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這群演員們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只是努力工作的普通人,而不是所謂的超級英雄。正是這種紀錄片的整體風格,讓它變得親密而偉大。
萊納斯·桑德格倫
起初,萊納斯·桑德格倫在成為電影攝影師之前,他原本的打算是去當一名插畫師。十幾歲時的他就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影碟中間,因為他的父親是SANDREWS發行商(北歐電影發行公司)老大,所以經常帶回來很多發行的電影,比如克日什託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黑澤明的《七武士》,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和《活著》,等等。
影片《活著》截圖
「我記得在看《活著》的時候,感覺這是一個史詩般的故事,不到兩個小時的片長,卻像是經歷了一個人的一生。」
萊納斯·桑德格倫工作照
作為瑞典人,他曾就讀於斯德哥爾摩的電影學校,之後進入了攝影系,與電影導演Lasse Hallstrom(《百英尺之旅》)、David O. Russell(《美國騙局》)和Damien Chazelle(《愛樂之城》)有過多次合作。
傳記《First Man: the Life of Neil Armstrong》
這一次,桑德格倫與達米安再次合作,改編了詹姆斯·r·漢森(James R. Hansen)的傳記《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一生》(First Man: the Life of Neil Armstrong),由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飾演美國宇航局的先驅太空人,講述了作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的故事。和高斯林一起主演的還有克萊爾·福伊、傑森·克拉克、凱爾·錢德勒、科裡·斯託爾、西亞蘭·辛茲、克里斯多福·阿博特、派屈克·福吉特和盧卡斯·哈斯。
桑德格倫在出席第4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登月第一人》加拿大首映禮時說道:「我們希望儘可能以最親密、最原始的方式,捕捉到發自內心、幽閉恐怖的太空旅行和真實的家庭生活。」
「出於這個原因,我用Super 16毫米攝像機拍攝了兩周的走戲彩排(包括高斯林、福伊、盧克溫特斯(Luke Winters)和康納布洛傑特(Connor Blodgett)飾演的阿姆斯特朗一家,有一段時間只有我和演員們在一起。這是為了讓演員們能夠更加接近彼此,並將攝像機融入孩子們的環境。同時,在主要的拍攝過程中,我們儘量減少拍攝人員,以便給他們空間,讓他們覺得一切都是真實的。」
「一開始,達米安說,『我想以一種現實的方式融入其中,感覺就像我也要和他們一起出發去月球一樣。想像一下被鎖在這麼一個小體積的錫制艙內有多可怕?』 」 桑德格倫回憶道,我們的目標是遵循真實電影的傳統。「我們看了阿爾及爾之戰(Battle of Algiers),它感覺像是一部虛構小說型的紀錄片。我們還看了阿波羅11號(Apollo 11)太空艙的內部照片,太空人們在哈塞爾布拉德(Hasselblads)上拍攝的照片,看上去既粗糙又骯髒。」
Aaton Xtera Super 16
洛杉磯和亞特蘭大的Camtec公司提供了攝影機和照明設備。我們的A機是一臺Aaton Xtera Super 16毫米攝影機, B機是Arriflex 416。其他使用的攝影機還有Arricam Lite、Aaton Penelope、Aaton Minima和IMAX。
Aaton Penelope
