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的浩浩(化名)半年來只要稍微活動量大一點,就跟媽媽說很累心慌,不能奔跑、跳躍……前陣子,浩浩因感冒久治未愈檢查時發現心臟有雜音,後慕名來到汕大醫學院附一院心臟外科中心就診,心臟超聲結果顯示其患有二尖瓣脫垂並重度關閉不全的先天性心臟瓣膜病。
醫生表示,先天性心臟瓣膜病是小兒先天畸形的一種,約佔先心病的5%,而像浩浩這種先天性二尖瓣的病變很少見。二尖瓣脫垂指二尖瓣葉在心室收縮期脫入左心房,當二尖瓣的瓣葉、腱索、乳頭肌、瓣環發生病變時,鬆弛的瓣葉在瓣口關閉後進一步脫向左心房,導致二尖瓣關閉不全。就像栓門的繩子太長或太短或斷了而導致拉著門回不去,造成門關不上,這樣「心門」嚴重損壞後,如不及時治療會出現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導致心衰,甚至猝死。
心外科手術團隊為患者進行手術。
心臟瓣膜病的外科治療方法主要有瓣膜置換術和瓣膜成形術,考慮到浩浩年齡尚小,心臟結構相對也較小,並沒有適合的人工瓣膜可置換,心外科專家決定為其實施技術難度更大但效果更好的瓣膜成形術,若瓣膜修復成功,術後恢復快,無需長期服用抗凝藥,不影響浩浩生長發育,是目前最適合他的外科治療手段。
6月的一個下午,汕大醫學院附一院心臟外科中心手術團隊為浩浩實施二尖瓣成形術,歷時3個半小時便成功修復了他先天性畸形的二尖瓣,「心門」順利恢復正常。術後第3天,浩浩便可自行走出重症監護室,隨後幾天,浩浩已經可以在媽媽的陪同下進行簡單的康復運動了,上周已康復出院。
據悉,2016年至今,汕大醫學院附一院心臟外科中心從粵東首例微創瓣膜置換,到粵東首例微創瓣膜成形,再到粵東首例低齡(4歲)主動脈瓣成形術(感染性心內膜炎),在心臟瓣膜病的治療領域開拓創新,微創化、低齡化逐漸成為中心瓣膜病治療的發展趨勢,將不斷給粵東地區心臟瓣膜病患者帶來福音。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