考力會不同常人。
笑:其實叛逆期的孩子精力充沛,思想活躍處於向陽初生,繁榮向上的時期,但這個時期的孩子由於生理和心裡變化,也很簡單呈現一些問題。
清淺:這本書,也告訴成長中的孩子,如何擺脫困境。辛克萊的朋友德米安告訴你,惡魔並不可怕,如果你識破了惡魔的真面目,你會知道,他其實就是個紙老虎,根本不足畏懼。
成長中孩子們,如果你遇到了惡魔,不管他是小孩,還是成年人,你都不要畏懼,也不要獨自承受。你要適時求助自己身邊的朋友,親人,讓他們幫助你擺脫困境。走出來之後,你會發現,天寬地闊,一切,都只是一場噩夢。
I:但是對那時期的孩子來說,一開始孤獨是挺難承受的。享受孤獨有一個過程。
沐㭉:我們猜一猜,德米安是怎麼和克羅默交涉的?
I:@清淺 沒錯,在辛克萊和父母坦白之後,一切都是這麼輕鬆。其實就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對他來說,卻是天大的災難了。要引導他們學會求助。
I:@I 一開始確實挺難。
雲亭雁:大部分孩子都需要同伴。成人有時都難以忍受孤獨
盧昕:書中有這麼幾段話:
這是父親的神聖光輝第一次顯得黯淡,也是我童年體驗之樹的第一道刻痕,要成為自我,每個人最終都得去毀這棵樹。我們命運內在的核心脈絡就寄身在這些無人知曉的經歷中。這些裂痕最終會彌合,痊癒,被遺忘,然而在心中最私密的角落,它依然在生長,流血。
沐㭉:上次有個家長就說,我找老師是因為孩子向他求助了,他不是一定要對方怎麼樣,而是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還在永遠是他的靠山,出了事不能藏著掖著。
沐㭉:童年支柱已植入骨髓,毀不掉的,我們作出的處理都有它的基礎。
簡:這是父母和孩子必經的心理斷乳期。
I:在這段的前文,辛克萊是覺得父親無知無覺,沒有意識到他身上發生的「真正大事」。
I:「 沐㭉: 我們猜一猜,德米安是怎麼和克羅默交涉的?」
- - - - - - - - - - - - - - -
好奇他和克羅默說了什麼,讓克這麼畏懼。
一瓢江湖:可能克羅默囂張跋扈的面具背後,也有另一幅模樣。德米安拆穿了他的面具,直擊他心裡脆弱的部分?
盧昕:「鳥兒破殼而出,蛋殼即世界。人慾誕生,必先毀滅世界。鳥兒飛向神的懷抱,神之名阿布拉克薩斯。」
沐㭉:難道有他的把柄,似乎不可能啊。
盧昕:孩子成長,必要經歷斷乳期,就如這鳥兒展翅高飛必先破殼。
夏天的小duoduo:一個人的職責是:找到自己的命運,不是一個隨意的命運,而且在那之中盡情生活,全心全意、不受動搖地生活。
笑:在世上,最讓人畏懼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
I:「 ……: 「鳥兒破殼而出,蛋殼即世界。人慾誕生,必先毀滅世界。鳥兒飛向神的懷抱,神之名阿布拉克薩斯。」 」
- - - - - - - - - - - - - - -
摧毀襁褓
I:飛向神,這個神可以理解為自我
沐㭉:我認為,毀滅世界其實是把「世界」內化。重建自己的價值體系,其實就是學習過程。
I:一個人如果真正獲得自我,與世界同在,他與神就沒有多大區別。
盧昕:鳥兒破殼,孩子成長,這是一個撕裂與刺痛的過程,但無人能夠逃避這痛楚。
小說中我們看到辛克萊不斷與「德米安」同行,又不斷與他們告別。
笑:鷹要重生需要忍受飢餓與疼痛,方可再次翱翔天空。
I:「他的職責只是找到自己的命運——而不是他人的命運——然後在心中堅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這句話很有力量。這個找尋的過程,也是我們人生的意義所在。
雅:而有些人的戒律卻來自心中,在他們看來,正派人天天做的事未必不是禁忌,而遭他人唾棄的事在他們眼中卻是不乏合理之處。每個人都得為自己而活。
通往為自己而活的路上就是破殼,然後自由。
笑:少年因為撒了謊而被惡童要挾,他為自己的懦弱而憤怒,德米安將他從這困境中解救出來,他卻恨上了德米安,大概因為正視自己的惡,使他告別童年那個無憂的自己。這也像我們的教育,努力的德智體美勞,努力成為如同完美雕像的人,卻無法對自己坦誠。
I:也是為了讓辛克萊認識和面對分別。終究還是要一個人找到鑰匙,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
盧昕:和「德米安」同行,又不斷告別,都是在尋找真正的自己,尋找屬於我們的位置。只有找到了,我們才能知道自己來自哪裡,又將去往哪裡。
沐㭉:最後德米安的離去,就是確認辛克萊的成長嗎?
