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方快車上,沒有案件,只有酒

2021-02-15 葡萄酒雜誌

「伊斯坦堡、克拉科夫、巴黎、布拉格、羅馬、維也納、威尼斯、倫敦……」電影開始,在繁忙的火車站,東方列車即將出發。列車員宣告著列車途徑的地方。

這是《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裡的片段,波洛神探乘上這一列豪華快車,從伊斯坦堡出發,而一場處心積慮的謀殺也即將爆發……

這部電影改編於英國推理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經典作品《東方快車謀殺案》,已經多次搬上熒幕,而導演肯尼思·布拉納自編自導再度挑戰經典,2017年版本正熱映,雖然票房突破2億,但是評價似乎褒貶不一。

我們不評論這個電影的好壞,只想趁著這部電影上映之時,將目光聚焦在「東方快車」上,這一列從巴黎開往伊斯坦堡的快車,一直風光無限……

「豪華」二字可以形容這部列車,車廂寬敞,地板鋪滿長絨地毯,裝潢奢華。當時的乘客中多是王公貴族、政界要人、大富豪、間諜、社交名媛等。整個旅程中火車由蒸汽機車牽引,運行了數千公裡,時間達80多個小時,無疑是鐵路工程史上的一個奇蹟。

最初的東方快車建造者 Georges Nagelmackers 先生說:「這已不是一樣普通的交通工具,而是讓大家享受旅途的同時,還能高尚社交的列車」。

被譽為「車輪上的宮殿」的東方列車極盡奢華,還有頂級大廚烹飪各種饕餮珍饈。就連早餐一點都不馬虎,電影中便有一個片段,波洛和另一名乘客擠在普通列車上,但是依然享受著頭等車廂的服務,早上,列車侍者會將豐盛的早餐和熱毛巾送到波洛的包廂。這是真實存在於東方列車上,列車侍者每天早上會推著小餐車將麵包、魚子醬、巧克力布丁等送到客人的包廂裡。

1883年10月4日,首發的東方快車駛離巴黎東站,駛向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現伊斯坦堡)……不過東方快車歷經多次戰亂,一直在歐洲大陸穿行著,只是路線隨著國際政治形式不斷調整。

據聞,阿加莎也是乘坐了東方列車才創作出了這部經典的推理之作,可惜的是,如今《東方快車謀殺案》依然膾炙人口,但這個故事發生的東方列車,在現實中,早在1977年5月停運。

幸好,商業大亨詹姆斯·舍伍德在拍賣會上將其買下。1982年5月25日,新東方快車號也就是威尼斯-辛普朗東方快車,帶著一如既往的完美與優雅,載著世界各地的名流離開了倫敦,運營至今。我們接下來介紹的便是這一新東方快車號以及車上不可錯過的車廂酒吧。

嗯,時間差不多了,讓我們檢票上車吧!

威尼斯-辛普倫-東方列車

Belmond 

Venice Simplon-Orient-Express 

-3674

Belmond經營管理著45間頂級豪華酒店的集團,旗下的奢華列車——東方列車亦秉承著頂級酒店的服務和設備。其中一架便是威尼斯到辛普倫路線的東方列車(Venice Simplon-Orient-Express,簡稱VSOE)。根據「國際火車旅遊者協會」(IRT)的信息,VSOE推出的為期六天,從巴黎到伊斯坦堡的東方列車之旅,費用是每人6660英鎊(雙人包廂)到15500英鎊(豪華套間)不等,包括三餐、下午茶、夜晚開床、銅管樂隊接送、景點遊覽、兩晚五星級酒店等,且整個2018年只發一次!而且在明年3 月還會增加 3 個新的奢華套房,包括威尼斯套房、巴黎套房和伊斯坦堡套房。列車裡,當然少不了酒水的助興,名為「3674」的全新車廂酒吧隆重登場。

車廂酒吧:威尼斯辛普隆線東方快車的經理 Pascal Deyrolle 給出了 5 點提示,其中一點便是:「列車中最棒的部分是 3674 酒吧 – 展開社交結實朋友。首席調酒師 Walter Nisi 特調雞尾酒是必點。」

酒吧內部裝潢靈感來自經典的侍者制服及精緻的鑲嵌裝飾,以活潑明亮的藍色和金色作為主調。酒吧首席調酒師沃爾特·耐司(Walter Nisi)自2008年起就在這裡服務,今年他推出全新雞尾酒單。使用的香檳杯「VSOE」與列車同名,下酒菜可以來一份裴卓仙(Petrossian)的頂級魚子醬。

