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明星的詩人心:詩歌與搖滾樂

2021-01-07 騰訊網

搖滾只是好聽帶感,但缺少內涵?那可能你不知道這些你喜歡的搖滾歌手或許身兼著詩人和音樂家兩個角色。從John Lennon到Roger Waters,他們可能曾經都夢想自己成為明日的羅伯特·彭斯、葉慈和愛倫·坡。此外,還有不少搖滾音樂人,將他們的文學思想,賦予其生動的旋律,感染我們每一個人。

01

John Lennon

經典入門級搖滾樂隊披頭四主唱John Lennon 1964年2月27日在利物浦音樂雜誌 《Mersey Beat》上發表的《The Tales of Hermit Fred》 和《The Land of Lunapots》兩首詩,體現了列儂在超現實主義和詩歌方面的才能。

節選:

T』was Wilburs graftiens graffen Bing

那是……

That makes black pudding want to sing

它讓黑色的布丁都想唱歌

For them in music can be heard

在音樂中可以聽到它們

Like the dying cough of a humming bird

發出鳥兒嗡嗡嗡一樣垂死的咳聲

列儂不是思想家、社會活動家,但卻有著超越同代人的行為和思想,寫出了反戰的「Imagine」這首經典,歌詞嚮往和平、自由、平等的哲學思想只加上平淡的鋼琴聲便在搖滾史上經後人廣為傳唱。

02

George Harrison

披頭四成員George Harrison也曾將老子的《道德經》第47章改編成歌曲,1967年,處在流行音樂巔峰的The Beatles認識了印度冥想大師Marharishi Mahesh Yogi,他們便專門前去印度學習超自然冥想,1968年發行的這首「The Inner Light」,George用《道德經》裡的哲學告訴樂迷:在大道的面前,世間法實在過於簡單,太渺小了。現如今,這首「The Inner Light」也是The Beatles東方思潮的典型代表,看看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碰撞出的歌詞是什麼樣的:

不出戶 Without going out of my door

知天下 I can know all things of earth

不窺牖 Without looking out of my window

見天道I could know the ways of heaven

其出彌遠 The farther one travels

其知彌少 The less one knows

其知彌少 The less one really knows

不行而知 Arrive without travelling

不見而明 See all without looking

不為而成 Do all without doing

中國經典和英國搖滾碰撞在一起可以說是別有一番韻味了。不幸的是,George Harrison已經離開我們多年,而我們現在去細品這首歌時是否真的能做到「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呢?

03

Tom Waits

傳奇唱作人Tom Waits擁有的標籤太多了:「七十年代的小眾偶像」「碾碎的浪漫主義者」「醉醺醺的吟遊詩人」,而他的歌詞,也被形容為「美國第一流詩歌」。他以前曾用鋼琴給美國詩人Charles Bukowski的詩歌作配樂,直到2011年他自己也真正發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本詩集《Hard Ground》。在《Hard Ground》中,Tom Waits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無家可歸的人這個社會問題上,令人感慨。

節選:

The cars thunder past

汽車呼嘯而過

As I stick out my thumb

當我伸出拇指

I am just waiting for

我只是在等待

My good luck to come

我的好運降臨

04

Bob Dylan

談到音樂人的文學造詣,不得不提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Bob Dylan,迪倫很多的歌曲都借用了聖經裡面的故事來進行影射,他的「All Along The Watchtower」這首歌,就是取自聖經中的《以賽亞書》第21章中的典故,裡面那個馬戲團小丑就是迪倫本人,小丑一直在抱怨商人們利用他的才能賺到了大錢,可卻一點也不尊重他的藝術。熟讀《聖經》的迪倫借用了這一典故,向世人發出了警告:「這個世界就要毀滅了!就在「愛之夏」嬉皮士運動剛剛過去不久,全國上下還沉浸在放縱的快樂中的1967年底,身在伍德斯託克鄉村的迪倫就產生了不詳的預感。

05

Kurt Cobain

Kurt Cobain的《Journal》於2002年出版,《Journal》匯集了已故的Nirvana樂隊主唱Kurt Cobain的個人詩歌作品和一些生活碎片。毫無疑問,這首潦草的詩歌是暗淡的,絕對不是可以複製到你的情人節賀卡上並假裝是你自己寫的那種類型,那種風格你可能要去Leonard Cohen那裡找尋,但這本《Journal》現在也算是Kurt Cobain留給那些狂熱樂迷的寶藏。

《Journal》手稿

節選:

I hope I die before I become Pete Townshend.

