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旅、華住等頭部品牌打響存量市場爭奪戰 中小酒店被收編還是加速...

2020-12-23 財聯社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丹昱)訊,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和OYO的「敗退」,令國內中小酒店市場再生變局。12月22日,首旅酒店(600258.SH)將推出艾扉酒店品牌,聚焦存量酒店市場,與華住集團(01179.HK)年內強調的下沉策略不謀而合。而高星酒店領域,洲際推出VOCO品牌,也將目標直接定在存量物業。

在業內人士看來,酒店巨頭正不謀而合的收割存量市場,中小酒店面臨著是否要加入連鎖的選擇。

「國內酒店連鎖化率一直不高,疫情帶來的行業洗牌,加速中小酒店向連鎖酒店集團靠攏。但核心位置、房間數量合理的物業有限,目前的競爭也主要是爭取這部分業主。」華美酒店集團高級分析師趙煥焱向財聯社記者指出,「規模太小的單體酒店生存將面臨挑戰,其收入難以覆蓋成本,而酒店集團也會對規模有要求。」

巨頭攪動市場

2018年後,OYO在國內市場的迅速壯大,使單體酒店的市場潛力逐漸被挖掘。但僅兩年後,OYO失速並陷入倒退,以中小酒店為主的單體酒店市場卻成為國內酒店巨頭爭奪的戰場。據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透露,目前OYO在國內僅剩1567家酒店。

「OYO的出現打亂了國內酒店品牌的發展邏輯,但彼時華住等酒店品牌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海外市場拓展及中高端轉型方面,是疫情改變了酒店品牌的焦點。」趙煥焱指出,因國內疫情控制較好、出境遊遲遲無法恢復等因素,國內酒店品牌開始將目光轉向下沉市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酒店行業連鎖率為26%,15-69間房的小規模酒店數為26.4萬家,佔全國酒店數量的78%,其連鎖率卻僅為9%。

「目前國內80%的小型酒店均分布在二線以下城市,所以下沉市場有很多機會。」季琦向記者表示。為此,華住集團提出了「千城萬店」計劃。

在華住、首旅如家挖掘的市場中,大部分是此前與OYO合作的企業。財聯社記者從一位西安的業主獲悉,由於地理位置靠近網紅打卡地,物業又為獨棟建築,首旅、華住、錦江的業務人員都曾向其拋出橄欖枝,但最後該業主選擇翻牌為華住旗下的怡萊酒店。

「之前考慮不想花錢改造選擇了與OYO合作,但定位太低端,房價沒有吸引力,所以還是換牌了。」該業主透露,此次換牌的成本約為5.5萬元/間,共有88間客房,折合租金成本等因素,總成本價超過600萬元。

而華住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根據酒店基礎情況不同,其單間改造價格亦有差異,目前較低價的酒店品牌海友,單間改造價約為2萬元。

不過,有中小酒店業主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上述換牌方法僅適用於資本、物業都較好的業主,對於僅有20-30餘間客房的單體酒店而言,百萬元的改造費用已較為困難,此後還有佣金、抽成等費用,很難選擇加盟這條路。「正是無法支付高額的改造費用,才會選擇加入OYO,其改造費僅為2-3萬元。」

「酒店品牌此時下沉是一把雙刃劍,疫情後期市場迅速出清,為其騰挪了不少位置較好的物業;但RePar和客流量的恢復無法預測,市場馬上進入淡季,中小酒店業主能否承受投資回報時間較長帶來的經營難題會一直存在。」酒店行業專家夏子帆曾認為,「在一線城市,酒店市場很早就已進入存量市場的競爭,尤其是對物業要求較高的高星酒店,競爭更為激烈。」

「OYO後遺症」仍存

其實,單體酒店市場的龐大規模早在2017年就曾引發一輪投資熱潮,但隨後被中高端浪潮湮滅。雖市場體量龐大,但中小酒店質量參差不齊,也為連鎖酒店集團帶來不少整合的難題。

「若OYO酒店想要換牌的話,可以選擇海友或怡萊這兩個酒店品牌。有些漢庭的單間改造價格已在8萬元左右,業主的資金壓力會大些。」漢庭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

可以看出,實現連鎖化發展的關鍵仍是將投資和運營成本降低。一位加盟如家酒店的業主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一年多時間仍未收回投資,疫情期間房價被壓的很低。「連鎖酒店有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迭代升級太快。三五年時間剛剛收回投資,品牌就要求升級,不升級就會失去一部分市場,但翻新升級的成本又需要時間收回。」