桑德格倫解釋道:「我們最終選擇了不同格式來展現電影裡流露出的各種情感。柯達7207 250D、7203 50D、7219 500T 16mm拍攝了故事開頭的部分。為了拍攝出親密感和真實感,我們喜歡Super 16毫米,並且也非常感謝工作室提供的一切裝備。
當尼爾陪伴在他的女兒身旁最後失去她(死於癌症)的時候,這一段是用Super 16毫米(裁剪為2.40:1)拍攝的。但是對於廣角鏡頭,我們使用了35mm 5207 250D和5219 500T, 兩片孔的2.40:1進行拍攝,這與Super 16mm特寫的細節更加匹配,因為你的眼睛會不由自主地被圖像的小細節給吸引過去。
當阿姆斯朗一家搬到休士頓想要維持幸福的生活時,也是用 35mm(2.40:1)拍攝出來的,最後呈現出了一個更柔和、優雅的畫面。」
NASA的場景使用了5207 250D和5219 500T 35mm的拍攝方式,使其成為一個更加堅韌和嚴酷的環境。
太空飛行器內部採用Super 16mm 7219 500T拍攝,裁剪至2.40:1。太空飛行器外部採用兩片孔 35mm [2.40:1]5219 500T拍攝。月球表面用15 片孔的 IMAX [1.73:1] 5219 500T拍攝,在月球上的回憶片段由Super 16mm拍攝。
根據發行格式分為1.43:1、1.78:1、1.90:1、2.40:1。涉及特效和特技的鏡頭主要由3片孔 35mm和片孔 35mm 5219 500T 來拍攝。對於各種視覺效果的鏡頭和用IMAX插入的月球片段,我們選擇用VistaVision的格式。
Super 16毫米攝影機的主要鏡頭是佳能6.6毫米至66毫米變焦鏡頭,桑德格倫說:「它在變焦方面擁有很大範圍。
canon 6.6-66mm t2.7
我們還使用了Kowa Cine Prominar 16mm和Zeiss Ultra 16mm鏡頭來拍攝出更富有詩意的畫面。關於35毫米的鏡頭,我們有19毫米到90毫米的Fujinon變焦,Kowa Cine Prominar Spherical Primes和由Camtec公司生產的Vintage Ultra Primes。
「我希望燈光看起來要儘可能真實,然而在電影裡我們經常用黑色作為死亡的象徵,所以通常會選擇更戲劇化但更為現實的照明。影片中在他們家裡,我們多次使用了50K的SoftSun用來持續照明,還使用了一些實際操作和史蒂芬克勞利(燈光指導)製作的小型LED面板。我們所做的就是把房間照亮,然後把攝像機放在最合適的位置將這個故事拍下來。
「有時基Kino Flo 燈管會被放入固定裝置裡,我們會在上面塗上綠色,結合鎢合金和實用材料,使它們看上去有著上世紀60年代那種骯髒的質感。所有事物總是具有某種其獨特的色彩,而不是清一色的白色。」
拍攝地點主要在亞特蘭大和泰勒佩裡攝影棚。「我和製作設計師內森·克勞利以及視覺效果總監保羅·蘭伯特一起進行了三個月的前期製作,我們可以一起想出如何在鏡頭裡創造出視覺效果,因為我們不想用到綠幕。為了拍攝地球上的場景我們拍攝了45天,接著花了25天到30天來拍攝飛行器,加上拍攝微型模型,總共有三個不同的拍攝階段。」
A和B攝影機由桑德格倫和他經常一起合作的達文·斯林傑操作。「如果我決定專注於某個演員或某個鏡頭,達文會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鏡頭。我們可以回顧並欣賞這種隨機性。達米恩和剪輯師湯姆·克羅斯有時會用上焦距調整那一瞬間的鏡頭,他們想讓故事顯得更加真實。」
桑德格倫說:「找到一種用攝影機拍攝太空旅行的方法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我們建造了一個巨大的180度半圓型LED屏幕,用於打造飛船內部和外部的太空場景,並有一個可以分開的單元來進行飛船窗口的拍攝。Mattias Rudh 非常擅長拍攝詩意的畫面所以他加入了這一部分的拍攝,給予了影片很大的幫助。」
投影很容易受到光的汙染,尤其是太陽的輻射。「由於景深,LED顯示屏不能太靠近窗戶,然而,距離越遠,這種投影就會越弱,我在想,如果你把飛行器放在中間,放在一個可以移動和震動的萬向節上,就像一個飛行模擬器,我認為合適的距離應該是30英尺,當你把焦點移到屏幕上時,地球會以一種現實的方式失去焦點。當你把焦點對準角色時,屏幕就會以一種自然主義的方式脫離焦點。」
