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先看過電影版和電視劇版的緣故,對於誰是「老鬼」已經成竹在胸,這個謎團不用再去思索,剩下的是「老鬼」如何表演把重要的情報給送出去,以及其他四人的表演了。
從人物上來看,影版和劇版都把懷疑的四人擴充到了五人,即原有的金生火、吳志國、李寧玉、顧曉夢再加上白小年,原作由始至終只懷疑金吳李顧四人。非帥大膽猜測,從四人擴充到五人,是為了讓嫌疑人更多, 這樣把水攪渾了,讓觀眾摸不著頭腦。影版中的金生火是個貪生怕死之輩,人物下線緊跟白小年;劇版中的金生火是個運籌帷幄的謀略高手,他在四人之中起到了統籌安排的作用;小說中的金生火著墨不多,算是個安於現狀的長官。影版中的吳志國,火爆性格,唱得一首好曲,跟顧曉夢一直不對付;劇版中的吳志國與李寧玉有羈絆,一直維護著李寧玉,直來直去的性格,一直想用這雙手把李寧玉帶出裘莊;原作中的吳志國跟劇版中的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他跟李寧玉在感情線上沒有毛關係。影版中的李寧玉算是個比較低調之人,破譯電文的功勞主要歸她;劇版中的李寧玉可謂相當牛逼,密碼船上人工破解德國恩尼格瑪二代機,裘莊一人「單挑」三人,利用顧曉夢送密碼,天才中的天才;原作中的李寧玉除了沒有像劇版破解德國恩尼格瑪二代機外,其他內容跟劇版差不多。顧曉夢可能是影劇兩版最符合原作了,富家千金,大小姐的脾氣,口無遮攔,而且她的父親與汪主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影版中的白小年是個娘娘腔,讓人感覺陰柔,握有張司令的黑歷史,然後自殺下線;劇版中的白小年可是個交際高手,而且身上有著各類帳本,有汪偽政府各類機構要員的黑歷史,所以大家暗地裡都很怕他;原作中的白小年就一工具人,給金吳李顧四人當傳聲筒,沒啥戲份。
從整個故事上來看,影版和原作一致,都是要在裘莊捉鬼。而劇版與原作不同,當然也跟影版不同。先把五人聚集到一艘密碼船上(白小年是中途才上船),開始進行在上文中所說的破解恩尼格瑪二代機,這時每個人的態度,都表露無疑,算是首次展現了這五個人的不同性格,金生火的老謀深算,吳志國的衝動勇猛,白小年的機關算盡,李寧玉的沉著果敢,顧曉夢的張揚跋扈。破解恩尼格碼二代機只是個契機,之後發生了日本人被刺殺身亡的事件,讓尋找兇手的戲份相當有觀賞性,這五人聯手成功陷害了現場的某人,他們配合得天衣無縫,真的是叫人拍案叫絕了。這應該算是五人組的首秀。這裡,非帥覺得改編得恰到好處,一來照顧了沒看過原作的新觀眾,可以通過這場戲,分別了解這五個人的性格秉性,相當於給這五個人做了個小傳;二來對於已看過原作的老讀者,補完這五個人的形象性格,心中會生出,哦,原來是這樣啊的感受。
如果說劇版密碼船上的「狼人殺」是開胃小菜,那麼劇版裘莊的「真·狼人殺」真可謂是正餐中的大餐。被請去的五人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這道大餐的主廚便是龍川肥原,還有他的小弟王田香。不過,這次的裘莊之行,必需要抓出老鬼才能罷休,所以五人必需指出一人是老鬼,其他四人才能脫身,這裡真正的鬥智就開始了,試探,反試探,聯盟,反聯盟,布局,作陷阱等等不一而足。每個人的對話都暗含深意,非帥真的是要一眼不眨地看完,生怕漏了某些細節。還有,不經意間,某個路人也是個重要角色,例如顧順章(顧曉夢的父親)的管家,李寧玉的丈夫老潘,他們或多或少都出了不少力,間接幫助了李寧玉。
劇版中的李寧玉相當冷靜,冷靜得讓人側目,連她的對手龍川肥原都相當佩服,任何對她的懷疑,她都能冷靜對待,以強大的邏輯分析進行反駁。即便顧曉夢都猜到她是「老鬼」的時候,她都鎮定自若,甚至於為了將情報送出去,想方設法說服顧曉夢幫忙,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把情報送出去,真正體現了我黨地下工作者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這部分內容跟原作一致,細節稍有些不同,非帥以為劇版改編的相當好,真正表現出了李寧玉一貫的冰冷性格。
影版和劇版有很多不同之處,上文已經講了很多了,咱們說說關鍵點。影版要在將近120分鐘內講述一個「捉鬼」的故事,既要讓人覺得吸引人,又要讓人覺得合情合理,勢必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編,所以影版大膽使用了「雙鬼」模式,並且還用了比較血腥的鏡頭增加恐怖感,最後影版呈現出的是那種慘人的恐怖感。不過,非帥覺得,為了送出情報,我黨兩位同志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有些許浪費,幸好只犧牲了一位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