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寒冬,但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小張各莊鎮廣場人頭攢動。在男女老少的熱望中,流動舞臺車緩緩駛來,演員們踩著臺步上來,一亮相便贏得滿堂彩。今年是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評劇團成立78周年,他們以送戲下鄉的特殊形式為自己「慶生」。(12月18日新華網)
78年風雨兼程,78年傳承創新,78年紮根人民,78年為農民服務。「莊戶劇團」的「慶生」,獨具風採,昂揚擔當,彰顯責任,打造瑰麗。78年,「莊戶劇團」堅持不懈,唱出「百姓好戲」,譜寫藝術為人民的生動教材。
堅守為時代服務,為人民服務。從豐潤縣抗敵宣傳隊演出《送子參軍》等作品鼓舞群眾抗日鬥志,到上世紀80年代,豐潤區評劇團很紅火,被百姓親切地稱為「莊戶劇團」, 再到排演《曹雪芹》《小英雄雨來》《趕考》等歷史、現實題材優秀劇目,在中國評劇藝術節上,連續6屆摘得獎項。78年來,「莊戶劇團」傳承創新,不斷進取,譜寫了基層劇團在為基層服務中茁壯成長的美麗傳奇。2015年開始,豐潤區評劇團以藝術為媒,與京津文藝院團對接聯繫,合作排演了多部精品劇目,劇團的演出水平、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基層評劇團根自基層、魂在基層,在基層沃土,能夠花開飄香。
熱愛化為責任,堅守譜寫傳奇。「莊戶劇團」的成功,給了我們諸多美麗的啟迪:市場崇尚「內容為王」,藝術永遠為人民服務。只要我們運用市場思維,以人民為服務對象,基層劇團就能有自己的廣闊天空和希望的沃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78年來,莊戶劇團,迎風雪、冒寒暑,在群眾中紮根,在鄉村演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活力不減,長盛不衰,根本原因就是不失優秀傳統、無愧百姓底色,堅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人民新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為時代輸入正能量。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完成好這個任務,需要我們的頂層設計,需要我們的制度舉措,也需要無數的「莊戶劇團」走向基層,唱出「百姓好戲」,打造厚重基礎,為群眾打造幸福獲得感。「莊戶劇團」唱出「百姓好戲」,我們期盼更多的基層文藝團體在唱出「百姓好戲」之路上揚帆遠航。(李愛勝)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