3674 酒吧 24 小時不打烊,在微醺中,或許你可以聽到更多關於東方快車的秘密。偵探迷的你,當然不要錯過以《東方快車謀殺案》為靈感創作的雞尾酒Guilty 12,用了12 種材料混合調配,層次、口味豐富絕妙。

路線:威尼斯-辛普倫

東方快車的聞名於世,不僅因為其豪華舒適,這些經典作品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世界各地,還有很多豪華快車值得推介。如果你是鐵道迷+酒迷,這些車廂酒吧真的不容錯過。

英國旅行作家馬克·史密斯(Mark Smith)曾說過:「一趟優質的火車之旅來自三個方面——車外美景、車內體驗、所遇之人和所逢之事。」人和事不是我們能左右的,而車外景色和車內體驗卻是我們可以選擇的。乘上綠皮火車,來到復古而豪華的車廂酒吧,品著手中美酒,伴著哐啷哐啷的聲音和窗外美景,慢悠悠地向遠方前進吧。

金鷹西伯利亞快車

Golden Eagle Trains-Bar Lounge

西伯利亞鐵路(Trans-Siberian)是世界上橫跨兩大洲的最長鐵路,被很多旅行者稱為「一生必遊一次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金鷹西伯利亞快車為英國的GWTrains公司經營的豪華列車,奢華設備與服務深受歡迎。

車廂酒吧:復古紅的軟質沙發排列在狹長的車廂酒吧兩側,拉開金黃色窗簾可透過寬大的車窗欣賞西伯利亞的自然景觀,車窗上面用木質邊框圍著的彩色玻璃作裝飾,十分典雅,更加讓人感到典雅舒適的是酒吧內設有鋼琴,還有鋼琴師彈奏,你可獨自品酒聽鋼琴,亦可以與眾人談天說地,車廂酒吧也被人說是「外語課室」,點一杯香檳,與各國友人談笑風生。另外兩節餐車提供傳統俄國菜,有貝加爾湖的歐姆魚、魚子醬等高級料理。

路線:俄羅斯莫斯科-蒙古烏蘭烏德

 


奧地利皇家列車

Majestic Imperator-Salon I

奧地利皇家列車根據國王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和來自奧地利的伊莉莎白王后傳奇列車最初的設計而重建,用橡木鑲花地板,門是楓樹和堅果樹根的飾面板,及用黃銅裝飾的象牙手柄,鎖眼的蓋板是用黃金打造,風格極有帝國宮廷感。

車廂酒吧:列車有6個奢華車廂,其中「Salon I」車廂是咖啡館和酒吧,由捷克布拉格的著名的車廂和機車工廠「FranzRinghoffer」建造,擁有14個座位,另有18個座位在3個豪華包廂裡。這三個私人包廂被設計成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三種顏色——紅色、皇家藍和玫瑰色。酒吧裡還有迷人的鋼琴演奏。


路線:維也納—威尼斯

 

印度皇宮列車

Palace on Wheels

古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輝煌的歷史、莊嚴的遺蹟,需要人們細細去回味,乘坐不緊不慢的火車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印度的火車歷史悠久,但很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擁擠超載的簡陋火車,殊不知,印度也有帶有深深的尊榮歷史感的豪華型列車,其中貫穿印度西拉賈斯坦的皇宮列車曾是印度郡王和殖民地時期印度總督的移動皇宮,車廂風格雅致而氣宇非凡,融入了傳統的拉賈斯坦藝術,富有宮廷豪華感覺。

車廂酒吧:一樣擁有皇室格調的車廂酒吧安排了隨時候命的專業酒保為客人調製酒品飲料,服務人員都身著華麗的皇宮服飾,給人貼身管家的服務,隨時為客人端上陳年威士忌,給人宛如身處宮殿的美好錯覺。

路線:德裡-齋普爾-阿格拉

 

 

亞洲東方快車

Eastern and Oriental Express

如果從威尼斯出發開往新普倫的東方列車讓人想到阿加莎的推理作品,那麼從新加坡開往泰國曼谷的亞洲版東方列車或許會讓人想到泰國小清新的愛情電影《輕軌戀曲》。用快節奏、高效率去工作的人們選擇了慢節奏去感受生活,這輛豪華列車途徑東南亞三個國家,在長2030公裡的線路中行駛,客人被要求身著正裝去到餐車享用三國當地滋味,這不僅是對其他客人和美食的尊敬,更像是一場車廂裡的盛宴。

