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有記憶力?換心手術後發生的恐怖故事

2021-02-08 大千神異錄


港劇《好心作怪》以「換心」為噱頭,劇中換心成功的性格大變,這說明心臟具有人類的記憶能力是非常強大的,這都歸功於我們數百萬年進化出的強大大腦,但是人類的記憶能力真的只在大腦裡存在嗎?有一些做過心臟移植手術的病患,在出院後不知不覺做出了很多和捐獻者生前一模一樣的事,這讓人開始懷疑,心臟是不是也有記憶能力呢?

  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肝臟作為人體器官的老大,是為了促進身體內的代謝;大腦則是支配人的行為活動,能接受信息做出使人做出反應。

  心臟就可以推動人體血液的流動以及倒流。不過,既然都有合理的分工,那麼怎麼還會出現成語「心靈感應」而不是「腦動感應」?

  細數我們所熟知的成語,和感受有關的詞語都和「心」有關,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對於心臟的認識還是過於膚淺呢?

  經過美國的科學家的調查研究發現,每十例換心手術中,就會有一人發生性格改變,而且其手術後的習慣或是性格會和心臟捐贈者極為相似。

  曾有報導,一位貨車司機的文筆很差,更別說能給愛人寫出優美感人的情書了,但是當他進行過一次心臟移植手術後,竟然變得文採飛揚,經常寫情書給妻子。而捐贈給他心臟那個人恰好全家都喜歡寫詩。 

類似的還有,一名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在身體完全康復後竟然和捐贈者的遺孀在一起了,不過在十二年之後卻死亡了,而死亡方式竟與其心臟捐贈者一樣。

  我們一直相信大腦才是記憶的存儲庫,但是經過這一個個真實的案例,不得不讓我們進行反思,是否我們對於心臟的認識和了解都過於膚淺,是否應該改變那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

  這些事例告訴我們,心臟細胞具有記憶功能,當一個人的心臟被移植到另一個人身上時,存儲在心臟中的某些記憶或者是感情,也會轉移到那個人的身上。

想想在生活中,每當遇到陰雨天心情都會很煩悶;每當失戀之時,是不是都會感覺到「心痛」?

  就連古人都用「心花怒放」來形容一個人高興的心情,用「錐心泣血」來形容內心的悲痛,可見,心臟細胞有記憶功能也並不是胡編亂造。

  所以,人體器官的功能我們並未全部了解,心臟作為支撐人生命的重要器官,具有記憶功能也不足為奇。 

 當然,不能被忽視的還有病人的心理狀態。像心臟移植這樣的大手術對病人而言是個絕對強烈的刺激。

  而每個人的應激反應是不同的,有的人反應劇烈,不但手術恢復慢,還會出現所謂的應激症候群,比如性情大變這類不太典型的症狀。

  如今,學界已經意識到,心臟的反應機制遠比收縮性「水泵」裝置要複雜得多,它不僅與心肌受神經支配的方式有關,同時,也與心臟對這些荷爾蒙的敏感程度有關,所以,情感與心臟疾病有關。