在業內人士看來,OYO的案例讓單體酒店市場火熱的同時,也將該市場普遍存在的問題展露無疑。三四線城市的中小酒店很多是「夫妻店」模式或家族管理,自有物業的業主較為普遍,而專業的酒店運營團隊很難順利開展工作。

「中小型酒店連鎖化可滿足品牌統一化,但員工專業化、管理系統化是連鎖無法達成的,主要障礙是夫妻店的店長就是業主,專業化的管理系統化的難度較大。」酒店產權網聯合創始人馮少輝表示,「用工人數少,工作人員晉升通道不足,人才無法聚集,這也是中小型酒店發展的主要障礙。」

「OYO剛開始的時候一直掛低價吸引客人,每天都要損失幾萬元收入,最後終止了與OYO的合作。」上述業主說。亦有OYO工作人員此前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業主幹涉酒店管理人員的操作十分常見,有些措施很難持續推行。

業主與管理團隊的矛盾,也被稱為OYO後遺症。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現有國內酒店品牌的管理模式已經實現標準化,業主和管理團隊的矛盾多出現在規模較小、盈利較差的酒店,而當前行業的大環境是,該部分酒店正在加速出清。

光大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經濟型酒店數量增加後,競爭加劇,供求關係發生變化;人工租金能耗成本的上漲,難以進行成本轉移;產品的老化,不能滿足新型消費需求。「在這種情況下,經濟型酒店唯有通過轉型升級中高端品牌,才能支撐日平均房價(ADR)在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以維持原有的利潤率水平。」

此外,有數據顯示,在2020年在疫情中,中高端酒店降價,令單體酒店幾乎完全失去生存空間,眾多酒店都在疫情後面臨倒閉危機,行業連鎖率有望進一步提高,預計2020年我國連鎖酒店滲透率將達到27.3%,而到2025年則有望達到40%左右。

事實上,除華住、首旅如家、錦江國內酒店三巨頭外,亞朵酒店、尚美生活等酒店品牌亦針對存量市場推出新品牌。「一線城市各大酒店品牌幾近飽和,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雖然增量可觀,但仍面臨業績轉化問題,尤其是擴張帶來的成本壓力,可能會對上市公司業績產生進一步擠壓。」夏子帆說。