盧昕:和「德米安」同行,又不斷告別,最終辛克萊也明白了:他的職責是發現自己的命運,而不是別人的命運,是徹底而不屈地活出自己的命運。
盧昕:@沐㭉 辛克萊已經真正成長起來了。
I:他最後說 現在我的樣子跟他完全一樣。
Lulu:和德米安告別是見證自己這一次的成長。
沐㭉:我覺得後來辛克萊成了德米安,而那個在廢墟自殺的小男孩就是兒童時期的辛克萊。
笑:獨立成長了。
盧昕:所以,關於德米安,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是不是都需要德米安?
沐㭉: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雅:對的吧,看作者的經歷,也是經歷自殺。
I:黑塞在寫這本書的背景就是在接受心理治療。
沐㭉:德米安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正能量」,就是我們「善」的一面。
雅:德米安是方向,是鼓勵,是撫慰,是知己和老師。
I:「 雅: 德米安是方向,是鼓勵,是撫慰,是知己和老師 」
- - - - - - - - - - - - - - -
也是自我尋找
盧昕:一開始讀第一遍,我也僅僅把德米安當成了人生導師。
沐㭉:大多數情況下,德米安都是突然出現的。不會有這麼巧合的事,所以德米安就是自己。
凌亂的風:我覺得德米安是我們的另一種人格。
I:需要一個契機,那個點醒的時刻。
雅:德米安也是群裡各位[愉快]我們暢談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不為恐懼,只為虔誠和理想。
簡:所以書中的德米安不是一個具象的人。
盧昕:所以作為老師,我們要成為孩子的德米安就有了另一個深層次的內涵。
@雅 不為恐懼,只為虔誠和理想[強]
雅:作為老師,更需要聆聽和等待。說教不一定是正確。所以,我們的傳授,包括人生的經驗,不一定就是價值。
簡:@雅 贊同,認真傾聽很重要。
毛豆:需要一雙會觀察的慧眼,和能夠走進每個小心翼翼的孩子內心的溫柔。
沐㭉:教一些生存本事吧,掃地,整理桌格[嘿哈]。這兩樣教好了,其他似乎也就好了。
雅:@沐㭉 勞動技能很符合潮流�。
盧昕:孩子們需要的德米安,還可以是可疏解他的困惑,引領著他脫離外殼、打碎蛋殼,直到他的雀鷹高昂著美麗的頭顱衝出毀滅的世界的德米安。
我們老師走的是一條坎坷的路,教育任重而道遠。
簡: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成長的過程。
沐㭉:嚴格執行教育部的文件就好了。我記得第一輪新課程改革,一年級學生的生字掌握率標準是80%.
盧昕:@沐㭉 好好得把生字掌握下去[呲牙]
笑:這是語文重中之重。
盧昕: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已到20:45。
I: ��感謝今晚的讀書會,收穫很多。一起討論一本書和教育問題的感覺很好~
盧昕:今晚,我們隨著辛克萊一起蛻變和成長,我們討論一代偉人黑塞在面對孤獨,迷茫時的心理成長曆程。或許,正是由於《德米安》和青少年心理以及現如今的時代精神高度吻合,所以歷經百年,它仍然能帶給今天的我們以感動與啟迪。
感謝各位書友們的熱情參與,和你們一起的冬夜溫暖而美好。大家辛苦了!!
沐㭉:下次圍爐溫酒。
盧昕:與書會友,以讀為樂;以書會友,且讀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