相關焦點

  • 78歲老人成功「換心」 浙大一院完成高難度心臟移植手術
    「患者由於突發冠心病導致心衰,心臟移植是救治她的唯一方式。」如此高齡患者是否有必要接受移植手術,能否經受手術風險?浙大一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心臟移植中心主任馬量主任醫師召集了一次大討論,儘管年齡是心臟移植的一個考慮因素,但絕非絕對禁忌,國際上曾報導過多個高齡患者心臟移植成功存活的病例。
  • 心臟最常見的這6種手術,有什麼不一樣?
    心臟最常見的這6種手術,有什麼不一樣?王醫生:心臟手術很多,請具體說明心臟哪種手術?心血管醫學發展迅速,尤其很多心臟病在多年前只能等待死亡,如今已經發展到可以換心的地步。不同的心臟疾病,會選擇不同的心臟手術,這些常見的心臟手術有什麼區別呢?
  • 香港20年前首宗心臟移植:68歲「換心漢」仍感年輕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現年68歲的「一哥」趙雲開是香港首名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病人,換心初期,「一哥」並不習慣,老是感覺被「上身」,自己不再是自己,不喜歡唱歌的他,更變得喜歡唱歌。   20年前,48歲任文職的趙雲開血管閉塞,證實患上冠心病。
  • 「換心」已成常規手術,邵逸夫醫院 1個月連做5臺高難度心臟移植手術!
    這是浙大邵逸夫醫院自9月初成功開展首例心臟移植手術後,第五例高難度心臟移植手術的成功。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裡,白衣天使的守候,換來生命的一次次奇蹟。作為心臟病治療手段的「終極武器」—心臟移植,一直是心臟外科醫生的技術頂峰,也是終末期心臟病人的最後希望。
  • TVB女星張慧儀,擔心養子需換心手術,急需工作機會
    而且她還加入了兒童心臟基金會每年一有時間就會回馬來西亞探望親人,平時在家也會幫媽媽做很多家務事。受到疫情的影響張慧儀和兒子Hanson在大馬住了大半年才返回香港,從而導致她取消了大量的工作和計劃,因此她的收入損失很大,她也直言不諱的表示,如果有適合她的工作可以及時的聯繫她。
  • 《自白》度賢的換心手術 和 樸時江議員的角色
    看到第八集,根據陳女士的回憶和度賢的回憶,基本可以推測出度賢的心臟來源於陳女士兒子尹賢厚檢察官吧。那麼重新梳理一下事件前後:尹賢厚檢察官與有莉爸爸河明秀記者見面;尹賢厚檢察官遭遇車禍身亡; 河明秀記者等來移植心臟(尹賢厚的?
  • 這家醫院完成百例換心術,南京首位「換心人」已健康生活19年
    另外三位分別是當年全國年齡最大的換心人(71歲換心),現在已經81歲的雷開雲;接受兩次心臟移植手術的李慶奎和剛剛完成心臟移植手術的第100例「換心人」張先生。陳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隨著心臟移植技術的成熟,該院心血管病醫療團隊已打破多個換心禁區,除了換心患者的年齡不斷創新高外,還成功進行了供受體體重差超過65%的換心手術。這例手術心臟供體體重60公斤,而受體體重卻有100公斤,目前這例「換心」手術患者也存活超過10年了。
  • 心臟停擺6天 「爆心」女孩千裡換心
    一名10歲「爆心」女孩心臟停擺6天,一場「生死時速」的千裡取心後,一顆來自天津的心臟重新在女孩胸腔中跳動起來。
  • 一邊心肺復甦,一邊上手術臺!72小時換心 南京上演心臟移植「生死...
    5天後,張先生被轉運到南京市第一醫院,如果不儘快做心臟移植,隨時有生命危險。兩天後,傳來消息:北京有合適的心臟供體,醫生們立即行動,一場心臟「保衛戰」開始了。
  • 武漢兩月齡嬰兒換上4歲男童心臟,刷新亞洲最小「換心人」記錄
    出生66天後,武漢3公斤嬰兒換上4歲腦死亡男童心臟……近日,武漢協和醫院成功完成亞洲最小「換心人」手術。 13天後等來「救命的心臟」 醫生連夜赴廣州取心 2019年6月7日晚,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醫生郭超接到董念國主任的電話,告知廣州有一顆寶貴的心臟。 原來,幾天前,4歲4個月的男孩童童(化名)從高樓墜落,後經治療無效宣告腦死亡。
  • 「換心人」於文峰刷新亞洲心臟移植術後存活紀錄
    4月26日,於文峰(右二)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與當年心臟移植的主刀醫生夏求明(右三)交流。  「我有信心再活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超聲科做完心臟彩超檢查,得知各項指標一切正常,換心23年後的於文峰對今後的生活更有信心。今年56歲的於文峰,面色紅潤,說話鏗鏘有力,比一些年輕人看起來更有朝氣,更陽光。於文峰是黑龍江省尚志市一名高中教師。1993年,32歲的他突然暈倒在講臺上,後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只有進行心臟移植才能活下去。1994年2月,於文峰在哈醫大二院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
