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起毫無頭緒的交通事故,山東省高密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姜莊中隊民警通過事故現場遺留的購物袋上的小小价籤條,歷時11個月縝密偵查,終將交通肇事逃逸的犯罪嫌疑人馬某成功抓獲。
黑夜老太被撞 肇事車輛逃逸
2020年1月10日20時10分許,高密市交警公安局交警大隊122報警服務臺接到群眾報警,稱在高密市徐辛路安河村附近,一名60多歲的老太太被一黑色摩託車撞傷,肇事摩託車逃離現場。
交警大隊姜莊中隊執勤民警迅速趕赴事發現場,發現一名老太太歪坐在水泥路面上,左腿腳腕處嚴重骨折,老太太的親屬陪伴。老太太回憶,自己晚飯後沿徐辛路由南向北散步,被一輛黑色摩託車從後面撞倒,騎摩託車的男青年扶起摔倒的摩託車就向北逃跑。辦案民警在現場認真搜尋,除了找到三個裝有水果的白色方便袋外,並未發現肇事車輛或者其他車輛遺留碎片,也沒有找到有效的目擊證人。但民警沒有放棄,繼續認真勘查現場,尋找可疑點,不放過任何一條有用線索。
小小价籤貼成破案唯一線索
為儘快破案,早日將肇事嫌疑人繩之以法,大隊立即成立了專案組開展工作。專案組民警分頭調查取證,走訪群眾,調查沿路監控,多措並舉,深梳線索。
負責監控查詢的民警,調取了沿途周圍5公裡內的所有監控,也沒有找到肇事摩託車的影子。是不是受害人把電動車誤認成了摩託車?於是,他們又查找所有可能經過現場的電動車,查來查去,符合時間段的所有監控查出138輛電動車,可因為視線模糊、根本看不清電動車的號牌,無法查到電動車的根源,更無從知道這些電動車到底去向哪裡、何人所騎乘。辦案民警經過比對,最終發現苗某所騎乘的二輪電動車,可聯繫到苗某,苗某根本沒有去過案發現場,並且經過老太太辨認,也不是撞倒她的那種車輛,苗某嫌疑被排除,其他137輛電動車也被排除。
調查走訪組通過調查走訪,得知受害者是來自濟寧市的60多歲的張老太,事發前和親屬一起,在高密某紡織廠打掃衛生。民警當晚為其做完筆錄後,考慮到醫療費報銷問題,張老太執意回濟寧老家動手術。
而現場查驗的民警,再次來到事故現場,儘管認真仔細查找,除了原先發現的三個帶有價格標籤的方便袋外,再沒有新的線索,案件似乎陷入了絕境。
撥雲見日曙光初現,購物男子身份確認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民警大量的工作,從幾十家超市中,最終確定了價籤貼是位於城區昌安大道南首的某連鎖超市發出。通過監控,發現了一名戴口罩的青年男子,由於購物者戴著口罩,仍然不能確認身份。對此,辦案民警沒有氣餒,專案組集思廣益,最終經過大量工作,鎖定肇事嫌疑人。
11月30日,辦案人員打電話將購物男子傳喚至姜莊中隊。一開始,該男子百般抵懶、拒不承認自己交通肇事逃逸事實,當辦案人員將大量證據擺在購物男子面前後,購物男子終於頂不住壓力,對1月10日晚肇事逃逸事實供認不諱。據其交代,他叫馬某,今年42歲,山東高密人。事發當天19時30分許,他在超市購買水果後騎電動車離開。當他沿昌安大道由南向北行駛到仁和某村附近時,因為天黑沒有路燈照明,他沒有看到路邊還走著一個行人,就一下子將行人撞到了,電動車上的水果也落在地上。因為害怕賠償,所以他抱著僥倖心理,不顧得看看被撞者,就連忙騎上電動車逃走。
目前,此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