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卞英豪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今日(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從多位唐山市民處了解到,這場地震震感明顯,但對「身經百戰」的唐山人民而言,豐富的避難減災經驗,精細的城市管理細節,也讓他們在地震面前,淡定從容多於恐懼慌亂。
「這點地震嚇不到唐山人民」
「沒事,這點地震嚇不到唐山人民。」今日8時許,唐山市民胡定一淡定地向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報著平安,而就在半個多小時前,他剛剛經歷了一場2.2級的餘震,據河北省地震局統計,截止到今日10時,共發生餘震33次。其中,31次為1.0級以下。
「雖然古冶距離我們還有點距離,但震感真的很明顯。」據胡定一描述,「當時,我還以為是夢裡有人在晃我。醒來發現是家人告訴我地震了。」胡定一表示,其感受到整個過程大約有十幾秒。
胡定一告訴記者,地震並未給家中帶來損害,但在淡定的同時也有一絲「後怕」。「地震來臨時,其實根本沒來得及害怕。但畢竟也是地震,而且還是唐山。」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數據顯示,唐山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17次,而本次地震系5年來最大的一次地震。
圖說:唐山抗震紀念碑視覺中國圖
不過,在社交網絡上,唐山地區的網友也普遍比較從容。
@扶搖愛吃彩虹糖:迷迷糊糊地感覺到炕在抖,披件衣裳就被我媽拉到了院子裡,然後發現沒有動靜了,待了一會,回屋躺了。
@亢悅:震感很強烈,不過沒有「牆裂」。
@迷弟:當時還坐在馬桶上,以為自己在騎旋轉木馬……
@姜姜姜姜小瘋子來啦 :當時抱著我兒子就想往外跑,還沒到門口就沒事了。
這些細節,是他們從容的理由
據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官方消息,震中無人員傷亡,個別老舊房屋有開裂情況。另據唐山消防消息,支隊指揮中心未接到相關報警,無人員傷亡,交通道路情況良好。
「我們對唐山抗震的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
胡定一向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介紹,其居住的房屋是嚴格按照八級地震標準建設的。「房子的牆壁厚到連空調外機打孔都有點困難。」胡定一表示,其小區樓房普遍不高,且間距很寬。「幾步路就能馬上跑到空地。小區也沒有圍牆,很快就能疏散。」
「社區每年都有防震減災的宣傳。對唐山人來說,地震就像是一場實戰演練。」胡定一表示,這一系列宣傳涵蓋了地震避難的方方面面,「識別預警信號,怎樣避難,如何自救等等,大部分唐山市民應該是一清二楚的。」
事實上,早在2012年,唐山市就將「防震減災」納入了法律法規的管理條例。在《唐山市防震減災管理條例》中提到,每年的7月28日所在周為全市防震減災活動周。「各級政府要組織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學校開展地震應急避險演練、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圖:胡定一所在的小區網友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有網友表示,在古冶地震發生前,不少用戶的電視彈出了相關預警信息。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了解到,該預警信息來自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該研究所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2008年汶川地震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致力研發地震預警技術。
目前,該項技術已有多次成功的先例。2019年6月,四川長寧6.0級地震就成功通過電視預警,也讓電視預警「一戰成名」。
據介紹,電視地震預警系統在沒有影響或者影響很小的地震發生時,會以滾動字幕的方式在電視屏幕的下方播放。當有一定影響的地震發生時,會以彈出窗口形式播放地震預警信息。同時會用響亮的倒計時的方式來提醒用戶及時避難。
「地震的警報十分大聲,而且5、4、3、2、1這樣倒計時的感覺,不由得讓你緊張起來。」網友@萌小兔 談到這項預警時表示。此外,相關預警技術還有手機APP等不同載體。
研究表明,預警時間提前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提前10秒,則可人員傷亡比減少39%。「雖然我們還沒法預測地震,但我們已經可以實現預警,用科技跑贏地震波。」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創始人王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防震減災,這些知識請牢記
雖然本次唐山地震暫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是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防震減災的科學應對始終不能掉以輕心。對普通百姓而言,地震來臨,如何正確防範,並將傷害降到最小?此前,包括中國地震臺網、各地地震局及部分央媒均做出了相關總結。
據人民日報,如果地震發生時,如果市民仍在家中,需就近進行躲避。可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旁邊。例如:床、桌等。也可以跑到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如:廚房間、衛生間等。需要遠離窗戶、鏡子、吊燈、電扇等物件。
在躲避時,要儘量趴下,是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並抓住牢固物體。也可蹲下或做下,儘量捲曲身體,保護頭部和頸部。如果時間來得及,可以先打開門,保證通道通暢,同時關閉煤氣、電閘等。如果時間緊迫,也千萬不要跳樓逃跑。
一般而言,地震的時間不會持續太久,在主震後應儘快離開房間,疏散到空曠或應急場所,以防餘震。如果你在室外,要儘量避開狹窄的街道,高大建築、變壓器、玻璃幕牆建築、高架橋、電線桿等。
另外,對於地震信息,市民應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目前,全球沒有任何國家能做到精確地提前預測地震。因此所謂的「明天會有地震」,「XX年將有大地震」的傳言都是聳人聽聞的謠言。面對種類繁多的信息,市民因採信官方信源消息,切勿以訛傳訛,引發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