希望我在成為Pete Townshend(The Who吉他手)之前就死了。

06

Leonard Cohen

Leonard Cohen可謂是藝術全才,作為音樂家、小說家、詩人的他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音樂詩人之王,Cohen的詩歌主題明確,無一例外全部是關於愛情和宗教。他的精彩著作 《Let Us Compare Mythologies》寫於1956年,是Cohen最輝煌的第一卷詩歌作品。尋找它併吞噬掉它,這是Cohen的求索。

節選:

Dear friend, I have searched all night

親愛的朋友,我整夜都在搜尋

through each burnt paper

從每張燒過的紙上

but I fear I will never find

但我擔心我永遠找不到

the formula to let you die

讓你死去的配方

07

Patti Smith

提到搖滾女歌手Patti Smith,就像Cohen一樣,在轉向原型朋克音樂之前,也一直在創作詩歌和戲劇,所以我更願意稱她為搖滾女詩人,從她的著作《Just Kids》和社交軟體可知Smith對詩歌的熱愛。Smith的工作是直接的,充滿對抗性且生機勃勃的。如果Cohen是國王,那麼Patti Smith絕對是女王。

節選:

Do animals make a human cry

動物會讓人哭泣嗎?

when their loved one staggers

當他們所愛搖搖晃晃

fowled dragged down

被禽類拖下

the blue veined river

藍色脈狀河流

08

Peter Doherty

Pete Doherty是浪子樂隊(The Liberties)主唱之一,Pete Doherty這個自由主義者的詩作是朦朧的,讓人眼花繚亂,充滿了維多利亞時代語言的模糊倫敦腔調,且含有滿滿的工業氣息。

節選:

I watch the world, its tower blocks headbutting the skyline

我看著世界,它的塔樓緊靠天際線

So stitch that

如此縫合

That slit in the sky like a knife gashand a fallen sixties leather jacket

在天空中像刀口劃破和六十年代的皮夾克一樣裂開

09

Lou Reed

2015年,前地下絲絨樂隊主唱Lou Reed就以個人身份入駐搖滾名人堂,他對於搖滾樂乃至音樂界的影響無需贅述。而Reed在1970年代寫的詩歌表現出的也是獨具一格的一種後天品味。

節選:

Hey Man, what’s your style

嘿,你是什麼風格

How you get kicks for living

你怎麼能在生活中得到快感

What do you do

你要怎麼做

To get the adrenaline flowing

才能讓腎上腺素流淌

10

Roger Waters

2013年,偉大迷幻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樂隊(Pink Floyd)的Roger Waters寫了一首關於他父親的溫情詩《One River》,不幸的是,他父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失蹤了。當一位93歲的醫生發現了Waters去世的父親時,醫生將這首詩獻給了他。真是個悲傷又溫情的故事啊。

節選:

My father, distant now but live and warm and strong

我的父親,現在已經很遠了,但是生活又溫暖又強壯

In uniform tobacco haze

煙燻均勻

此外 ,Pink Floyd還曾以群經之首《易經》的第24卦為靈感來源,創作出了「Chapter 24」這樣的神秘經典作品,傳遞了古老東方哲學中的冥思,而這部用來八卦佔卜的神作,大多數中國人看了都不知所云,Pink Floyd是真的偉大。

