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為林,風必摧之。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留下的歷史痕跡數不勝數。隨著影視行業的興起,歷史方面的題材被借鑑翻拍,搬上熒幕。通過演員們聲情並茂的演出,觀眾不僅得到了身心的放鬆,還了解歷史的進程。
《大明按察使》作為老輩的回憶最近在電視臺又開播了,男主周新的連襟、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作為劇中的超級大反派,讓觀眾討厭的咬牙切齒。紀綱在劇中得寸進尺、以權謀私,因為得到君主的寵愛,他飛揚跋扈擴大自己的勢力百官迫使屈服於他。紀綱在歷史上也不是什么正面人物。《明史》中記載紀綱為《佞幸傳》第一人,由此可見此人品行的卑劣程度。
因靖難之變的勝利皇帝順利登基,害怕自己的權利被剝奪,對開國功臣大開殺戒。後又擔心民眾會對其不滿,為控制、打壓滿朝官員,達到一人獨大的目的,其設立了錦衣衛。在靖難之變中棄舊圖新的紀綱則成為人選,受到正三品錦衣衛指揮使、管昭獄的封賞。官位在當時是絕對的有實力。
錦衣衛在東廠前建立,在當時是全國唯有的特務機關,是最高一級軍事機構。錦衣衛和其他的衛地位不一樣,他是皇帝的親軍還是核心警衛隊,實際上是皇帝的王牌,任由皇帝調遣。他們遍布天下的眼線,將大臣的一舉一動都觀察的一清二楚。內閣和錦衣衛的勢力相當,皇帝的安全是他任務的首要,皇帝對於他的認可在此充分體現。
錦衣衛這個機構還是皇帝的一對一刑獄場所,&34;是它的另一個名字,這是屬於皇帝的命令下達後扣押罪犯的地方。錦衣衛的權利大到你無從反駁,不論你是高貴皇室,還是平民百姓,只要他想抓你必須服從它是不按照套路出牌的,規定不從站在國家法規之上。
如果錦衣衛發生什麼大事,朝野也要為之顫動。實際掌管多權的紀綱,偵緝、抓捕、審問、關押這一套行為得心應手。司法程序步驟紀綱緊緊地掌握之中,紀綱獨攬大權的弊端早已生成,但無人敢管。
在紀綱昭獄中大興酷刑,錦衣衛下面設有鎮扶司監獄。刑訊室在地下,很厚的牆壁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不論被關押的犯罪官員受多麼殘酷的刑罰,外界都不會有一絲聲音傳出。
惡劣環境下的監獄會有天寒地凍的時候,但再冷也沒有火的溫暖。犯人不僅要冷徹心扉還只能吃冰涼的飯菜。文人出身的犯罪官員居多,細皮嫩肉,那可謂是雪上加霜,不及有虎狼獄卒的毒打還有饑寒交迫的環境,哪能受得了在監獄裡撐不了多久就可能撒手離世了。
諸多冤獄在紀綱手裡製造出來,解縉、周新之死應當最為慘烈。永樂最大的名人解縉,他剛正不阿,對於錦衣衛的欺人太甚、諂下欺下的行為極其不滿。作為紀綱親信的袁泰收集證據誣陷大臣的仕途順利有內幕,無人敢檢舉紀綱,解縉一人勇於呈上《論袁泰奸黠狀》給君主,得到了處罰的袁泰,相當於打了紀綱的臉,此後解縉和紀綱勢不兩立。
由此以後,紀綱多次處處挑釁解縉,解縉以千古名句當眾回懟紀綱,讓其顏面盡失,梁子越結越大。永樂八年,皇帝受到漢王舉報解縉與太子私交甚好,意圖不明,解縉被紀綱立即抓捕,慘遭活活凍死。
