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麗:帶領小兒外科手術組完成首例黏多糖貯積症合併腹股溝...

2021-01-15 瀟湘晨報

近日,奉節縣人民醫院手術團隊為一位「黏多糖貯積症」患者成功實施腹股溝斜疝手術。

「黏多糖貯積症」2018年被收錄在《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現全市確診病例僅10例。小石頭(化名)今年6歲,在1歲多就患上此病。其病情引起奉節縣人民醫院高度重視,在醫務科組織下,集中兒內科、兒外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耳鼻咽喉科骨幹力量進行會診。

挑戰前所未有。鑑於相關文獻均為個案報導,手術團隊開展充分術前評估,最終確定手術麻醉方案。山東幫扶專家田亞麗帶領小兒外科手術組順利完成手術。目前患兒已治癒出院。

(奉節縣攻堅辦宣傳組)

【來源:重慶市扶貧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罕見遺傳病粘多糖貯積症,影響患兒生長發育,嚴重可導致失明
    1、粘多糖貯積症粘多糖貯積症是一組溶酶體疾病,這是由於溶酶體水解酶缺陷導致的,一旦溶酶體缺陷,就容易造成酸性粘多糖,葡萄氨基聚糖降解受到阻礙,這時候粘多糖就會在體內積聚,從而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症狀。相關酶缺陷和活性低下的種類以臨床表現和影像學表現的不同,將黏多糖貯積症分為7個類型,即MPSⅠ型至MPSⅨ型(不包括Ⅴ和Ⅷ),每一型又分為2~4個亞型。
  • 我院手足外科中心成功完成小兒並指分離手術
    等小孩長大,兩根手指依然黏在一起,我們著急地帶他到處看醫生,一直都沒有一個比較理想的解決辦法。各處打聽找到了您這兒…………」 孫主任耐心地聽完這位父親描述,了解了孩子的基本情況。李護士長讓這位母親放寬心,小兒骨科正是孫鵬醫生所擅長的,一定會盡全力為曉曉治療。        隨即,醫院就開始為住院的曉曉進行身體檢查,各項指標均顯示正常。
  • 最美醫生丁文祥:中國小兒心胸外科泰鬥——九十二歲每周出診
    如今已是92高齡的他,在白手起家的60年代,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帶領著一支敢打敢拼的兒科隊伍創建了中國的小兒心胸外科,並為之奮鬥終生!幹一行愛一行的年輕人丁文祥教授出生在安徽宿縣。60年代初,在小兒外科領域已經小有建樹的丁文祥醫生將目光投向了小兒外科難度最大的分支——小兒心胸外科。在1963年3月從瑞金醫院轉至新華醫院任職後,他把自己全部的研究精力都集中在了小兒心胸外科的發展上。1966年5月,一心想趕上國際小兒心臟外科醫學潮流的丁文祥遭遇了「文革」。
  • 全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罕見病早診早治
    2020年國際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暨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大會在上海舉行。作為中國新生兒篩查領域內首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網,它對全國新生兒篩查以及兒童罕見病診療能力的提升具有裡程碑意義。 「協作組的成立旨在提升對溶酶體貯積症這一類罕見病的認識和診斷,共同探索並建立國內溶酶體貯積症的篩查、診斷、治療全流程體系,加強臨床和檢驗人才培養,使得患兒能夠真正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張惠文研究員在大會發言中提到。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疝氣莫煩惱,腹股溝疝氣小兒推拿調理穴位手法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疝氣莫煩惱,腹股溝疝氣小兒推拿調理穴位手法 小兒疝氣 小兒疝氣是指小腹疼痛牽引睪丸腫痛而言。
  • 湘雅二醫院心內科團隊完成湖南省首例Sapien3瓣膜植入術
    作者:黃億源 周勝華2020年12月30日,湘雅二醫院周勝華教授TAVR團隊成功植入湖南省首例Edwards Sapien3球囊擴張式瓣膜,為湖南省的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也標誌著湖南地區的患者將獲得更多的選擇和更精準的治療。
  • 華西醫院小兒外科成立60周年了 10年前獲救聯體女嬰到場共同慶祝
    張林副校長、張偉書記分别致辭,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小兒外科成立60周年暨胡廷澤教授90壽辰表示衷心祝賀。對小兒外科成立以來取得的各項成果予以高度評價,希望華西小兒外科與院校共同成長,繼續前進,創造輝煌!張林說:「提起華西的小兒外科,我們首先要向華西小兒外科的創始人、華西醫院終身教授胡廷澤教授致敬。」