相關焦點

  • 定位中小酒店存量市場 輕住集團發布三大酒店子品牌
    近年來,隨著大眾消費需求日益多樣化,消費者對於酒店住宿品質、個性特色要求越來越高。不少酒店品牌開始謀求轉型升級。12月15日,輕住酒店集團在上海發布其最新設立的三大子品牌——「悅享」「悅楹」「輕BOX」,希望通過細分定位精準消化中小酒店市場存量。對於消費者,選擇酒店品牌會在品質和個性兩方面找到最優組合。
  • 中端酒店品牌「血戰」搶第三 市場爆發還是大浪淘沙?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深度丨市場爆發還是大浪淘沙?中端酒店品牌「血戰」搶第三作者:高江虹 經過近十年發展,中端酒店市場漸有三足鼎立之勢,隨著錦江集團旗下的維也納酒店和華住集團旗下的的全季酒店開店規模先後破千家,誰會是第三強?
  • 酒店集團的新交鋒:戰火「燒」到高端存量
    一方面,核心城市土地供應的限制,減少了新建酒店數量;另一方面,各線城市普遍存在設施老舊、服務過時的存量酒店,價值再造漸成市場的一股強勁需求。  但這場存量改造運動,卻始於中小單體酒店。  存量酒店改造的高潮發生在2019年,由國外品牌OYO掀起。中國酒店行業龐大的存量市場,給予了一心想成為世界最大連鎖酒店品牌的OYO滋養野心的豐富土壤。
  • 首旅如家逆勢發力 五年百家打造中高端標杆品牌璞隱酒店
    如今,伴隨著跨省團隊遊的解禁與暑期到來,中國旅遊業也逐步恢復朝氣,其中包括持續向好的酒店行業。8月4日,在上海陸家嘴核心地帶,首旅如家酒店集團旗下中高端酒店旗艦品牌 -- 「大隱隱於市」的建國璞隱酒店正式揭幕。這是璞隱在上海的首家酒店,這意味著,首旅如家在中高端酒店發展的大棋局中,於上海這個酒店龍頭市場布下一枚重要棋子。
  • 2020年中國酒店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連鎖化不斷提升
    酒店運營模式不斷創新,連鎖加盟模式有利於促進行業加速整合,解決傳統酒店行業重資產擴張的痛點,因此成為目前酒店業的主要模式。據中國飯店協會《2020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以同一品牌3家(含)門店以上為連鎖酒店的統一口徑,截止2020年1月1日,中國共計1975個連鎖酒店品牌,連鎖客房數為452.4萬間,連鎖化率為26%,遠低於美國71.8%的酒店連鎖化率,可以預測未來非連鎖酒店會向連鎖酒店轉化。並且各連鎖酒店在國內的規模與分布都不均衡,有比較大的調整空間,隨著各大酒店集團下沉市場,未來二三線城市連鎖酒店數量會迅速增長。
  • 一切只為你好,華住酒店集團你好酒店溫州首店華麗綻放
    作為華住酒店全力打造的又一款經濟型品牌,「你好酒店」全國首家全改造店於日前正式落戶浙江省溫州市。面對疫情的挑戰,你好酒店從未停止腳步,背靠華住酒店集團的強大實力,為遭受疫情巨大衝擊的中小單體酒店賦能,幫助其快速恢復生產經營的同時,實現對存量酒店市場的全流程升級和改造。
  • 從下沉到高端,華住雙戰略並舉布局中國市場
    作為收官站,包括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華東地區頭部企業代表、數百名加盟商等出席大會,就酒店行業新趨勢和新格局展開探討和分享。  華住世界大會始於2012年,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大會以全國巡迴的形式在五個核心城市依次展開。
  • 美侖家族——華住高端酒店夢的「加速器」
    美侖事業部CEO張書榮在接受空間秘探採訪時也表示,至2021年年底,美侖家族品牌美侖美奐和美侖酒店,計劃開到100家,3年之內劍指500家的「小目標」。發布會現場,華住集團總裁、華住中國CEO金輝在致辭中表示,今年的疫情造成國際流動客源斷崖式銳減,中國高端酒店正面臨客源、成本和盈利的持續經營難題,行業甚至頻繁出現了高端酒店、國際品牌酒店翻牌、停業、變賣的現象。
  • 從酒店到文旅,OTA的投資野心有多大?
    OTA對於酒店行業的投資布局,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投資自有酒店,另一類則是投資已有酒店集團,擴大自身影響力。在投資自有酒店集團上,幾乎各家OTA都曾推出過自己的酒店品牌,而這些品牌,亦有細分市場的區分。譬如攜程的索性、同程藝龍的OYU、美團的輕住、去哪兒的Q+等,都是瞄準了下沉市場,集中OTA的優勢,為中小單體酒店賦能。
  • 對話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孫堅:「最後一米」呈現決定服務成敗
    近日,首旅如家新生活方式空間品牌「如咖啡」首店於上海正式落地,成為繼如家小鎮、漫趣樂園、YUNIK HOTEL等特色產品之後,如家在構建更有社交互動性的酒店生活方式空間上的又一探索性嘗試。據如家透露,第二家如咖啡計劃將於明年落地南京夫子廟。
  • 國際頂尖酒店業大佬巔峰雲對話——帶動行業重啟,是當下頭等「帶貨...