浙江按察使周新,被著稱明朝包青天, 他被《明史》稱為&34;,曾處罰過紀綱親信的周新,無疑得罪紀綱。1413年紀綱暗自操作在周新被抓入京的路上,私自報復,繼而長期把他扣押在監獄。紀綱在1416年慫恿皇帝處決周新,被處斬的周新引得全城百姓悲憤不已。
靖難之變後他更是變本加厲。建文忠臣被都御史陳瑛順藤摸瓜團團圍住,數十家建文舊臣被滅族,朱棣非常高興,陳瑛因此深得寵信。深知朱棣心病的紀綱,又開始二次清查對建文舊臣進行全面圍剿,想憑藉這次的行動在朱棣目前展現實力再建功勳。老本行就是全世界探聽情報的紀綱,就在民間刺探消息。
御史問案的速度肯定不及紀綱出手來的迅雷不及掩耳,建文舊臣因紀綱四面八方的探查再遭滅頂之災,朱棣更相信紀綱了,信任和寵愛為其後面的路埋下了伏筆。耳目眾多的紀綱,民間的事他都一清二楚,無故造謠敢說靖難之變是謀逆、皇帝是謀反上位的,都被無情誅殺,紀綱的偉績也因此再創新高。
紀綱為這些人安上的罪名無可挑剔,朱棣很滿意紀綱的行為,對其非常放心從此紀綱得到了權利去全權處理撼動皇帝地位和危及新朝廷的事件。一個惡性結果在此形成了,越是信任紀綱的皇帝,刺激了紀綱飛黃騰達的心,他就一個勁的查出反賊。反賊被查出的數量越多,紀綱就被皇帝認為為國家鞠躬盡瘁,是不可多得的忠臣。
人在功成名就後貪婪欲望高漲。紀綱在永樂十年之後,變得膽大妄為、目中無人,居然敢假傳聖旨,將國庫資產收入自己的腰包。在食鹽稀貴的那個年代,紀綱居然把國家400萬的食鹽歸入自己頭上。食鹽還需要運輸,假聖旨又派上了大用處,藉此又徵用各方用品,用完還拒不認帳。
隨著勢力的高漲,紀綱更加有恃無恐。能用太監的在明朝有詳細規定只有皇宮,就是朱氏親王們,紀綱卻暗箱操作在背後閹割百姓,作為自己的私人侍從。剿滅親王,帶人抄家的紀綱私自拿走朝服用於其他地方,器物的標準他也遠超諸王和皇帝同等,就算有人知曉也不敢前去檢舉。
膨脹過度的紀綱似乎已經忘乎所以了,他被朱棣察覺謀反之心下令拿下。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已經不知死活的他,平時在群臣面前呼風喚雨就算了,居然到高位的統治者面前還耀武揚威,不知收斂。
朱棣在1416年端午節,重臣被朱棣召集參加射柳比賽,紀綱想知道各位大臣對他的忠誠度,秦朝趙高的案例被他借鑑指鹿為馬,當著皇帝的面前糊弄。射柳時他故意射偏柳枝,柳枝被他的手下折斷後,假裝射中大聲呼叫,以此來探查有沒有人敢揭發,果然沒有一個人敢發聲。紀綱見此情況更加得意了,覺得明朝的趙高就是自己,自己的權勢可以再上一層樓,謀反的念想竟然湧上心頭。
坐在高位的朱棣,肯定心如明鏡。從上次的射柳,紀綱的勢力有功蓋過主的苗頭,他就有所警覺了。身邊的太監在同年還密告紀綱私養士兵數萬、犯上作亂。作為頗有實力的君主其出手迅速,將紀綱還有同黨一併處死,全家流放。
對於紀綱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他做夢應該也沒有想到,自己如此相信的臣子居然有謀逆之心。這樣的事情之後他開始有芥蒂心了,覺得大臣都不可深信,只有自己的太監才可以相信。紀綱的事情作為了先例,對於錦衣衛的勢力朱棣有所忌憚,怕再出第二個紀綱,所以他組建東廠,錦衣衛特務之權被逐步瓜分,奴才為首主持廠務,由此明代宦官的隱患在此埋下。