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韻百科推薦藝術家)楊娟(涓子),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際書畫研究會會員、大學副教授、畢業於河南大學美術系、河南教育學院中文系、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學歷班。
學術論文《中國美術教學改革構建》、《新世紀美術素質教育》、《寫意精神是藝術的靈魂》、《中國畫寫意性思維及觀念的形成》、《中國畫寫意精神芻議》等多篇分別在國家級、省級獲獎並分別發表在《美術觀察》、《美術大觀》、《教學評論》等國家級刊物上;出版四部美術專業教學用書和《楊娟畫集》、《楊娟寫生作品集》、《涓子水墨人物》、《墨痕》、《中華名家——楊娟》等。
作品《秋韻》、《風情》、《天界子民》等分別獲河南省中國畫展一等獎和優秀獎;
2008年7月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和平頌——太空飛行藝術之旅」大型文化活動,赴東南亞寫生採風,作品《眸》搭載「神州七號」飛船遨遊太空;
2011年12月獲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競賽美術作品輔導教師一等獎;
2012年10月作品《期盼》參加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舉辦的「美術中國行——當代百名中國畫家救助貧困地區孤寡老人捐贈作品展」獻愛心活動;
5月作品《觀戰》獲「話說武當」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7月作品《午陽》入選全國第三屆中國畫線描展,並發表在《美術報》上;
2013年3月作品《掘進隊》入選第四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10月作品《西日》參加文化部《國韻》創刊一周年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豫西人》等五幅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雜誌社出版的《藝術》刊物上;
2014年3月作品《採光者》入選第二屆「八荒通神」全國美術作品雙年展;
8月作品《歲月》參加中國國家畫院工作室優秀作品展;
9月作品《生發》入選「丹青鹿城 吉祥草原」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9月四幅作品發表在《藝術界畫刊》(第十六期);
10月作品《掘進隊》、《先進班組》等六幅作品發表在《藝術界》畫刊116期;
10月《掘進隊》、《先進班組》《追光者》等十幅作品發表在《正大藝術》第六輯;
12月學術論文《寫意精神是藝術的靈魂》和作品《塢調》、《揀福豆》、《採煤隊》、《掘進隊》發表在《星·藝術》上;
2015年4月作品《西部子民》入選第二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
7月作品《追光者》入選「水墨彭成」全國寫意中國畫作品展;
8月作品《聖途》入選2015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8月作品《俺家故事》入選全國第九屆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9月作品《胖嫂》參加「黃河怒濤——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秀獎;
10月《聖途》之二參加「響秋塞上 巾幗丹青」2015全國女畫家優秀作品邀請展;
10月作品《紅雲》入選《古蜀文脈 墨韻天府》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12月四幅寫生作品在中華世紀壇參加迎春品鑑寫生作品邀請展;
2016年作品《黑白頌歌賦人生》參加中國女子書畫會全國中國畫作品邀請展;
2017年5月作品《望月》參加「當代中國畫名家小品學術邀請展」,併入編《精微入玄》作品集;
4月作品《秋韻》、《鄉情》參加第39屆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並在《僑報紐約網》專題報導。
6月作品《人民的兒子》入選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暨全國第十三屆全軍美術作品展;
7月在內蒙古草原達茂旗紅格爾舉辦《墨韻——涓子(楊娟)中國畫作品展》;
11月作品《遠雲》在首屆中國國際華裔女子美術作品展中榮獲一等獎。
