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只是好聽帶感,但缺少內涵?那可能你不知道這些你喜歡的搖滾歌手或許身兼著詩人和音樂家兩個角色。從John Lennon到Roger Waters,他們可能曾經都夢想自己成為明日的羅伯特·彭斯、葉慈和愛倫·坡。此外,還有不少搖滾音樂人,將他們的文學思想,賦予其生動的旋律,感染我們每一個人。
01
John Lennon
經典入門級搖滾樂隊披頭四主唱John Lennon 1964年2月27日在利物浦音樂雜誌 《Mersey Beat》上發表的《The Tales of Hermit Fred》 和《The Land of Lunapots》兩首詩,體現了列儂在超現實主義和詩歌方面的才能。
節選:
T』was Wilburs graftiens graffen Bing
那是……
That makes black pudding want to sing
它讓黑色的布丁都想唱歌
For them in music can be heard
在音樂中可以聽到它們
Like the dying cough of a humming bird
發出鳥兒嗡嗡嗡一樣垂死的咳聲
列儂不是思想家、社會活動家,但卻有著超越同代人的行為和思想,寫出了反戰的「Imagine」這首經典,歌詞嚮往和平、自由、平等的哲學思想只加上平淡的鋼琴聲便在搖滾史上經後人廣為傳唱。
02
George Harrison
披頭四成員George Harrison也曾將老子的《道德經》第47章改編成歌曲,1967年,處在流行音樂巔峰的The Beatles認識了印度冥想大師Marharishi Mahesh Yogi,他們便專門前去印度學習超自然冥想,1968年發行的這首「The Inner Light」,George用《道德經》裡的哲學告訴樂迷:在大道的面前,世間法實在過於簡單,太渺小了。現如今,這首「The Inner Light」也是The Beatles東方思潮的典型代表,看看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碰撞出的歌詞是什麼樣的:
不出戶 Without going out of my door
知天下 I can know all things of earth
不窺牖 Without looking out of my window
見天道I could know the ways of heaven
其出彌遠 The farther one travels
其知彌少 The less one knows
其知彌少 The less one really knows
不行而知 Arrive without travelling
不見而明 See all without looking
不為而成 Do all without doing
中國經典和英國搖滾碰撞在一起可以說是別有一番韻味了。不幸的是,George Harrison已經離開我們多年,而我們現在去細品這首歌時是否真的能做到「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呢?
03
Tom Waits
傳奇唱作人Tom Waits擁有的標籤太多了:「七十年代的小眾偶像」「碾碎的浪漫主義者」「醉醺醺的吟遊詩人」,而他的歌詞,也被形容為「美國第一流詩歌」。他以前曾用鋼琴給美國詩人Charles Bukowski的詩歌作配樂,直到2011年他自己也真正發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本詩集《Hard Ground》。在《Hard Ground》中,Tom Waits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無家可歸的人這個社會問題上,令人感慨。
節選:
The cars thunder past
汽車呼嘯而過
As I stick out my thumb
當我伸出拇指
I am just waiting for
我只是在等待
My good luck to come
我的好運降臨
04
Bob Dylan
談到音樂人的文學造詣,不得不提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Bob Dylan,迪倫很多的歌曲都借用了聖經裡面的故事來進行影射,他的「All Along The Watchtower」這首歌,就是取自聖經中的《以賽亞書》第21章中的典故,裡面那個馬戲團小丑就是迪倫本人,小丑一直在抱怨商人們利用他的才能賺到了大錢,可卻一點也不尊重他的藝術。熟讀《聖經》的迪倫借用了這一典故,向世人發出了警告:「這個世界就要毀滅了!就在「愛之夏」嬉皮士運動剛剛過去不久,全國上下還沉浸在放縱的快樂中的1967年底,身在伍德斯託克鄉村的迪倫就產生了不詳的預感。
05
Kurt Cobain
Kurt Cobain的《Journal》於2002年出版,《Journal》匯集了已故的Nirvana樂隊主唱Kurt Cobain的個人詩歌作品和一些生活碎片。毫無疑問,這首潦草的詩歌是暗淡的,絕對不是可以複製到你的情人節賀卡上並假裝是你自己寫的那種類型,那種風格你可能要去Leonard Cohen那裡找尋,但這本《Journal》現在也算是Kurt Cobain留給那些狂熱樂迷的寶藏。
《Journal》手稿
節選:
I hope I die before I become Pete Townshend.