車廂酒吧:用餐過後,在漫漫旅途中,充滿懷舊氣息的車廂酒吧便是最佳的狂歡場所。酒吧全天候開放,提供各式各樣的餐前餐後酒和雞尾酒,設計方面,牆壁使用了中國和泰國的塗漆來裝飾,印有極具馬來風格的圖案,散發著濃烈的南洋風情,十分適合品一杯色彩斑斕的雞尾酒,賞一路的熱帶風情。

路線:新加坡-泰國曼谷

 

日本JR九州列車-坐A列車去吧

A-TRAIN BAR

 「坐A列車去吧」列車不僅以向谷實氏編曲的爵士名曲《坐A列車去吧》(Take A Train)命名,還將這美妙的音樂作為車廂的背景音樂。列車由火車設計大師水戶岡銳治設計,融入了西式復古風格。

車廂酒吧:在列車1號車廂的車廂酒吧風格亦如該曲,酒吧吧檯配有長凳,還設有半疊式大桌的半敞開式包廂和沙發席,沙發座位復古圖案別具一格。酒吧提供的酒款有生啤酒、威士忌、葡萄酒,還有由當地柑果特調等其他雞尾酒,下酒菜方面也有日料特色,有明太子起司魚竹輪等。列車沿著海岸而行,三角線風景隨著列車逐漸映入眼帘,這樣的喝酒體驗真的讓人心情明朗起來。

路線:熊本-三角

四季島號

Shimi-Shima

 同樣在日本,今年5月份新開了另外一條豪華列車——「四季島號」。這輛隸屬於JR東日本,為為日本著名汽車設計師奧山清行(Ken Okuyama)設計(他曾打造過多款保時捷、法拉利和瑪莎拉蒂車型),因此其豪華程度被成為「移動的豪華酒店」。在餐飲上,更是由日本首位米其林名廚中村勝宏(Katsuhiro Nakamura)擔當列車主廚,大廚會根據火車所經過地區的烹飪風格而改變菜品原料;就連乘務員制服也由為日本皇室打理服飾的設計師主理。

車廂酒吧:列車上有一個鋼琴酒吧,乘客可以在這裡輕鬆。在四季島的酒吧中你還可以發現許多傳統手工藝品。牆壁和窗戶的設計理念是喚起「安靜的森林,可以通過窗戶感受到車外的風景,有一種親臨大自然之感,再喝點小酒,聽聽現場鋼琴演奏,真的讓人陷入如夢如幻的錯覺當中呢。

路線:列車從東京上野站出發,暢遊日本東北地區與北海道,並依季節不同提供1至3晚的3種行程,包括行駛至東北地區和北海道登的4天3夜行程;從上野繞山梨縣鹽山與福島縣會津若松一圈的2天1夜行程;以及上野來回青森縣弘前,中途停靠宮城縣鳴子溫泉與巖手縣一之關等地的冬季版3天2夜行程。

盤點了這麼多,有你很想去體驗的嗎?或者說,還有什麼很棒的車廂酒吧想和大家分享?歡迎留言分享~



文、編 | KRIS.Y


©文章改編於《葡萄酒》雜誌 ISSUE91

WINE SPOT 酒點欄目

更多精彩文章,盡在《葡萄酒》,掃碼獲得

歡迎勾搭,請添加小編個人微信號:

wine_magazine

閱讀原文進行《葡萄酒》官方微店,有雜誌和美酒等著你

相關焦點

  • 東方快車上的隱秘罪惡
    《東方快車謀殺案》小說封面 波洛在敘利亞完成一項委託後,要搭乘辛普朗號東方快車回國。和《無人生還》裡十個人中只有一個是兇手不同,辛普朗號上的十三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是無辜的,沒有參與謀殺的恰恰是被認為最有作案動機的那個。這些人看上去各不相干,但事實上他們都和小黛西·阿姆斯特朗家有聯繫,近到外婆、小姨、護士,遠到司機、戰友、跳樓女僕的父親。而在理清線索後,身為偵探的波洛罕見地保持沉默,放過了這樁情有可原的集體復仇。
  • 為什麼又又又是東方快車?
    1928年,被第一任老公傷害了的阿婆原本打算去西印度群島和牙買加散散心,出發前兩天,在一對新朋友的「慫恿」下,她又臨時改變主意,第一次坐上東方快車前往巴格達。俗話說有一就有二,1930年,阿婆與第二任丈夫踏上蜜月之旅,再次登上東方快車。1934年,《東方快車謀殺案》問世,扉頁上寫著「To M.E.L.M. Arpachiyah, 1933」,獻給她的丈夫馬克斯·馬洛溫。
  • 【1+1】《東方快車謀殺案》:成了快車上的隱身人
    編者按:根據阿加莎·克裡斯蒂小說改編的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日前受到廣泛好評,國際在線1+1觀影團邀請全國網友欣賞了該片。觀影團網友「藍色天空0928」在看完影片後,認為自己仿佛是東方快車上的一個神秘隱身人,能近距離看著案件是如何被完美解決的。
  • 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真實案件詳解 現實中兇手結局是什麼
    ­  由depp和penelope再合作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將於11月10日上映!這一次能和美帝同步觀看有點開心。­  阿婆的小說就不用介紹了吧,這部小說是阿婆的偵探波洛系列之一,可能也是最有名的一部了。
  •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真實案件改編嗎?真實事件詳情及結局介紹
    《東方快車謀殺案》原本是由真實案件改編成的小說,而之後在2010年的時候曾經被改編拍成電影,今年也有一版新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上映,不少觀眾十分期待。不知道這新版的和舊版的相比較,會不會有比較精彩的凸出呢?  阿婆的小說就不用介紹了吧,這部小說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偵探波洛系列之一,可能也是最有名的一部了。
  • 東方快車謀殺案豆瓣幾分?電影人物解析經典案件大回顧
    ­  推薦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電影,豪華陣容加上阿婆的熱門IP值得一看,豆瓣7.1分。話說阿婆的小說是熱門改編對象,單單《東方快車謀殺案》就用五、六個版本。­  接下來是經典案件大回顧:【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真實案件詳解 現實中兇手結局是什麼】­  為了解決案件,名偵探赫丘裡·波洛搭乘東方快車準備前往英國倫敦。在東方快車抵達溫科夫齊那天晚上,大約於午夜12點37分時,波洛被一聲巨響所喚醒。它似乎來自隔壁車廂,這是薩繆爾·雷切特先生的房間。
  • 東方快車,不僅只有謀殺案
    高昂的票價,使得東方快一開始就是是達官顯貴的專屬名利場。百年間迎來送往的傳奇故事,從那天起開始上演。由國際臥車公司為這趟奢華慢旅提供盡善盡美的臥鋪陳設和餐車服務。為了迎合當時上流社會的社交習慣,東方快車上有兩節車廂被轉專門配置出來,打造了一間寬敞的餐車,一間供女士們使用的會話客廳,一間可以吸菸的圖書室。
  • 《東方快車謀殺案》|個人英雄主義的神探大片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中「大偵探赫爾克裡·波洛」是一張鵝蛋臉上掛著一抹誇張的八字鬍須,有著致命潔癖卻充滿幽默感的小個子,而肯尼思·布拉納扮演的波洛卻像極了一個擁有強壯體魄的中年硬漢,冷靜沉著不苟言笑的姿態,嘴上喊著「這個世界不是黑就是白,沒有灰色地帶」的正義言辭,令觀眾大呼,「這哪裡是波洛,分明是另一版的福爾摩斯」。
  • 影評 | 《東方快車謀殺案》
    當一個生命逝去時會有幾十個靈魂跟著支離破碎是的,這是一場集體謀殺,列車上除了偵探波洛和董事布克外的所有人都是兇手。在波洛分析案件的時候,我們難免會猜測,也許某個角色就是兇手,悄悄設下與自己的賭局,但越來越靠近真相,也越來越覺得荒謬:所有人都是兇手?這怎麼可能?可他們深愛的人在阿姆斯特朗綁架案中被殺害,被牽連,被污衊,被逼迫,然後,死亡。留下他們因悲傷絕望而殘破的靈魂,終於在這輛列車上,每個人都將憤恨化為持刀的決絕,濺出愛與恨的血色嫣然。
  • 《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上的民間陪審團
    絞盡腦汁的坐在書桌前,瘋狂的想著自己該寫些什麼,百度的首頁正在瘋狂的為我推薦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我就忽然回憶起了初中時代的自己——黑燈瞎火的一個周六的夜晚,我點開了1974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被片頭綁架的場面、鏡頭和音樂嚇得驚慌……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我不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書迷,但這一列朝著英國倫敦飛馳的列車上發生的命案,卻儼然是典型完美的阿加莎克裡斯蒂式密室殺人案。