  • 小兒先天「心門」損壞心外科醫生巧手補
    8歲的浩浩(化名)半年來只要稍微活動量大一點,就跟媽媽說很累心慌,不能奔跑、跳躍……前陣子,浩浩因感冒久治未愈檢查時發現心臟有雜音,後慕名來到汕大醫學院附一院心臟外科中心就診,心臟超聲結果顯示其患有二尖瓣脫垂並重度關閉不全的先天性心臟瓣膜病。
  • 男童腹股溝脹痛兩年,一查是疝氣
    兒童哭鬧不止、腹部有突起,家長們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腹股溝疝氣,長期下去會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小手術解決大煩惱小宇(化名)今年3歲,近兩年,他兩側的腹股溝一直不舒服,經常出現包塊,時有時無。包塊出現時很脹很痛,他哭鬧不止,但輕揉後又會消失。他的父母並沒有足夠重視,這樣的症狀持續了兩年。
  • 河北燕達醫院完成首例嬰幼兒腹腔鏡下鞘狀突高位結紮術
    2020年9月10日,在麻醉科醫師團隊的密切配合以及手術室護理團隊積極幫助下,由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燕達醫院小兒外金景平主任主刀,為一名21個月嬰幼兒患者成功完成了我院首例腹腔鏡下鞘狀突高位結紮術。
  • 姐妹倆腹股溝旁長腫塊一院微創治療一天出院
    近日,姐妹倆因腹股溝旁長腫塊到桐廬一院醫共體胃腸疝外科就醫,手術後一天就康復出院,家屬頻頻向醫生致意,表達對病區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芽芽(化名)今年6歲,茜茜(化名)4歲,是倆姐妹。家長發現她倆腹股溝旁都長了個桌球大小的腫塊後到縣內某醫院就診。診斷結果都是先天腹股溝疝。醫生讓家屬轉至杭州醫院就診,家屬便在杭州醫院預約了病床,但告知要兩個月後才能輪到做手術。
  • 普胸外科郭蒲君主任團隊完成我市首例全胸腔鏡左全肺切除手術...
    普胸外科郭蒲君主任團隊完成我市首例全胸腔鏡左全肺切除手術【技術新突破】 2020-05-20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院成功完成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9月26日,我院心血管病治療中心與浙大二附院團隊協作,成功完成我院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TAVR)手術,開啟了我院結構性心臟病治療的新篇章。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主動脈瓣極重度狹窄合併關閉不全,瓣膜及瓣環嚴重鈣化,超聲測量主動脈瓣有效瓣口面積僅0.4平方釐米!患者僅依靠是正常十分之一的瓣口面積勉強維持心排血量,可謂命懸一線。並且患者左冠狀動脈開口位置較低,人工瓣膜有可能覆蓋左冠狀動脈開口導致嚴重的致命性心肌缺血,使手術面臨著極高的風險和難度。
  • 普胸外科郭蒲君團隊成功完成我院首例胸腔鏡單孔右肺下葉背段切除...
    普胸外科郭蒲君團隊成功完成我院首例胸腔鏡單孔右肺下葉背段切除術【技術新突破】 2020-06-30 0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泌尿外科 完成首例達文西Xi機器人手術
    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獲悉,該院泌尿外科近日運用最新一代達文西Xi機器人,完成了中心成立以來首例機器人手術。這標誌著泌尿外科醫學部實體進駐第三醫學中心開展業務邁出了新的一步。據了解,該手術由不久前剛剛當選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的張旭教授領銜團隊完成,接受手術的是一名58歲、因腫瘤需要切除部分腎臟的女性患者。手術時長約半小時,張旭做現場指導,主刀由泌尿外科醫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馬鑫教授通過控制臺操控機器人完成。
  • 主刀醫生坐著完成手術,常州完成首例胃腸外科「達文西」機器人手術!
    據悉,這是常州一院開展的首例「達文西」乙狀結腸癌根治手術,標誌著常州地區胃腸外科手術邁入「機器人時代」。事情還得從一個月前說起,66歲的孫先生近來總感覺左下腹隱隱作痛,有時還會拉肚子,大便中偶有血跡。發現身體出現問題,他立即趕到常州一院就診。
  • 華西小兒外科成立60周年!在兒科醫生緊缺時代,華西如何培育青年醫生?
    ,百餘人的醫、護、研團隊,每年要接診來自全國各地的患兒超過十萬人次,完成近萬臺全麻手術,實際上任務是非常重的。華西小兒外科向波主任提到,小兒外科醫生培養周期更長、工作強度大、收入相對較低、醫患矛盾更突出等,是造成小兒外科醫生數量短缺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