2021

黑膠圖書館將繼續努力前行

如果對我們的公眾號有任何有趣的想法

歡迎後臺來撩

如果你喜歡怪人

其實我很可愛

相關焦點

  • 「搖滾詩人」高旗:如今才是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
    「搖滾詩人」高旗:如今才是中國搖滾的黃金時代 2017-12-26 19:37: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李皖 搖滾樂將人生化成了一聲聲感嘆
    李皖遴選歌曲的標準,是那些歌詞感動了他的歌,他將這些搖滾歌詞稱為「搖滾詩歌」。在李皖看來,這些「搖滾詩歌」中的許多都具備經典詩歌的品質,然而作為一個整體,它們則具備了當代詩歌所不具備的題材上的廣度與情感上的熱度。當然,聽者為一首歌所打動,究竟是因為歌詞的直擊人心,還是由於曲調的動人心魄,到底是很難說清楚的事。
  • 1994年《中國搖滾樂勢力》,一段中國搖滾的巔峰歲月
    今天看了的紀錄片《魔巖三傑+唐朝: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讓我再次想起了那個熱血澎湃的搖滾年代。紅磡體育場也因為演唱會被視為偶像與巨星的舞臺,成為中國歌手和明星嚮往的一大聖地,在這裡人們只為娛樂而來,尋求光影聲色中的一夜狂歡。
  • 搖滾已死?回首那段為夢唱響的「中國搖滾樂」巔峰歲月
    今天看了的紀錄片《魔巖三傑+唐朝: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讓我再次想起了那個熱血澎湃的搖滾年代。1994年12月18日,港臺的報紙版面空前的報導一場演唱會盛世,「中國搖滾,席捲香港」、「最中國,紅磡!」、「搖滾靈魂,震爆香港」......
  • 搖滾專題 | 搖滾樂、搖滾樂手與搖滾精神
    前文已經提到,「搖滾」由於其產生歷史的特殊性,註定不能與精神分割,因此,「搖滾精神」的範疇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不會說「古典精神」,也不會說「民樂精神」,因為他們的音樂性規範而純粹。而搖滾重要的標誌之一就是反叛,這種反叛中也包括了生於斯長於斯的音樂性。這是搖滾精神的所在,也是其生命力的來源。
  • 多位外國詩人匯聚成都國際詩歌周:遠道而來,詩歌連接著我們的心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日,在成都舉行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上,不乏有哥倫比亞、美國、俄羅斯等外國詩人的身影。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的在成渝居住多年,有的與國內詩人保持著友好關係,對他們而言,上午論壇的主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更多的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德國詩人恩岑斯貝格獲「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他酷愛魯迅
    德國駐廣州總領事在頒獎活動發言中表示:「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已成為中國民間在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詩歌獎,這是通過艱辛努力而實現的。在全世界有眾多國際和國家的文學獎,但其中許多不能通過他們所選出的作家或作品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在詩歌領域是如此。在德國詩人的版次印數使他們光靠寫詩很難維持生存。黃禮孩今年把詩歌獎授予德國著名作家與詩人恩岑斯貝格。我們為此感到很高興。」
  • 《詩歌之王》周曉鷗中式搖滾風博滿堂彩
    人民網北京1月29日電(唐平) 隨著《詩歌之王》節目對不同主題的呈現,詩人與歌手們越來越激發出非凡的創作實力,舞臺上的原創詩作與歌曲也吸引了越來越多觀眾的注意力。1月30日晚20:30,《詩歌之王》再迎踢館戰,七支詩歌戰隊將在「團圓」主題下,開啟新一輪的舞臺競演。據悉,梁芒、周曉鷗戰隊憑藉一首生活化氣息濃厚的詩歌受到點評嘉賓盛讚,甚至被推薦為非常適合上春晚舞臺的歌曲。
  • 這麼柔情的搖滾,為何能進入搖滾名人堂?——帕蒂.史密斯
    ,她的作品中結合了詩歌的柔情和搖滾的激情。在1973年的,她在搖滾樂中越陷越深,他在前衛攝影中逐漸發現自我,他們在不同的領域各自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藝術讓他們變成情侶,現實讓他們變成朋友。1979,帕蒂.史密斯嫁給了底特律著名的搖滾樂隊MC5的吉他手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離開了紐約。1989年,她成為一代朋克搖滾女王,他卻因愛滋病離開了這個世界。