  • 傳奇飛行員、嬰兒綁架案,《東方快車謀殺案》背後真實案件很精彩
    這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筆下《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故事。小說自從1934年出版以來,無數的讀者為它痴迷,後來又被多次搬上大銀幕。它震撼人心的結局,讓人久久難以忘懷。要說林德伯格綁架案,必須要先說一下林德伯格(又譯林白)這個人傳奇的故事,他就是《東方快車謀殺案》中阿姆斯特朗上校的原型。
  • 【書與影】 東方快車謀殺案
    或者,有沒有列車外的人潛入作案呢?偵探波洛在敘利亞完成了一項委託,要搭乘辛普朗號東方快車回國。奇怪的是,明明是淡季,卻似乎全世界的人都選擇在那一夜出行,這列鋪位一向寬裕的豪華列車竟然一票難求。幸好波洛遇上了友人——國際客車公司的董事布克先生,這才擠上了車。午夜過後,大雪迫使辛普朗號停了下來。
  • 「東方快車」在亞洲不再是推理小說而是奢華享受
    提起「東方快車」,相信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去年11月再次將阿加莎小說搬上大熒幕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儘管小說已經被翻拍過,並且謀殺案的故事情節也被人熟知,但還是吸引了一大批偵探迷們前去觀影,在加上有大牌影星德普等的加持,電影還是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 為什麼我們還要看《東方快車謀殺案》
    現在,我們來盤點一下影視劇中的「東方快車」元素  1 《東方快車謀殺案》英國1974年Sidney Lumet執導電影  這部電影的評價很高,一直被認為是還原度最高的。電影一經上映便大獲成功,獲得了第四十七屆奧斯卡最佳男配最佳劇本等多座小金人,可以說是票房口碑雙豐收了。由阿爾伯特芬尼飾演的名偵探波洛更是貼合書中的形象。
  • 一部懸疑推理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
    她的作品廣為流傳,也有很多被翻拍成經典的電影電視劇,這部改編自同名作品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由約翰尼·德普、佩內洛普·克魯茲領銜主演,豪華的演員陣容加上經典的小說作品以及懸疑推理的燒腦感怎麼能讓人不血脈僨張呢?故事要追溯到1934年,赫赫有名的大偵探波洛解決了一樁聖墓大教堂文物遺失一案,辦完案件,他感覺有些累想給自己放一個小假休息一下。
  • 電影《東方快車殺人案》
    該片改編自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講述了在大偵探波洛所坐的「東方快車」上,大富翁雷切特死在自己的包廂裡,波洛最後成功地解開了一宗謀殺案謎團的故事。東方快車謀殺案講述的是一個復仇與愛的故事,雖然表面冷酷,實質上卻充滿了溫暖的人情味。
  • 阿加莎的作品又被改編了,為什麼又是東方快車?
    也難怪阿婆就在自傳中寫道:活到現在我一直想坐坐東方快車。去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旅行時,經常看到東方快車停在加來車站。我多想登上它,坐著辛普倫東方快車到米蘭,到貝爾格勒,到伊斯坦堡⋯⋯(見《阿加莎·克裡斯蒂自傳》P363)▼
  • 除了謀殺案,東方快車上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穿山越嶺的東方快車鐵路上的豪華移動宮殿回到1883年10月4日的巴黎,世界上第一班東方快車從這裡發出,它由工程師喬治·內格爾梅柯牽頭創辦,這位比利時銀行家之子在數年前有過乘坐美國普爾曼公司火車的經歷內格爾梅柯先生心目中的理想終點站是君士坦丁堡,但首班列車通運時,從塞爾維亞到保加利亞路段的鐵軌還沒有鋪設完備。所以這趟旅行的最後一程,乘客們不得不下車改坐蒸汽輪船橫渡過黑海,才終得以完成。當輪船歷史性地渡入博斯普魯斯海峽時,甲板上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如疾雨灑落。1890年,君士坦丁堡的新車站投入使用,東方與西方實現了真正的融匯。
  • 小月書評|《東方快車謀殺案》:一場對人性的集體審判
    通常的犯罪情況是「在這許多人中只有一人是有罪的」, 而我面臨的問題卻是, 「這十三個人中只有一人是無辜的」。——阿加莎·克裡斯蒂《東方快車謀殺案》推理小說一般都是懲惡揚善的,結果大多是犯罪者得到懲罰,《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犯罪者卻逃脫了懲罰。 這本書是根據1932年林德伯格之子綁架案藍本寫成的,與其說是借其為原型,倒不如說是作者腦洞的延伸。
  • 涵述·影評 | 東方快車謀殺案
    但最令偵探迷期待的,還是剛剛上映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謀殺案》根據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同名巨著改編,故事背景設定於上世紀30年代,在一輛法國豪華列車上,被害人身中數刀慘死。大偵探波洛憑藉回憶發現被害人是一個惡名昭彰的罪犯,曾經綁架美國阿姆斯特朗上校的3歲女兒黛茜,並在得到贖金後殘忍撕票,使上校懷孕的妻子的索尼婭休克並早產,母子醫治無效當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