    這為酒店行業的衛生檢測和評估體系樹立了全新的標杆。華住面向行業分享酒店戰「疫」經驗的舉措,將有效帶動行業打造「讓消費者安心入住」的放心酒店,進一步促進行業迅速回血,復工復產,助力整個酒店行業在衛生監管機制方面實現健康、可持續的變革與創新。實際上,華住面對危機時的直率坦誠,以及種種抉擇和舉措,均離不開季琦多年來強調的人文精神。
  • 業務恢復近八成,首旅如家打造集群發力中高端酒店市場
    在從經濟型酒店到中端酒店轉換的過程中,可能過去兩年我們的步伐略微慢了一點,但未來兩年我們會加快。」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孫堅詳細闡述了重點發力中高端酒店市場的最新戰略。 8月4日,首旅如家酒店集團旗下的建國璞隱酒店在上海的首家門店正式在陸家嘴揭幕。這意味著,首旅如家在中高端酒店發展的大棋局中,於上海這個酒店龍頭市場布下一枚重要棋子。
  • 單體酒店連鎖化進入藍海時代,酒店應當如何降本增收?
    【環球網財經 章依諾】中國酒店行業歷經幾十年發展,整體市場已經趨於飽和,進入存量時代。受疫情的影響,酒店行業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剛剛在疫情考驗中恢復過來的單體酒店,處境仍然不容樂觀。突發事件是考驗品牌運營能力的試金石,一場疫情,讓單體酒店成為旅遊住宿行業的重災區,抗風險能力低,應急響應遲緩,資金鍊脆弱等固有弊端再一次暴露在行業面前。如何抓住當下旅遊市場復甦的機會,打破發展瓶頸,解決行業痛點,是國內中小單體酒店面臨的共同難題。
  • 尚美生活集團CEO馬博: 經濟型酒店的春天已經來了
    去年開始,從印度過來的OYO酒店攜巨資向中國三四線城市的中小酒店擴張,收編這塊廣袤的藍海,近一年時間酒店規模就擴至逾5000家,超過了尚美9年苦苦耕耘的成績。面對市場的變化與競爭,這位昔日的三四線城市經濟型酒店老大該怎麼辦?
  • 中美日酒店行業市場空間比較研究與投資策略:向左走,向右走
    到 2019 年,華住擁有酒店 5618 家、客房 53 萬間,從酒店家數上看佔據中國酒店市場 10%的份額。2)多品牌戰略 為了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中美酒店集團常採用多品牌戰略布局不同細分市場,從而鞏固優勢、爭奪份額。
  • 一季度酒店業績普跌 首旅酒店預計虧損5.05億至5.42億
    前瞻產業研究院公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我國酒店行業市場規模的增速為17.19%,但2012年後增速大幅下滑並處於低位波動中。2019年,該數據降至2.72%。龍頭企業的經營數據則更能具體反映這一現狀。2019年,錦江酒店、華住集團、首旅酒店的全年營業收入或下滑、或增速放緩。
  • 藥店加盟市場:存量與增量之爭!
    繼併購潮之後,中國零售藥品市場正醞釀著下一波浪潮——拓展加盟。幾大頭部連鎖和一些品牌連鎖紛紛看好這塊蛋糕,對潛在市場躍躍欲試。所謂潛在市場,無非有兩類對象,一類是有意向加盟的優質中小企業、單體店,我們稱之為存量;一類是想在健康領域創業的新人,我們稱之為增量。
  • 後疫情下的住宿業:國內市場復甦加速 巨頭加碼中國下沉市場
    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宏浩在指出,今年以來酒店業呈現出本土品牌崛起,國際品牌本土化加速,而市場集中度也在逐漸提升,境外疫情下,國外酒店反而加速了國內酒店業的發展進程。下一步的發展需要依託國內大循環,瞄準國內國際雙循環。未來需要不斷推進住宿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產業化,重視企業家價值,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資本市場價值,提升資產證券化水平。
  • 頭髮理療進入頭部品牌爭奪預賽,黑奧秘攜手分眾傳媒走向品牌化
    (頭髮理療門店項目)  根據目前淘寶銷售防脫生發類產品及線下頭髮理療門店人均消費計算可得出,國內圍繞個人頭部護理形成的市場規模在未來的5年內可達到千億規模。  目前頭皮洗護產品的國內市場規模總體在15億左右,根據天貓銷量排名的洗護品牌包括霸王,呂、美體小鋪、章光101、柳屋、卓藍雅、海飛絲、滋源、卡詩、資生堂、黑奧秘(原「再出發」)等數據匯總,脫髮最直接的解決方案是及時幹預治療,洗髮水之類的日化線產品無法從根源解決脫髮問題,有實際功效的藥物及產品的市場滲透率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 酒店市場研究:加盟、連鎖化及自建平臺導流是龍頭的盈利競爭優勢
    在加盟商業模式下,酒店管理公司授權加盟商使用自身酒店品牌,並為其提供開業選址、裝修、人員培訓等服務(部分核心品牌還派駐店長進行直接管理)和CRS中央渠道訂房支持,並據此收取固定比例的品牌管理費和中央渠道訂房費用。這種輕資產模式下,酒店管理公司無需承擔該酒店的運營成本,通常毛利率很高,可以達到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