  • 杭州一男子換心後活了20年 長壽的秘訣就是樂觀
    這個決定就是換心。錢長法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完成了我省第一例心臟移植手術,並憑藉著自己樂觀開朗的性格,成為了浙江省接受心臟移植患者後,心臟生存時間最長的人。今天,6月19日,正好是他心臟移植手術後20周年的日子,錢長法特意趕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和當年為他手術的專家醫生,以及多位在省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換心人」一起度過了這個特別的日子。
  • 哈醫大二院「換心人」健康存活26年 持續刷新中國最長「換心」紀錄
    人民網哈爾濱4月26日 2020年,哈醫大二院「換心人」於文峰心臟移植術後已經健康存活了26年,持續刷新中國心臟移植術後存活時間最長的「換心」紀錄。為了紀念醫學前輩為我國心臟外科事業做出的重要貢獻,2005年哈醫大二院設立了「4.26愛心日」,並在每年的4月26日開展義診、免費手術、科普宣傳等活動。
  • 「零」輸血換心,中山一院異血型心臟移植獲成功
    4年來頻繁胸悶心悸,換心成唯一希望昨日記者在中山一院見到了剛剛擁有了一顆「新心」14天的患者鄒先生。他欣喜地說:「我是從5號樓輕鬆走到1號樓的,這是近四年裡想都不敢想的事。」他說話時中氣十足。鄒先生是一名江西奉新縣的41歲患者,4年前,鄒先生輕微活動後,就開始出現沒有誘因的心悸氣促。
  • 劉真病逝另有隱情?知情人曝她曾有機會換心,2原因卡關無奈離去
    3月28號,臺媒報導稱,有知情人在某檔節目上透露了劉真換心手術的內幕,稱當時其實有患者家屬想要為她捐獻心臟。洪素卿表示,因為劉真一直以來的形象都很積極正面,非常討人喜歡,所以當她在醫院搶救,排隊等待換心的消息傳出後,其他醫院裡有一位腦死亡患者的家屬主動表示願意將親人的心臟捐獻給劉真。
  • 扁鵲完成了「世界首例心臟移植手術」
    一天,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輕病,就一起請扁鵲治病,扁鵲對公扈說:「你的志氣強,身體卻很弱,有計謀,卻並不果斷,齊嬰你的志氣弱,身體卻很好,沒有謀慮,卻過於執著。如果把你們的心臟互換,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
  • 你好 我的城 | cut 1 —— 晝夜加班為城運館進行「換心手術」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你好 我的城 | cut 1 —— 晝夜加班為城運館進行「換心手術
  • 劉真昏迷15天後終甦醒,正等待心臟移植機會,動手術原因令人感動
    國標舞女王劉真,因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問題進行心臟手術。手術期間因為出現突發狀況,出現心臟驟停,不得不裝上葉克膜搶救。目前正住在加護病房,尚未脫離險境正在搶救中。安裝葉克膜平均天數為14天,隨著時間的拉長會有出現併發症的危險,比如引發雪球破壞、感染出血,間接導致肝腎臟的衰竭。但2月21日也傳來好消息,劉媽媽透露她的病情正在好轉中。透露該消息的是劉真的學員,近日她在舞蹈教室見到劉真了母親和弟弟。學員們聽到後很是開心,稱表示會為劉真集氣祈福。
  • 南京完成全國首例兒童醫院系統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
    原標題:2歲寶寶重獲「心」生,南京完成全國首例兒童醫院系統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交匯點訊 南京市兒童醫院近日成功為一名2歲的心肌病兒童施行了「換心」手術,創造了江蘇省內最小年齡的心臟移植記錄,這同時也是全國兒童醫院系統的首例嬰幼兒心臟移植手術。
  • 為什麼符合手術的條件,心臟瓣膜術後還是會發生危險?
    在臨床上,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病人雖然符合心臟瓣膜手術的條件,身體的各項指標也都很穩定,但是在選擇了手術開刀後,還是會出現危險,導致心臟驟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