作品《拓荒曲》、《礦工圖》、《甜》、《秋韻》、《鄉情》等多幅作品被文化部、中國美協、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日本、新加坡、韓國、美國等友人和收藏機構收藏。
流香涓涓入境來
文/楊 凡
當你徘徊在一幅幅中原農民系列畫前時,當你往返在一幀幀雪域高塬的藏民內心時,當你徜徉在一張張深井巷道裡作業的礦工面前時,當你凝神在一頁頁民族兄弟的精神世界時,畫家涓子帶你走進了他們的精神世界,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體驗生活在基層的平民百姓對生活的惆悵與嚮往。
好象與之俱來的藝術細胞,或是受有著藝術修養的父親感染,祖祖輩輩在豫南本土裡生長的涓子,有一雙靈巧的小手和一張聰慧的藝術的腦瓜。在苦澀的年華裡不甘命運的安排,壓抑不住的藝術萌芽在幼小的心田裡瘋長,越長越高。她在童年的夢裡始終編織著美好的花環,一步步的趔趄走來。遠近聞名的小畫家在十幾歲那年終於告別了故土,走上了探求藝術的艱辛之路。年青的她開始了不斷的專業進修和學習深造。中外美術之源不斷地滋養著年青人乾涸的心田;傳統藝術的精髓不斷地薰陶著年青畫家的靈魂。如同一個沙漠上的拔涉者看到了綠州。
秀外慧中的涓子悟性天賦高於他人。很快就領悟了中國畫的精髓。有人說藝術家的成功必經三個階段:必須浸到徹骨的生活裡面去體驗,才能讀懂甘苦;必須從生活體驗中走出來回頭去審視,才能辨別它的形象;必須經過主觀和客觀的思索後,把自己的思索融匯貫通到藝術境界。
為此,涓子用了大量的時間,到農村到工廠到礦山到祖國的大山名川去寫生。豫西風情系列的寫生與創作,更是凝聚了涓子太多太多的心力。大學畢業後她一直生活在豫西。豫西土塬的特有的風土人情深深地吸引著她的目光。只要有一點點時間,她都會拋卻一切生活羈絆徜徉在腳下的那片土地,去挖掘生活在土塬上拙樸的豫西人內心深處的人文品質。無情的歲月象利刃在一張張年輕的臉膛上留下核桃殼般的皺褶!江山易改卻捋不走那一雙雙炯炯然的眼神。這一張張大寫意的人物畫,似乎能穿透歲月,直指人物的心靈深處:雖然飽受世事滄桑,在深深的刀刻斧鑿的痕跡裡,讓人感覺到他們的堅韌和挺拔,展示父老鄉親賴以生存的生命精神。黃河岸邊豫西土塬的豪邁給了豫西人以錚錚風骨,鮮紅的血液融入大地的脈絡又返哺給蒼生萬物。
生活給了涓子徹悟,堅持中國寫意人物畫的寫生與創作,挖掘人類生存現狀的精神內涵,才是她尋尋覓覓的終結。
白紙無語,筆墨有聲。涓子柔韌的個性滲透在藝術創作中,羽化為栩栩如生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在女畫家氣勢如虹、恣意潑灑中,一群群氣壯山河、正道蒼桑的人物聳立在你的面前,讓人仰視而不能!這些用情用心編織出來的人物形象,有很強烈的穿透感力量感厚重感:黑呼呼的臉膛,那龜裂如榆樹皮一樣的手臉,那粗茶淡飯的行色,那隨意野性的衣著,都是底層人類勞作者的真實寫照。人物的靈性表現在一雙雙晶亮有神的眼睛,他們傳替給你的是或喜悅、或悲苦、或勞頓、或迷離或......
《晨風》
長期對中國畫藝術的探究和西方繪畫的融入,使涓子自成了一種特定的筆墨形式結構,這就給她的創作帶來一定的難度。涓子說,人物畫家的文化使命就是堅守個體語言與當代文化語彙,釋解人類生命價值和夢想追求的大美符號,既要再現現實生活中的文化現象,又要表現人類生存意義和對未來命運思考的終極命題,只有精神的力量才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人物特徵的塑造,畫面氣場的生發,筆墨的抒發和構成,都來自畫家內心的深切領悟。
生活在當代的人物畫家,有著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用厚拙的筆墨,構築素樸真切端凝的審美語境。從而通過淳美敦實的精神品質,給予她恰好的答案。觀涓子的大寫意潑墨簡直是一種心跳:紙墨鋪就,涓子象一個運籌帷幄的將軍。凝神屏氣、度勢審時。親愛的你能聞到磨刀嚯嚯!能聽到虎嘯龍呤!能看到犀利如劍!此刻的涓子完全不是一個柔弱的小女子,是一個驍勇善戰,橫刀奪馬的勇士。只見她揮筆如戟,驕龍飛舞,左砍右殺,翻雲破霧!一幅幅酣暢淋漓的大寫意作品就是在這種氣場中一揮而就。但更多的作品是在筆墨結構中尋找個性語言,在具體刻畫人物形象的同時,尋找心靈深處的精神元素。如今涓子的藝術創作就象一顆顆飽滿碩大的石榴籽,輕輕一碰,鮮紅的汁液便汩汩流瀉——那是蓄勢已久的藝術洪流的奔湧!
用筆墨留駐短暫的時空!這是畫家涓子對寫意人物畫的半生鍾情!
祝福你,祝福畫家涓子!
希望你的如椽之筆橫掃,繼續在藝術天地馳騁!
作者: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詩歌學會副秘書長楊 凡於黃河岸邊「花果書屋」
【作品欣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