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簡稱贛,自古為「幹越之地」「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素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之美稱。江西是著名的紅色革命旅遊地,其中的贛州瑞金是共和國故都,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萍鄉市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
在朱姓23位開國將軍中,有兩位中將,而且他們都是江西人,你說江西人厲害不厲害?朱姓實際有23位開國將軍,因為朱光少將原名趙金城,所以朱姓少將有19人。朱姓開國中將有兩人,他們都是江西人,他們是誰呢?
他們一個來自萍鄉,一個來自贛州。他們分別是朱明中將和朱輝照,前者曾任解放軍通信兵政治委員,後者曾任民航總局局長。我們就來學一下老一輩的革命歷程。
朱明中將,1903,出生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鼎龍鄉夏坑村,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朱明的兩個弟弟在他的影響下也參加了革命,一個弟弟擔任了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另一位弟弟擔任了兒童團長,紅軍長徵後,都被敵人殺害了。朱明家的房屋也再次被敵人燒毀。
建國後,朱明先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部第一副部長,解放軍通信兵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64年,朱明將軍病逝後,楊成武在悼詞中說:「他無限忠誠的高貴品質和許多模範事跡,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將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
江西還有一位朱姓開國中將是朱輝照。
朱輝照是江西萍鄉市蓮花人,1911年出生。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紅二軍團第四師十二團巡視員、協和政治委員,紅二方面軍第四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徵。朱輝照是大青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之一,1938年時任120師獨立第1旅政委的朱輝照率部挺進大青山,參與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的創建工作。120師358旅政治委員李井泉和參謀長姚吉吉率領715團和第二戰區遊擊第四支隊及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晉察綏邊區工作委員會部分人員2300餘人組成大青山支隊。
此後,大青山支隊與楊植林領導的蒙漢抗日遊擊隊會師,白如冰領導的中共綏遠省委也來到了大青山,轉戰陰山七百裡,殲滅日偽軍數千,橫掃敵偽兇頑,揭開了大青山抗日遊擊戰爭的序幕,勝利地創建了包括綏西、綏中、綏南在內的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
值得一說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為國捐軀的烈士,僅有名有姓的就有1000多人,彭德大、高鳳英、郝登鴻等一批烈士血灑大青山,僅武川就犧牲了有名有姓的烈士102人。建國後,朱輝照擔任解放軍第3軍政委,1955年,時任民用航空局局長的朱輝照被授予中將軍銜。
1964年朱輝照中將病逝,享年54歲。當時賀老總等參加了弔唁。江西之所以被稱為航空之都,是因為朱輝照、楊思祿、芳槐等大批的江西人在建國後又奮鬥在建設新中國的新徵程中,而且他們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朱姓兩位開國中將,朱明、朱輝照都來自江西,江西人厲害吧!
當然,朱姓也威武,據悉:朱姓,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國位列第13位,有1500多萬人。朱姓有這樣一個說法」兩朝天子,一代聖人「,你知道」兩朝天子,一代聖人「將的是誰嗎?提示,有一位也是江西人。
如果您有幸看到這兩位朱姓將軍的光輝事跡,請給他們點讚!小編代表江西老表和朱姓家人們感謝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