桑德格林回憶道:「LED有上千個屏幕,我對Super 16 500 ASA電影膠片的設定是250 ASA,我故意讓它曝光過度。
5K Tungsten Par
在上面,我們還有一個5K Tungsten Par的太陽,用一個遙控電機讓它行駛,在天花板上的一個圓形軌道上,懸掛著一個剪刀式的升降機,它有一個由史蒂芬克魯爾(Stephen Crowley)操縱的遙控裝置。這樣我們就可以讓光線穿過飛船,攝影機就可以對準它,把它拍成太陽。」
Russian Arm
LMTV場景中使用了許多不同的技術,比如車輛失去控制、最後尼爾被甩出撞向地面的車的輛場景。桑德格林提到:「我們有一個特技小組在同一地點與我們同時拍攝。詹姆斯·徹奇曼(James Churchman,特技協調員)建議在LMTV情況下使用Russian Arm(俄羅斯臂),使LMTV看起來像是在移動。
a - minima攝影機
我們給特技演員配備了a - minima,特技演員會在爆炸的同時飛出飛機,但瑞安的特寫鏡頭是用遙控頭來拍攝的,在特技演員的旁邊,這個遙控頭在同樣的燈光下被放在10英尺高的平臺上。」
LED上的投放內容拍攝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當時太空人乘坐土星五號火箭的升空。「保羅·蘭伯特(Paul Lambert)用CGI製作了這趟旅程,並將其投影到位於窗外的LED屏幕上形成全景。窗戶被刮花了,故意使它看上去很髒。內森·克勞利會從外面照進光線,這樣我們就可以完成整個旅程,包括他們打開門走出去的場景。」
月球不是依靠CG技術做成的,而是真實地建在亞特蘭大郊外的採石場。桑德格林說:「史蒂芬和我討論了照亮大面積區域的不同選擇。它原計劃長500英尺,寬500英尺,但最終建造時要更大些。
100K SoftSuns
經過計算得出,如果我們有兩個100K的SoftSuns,我們就會有5.6的光孔,這對於500 ASA膠片的IMAX鏡頭來說非常不錯。我們去了洛杉磯的Luminys和David Pringle(燈具公司),在那裡測試了兩個相隔同等距離的SoftSuns,並在陰影中四處走動。我們對曝光很滿意,它具有那種柔和的質感。」
200K SoftSun
最終提出了一臺200K SoftSun的申請。「大衛給我們建了兩個200K SoftSun,這樣我們就有了一個備用的。這200K的單光源是我們用於大範圍拍攝的光源,簡直難以置信。」
「我們認為,由於Super 16毫米是最人性化、最貼心的格式,那麼IMAX將會講述一段相反的故事,」桑德格林解釋道,「在Super 16的鏡頭裡,飛船內部是一個私密幽閉環境,當它們打開艙門時,你會被吸進一個非人類的、超現實的、同時也是寧靜的IMAX景觀鏡頭裡,月球的表面死氣沉沉、灰濛濛的,儘管它們是單色的,我們仍然認為看著這些細節頗為有趣。」
桑德格倫說:「我喜歡這群演員們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只是努力工作的普通人,而不是所謂的超級英雄。正是這種紀錄片的整體風格,讓它變得親密而偉大。我們一起開始討論如何接近場景,讓演員不會發現自己置身於攝影機、燈光、黑旗和顯示屏之間,將這些裝置放置於一邊,讓光線從窗戶裡照射進來。
萊納斯·桑德格倫
每一部電影都有自己的需求,電影的拍攝總是要以故事為基礎,劇本想要表達什麼?導演對劇本的詮釋是什麼?這又要如何轉化成一種工作方法?不要總是以同樣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最好把之前所做過的都拋在腦後,然後從頭開始思考。演員的表演當中需要添加什么元素?我們應該怎麼進行照明?該選擇戲劇性的還是真實性的照明?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一切都應該是真實的。」
商業合作 請聯繫微信/電話:18401570960
關注「愛上紀錄片」,用紀錄片看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