希望我在成為Pete Townshend(The Who吉他手)之前就死了。
06
Leonard Cohen
Leonard Cohen可謂是藝術全才,作為音樂家、小說家、詩人的他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音樂詩人之王,Cohen的詩歌主題明確,無一例外全部是關於愛情和宗教。他的精彩著作 《Let Us Compare Mythologies》寫於1956年,是Cohen最輝煌的第一卷詩歌作品。尋找它併吞噬掉它,這是Cohen的求索。
節選:
Dear friend, I have searched all night
親愛的朋友,我整夜都在搜尋
through each burnt paper
從每張燒過的紙上
but I fear I will never find
但我擔心我永遠找不到
the formula to let you die
讓你死去的配方
07
Patti Smith
提到搖滾女歌手Patti Smith,就像Cohen一樣,在轉向原型朋克音樂之前,也一直在創作詩歌和戲劇,所以我更願意稱她為搖滾女詩人,從她的著作《Just Kids》和社交軟體可知Smith對詩歌的熱愛。Smith的工作是直接的,充滿對抗性且生機勃勃的。如果Cohen是國王,那麼Patti Smith絕對是女王。
節選:
Do animals make a human cry
動物會讓人哭泣嗎?
when their loved one staggers
當他們所愛搖搖晃晃
fowled dragged down
被禽類拖下
the blue veined river
藍色脈狀河流
08
Peter Doherty
Pete Doherty是浪子樂隊(The Liberties)主唱之一,Pete Doherty這個自由主義者的詩作是朦朧的,讓人眼花繚亂,充滿了維多利亞時代語言的模糊倫敦腔調,且含有滿滿的工業氣息。
節選:
I watch the world, its tower blocks headbutting the skyline
我看著世界,它的塔樓緊靠天際線
So stitch that
如此縫合
That slit in the sky like a knife gashand a fallen sixties leather jacket
在天空中像刀口劃破和六十年代的皮夾克一樣裂開
09
Lou Reed
2015年,前地下絲絨樂隊主唱Lou Reed就以個人身份入駐搖滾名人堂,他對於搖滾樂乃至音樂界的影響無需贅述。而Reed在1970年代寫的詩歌表現出的也是獨具一格的一種後天品味。
節選:
Hey Man, what’s your style
嘿,你是什麼風格
How you get kicks for living
你怎麼能在生活中得到快感
What do you do
你要怎麼做
To get the adrenaline flowing
才能讓腎上腺素流淌
10
Roger Waters
2013年,偉大迷幻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樂隊(Pink Floyd)的Roger Waters寫了一首關於他父親的溫情詩《One River》,不幸的是,他父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失蹤了。當一位93歲的醫生發現了Waters去世的父親時,醫生將這首詩獻給了他。真是個悲傷又溫情的故事啊。
節選:
My father, distant now but live and warm and strong
我的父親,現在已經很遠了,但是生活又溫暖又強壯
In uniform tobacco haze
煙燻均勻
此外 ,Pink Floyd還曾以群經之首《易經》的第24卦為靈感來源,創作出了「Chapter 24」這樣的神秘經典作品,傳遞了古老東方哲學中的冥思,而這部用來八卦佔卜的神作,大多數中國人看了都不知所云,Pink Floyd是真的偉大。
2021
黑膠圖書館將繼續努力前行
如果對我們的公眾號有任何有趣的想法
歡迎後臺來撩
如果你喜歡怪人
其實我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