  • 曾讓賈伯斯買光所有專輯,連鄭鈞汪峰稱他為搖滾樂鼻祖,他是誰?
    曾讓賈伯斯買光所有專輯,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者樂壇詩人,他是誰?有這樣一個人,他重新定義了搖滾時代,就連鼎鼎大名的賈伯斯都買光了他的專輯。他甚至影響了60年代的美國音樂界,讓他們敢怒不敢言。他究竟是誰?沒錯他就是鮑勃·迪倫Bob Dylan!
  • 《等待那個男人》:搖滾樂先鋒盧·裡德的音樂生涯
    《等待那個男人》封面立體圖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盧·裡德是搖滾史上難解的一道謎。《等待那個男人:盧·裡德的人生與音樂》對裡德的全部音樂生涯進行了細緻的描繪,並對那個時代進行了全景式的觀照。在作品中,作者把盧·裡德視為搖滾樂重要的文學化身,格外關注他那些充滿爭議的歌詞和充滿原型色彩的車庫之音。盧·裡德影響了模仿他的一代人,他們學習他那無法無天的氣質;極致的神秘和酷;還有身為亞文化敘事者的挑釁態度。《等待那個男人》涵蓋了裡德的全部音樂生涯,從「地下絲絨」到四十年頑強的單飛時期,再到他超越性的平靜的晚年。
  • 教授詩人華清獲「十月詩歌獎」
    詩人、作家如何向時代汲取營養,寫出卓越的作品,是值得深思的。12月5日,由北京出版集團、福建省作家協會主辦,十月雜誌社等承辦的第10屆「十月詩會」在泉州惠安舉行。吉狄馬加、舒婷、陳東捷、楊克等數十位詩人、作家參與並就新時代的詩歌展開研討。在本屆詩會期間還頒發了2019年度「十月詩歌獎」,詩人華清、扶桑和馬驥文獲獎。
  • 從《一個明星的誕生》讀懂搖滾樂的「四封情書」
    電影用一個瑪麗蘇式的愛情線索,講了一個流行歌手崛起,搖滾明星消亡的故事。而這部好萊塢傳奇IP一直延續的原因,就是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一個明星的誕生》,有自己的才子佳人和藝術人生。搖滾明星不會缺女友,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現實中搖滾明星在隕落的同時,完整了他們悲喜人生的愛情故事,是他們在鬱鬱寡歡時仍堅持寫下的搖滾「情書」。
  • 世界最著名的17位搖滾巨星:過去和現在
    大衛·鮑威(David Bowie),英國著名搖滾音樂家,70年代華麗搖滾宗師,與披頭四、皇后樂隊並列為英國20世紀最重要的搖滾明星
  • 表面一喪到底的人,內心都悄悄放著搖滾樂
    其實,每個表面上看似對生活一喪到底的人,內心都悄悄放著搖滾樂,藏著一點小躁動。然而,有時候也不用把搖滾抬到「神壇」上,你以為那些偉大的樂隊,都是嚴肅的、一本正經的嗎?無內鬼,今天搞點搖滾笑話! 貝斯手很重要!關於貝斯手和貝斯,可以說是在搖滾歌迷中講不爛的梗。
  • 搖滾大名和文藝尖果兒的七夕夜,註定熱血沸騰
    戴濰娜  詩人、譯者。畢業於牛津大學。美國杜克大學訪問學者。意象戲劇《在懸崖邊》編劇,詩刊30屆青春詩會成員。榮獲2014中國•星星詩歌獎年度大學生詩人;2014現代青年年度十大詩人。林側  詩人,1993年生,在中國瑞典詩歌之夜上進行了實驗民謠的表演。她也是第3屆中國詩家歌最年輕的嘉賓,同年與張楚、姜昕、謝天笑、馬條等「搖滾老炮」同臺演出。
  • 談談搖滾樂
    年輕時,特別喜歡搖滾樂,尤其是重金屬搖滾,那種層層湧動向前猶如千軍突圍的噪音,聽不懂歌詞在唱些什麼,就是單純喜歡那種點燃熱血睥睨天下的豪放與不羈。搞笑的是,西方一個牧師(或神父)第一次聽到搖滾樂大驚失色道,這是魔鬼的聲音!古人說擊鼓前進,如果軍隊發起衝鋒,用重金屬搖滾樂估計也能起到同樣效果。不談老外,單說中國搖滾樂。
  • 泰國搖滾樂發展/生命不息 搖滾不死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搖滾樂就佔據了泰國音樂的主流市場,與日韓的舞團模式不同,泰國的國民天團基本都是搖滾樂隊,樂隊的主唱在單飛後,因為樂隊的知名度更甚,也會在自己的小名後綴上樂隊的名字(比如泰國本世紀初成立的著名流行搖滾樂隊Endorphine的主唱Da,在單飛後藝名就改成了Da Endorphine),所以直到今日,泰國仍有各種形式的搖滾樂團。
  • 電影裡的詩人:用詩歌照亮生活
    詩歌對於詩人而言,就是照耀在痛苦裡的太陽,沒有出口的生活裡的避難所。無論是名垂青史的詩人、無名的詩歌愛好者、還是離經叛道的詩人導演,詩歌都是他們對抗生活的方式。 詩人:創作的是生命《心之全蝕》基本還原了法國詩人蘭波和魏爾倫廣為人知的故事。彼時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年少俊美,和十幾歲的蘭波頗為符合。片中兩位詩人的矛盾也與書信中描述的情景基本相似。
  • 中國搖滾能否再創輝煌?
    要說中國搖滾的巔峰時期都有誰,肯定不得不提張楚,竇唯,何勇這三個人了,被稱為「魔巖三傑」,今天我們主要說一下其中一傑張楚,他是三個人當中最神秘的一個人,也是很具有時代代表的一個人,他的歌詞更像是詩歌,他骨子裡住著一個詩人,他的聲音渾厚有力,又有種滄桑的感覺,隨著時間的沉澱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